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卫兰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感恩教育会影响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因为只有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面对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的现状,结合我园研究课题,我们在开展传统节日教育的同时,还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意欲利用传统节日文化中的教育资源,让传统节日活动成为幼儿学会感恩的重要途径。
一、“三八”妇女节——今天我来做妈妈。
“三八”妇女节是全世界妇女的共同节日。为了让孩子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我们开展了各项活动让孩子感受妈妈、奶奶们对自己的爱。在“三八”妇女节的这个星期里,我们创设了“今天我来做妈妈”的游戏情境,让每个孩子都带着自己的“蛋宝宝”上幼儿园。孩子们通过一天的“辛苦劳作”(亲自照顾蛋宝宝,保护蛋宝宝),体验到父母照顾孩子的辛苦,明白父母把自己养大是多么不容易,从而更热爱自己的父母。与此同时,孩子们对他人的感恩意识也在培养:在厕所里,“妈妈”实在没办法抱着蛋宝宝做事,这可怎么办?有的孩子会主动上前帮忙——我来帮你抱宝宝好吗?有的孩子则尝试请同伴帮忙:“谢谢你,帮我抱抱我的蛋宝宝好吗?”在一来一往的过程中,孩子们交往意识逐渐增强,强烈的“父爱、母爱”、“责任心”和“同情心”驱使他们大胆与同伴主动交往,在交往过程中善意、善行得到升华。
二、国庆节——我是中国人。
“十月一日”只是一个盛大的节日,祖国妈妈要过生日了。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里,主要让孩子了解在“中国”这个很大的大家庭里有着许多民族及各民族传统习俗文化,激发幼儿喜欢各民族的情感。与同伴共同欣赏各地游览的照片录像,领略祖国山河的秀丽,收集展览的各地特产宝藏,让幼儿们知道祖国地大物博,我们旨在通过“欢腾的国庆”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同时激起幼儿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在国庆节的主题中,我们预设了中国的国剧——京剧、京剧脸谱的认识。孩子们第一次接触京剧,非常兴奋,他们通过图书、上网等各种方法寻找相关资料,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中国京剧与一般歌曲的很多不同处:服装、化妆、舞台走步、说话的腔调,以及伴奏的乐器是不同的,为此我们初步了解到一些主要的民族乐器。除此以外,我们还学习了“中国武术”的简单动作,让孩子们初步懂得练习中国武术的目的——强身、防敌。在那一段时间里,孩子们对中国武术有浓厚的兴趣,更有趣的是每当有外宾来园参观,他们就会自发地为外宾表演一段“大中国”,无不让外宾为这些中华小儿女儿喝彩。
三、母亲节——给妈妈过生日。
母亲节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小朋友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回报之情,旨在通过活动让孩子感受母亲的辛劳,对母亲产生感激之情。今天是母亲节,娃娃家里热闹不已,师问:“你们在干什么呀?”“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们给妈妈过生日。”师问:“为什么要给妈妈过生日?”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妈妈很辛苦!”有的说:“妈妈照顾宝宝,很累的!”有的说:“因为我们喜欢妈妈!”“让妈妈开心!”孩子们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是孩子们的话是相当朴实的,简短的话语表现出他们对妈妈的爱和关注。师问:“我们怎样给妈妈过生日呢?”孩子们的意见很多,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开免费班车接妈妈,不要付钱。”小姨说:“我们陪妈妈去动物园,让妈妈休息休息。”姐姐说:“今天是我和小姨帮妈妈一起做饭的,让妈妈轻松一点。”还有的小朋友说:“给妈妈买化妆品,让妈妈变得更漂亮一点”……瞧,常言道:“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孩子是有“爱”的天性的,关键在于成人的捕捉、关注、引导、教育。这为我们进一步开展感恩教育找到了信心。
四、感恩节——感恩树。
西方孩子从幼年起就接受“要感谢上帝的赐予,感谢他人的帮助”等感恩思想,并通过感恩节等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处处受到感染。美国人非常重视每年的感恩节,在这一天,他们会采用各种形式表达对上帝的感谢,表达对亲友的感谢……这些看似朴素的感恩教育中蕴藏着深刻的人情味和人文关怀。
陈鹤琴先生认为:“凡是可以给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环境。”物质环境是幼儿最直接、最具体、最容易感受到的。因此在感恩节,我们一起布置了一面心形的“感恩墙”,有等待长满爱心树叶的“感恩树”,神秘又特殊的“感恩任务”,光荣而具体的“感恩明星和事迹”等,这些都深深吸引幼儿。孩子们为了让“爱心树”枝叶茂盛,学着用画笔画下“谢谢某某扶我起来”、“谢谢某某借我玩具”、“谢谢某某在我哭时给我餐巾纸”等。为了争当感恩明星,认真完成感恩任务。爱心墙成了传递爱心和感激的使者,孩子们在相互欣赏、讲述、学习中进一步加深对感恩的理解。我们让孩子回家寻找有关爱心、孝顺的画报、图片、图书、碟片等,在图书角开辟一块“爱心画廊”专栏,供幼儿随手翻看,使幼儿在欣赏故事、图片等书籍时受到感染。我们在區域活动中开设了一个“爱心手工坊”,让孩子们将亲手绘制的一份份爱心礼物送给想要感谢的人。
除了积极创造外界环境,我们还用心经营充满温馨和谐的心理氛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更多地使用眼神和语言交流,与他们的身体接触越来越少,事实上他们同样渴望老师的抚摸和拥抱。因此我们经常会叫孩子的乳名、查看他们的衣着、听他们的故事,适时送上温暖的爱抚,这种和谐友爱的心态环境无时不在,自发、广泛、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触动孩子的爱心萌芽。孩子们在感恩节活动中感受到了爱是相互的,把感恩引申到身边的老师、同伴等,让幼儿变小爱为大爱,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做到“凡是人,皆须爱”。正如英国的罗斯金所说的:“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是让所有人都做好事,同时让他们在那里发现快乐。”
感恩教育给我们带来了太大太多的变化,但它是一项长远的工程。“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路长径,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冰心老人的这句话将引领学生在“感恩”这条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