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万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员工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员工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多彩,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与此同时,社会生活急剧变化,工作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也导致员工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焦虑、紧张、抑郁、冲动等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集体上访、打架斗殴、自残自杀、离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促进员工的心理健康、实现员工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
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简称派阳山)隶属于广西自治区林业厅,是集营林生产、种苗培育、木材加工、贸易等为一体的大型国有林场。多年来,派阳山党委紧紧围绕林场发展战略,注重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思路,丰富载体,充实内容,提升实效,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林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大做强做优林场主业,促进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多元发展、可持续发展,加快富民强场战略目标发挥了巨大作用。
1 开展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的重要意义
在国有林场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国有林场员工队伍的思想观念、认知能力、道德水准、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员工的精神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结合起来,贴近实际,贴近员工,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心理诉求,重在解决他们内心的精神困惑和心理问题,在这个基础上,施之以正面的教育和引导,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成效和价值的最大化。
(二)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践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实施人文关怀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增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说服力、感召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才能更好地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基。
(三)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林场思想政治工作还停留在“三会一课”、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辅导报告、形勢任务教育、政治学习等传统形式,视野还不够开阔,内容和手段比较单一,成效还不是十分明显。“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个概念要求我们,坚持科学发展,必须高度注重对财富创造者本身的关心,充分发挥、激发员工的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把这种关心体现在实现“员工与林场共同发展”、“林场与员工共享成果”的理想目标上,离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无法实现这个目标。
(四)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建设和谐林场的迫切需要
和谐社会、和谐林场的基础是人的心理和谐。在林场,只有员工的心理和谐了,才能有积极健康、和谐有序的内心世界,才能缓解市场经济、改革改制给员工所带来的各种心理矛盾冲突和巨大的心理压力,才能不断增强员工应对不同变化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其应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积极推动人的心理和谐建设,努力探索在新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员工心理承受力的方式方法,自觉地在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正面教育等重要环节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应对机制,营造培育和谐心理的氛围,从而为构建和谐林场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和人文环境保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2 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侧重点
不同的人面对问题,会采取不同的做法。有的人心理素质坚强些,就会处理得比较到位,而有些人心理脆弱,就会选择比较极端的方式,所以,进行分类关怀和疏导显得更加重要。林场有五类员工需重点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一)骨干员工
骨干员工相对而言,容易被视为成功者,心理承受能力也强。但他们恰恰是确实广泛存在着极大心理压力的一群人,这点一般容易被人忽略。好在骨干员工相对而言属于心理素质、职业素质、精神境界等综合素质较高的一群人,对于他们的心理疏导,主要是关怀与教育并重,让其正视自身的压力与负面情绪,掌握自我疏导的科学方式方法。骨干员工一般都希望事业得到提升,派阳山党委十分注重培养骨干员工,为他们的前程着想,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多次邀请资深专家教授到场授课,并分批选送骨干员工外出参加各种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骨干员工的综合素质。近几年,林场共有20多名业务骨干被提拔为科级领导,有10多名科级领导提拔为处级领导。
(二)新进员工
新进员工大多数是刚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充满青春的朝气与进取的锐气,对成功充满向往。但他们的期望、想像往往容易与现实脱节,心理更加不成熟也更加脆弱,稍不如意就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状况”。对于这群人,固然要倍加“呵护”,同时要将各种心理疏导方法全面运用,以进行新员工的心理“重建”,全面塑造一个与时代发展进步相一致,符合林场和谐发展需要的新型员工,从而有效化解其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派阳山对于新进员工,建立了“一对一”、“多对一”的帮扶机制,即一名或几名老员工在政治思想、业务工作、日常生活上帮扶一名新员工。通过老员工热心的帮扶工作,让新员工迅速掌握业务技能,融入新集体。
(三)困难员工
对于遭遇突发事件、伤病住院、生育及家庭收入低等困难员工群体,及时掌握其家庭生活困难情况,尽可能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努力缓解其心理压力;深入开展春送服务、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的“春风四送”活动,扩大帮扶范围,加大帮扶力度,切实为员工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同时,林场还认真落实休假、体检制度,认真组织定时全面体检,帮助员工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疾病。
(四)有不良嗜好员工
对于有赌搏、吸毒等不良嗜好的员工,林场要及时发现、及时关心、及时帮助其解决各方面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心理上的深入关注,随时发现其情绪上、心理上容易伴生的相应问题,提供解决后续深层次问题的途径。派阳山以前曾有员工因迷恋赌搏导致负债累累,被逼无奈外出躲债甚至自杀。若当时组织能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良行径,并进行心理疏导,悲剧或许就能避免了。
(五)性格有缺陷员工
对于性格有缺陷的员工,要消除其产生心理“疲倦”与不良情绪的原因,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为其搭建展示自身才干、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派阳山就曾有几名同志做事爱较真、爱钻牛角尖,与同事关系紧张,在民主测评中总是处于劣势,竞岗屡竞屡败。场党委对这些同志逐一进行了谈心谈话,为其分析原因,查找症结,进行心理疏导。现在这几名同志思想上已有了较大的转变,与同事的关系也趋于缓和,较好地融入林场这个大家庭。
3 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主要途径
(一)坚持“三贴近”,注重人文关怀
思想政治工作“三贴近”即:一是贴近实际。就是从员工的现实处境和切身利益出发,关注员工的价值、权益和需求,有效缓解员工的思想矛盾、心理冲突和情感困惑。二是贴近生活。就是跟上生活变化的新节奏,传递生活变化的新信息,针对员工在学习、成才、交友、婚恋、求职、就业、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开展教育。三是贴近员工。就是要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盼员工之所盼,真诚倾听员工呼声,真实反映员工愿望,真情关心员工疾苦,努力满足员工需求,并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讲究教育的层次性,注意工作的渐进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人情味和亲和力。
(二)加强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和谐
注重心理疏导,促进心理和谐,应大力营造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风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在全社会形成和衷共济、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社会成员学会心理调节,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加强社会成员心态的预测和预警,加强社会沟通,畅通交流渠道,防止不良心态积累恶变,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
(三)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文化生活
面对员工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应积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载体,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创建共建活动、评先创优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等,生动反映家庭亲情、人际友情、社会真情,给受教育者提供展示才华、交流情感、锻炼能力的机会和空间,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放松心情、发挥才能、陶冶情操,进而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感受社会人文关怀、增强积极情感体验。近年来,派阳山不断完善员工文化娱乐设施,成立了文体协会,经常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把一些平时没事干爱搬弄是非的员工都吸引到运动场上,转移了他们的视线。现在林场邻里间的吵闹声少了,运动场上的欢声笑语声多了,员工的身心更健康了。
(四)改进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充分运用体现人文关怀的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近年来,派阳山党委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人文关怀教育方法:一是正面教育法。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引导和正面激励,以培植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情感体验法。就是从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贴近实际的教育主题,设置富有意义的教育情境,引导受教育者自主思考、自我体验。三是沟通对话法。就是在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建立和谐的交往关系,营造宽松的心理氛围,通过平等沟通、互动交流,达到教育的目的。四是自我教育法。就是引导受教育者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和生活实际,通过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和自我修养,逐步實现自我完善。
近年来,派阳山党委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林场呈现出团结协作、和谐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景象。2012年9月,派阳山林场荣获自治区“和谐企业”称号,林场职工张一波家庭荣获自治区“和谐家庭”称号;2013年8月,派阳山林场职工宿舍区荣获自治区“和谐邻里”称号。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永无止境。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的要求,也为国有林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我们要以坚持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为指导,以和谐思想统领林场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探索新的方法,总结新的经验,为把国有林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朱启东的《建合理完整的员工心理支撑体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研究》
2.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011-07-29在思想政治工作网上发表的《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提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王保昌、王伟、宋金喜的《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