郁静萍
【摘要】本文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笔者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探讨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小学数学新教材,通过向学生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始终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在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中获得充分释放,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教材 新教法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8 -0078-02
“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思维的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这就是新教材的特点,也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和尝试,我对新教材有了很深的体会。回想起一期课改的经历,应该说新教材的确体现了许多“新”的地方。
体验之一:让数学走向生活。
新教材十分重视从生活中寻找数学,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情境。通过实际教学我们发现: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的、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切实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从他们的身边挖掘和数学有关的数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自主地找到数学知识和技巧。新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可以从学生的身边找到原型,把单纯的认知和计算变成学生的具体实践。例如:我在教学新教材《乘火车》的时候,就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小小火车站”,把同学们分成数目不等的小组,等在各个“站头”。然后我义不容辞地当起了“火车头”,领着孩子们在教室里不停地穿梭,同时各种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也在同学们“上车下车”的过程中,由他们自己表达和计算了出来,这样就在玩玩乐乐中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下课了,我发现同学们意犹未尽,在草地上自发地玩起了这个有趣的数学游戏,还大声地用今天的知识讲着数学故事和相关的算式。其实在我们的身边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做个聪明人,让数学走向生活!相对老教材,它有很大的灵活性和有效性,突破了生搬硬套和牵强的毛病。
体验之二:让语言充分表达。
新教材重视学生的口头表达,以具体的情境让学生自编成故事,从儿童化语言上升到社会化语言,再上升到数学語言。例如:今年我们的新教材第一次出现了“数射线”这个内容,要求学生在数射线上讲故事,并且要在数射线上建构加法和减法运算。就这样一根直线,几个数字,很简单也很枯燥。怎么办呢?我经过研究,请美术老师画了两只小青蛙来“帮忙”,力求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数射线的具体含义。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把加法算式编成了“小青蛙比跳远”的童话故事,他们天真可爱的描述引人发笑。这时候教师再适时指导学生联系故事,理解加法算式的各部分意义,用正确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加法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老教材同样注重发展儿童的语言,但是我发现有千篇一律的弊病,学生容易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去表述数学问题,而新教材儿童的表达是活跃的,多面的,这也是一个成功之处。
体验之三:让思维尽量开放。
新教材十分重视思维的开放性,同一条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只要和实际相符合的都将得到教师的认可。其实我们的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容易想入非非,甚至想出教师在备课中根本考虑不到的结果。教师应该从积极的因素去对待学生的“奇思异想”,不要挫伤学生的积极思维,努力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我在执教新教材《排序》这一内容的时候,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况。练习要求学生给6位同学按身高排序,要么从高到矮,要么从矮到高。可是有位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他把6位同学按衣服穿得多少来排序,他的回答让人吃惊不小。我马上表扬了这位爱动脑筋的学生,教师应该在平时多注意鼓励学生闪现的智慧火花,并让这样的智慧火花越燃越亮,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像上面这样的例子有许多,相信每位从事新教材教学的老师都有感受吧!
体验之四:让德育有机渗透。
新教材还十分重视德育的渗透,采用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和角色情境来辨别是非。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始终。数学学科同样肩负着德育教育的重任。在我们的实践工作中,要适时地挖掘思想教育因素,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买冰淇淋》就是一个生动有趣的例子。在教学的时候,我创设了一个“小超市买学习用品”的学习情境。我把从学生那里随机借来的学习用品组成了一个“小超市”,又请了部分学生当顾客和营业员。大家都在有秩序地排队买东西,同时让学生掌握了序数的概念。这时候由我扮演的顾客不客气地插队了,同学们意见纷纷。这时候我就组织学生讨论,你们会对我说些什么话?在同学们的规劝下,我回到了最后一个。通过这个小小的细节,没想到却对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当天中午给学生们分饭的时候,同学们秩序井然,还有的在小声地说着“我们要遵守纪律,不插队。”由此可见,我们的学生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新教材就在这个方面给我们提出了要求,也是新老教材的不同之处。
体验之五:让思维过程充分展现。
新教材从计算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迁移原理自己去寻找结果。教材中多次出现“摆一摆、算一算、找规律”,通过寻找提包里隐藏的规律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知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确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从教材的编排上看知识点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他们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而且衔接性很强。例如:从《合在一起》到《小胖上车》;从《还缺几本还缺几个》到《小胖下车》等等,都体现了这方面的特点。老教材的知识点呈现块状的结合,而新教材的知识点之间可以是说是点线的结合吧!
总的来说,新教材还是有特色的,学生们都说喜欢上数学课,因为它是游戏和学习的有效结合,学生们学得轻松有趣。但是,给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由于教具和学具方面的配套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和老教材相比,我们的学生虽然在计算的速度上也许有所欠缺,但是我们的学生表现出“能说会算、能想会做”的优势,这正是它的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