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珊秀 李珍
摘 要:修水(又称修河)流域位于省境西北部,东临鄱阳湖;南隔九岭山脉与锦江毗邻;西以黄龙山、大沩山(自乾隆时起铜鼓境内名称)为分水岭,与湖北省陆水和湖南省汨罗江相依;北以幕阜山为界,与湖北省富水水系和长江干流相邻。修河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该地域的交通重要性,本文结合方志、古籍等资料,初步探讨明清至民国时期修河地区水路交通情况。
关键字:修河流域;明清至民国;水路交通
修水,亦称修河,因水流修长而得名。它发源于九岭山之间的谷地,以渣津河为源河,发源于修水县西缘的幕阜山西段黄龙山。修河主流长304公里。有三源,同出湘、鄂、赣边境的幕阜山脉。三源汇流入渣津后,始称修河,干支流流经铜鼓、修水、武宁、永修、奉新、靖安、安义等县。其水路交通如下。
1 水上交通
修水流域处于江西西北部,修水作为它的大动脉,自古便是其对外交流的必经之地,修水西与湖南的汨、罗、浏、谓上源相呼应,东经鄱阳湖北流与长江相通,南与赣江沿岸相联。流域内盛产的粮、茶、木、竹等农副产品以及铀、钨、瓷土等矿产品,历来通过修河运往省内外。
“修河从东汉起便是江西至湖南平江和至湖北通城的水上通道(水路为主少量陆路)。”
(一)明清时期
干流航线:明清时期,修河干流主要的商货航线是南修线。
南修线:南修线自南昌港经樵舍、吴城、涂家埠、建昌、武宁至义宁州港,全长280公里。
支流航线:根据光绪《江西通志》中,清政府前期对淮南、浙江、广东三地分别运进江西食盐的路线里,关于修河支流水上行销路线的规定,此线路为南奉线,其路程为:自南昌下水经樵舍、涂家埠、入燕湾、炭妇港、三硔滩、万家港、安义、靖安、奉新港,并可延伸至会埠、罗坊止。
(二)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据民国35年2月调查:铜鼓至吴城间305公里,为6级航道,潦河122公里,全年可通船筏,吴城至涂家埠间在中水位时可通航20吨以下小汽轮,吴城至修水县城间可常年通航载重5吨以下帆船,修水县城至铜鼓县城间仅容载重2吨以下船筏,修水船舶仅52艘,其中51吨至100吨船舶17艘,10.1吨至15吨船舶35艘。
此外,据民国《江西通志稿》考五《江西诸水考》:修水自铜鼓至吴城长凡二百八十余公里,载重五公顷之帆船可以行使。然修邑以上滩多难行,中水位时二十公顷以下之汽船仅通航于涂家埠吴城间二十三公里耳。缭水自奉新甘坊至涂埠长凡一百二十余里,常年五公顷之帆船只可航行于奉新县治至涂家埠六十八公里之间。其流域所经,上至幕阜下达吴城,总铜鼓修水武宁奉新安义永修七县之水,原峻而委衍,故永修东乡时有冲决之患,图水之利疏河为急,至地接两湖山岭丛错,萑苻出没,其所当严防也。若夫出产之丰,交通之便以视信河,区域不逮远甚矣。
由此可见,修水虽然水量丰富,但由于所经地区山区居多,水势落差较大,滩险较多,本身又为季节性河流,有明显的枯水期和丰水期,受自然条件的限制,通航能力较信江也“不逮远甚矣”。
尽管如此,水运还是修河流域不可或缺的重要交通方式,为便于运输,流经县区民间开办了自己的造船厂,以潦河的安义县为例,“安义县的邓裕船厂,设在南区果田村,资本为300元,厂主充任工匠,临时请帮工6人,所造之船为拖股船、麻雀船等,年建造新船约七八条,载重最大的10吨,小的仅1至2吨,总吨位近50吨。年修船40余条,总吨位在140吨左右。”
2 陆路交通
水运之外,修河流域也通过陆路对外交流。陆路交通路线有:
(一)明清时期
湖口县由涂家埠至宁州路:湖口县,九十里南康府,七十里吴城,西南去江西省城等处。六十里至涂家埠,对河淳湖后港。建昌县,十五里屈家湾,涂征,白插,五厘长乐平,马子滩,五里陶芜,五里三风滩,五里龙虎三湾,十里箬溪头,十里康滩,十里金口,潭头埠,五里泥泞铺。十里凤口。五里武宁县,二十里吴滩,姚湾,三十里钝埠,二十里仙人潭,五里临江滩,五里里溪,二十里清江,二十里柏树湾,五里石溪,对河梁口,三十里彭姑,五里抱子。十五里宁州,迎恩门,三厘犀角津,买卖炭船皆泊于此。
这条路从湖口出发经吴城、涂家埠、建昌、武宁、宁州,是修河干流上的重要陆上线道。另外,再看到清光绪六年江西驿铺设置情况表:
由此可见,奉新、安义、建昌设置了县驿,而靖安、武宁、义宁州此时未有设置。设铺数量则是奉新、武宁、义宁、建昌居多,综合来看,奉新和建昌既有县驿,所设铺数数量也较多,相对其他几个县交通更为便利。从以上路线图也可看出,奉新和建昌两县处于几条驿路的交汇点,这也为两地交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民国时期的陆路交通主要表现为公路的修建,见下表:
到民国时期,流域内各县内、县际都都修建了公路,虽然有些路段并不长,但依然为当地交通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加快了地区交流的速度,也为对外交流沟通打开了另一个通道。
此外,还有水陆相连的路线,如:江西城由宁州至平江县水、陆路。
南昌府。水六十里樵舍。六十里老雚嘴。六十里建昌县。六十里白茶。六十里三洪滩。六十里武宁縣。六十里裹溪。六十里彭沽。四十里至宁州。水陆并七十里马坳。陆路,十里晔村。巡司。十里毛家店。六十里龙门。宿。五十里长寿。巡司。下船,七十里至平江县。属岳州府。
总体而言,明清至民国时期修河流域的水路交通是不够发达的,但是,也随着时代的推进有不同程度的发展,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公路的修建和高铁的筹建都在预示着新交通时代和发展的来临,对该地区的发展甚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许新民.晚清江西商道与社会变动述略[J].历史教学,2003(7)
[2]王小军.近代江西陆路交通的发展和社会变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
[3]胡卫星.近代江西新式交通发展与社会经济变迁[D].江西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