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婷
摘 要:进入到21世纪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社会大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逐渐加强,博物馆逐渐成为社会大众享受精神生活的重要场地,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从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出发,从学校青年教育和大众教育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进一步明确当前我国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为博物馆的现代化建设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
关键词:博物馆;社会教育;青少年教育;大众教育
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可以划分为几个方面,除了较为正规的学校教育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包含家庭、文化、旅游、成人、博物馆等方面的教育,而其中博物馆教育对学校青少年教育和大众教育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是人们践行终身教育的重要阵地,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机构。因为博物馆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功能,其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相应的教育,应该受到相应的重视。本文就从其社会教育功能入手,从提升群众的参与性和对青少年群体产生积极影响两个方面对其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真正发挥出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为我国国民素质的提升产生积极的影响。
1 调整陈列展览的基本形式,增强宣教功能,提高社会大众的参与性
要发挥博物馆大众教育的功能,应该先对其陈列方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让社会大众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博物馆相关馆藏物品的了解和学习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一)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对馆藏物品进行陈列
21世纪的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已经逐步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所以博物馆应该紧随时代潮流,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陈列馆藏物品,为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实现创造条件。例如,博物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选择在陈列厅增设相应的闭路电视,向社会大众播放本厅所陈列的重点物品,适当介绍物品的基本属性和背后的历史故事等,寓教于乐,增强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实效性[1]。以阿拉善博物馆的展品陈列为例,其通过闭路电视、投影仪,使用动静结合的方式,将所要展示的物品的历史背景制作成为录像或配以动态背景,使社会大众在欣赏陈列物品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一些相关藏品及事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等,进而对这一物品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学习到了相关的知识。
(二)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功能,调动社会大众的参与性
相关调查研究指出,人类个体自身的本能决定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要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才能够得到可信的信息反馈。而对于博物馆社会教育来说,社会大众进入到博物馆之后对相关知识进行认知的过程就是充分运用自身触觉、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对所接触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和理解,进而逐渐促使社会大众在参观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参与意识。博物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社会大众本体性的重视,引导其在参观博物观的过程中参与到大众教育和社会教育中,提升自身素质,也对其他相关群众产生积极的影响[2]。实质上,参与是社会大众参观博物观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行为,在因人适讲的同时最关键的内容在于互动和主动,博物馆应该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调动社会大众的感官,进而激发其参与热情,提升参与的主动性,并通过相应互动环节的设置,强化大众教育效果。例如某地麋鹿博物馆在人行道的树木上绑了一个可以翻页的说明牌,上面向参观者提问“你认为麋鹿最大的天敌是什么?”参观者在看到问题后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疑问,甚至会相互研究和讨论,参与到博物馆的主题知识认知活动中。这种增加群众参与的展览形式,不仅增强了博物馆活动的趣味性,还能够引发大众的反思,可以起到良好的大众教育效果。
2 加强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实施青年教育
博物馆通常被称之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西方发达国家早在19世纪就已经开始加强博物馆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而通过发挥博物館的社会教育功能对青年学生群体进行多元化教育,提升青年群体的综合素质[3]。我国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也应该积极借鉴西方先进经验,采取如下措施加强博物馆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进而实施青年教育。首先,博物馆可以与学校建立相应的合作关系,共同建设相应的教育基地。例如博物馆可以邀请各个阶段的青少年志愿者到博物馆中参加相应的讲解员培训,增强青少年群体对博物馆相关知识的认识,提升其综合素质,并且在其为其他参观者讲解的过程中,传播博物馆文化,实施大众教育,增强博物馆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博物馆应该从教师和学生入手开展具有特殊性质的教育活动,进而加强博物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博物馆在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的展出一些与当前青少年教育相关的内容,也可以适当的将一些展览物品送到学校,供师生参观,深化学生和青年群体对博物馆相关知识的认识[4]。最后,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博物馆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参观活动。本地区博物馆可以将馆藏物品中经济价值较低,并且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馆藏物品作为学校教育中的实物教材,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讲解,通过直观性和可视性较强的实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开展“流动博物馆进校园”等有意义的社教活动。同时,相关教育部门还可以结合青少年群体的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的增加博物馆体验性教学活动,让有条件的学校将参观博物馆列入到年度教学计划中,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及爱国主义基地的功用,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3 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教育功能是博物馆的重要职能之一,也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最能够贴近社会大众生活,对社会大众产生教育性影响的部分,对青少年素质的提升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博物馆应该加强对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视,采取一定的措施强化教育效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钟小苑.浅谈如何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大众文艺,2014(5):56.
[2] 刁红娟.浅谈如何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大众文艺,2012(21):207.
[3] 王月.浅谈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青年时代,2015(17):150-150.
[4] 张薇.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J].神州(下旬刊),2014(7):23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