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新闻学课程的一年探索
——访密苏里大学无人机新闻项目创始人Scott Pham

2015-01-07 06:42:10
中国传媒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密苏里中国传媒新闻学

本刊记者丨刘胜男

无人机新闻学课程的一年探索
——访密苏里大学无人机新闻项目创始人Scott Pham

本刊记者丨刘胜男

Scott Pham

随着无人机在国内的火热,一些媒体开始尝试无人机新闻报道,多所传媒院校也已积极加入这场无人机新闻的探索。比如去年11月,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与大疆无人机合作,启动“影像成长扶植计划”,将无人机应用到纪录片的拍摄;去年5月,中国传媒大学举办“无人机航拍技术体验”公开课;而早在两三年前,南京大学即邀请过全球顶尖的美国无人机新闻专家举办专题讲座。

不过,据了解,国内尚没有传媒院校开设无人机相关课程,这不免让人对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2012—2013年开设仅一年的“无人机新闻学课程”感到好奇,这一实验性课程因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禁飞令”而“夭折”。

日前,《中国传媒科技》专访密苏里大学“Missouri Drone Journalism Program”的创始人Scott Pham,了解了那段短暂的探索。

《中国传媒科技》:请分享您和无人机新闻的渊源,以及为什么会在2012年与密苏里大学合作无人机新闻项目?

Scott Pham:出于对无人机技术的兴趣,我建立了密苏里无人机新闻项目。我曾是密苏里公共广播台的内容总监,一名数字产品的编辑,一直关注并报道新闻技术的动态。2012年,我开始了解无人机的发展历程,关注无人机技术的成本以及发展趋势。当时我特别关注克里斯·安德森和他创造的3D机器人公司(3D Robotics),这是一家专门生产无人机技术产品的公司,而克里斯·安德森此前曾是《连线》杂志的一名编辑。同时我还关注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的马修·怀特老师,他建立了“无人机新闻实验室(Drone Journalism Lab)”,这也许是研究无人机技术如何影响新闻业的第一个正式组织。

了解这些早期的情况后,我发现他们所作的事情并没有对现实世界产生真正的影响,尚未有实际的应用出现。我就在想,如果无人机技术在新闻领域有了实际应用,无人机新闻可能会是什么样子……

当我正打算自掏腰包买几架无人机时,恰巧我的老板麦克让我去申请密苏里大学的一项跨学科技术补助金(全称为the MU Interdisciplinary Technologies Committee grant)。当时麦克并不知道我想研究无人机,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之后,他很支持。然后,我的计划被密苏里大学接受,我成功申请到了两万五千美元用于研究无人机新闻。

《中国传媒科技》:这个项目包含哪些计划?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Scott Pham: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项目,就意味着需要大学中多个部门的参与。为了满足项目要求,我与密苏里大学互联网技术项目的马修·迪克森(Matthew Dickinson),以及新闻学院的比尔·阿伦教授(Bill Allen)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该计划就是探索无人机在新闻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尽可能地运用无人机生产真实的新闻素材,另外我们还在新闻学院开设了“无人机新闻学”的课程,包括让学生尝试用无人机进行实地新闻采访。但在2013年,密苏里大学接到了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通知,要求我们停止室外飞行。之后我便离开了密苏里大学。

《中国传媒科技》:目前为止,你怎么看待在新闻院校开设无人机新闻相关课程?

Scott Pham:我们当时教授无人机新闻学课程的方式是非常实验性的,我们把它视为一种“实验室”,将教学重点放在生产内容上,而不是放在那些循规蹈矩的知识点上。无人机新闻学领域太新了,现在就把它做成教学大纲绝对不是明智之举。

在美国,有几家新闻机构在做无人机技术的实验,但因为FAA的限制,他们的研究开展起来很困难。目前为止,FAA还没有出台一套合理的规章制度来管理无人机新闻业。他们应该在今年会提出一套方案,但没有人指望这样的事情真的会提上议事日程。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美国远远落后于澳大利亚等国家。(这也是google不选美国,而选择在澳大利亚进行无人机实验的原因)

关于无人机课程,在美国要区分不同的需要。许多大学开设了使用军用无人机的课程,但很少有教无人机技术的。军用无人机和新闻行业使用的小型无人机区别很大,目前为止,我还不知道有哪家大学在开设无人机新闻学课程。我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能让无人机新闻可以成为常态的法律环境,然后无人机新闻才可能在美国高校里有立足之地。

《中国传媒科技》:在您看来,无人机有哪些待突破的方向?

Scott Pham:无人机的硬件已经做得越来越好了,但用户体验还要提高。对于大多人来说,无人机还是比较难操控的,而且依然比较昂贵。对于初学者来讲,它太容易坠落了,并且太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另外,无人机电池的续航力也是很大的问题,电池也比较贵而且不易安全的储藏。相比较于直升机式无人机,复合机翼的无人机电池寿命长一些,但它在新闻领域用处很小。

《中国传媒科技》:您期待无人机具备哪些针对传媒领域应用的解决方案?

Scott Pham:在大多数应用中,无人机可以轻易的取代新闻直升机,它们也可以用于天气与交通观测。未来,我觉得更有趣的应用可能来自那些从未使用过直升机摄影、规模较小的新闻机构。具体的解决方案还要视媒体和需求来设定,比如周刊杂志将把无人机用于什么地方?调查记者将怎么使用无人机?等等。其实,无人机的前途不在于它的能力本身,而在于它无处不在的可能性。

《中国传媒科技》:您目前的工作中是否会用到无人机?

Scott Pham:目前没有用到。我现在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旧金山湾区调查组的数字编辑,现在我对数据新闻及数据可视化最感兴趣。不过,NBC正对无人机新闻感兴趣,等法律形势改变了,我可能会更多地参与其中。

写在后面

在无人机新闻方面,美国有着世界上最严格的法律限制,据说这是暂时的,Scott Pham期待着一个能让无人机新闻可以成为常态的法律环境。

而在中国,无人机新闻学课程的探索尚未开始,将来是否会如密苏里那般遇到限制尚不知晓。当机遇与风险并存时,相信会有很多人选择挑战。希望Scott Pham的短暂探索有所启示。

猜你喜欢
密苏里中国传媒新闻学
《中国传媒科技》杂志创刊30 周年同贺单位
衡水学院与美国中央密苏里大学举行校际交流暨两校深入合作“云签约”仪式
珍珠港历史遗迹密苏里号战列舰纪念馆
大众考古(2019年7期)2020-01-08 07:08:00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新闻传播(2016年11期)2016-07-10 12:04:01
2014年-2015年中国传媒投资扫描与趋势预测
新闻传播(2015年9期)2015-07-18 11:04:11
河北传媒学院代表团成功访问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
名校校训——密苏里大学
社会进程中的新闻学探寻
民主与科学(2014年3期)2014-02-28 11: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