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前讨论的让学,从理念阐释到操作策略的思考,从教学实践到案例的诊断,都立足于课堂教学。但是,科学的研究总是从实践到反思,由反思生成经验。因此,让学,看起来简单的一个教学语境中的词语,却蕴藏着教育的力量。这力量一旦成熟,会迸发出课程的力量。
教育,只有站在课程的角度去思考儿童所需,才有价值。比如,学生自然状况下的阅读不是课程,而在阅读中汲取到了精神营养,并且懂得如何阅读不同类型的作品,形成了阅读习惯,才算是课程。作为“让学课程”,如何走向课程教育呢?
一是有明显的课程目标。过去,笔者所任的学科教学往往局限于别人提供的教材,就教材教教材,缺乏课程意识,如语文课,往往是人教社或苏教社等出版社提供的教材,一学年我们也只教这些教材中的选文,压根没有跳出教材去教语文课程。让学,一是要让学生热爱,二是要让学生实践,有课程意识的教师,自己可以开发一套教材。笔者生在福建宁化,宁化是客家祖地,笔者从客家文化中生发出一些关于客家文化的素材,让学生听说读写。
给客家小吃写说明书。调查客家小吃,写一份客家小吃的制作方法和小吃的营养价值。(课程目标:学习用文字介绍自己家乡的特产,从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萌发自豪感。)
阅读有关客家文化名人的事迹。从客家名人的故事中提取相关文章,比较着阅读,诗歌、散文、人物传记等作品,领悟文章中表现人物的策略。(课程目标:在不同文体的阅读中,感受推介人物的不同表达方式,同时,感受不同文体的表达方式。)
从学科教学走向课程教育,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更体现自己开发的课程目标与学科课程标准中的目标有机整合,实现全课程的育人价值。
二是有适宜的课程内容。围绕着目标,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内容,这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养。所谓的课程内容,就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核心要素,往往是“教什么”的问题,这内容往往是适合学生的,符合儿童需要的,也就是说学生要“学什么”的问题。比如说,笔者开发过“赏读李白”的课程,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的,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奇葩,是前人留下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诗词不仅给我们艺术的熏陶,更能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情操,目标设定为:诵读李白的古诗词,继承先人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认识李白这一人物,感受他的生命价值。那么从目标中开发出适宜学生的课程内容就从以下几个层面去思考:
学习分类欣赏李白的古诗——《走近李白(一)》—— “李白是仙”
选取《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秋浦歌》等部分诗词作为欣赏对象,感受李白表达上极度夸张和奇妙想象的艺术手段,感受李白的侠客气概。
学习分类欣赏李白的古诗——《走近李白(二)》——“李白是人”
选取《静夜思》《独坐敬亭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部分诗词作为欣赏对象,从而感受李白作为人的形象,不能总是在仙境中,在夸张中。李白也是人,他也有普通人的忧愁。
以这两个层面作为核心价值的课程内容,选取的诗歌对象不同,欣赏的角度也不一样,感受的内容自然有别。当然,作为学科,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科特质,要有学科的专业内容,不能把自己开发的课程,当作一次活动,走过场,这样容易荒了自己的园,种别人的田。开发课程内容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是善于教材的解读与重组。我们说,从静态的“教材——教参”到动态的“课程”,不仅仅是词语的变换,更意味着一种范式的转变。作为课程的主动建构者的教师,不必为教材的编排和内容所拘囿,既可以完成自己的个性解读,如,《丑小鸭》可以解读成“一颗高贵的心灵总是在寂寞中静静地成长”,以特定的主题或课题为中心,综合组织跨时代、跨学科的内容,合成新的课程。
二是关注学科知识。学科专业知识,要把概念性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可操作的知识,如语文学科的“文字”“句子”“修辞”“标点”“语音”“词汇”“语法”和“逻辑”要设计成言语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到这些知识的妙处,明线是活动,暗线则是知识;再比如语文学科中的阅读与写作就包括“中心”“结构”“语言”“材料”“表达”和“体裁”,如何在课程中体现这些内容,光讲概念不行,要结合课文的语境来举例,来体验。
三是有专业的教学策划。课程的实施,课堂是主阵地。要有妥当的教学策略是肯定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其最基本的指向是“学科专业活动”,不同的学科活动策略会有所不同,语文课的活动和品德与社会的活动肯定不同,前者应指向言语实践的活动,后者指向学生思想体验的活动;数学学科与科学课的活动肯定不同,前者指向用思维探究数学原理,后者是动手实践探究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内容不一样,指向也会有不同。让学课堂,就是顺着课程内容,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让学生参与、合作、探究,实现确定的课程目标。
四是有以学评教的评价理念。有课程就有评价,让学理念的课程教育,其评价重在“学”的层面。过去的教学评价,总是过多地关注教师的“教”。教师的教案,教师的教态,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教学表现和技巧、技能……让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虽然最终评价的还是教师的“教”,但变了角度,从学生的表现看教师,从学生的学习看教学,就好比评价一个园丁的本事,不是看他有多少“花把势”,而是看他培育的花草树木是否根深、苗壮、花繁、叶茂。
以“学”为评价对象的指标包括学生的参与、交往、思维、学习达成状态等评价要素,包括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时间是否充足,是否利用多种感官有效参与活动,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强的自信心,能与教师、同伴主动交流,是否能独立思考并能提出、回答有创意的问题,是否识记、理解并掌握了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等等。从“学”的角度评“教”,就要评价教师的教学目标、策略和特色,包括是否正确把握、理解并运用好教材,是否了解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否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有良好的教学机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等等。这样,才有利于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改进、导向和质量监控功能,促使教师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让学,它是一种儿童立场的理念,可以从学科走向课程,甚至还可以从课程走向学校管理!
责任编辑 刘玉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