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 谭红春
摘要:《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技能性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并侧重操作技术和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文章从该课程实际的教学现状出发,结合我校学生特点,以及自己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了若干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方案;任务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217-02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深入,社会各行各业包括医疗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1]。对于医学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计算机各部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基本功能、性能特点、选购策略,熟悉常用外设的正确使用方法,熟练地安装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掌握计算机常见软件故障和硬件故障的排除方法并能够进行日常的维护[2]。本课程是一门技能性课程,其特点是知识点多、实践教学多、涉及面广、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笔者从实际的教学现状出发,针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建议。
1 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1)教学与实际相脱节。一是教材内容相对滞后,教材里涉及到的硬件、软件知识没有及时和现代计算机发展相结合,同时很多章节重点也在理论方面,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求不高;再加上教师上课不生动,学生被动学习等因素,整体教学效率低下[3]。
2)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4]。因为涉及到计算机组装,所以需要大量的硬件,既要各硬件的性能不能太落后,又要考虑教学成本不能太高。由于我院每年的新生人数都在增加,而计算机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慢,从而造成计算机数量不够,导致多数班级的实验课需要分组进行。
3)实践课时偏少[5]。由于实验设备不足,我院实践环节仅安排8课时。实验内容也是简单的操作系统安装,服务器的设置,CMOS的设置等偏软类的操作;而计算机的拆卸、组装等动手操作安排的很少,且所用的实验设备基本属于淘汰报废产品,起不到很大的教学作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大大降低。
4)学生缺乏学习氛围,仅靠校园学习是绝对不行的[6]。 计算机硬件设备发展速度非常的快,软件更新速度也很迅速。如果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容易导致了学生无法掌握市场的发展动态,并对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状况和对当前市场的各计算机配件的流行产品不了解[7]。
2 教学内容设计
任务导向教学模式,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或多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它是一种以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导向模式教学,本质上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多方面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应以如何进行PC硬件系统各组成部件的筛选,怎样合理搭配软件系统,使计算机系统发挥最佳性能为基本原则;以让学生熟练掌握维护技能,保证计算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为根本目标;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宗旨。我们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总结、学生的反馈,立足于任务引导型教学模式,以课堂精讲为“基点”,以多媒体演示为“主线”,以实践训练为“立面”,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形成了具有四条分支、七个项目专题模块的任务教学体系。具体的七个项目如下:
项目1:选购一台计算机。能识别CPU、内存、主板、硬盘、光驱、显示卡、声卡、网卡等计算机主要配件,并能依据各配件的主要性能配置当前主流计算机一台。
项目2:计算机硬件组装。通过学习,要求熟悉组装计算机所需工具、配件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知识;掌握硬件的组装步骤,掌握计算机的开机测试方法。
项目3:BIOS设置。通过学习,要求掌握进入BIOS设置程序的方法和保存(不保存)退出BIOS设置程序的方法;掌握Award BIOS设置程序的主菜单;掌握Award BIOS设置中常用参数的设置;了解Award BIOS设置中其它参数的设置。
项目4:硬盘分区和格式化。通过学习,要求掌握硬盘分区和格式化的概念及格式,掌握利用工具软件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的方法,了解硬盘低级格式化。
项目5:软件安装。通过学习,要求了解软件安装的概念及意义,掌握通过系统光盘、Ghost软件、U盘安装操作系统的方法。
项目6:计算机系统设置与优化。通过学习,要求掌握显卡、声卡等硬件驱动程序的安装方法。
项目7:计算机故障的诊断与维修。通过学习,要求了解常见硬件故障产生的原因,掌握常见硬件故障的诊断方法,以及各部件和设备的常见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
3 教学方法改革思路
3.1采用实物教学配合教学内容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涉及到大量硬件,为了让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能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在课堂教学时必须采用大量实物配合教学内容的传授。例如在讲授硬件安装及硬件参数设置等内容时,老师可以直接使用多种不同类型的CPU、主板、硬盘、显卡、内存、电源等计算机配件,并且通过实物展示台,将各种参数设定及硬件安装过程清晰地展现给学生,这样课堂内容就会更生动、具体,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3.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尽量加入大量的图片、动画、视频,做到图文并茂,以增强直观性,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能找到硬件实体的,尽可能地利用实物教学,加强学生对硬件实体的认知,使学生结合实物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要求学生将市场调查的内容以调查报告的形式上交;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和交流,开展课堂讨论,为每个学生提供发言的机会,增强学生自信心;教师还要充分发挥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建立QQ群,在群中进行沟通,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endprint
3.3虚拟现实教学方式
根据统计,现在计算机的故障有80%左右是软件故障,而仅有20%左右是硬件故障。按传统教学模式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的处理,学生在认真学习完该门课程后,还不能处理来自现实生活中80%的计算机软件故障。而在实验课上,学生对于使用硬盘分区工具或者是GHOST实验等操作存在很多的顾虑,虚拟机技术可以辅助教师对上完课的机器进行还原操作。虚拟机是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通过虚拟机软件,教师可以在一台物理计算机上模拟出一台或多台虚拟的计算机,这些虚拟机可以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应用程序、访问网络资源等。在虚拟环境下,学生无需顾虑对主机系统的破坏,可以放心地进行各种操作,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信心。在日常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发现,利用虚拟机技术教学,给“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虚拟机技术的应用很好的体现了计算机教学多样化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验设备的课后维护以及受场地设备限制的问题,对实践教学设备的维护和课程教学模式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我们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在改革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引入任务导向法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深入分析思考、主动动手实践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对提高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雷金东,翁鸣.《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践教学改革探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23).
[2] 段谟意.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0(17).
[3] 张错玲,张佑生,张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的收获与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 2010(1).
[4] 黎炜.浅谈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J].广西教育,2009(30).
[5] 项东升.《计算机组装与调试》教学方案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1).
[6] 夏章建,王军.《单片机应用技术》项目化教学的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
[7] 周兵,金智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