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5-01-06 03:47
河北职业教育 2015年1期
关键词:双证融通资格证书融通

庄 青

(同济大学,上海 200092)

“双证融通”是以学历证书为标志的学历教育与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的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一种互认和沟通[1]。其中,学历证书是一个人在国民教学系列中所接收的某一层级教育的证明,是受教育者文化素养和能力水平的标志,职业资格证书则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职业标准,由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必备的知识与技能的评价、鉴定的凭证。“双证融通”的实质是职业院校专业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2]。因此,重新构建课程体系是实现“双证融通”的重要途径,而“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打破原有课程之间的壁垒,摆脱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分析相关的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课程内容作横向和纵向的整合。

一、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职会计专业主要以培养能从事会计核算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本科会计专业主要以培养能够胜任会计师事务所、政府机关、各种企事业单位以及高等院校的会计实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会计人才为培养目标。从二者的比较中可以发现,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落实到课程体系设计时,也应当有所侧重。而从当前课程体系的设计情况来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仍然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三大模块[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在指导思想、设计原则上,依旧存在沿袭本科教育的问题,未能突出高职教育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也没有系统涵盖职业证书考试的课程,导致学生在参加工作后较难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的情况

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通常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以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科目为例,国家财政部规定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科目为《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4];初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门课程[5]。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会计专业人员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完善会计专业技术人才选拔机制。但这些科目并不具备学科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且对应试人员的知识考查面较窄、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只能作为应试科目设计。因此,将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直接作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课程,不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能力的获得,这也是当前专业教学大纲与职业证书考试大纲相对独立的重要原因。

(三)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专业教学课程有助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和自身业务素质,并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会计岗位的要求相一致。因此,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又保证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此外,由于会计人才职业生涯的发展通常与职业证书相挂钩,而高层级会计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通常具备一定的难度,其除了要求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外,还要求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及工作经验的积累。但是,各层级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之间具有共通性和衔接性,因此,通过“双证融通”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巩固,可为高职毕业生将来取得更高级别的职业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做准备。

二、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证书

(一)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熟练掌握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扎实的会计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并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操作能力,能在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业务、财务管理工作,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6]通过三年的专业培养使学生具备以下职业素质和能力:具有面向市场经济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必备的专业及文化知识;掌握扎实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手工及计算机处理各类企事业单位业务核算的方法;掌握财务管理及基本经营管理业务知识;熟练掌握基础会计业务知识,熟悉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理论及业务知识;熟悉掌握与会计相关的法律知识、行业法规;掌握计算机基本原理和一般操作知识,熟练掌握ERP、电子商务、统计及财务报表分析等业务软件的操作,并懂得简单的维护常识。

(二)高职会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目标定位

基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可将职业资格证书目标定位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对于中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及更高级别的考试,由于任何一种职业都有一定的职业素养要求,职业资格证书级别越高,所含的职业素养悟性成分就越高,而职业素养悟性需要通过实践工作才能获得,学校的培养由于时间、场所等条件的限制往往达不到所要求的标准,但考虑到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可适当融入部分涉及中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乃至高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科目,或为取得中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或高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而需要掌握的基础科目。例如,开设《审计学基础》课程,并融入部分考试科目的内容,为今后考取注册会计师证书中《审计》科目打下基础;同时为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就业竞争力,可适当开设《证券投资原理》、《个人理财》、《税法》等课程,为今后取得证券从业资格、银行从业资格等证书打下基础,也为今后从事相关职业领域的工作搭建平台。

(三)职业资格证书课程融入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

构建“双证融通”课程体系,为保证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及其内容与专业教学课程的有效融合,既保证学科之间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突出专业技能的培养,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双对照”原则,即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对照。通过对照教学大纲课程与职业资格考试科目,找出教学大纲中已经包涵职业资格考试科目的课程以及需要增加或修改的课程。在进行“双证融通”课程设计时,对于已包涵在教学大纲中的课程,分析其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对于未包涵在教学大纲中的课程,基于学科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新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并将其融入到专业教学大纲中。二是“双结合”原则,即专业教学考试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相结合。通过建立“双证融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完成专业教学内容的学习后,既掌握了专业教学大纲所包含的知识,又达到了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对工作岗位和职业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毕业时顺利取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在进行“双证融通”课程设计时,既要考虑到专业教学考试的内容,又要考虑到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内容。

三、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实现“双证融通”的核心是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模块有效地融入到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既可解决职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沿袭本科性院校课程设计的弊病,又可解决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理论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对知识和能力考察面窄的问题。因此,“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以够用为原则,增加原有教学课程中未包含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的课程;删除与会计职业发展联系不大的课程;修改原有教学课程中已包含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科目,但设计的内容或结构与资格证书考试有所出入的课程,以实现职业资格证书模块与专业核心课程模块的有机结合,建立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模块的新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二)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建立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证书课程模块融入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应当采取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训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理论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准确把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实训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增强就业岗位的适应性。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训课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高职会计专业岗位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特点。

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除了考察会计专业人员的学识水平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考察其业务能力,而业务能力是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而获得的。因此,在“双证融通”课程设计时,除了将职业资格考试的知识内容用理论课程教学的形式传授外,还应当结合实训课程教学。注重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从熟悉各业务流程到模块实训课程教学,再到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最后进行实习操作训练四个步骤,开展实训课程教学。通过从简单到复杂、从部分到整体的过渡,使学生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

构建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应从整体出发,以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融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按照实际工作内容和工作情境,构建“以知识为基础、能力为核心、素质作保证”的基于工作岗位的“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结构

该课程体系改变了传统的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与专业课、实践教学三大模块所组成的课程体系,建立了由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岗位导向四大模块构成的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了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融合,实现了理论课程教学与实训课程教学的有效结合以及在校学习与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衔接。

在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上,首先将原来的《财务会计》拆分为《会计学原理》和《中级财务会计》两门课程。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融入会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基础会计》科目的内容,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融入初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及部分中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科目的内容。其次,增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并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融于其中。最后,修改《财务管理》、《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课程,融入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财务成本管理》科目的内容,实现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结合。

在课程设计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理论课与实训课的一体化。例如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中,除了融入初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初级会计实务》及部分中级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中级会计实务》科目的学习外,还通过结合《出纳与往来会计实训》、《存货会计实训》、《对外投资会计实训》、《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会计实训》、《资产会计实训》等课程的教学内容,达到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目的。此外,在岗位导向模块中,开设《银行会计实务》、《工业企业会计实务》和《商业企业会计实务》综合性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选择其中一门有针对性地学习,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考虑到会计专业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扩大知识面及就业面,提高岗位适应能力与迁移能力,在课程设计时融入其他相关职业领域的教学课程,使学生掌握取得从事该职业领域所需具备证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在素能拓展模块中,开设《证券投资原理》、《个人理财》等课程,为会计专业人才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及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奠定了基础,也为将来职业生涯的多元化发展搭建了平台。

四、结束语

通过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实现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按基础素能、核心素能、素能拓展、岗位导向四大模块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清晰地体现了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优势,真正实现了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机结合。

[1]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通用教材编委会.就业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双证书”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晓欢.“双证融通”的课程模式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7,(31):54-56.

[3]毛波军.高职会计专业“双证课程”设计与“双证教材”开发[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96-100.

[4]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领导小组办公室.法规汇编[M].大连:大连出版社,2007:20.

[5]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中级会计资格[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477.

[6]黄弢.中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3):10-11.

猜你喜欢
双证融通资格证书融通
四链融通 创新发展 推动新商业人才培养改革
对完善查验员资格管理机制的思考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基于“双证融通”的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的应用研究——以安防技术应用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例
论高职院校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必要性
职业资格证书查询将全国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