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睿 ,张俊芳,何思缘(1.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惠福分院西药房,广东 广州 510080;.广东药学院013 届药学本科毕业生,广东 广州 510006)
处方是医师为诊治患者对所用药品开具的书面文件,也是药师配方发药的书面依据,担负着法律、道德、经济责任,是体现医疗业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一个指标[1]。目前,医院门诊处方质量评价标准主要依据卫生部《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卫医管发[2010]28 号)和《处方管理办法》[3](卫生部令第53 号)等。处方点评是近年来在我国医院管理系统中发展起来的用药监管模式,可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反映医疗机构处方工作的整体和细分情况,为医疗机构管理层进行决策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以达到监测临床用药、提升合理用药水平的目的。现对广东省人民医院惠福分院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为促进用药合理提供参考。
抽取广东省人民医院惠福分院2013 年门诊西药处方382 605 张,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规定,运用Excel、SPSS 等软件对处方进行点评与分析,包括:不合理处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科室分布、不同职称医师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占比等,从而整体评价门诊处方的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382 605 张门诊处方中,合理处方382 319 张(占99.93%),不合理处方286 张(占0.07%)。门诊处方总体质量较高,处方合理率高于同级医院水平。286 张不合理处方中,不规范处方88 张,占30.77%;用药不适宜处方191 张,占66.78%;超常处方7 张,占2.45%。用药不适宜处方所占比例最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医师处方质量问题的突出指向。
《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不规范处方共15 类,本次调查涉及其中7 类。其中,代码为“1 ~2”的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处方所占比例最多,其次是代码为“1 ~5”的无特殊情况门诊处方超过7 d 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要适当延长用量未注原因处方;再次是代码为“1 ~1”的前记、正文、后记缺项,书写不规范或字迹潦草处方,见表1。
表1 不规范处方类别分布Tab 1 Distribution of non-standard prescriptions types
高、中级职称医师处方合理率相当,均高于初级职称医师,初级职称医生还需不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见表2。
表2 不同级别职称医师处方质量比较Tab 2 Comparison of prescriptions quality between physicians with different titles
肿瘤科处方不合理率最高,妇产科与体检科次之,内科、外科和精神心理科的处方不合理率最低,见表3。
表3 不同科室处方质量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prescriptions quality between different departments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4](卫生部令第84 号)规定,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所占比例应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在40 DDDs/(100 人·d)以下。本次调查的382 605 张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78 816 张,占20.60%;国家基本药物处方(含有1 种或1 种以上国家基本药物)325 214 张,占85.00%;注射剂处方95 651 张,占25.0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9.8 DDDs/(100 人·d);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4.2 种;处方平均金额为120.78 元。可见,抗菌药物、注射剂的使用率偏高,处方平均金额亦不低。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政府、医院、公众一直以来密切关注的重要问题[5]。在我国,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的随意性、不合理性最为突出[6]。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导致抗菌药物无效、细菌耐药现象日趋严重,而细菌耐药性的迅速增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7]。处方点评是控制抗菌药物的滥用、促进合理用药的干预手段之一[8]。
本次调查中,有9 张不规范处方为处方前记缺签名、签章不规范等,这既可反映出医师责任心不够、疏忽大意,也可从侧面说明临床医师接诊患者多、工作紧张忙碌而开具处方后无法做到认真检查。另外,这类书写不规范,从表面看来似乎无关大事,但同样可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严格来说,无签名就代表无效,代表医师没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还有部分未注明原因而开具的大处方,如开具盐酸二甲双胍超过1 个月处方量,环丙沙星片500 mg×70 片、1 日3 次,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规格:5 mg)270 片等,存在心理上为照顾“老病号”、远地而来的患者而开具“人情”处方的现象,但这违犯了“医保”“公医”的规定,也加重了国家的医疗经济负担。环丙沙星为氟喹喏酮类抗菌药物,其血浆半衰期为4 h,临床常1 日2 次给药,若长期1 日3 次给药,则容易发生结晶尿,损害尿道器官;另外,氟喹喏酮类抗菌药物的光敏反应较突出,如此大剂量用药,会加剧光敏反应,损害患者的皮肤。苯磺酸氨氯地平的血浆半衰期为35 h,一般1 日服用1 粒[9]。服用抗高血压药时需进行剂量调整,以保持血压稳定,因此,患者一般需定期回医院复诊,进行调节剂量或更换药物,如果一次性开具大剂量药物,会误导患者长期坚持以一种方法服用该药,在该减量时没有减量,容易导致血压过低或药物耐受效果不佳,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造成经济的浪费。
部分处方用药存在用法、用量不适宜。如阿奇霉素片成人1 日给予500 mg 即可,但处方开具1 次250 mg、1 日3 次,明显是医师对其半衰期不了解。阿奇霉素的血浆半衰期为11 ~14 h,1 日3 次的用量可能引起中毒[10]。又如处方开具辛伐他汀1 日2 次给药,这是因为医师不了解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的峰期多在夜间,睡前服药才最有助于提高疗效,因此,临床医师应加强对药理、药物用法及用量的学习。
其他还有适应证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等,多表现在儿童及老年人用药方面。究其原因,除了存在医师对药理、药性不熟悉外(如为儿童开具氟喹喏酮类抗菌药物),还存在明知而故意所为的“搭车开药”“一人开药全家服用”的可能。至于重复用药、超常用药等,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多开药或为了不浪费“公医”记账单的行为,也有可能存在个别医师对业务、药理知识不熟悉,如无根据的经验性用药、预防性用药,非细菌性感染而滥用抗菌药物[11]。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门诊处方质量总体合理,但仍存在问题。应建立健全的处方审核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同时,应多组织医务人员参加药学知识培训、处方书写规范性培训,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同时,目前大、中型医院,尤其是三级甲等医院的门诊量极大,日均处方量超万张,如此大的工作量,纯靠手工是无法胜任处方干预工作的,必须有良好的医院信息系统、信息平台来监控医院的用药,方能实时干预、实时监控、大范围纳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处方缺陷或不规范处方的反馈时间,帮助医师及时了解信息与纠正不足[12]。
[1] 陆建平.提高处方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4,12(6):43-44.
[2] 卫生部.关于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S].卫医管发[2010]28 号.2010-02-10.
[3] 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S].卫生部令第53 号.2007-02-14.
[4] 卫生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S]. 卫生部令第84 号.2012-04-20.
[5] 杜正通.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策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8):1637-1638.
[6] 林海.对近2 年我市19 家乡镇卫生院4 次处方点评结果的汇总分析[J].中国药业,2013,22(8):84-85.
[7] 陈文瑛,叶丹,肖翔林,等.我院1207 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调查[J].中国药房,2011,22(8):688-691.
[8] 黄华斌,郭淑敏,杨艳玲,等. 分科分级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4):309-310,312.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S]. 2005 年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88-189.
[10] 付燕霞,李连新.规范处方书写 强化合理用药[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2):49-51.
[11] 王响华,胡佳惠,管小江.门诊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中的实践与意义[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5):61-62.
[12] 袁承军,张晓芬,周祖宏,等. 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实施处方实时点评效果及评价[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3):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