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一夫
厦门火炬高新区新生水厂用地选址规划
杨一夫
目前火炬(翔安)高新区内部分企业已投产运行或开工建设,负责传输该片区污水的提升泵站现状规模不足以满足企业排污需求,加上翔安污水处理厂扩建进度缓慢,建设片区新生水厂迫在眉睫。
本次规划设计由传统意义上的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转变为以水质再生为核心的“水的健康循环”。按照“优水优用、一水多用、重复利用”的原则,将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的再生水回用于工业企业、绿化、景观环境和市政杂用、农业灌溉等用水,使污水得到“新生”。
1.污水系统现状
规划区 (汇水面积约11.6km2)范围内主要道路污水管道已完成敷设,污水管网接入西炉泵站,再经内垵临时泵站和郑坂泵站多次提升后排至翔安污水厂进行处理,如图1。
图1 污水现状图
2.原污水系统规划
根据上位规划,片区内除继续完善污水管网外,重点打通下潭尾东北侧的重力干管,适时扩建西炉泵站、郑坂泵站及翔安污水处理厂,并取消内垵临时泵站,如图2。
图2 原污水规划图
3.本次污水系统规划调整
由于片区内大部分路网均已建 成,以维持现状污水管网为原则,管网系统布局与原规划基本保持一致,调整内容为在民安大道与滨海东大道西南侧地块(现状西炉泵站东侧)新建新生水厂,片区污水自行处理、不再外调,再生水回用服务于规划区,如图3。
图3 污水规划调整图
1.规模组成
Q=Q1+Q2+Q3+Q4+Q5
Q-污水总量
Q1-现状及即将投产企业生产废水量
Q2-规划未实施企业废水量
Q3-生活污水量,居住小区及农村污水
Q4-其他性质用地污水量
Q5-未预见污水量
2.预测方法及指标
针对Q1采用实测资料统计法、Q3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法、Q2及部分Q3、Q4和Q5采用单位分项建设用地用水量指标法。
城市生活及公建污水排污系数为0.8,工业废水排污系数为0.8,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渗入量按总污水量的10%,给水日变化系数取1.2。
3.规模确定
根据预测,服务片区内污水总量为7.85万m3/d,则新生水厂总规模为8.0万m3/d,分为两期实施,近期(2016年)工程规模4.0万m3/d,远期(2020年)工程规模为4.0万m3/d;土建规模一次建成,设备分两期实施。
1.进水水质
规划区内污水主要由光电企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组成,按照环保部门规定,Cr、Ni等重金属应在厂区车间内进行自行处理达标排放,进入城市污水管网的污水水质应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2.出水水质
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并预留提标改造的空间达到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
3.推荐工艺
主要工艺为膜工艺(MBR工艺)+深度处理。
1.地上式、地下式优缺点比较
地上式和地下式优缺点比较表
2.建设形式选择
规划选址区域北侧为在建三安电子厂区,西侧为规划绿地,南侧为规划学校,东侧为打埔村,为降低环境敏感度,提高周边环境质量,推荐采用地下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形式,如图4、5。
图4 新生水厂规划选址范围图
图5 新生水厂规划选址空间布局图
新生水厂用地选址拟定于民安大道与滨海东大道交叉口西南侧地块,工程占地为2.33ha。采用生态化地下式建设模式,地面为绿地景观。工程总投资估算为4.8亿元,其中一期投资估算为3.2亿元,二期投资估算为1.6亿元。
1.工业冷却水和厂区冲洗用水
工业用水大户中冷却用水占有相当的比例,使用新生水替换原水作为冷却用水,水量较大,经济效益明显。
2.道路、绿地浇洒用水
高新区内每天都要对道路进行浇洒或冲洗,城市的下水道也要定期进行冲洗;此外,随着机动车辆迅速增加,洗车用水量增大,道路浇洒或施工压尘对水质要求不高,可用新生水替代自来水。
3.补充河湖用水
新生水可作为Ⅳ类、Ⅴ类河湖补充水源。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河湖水系互连互通、作为新生水输配“管线”和存储池的功能,减小再生水管线和存储设施建设的难度及投资。
4.湿地建设用水
充分利用滨海东大道东侧的现状水体,将新生回用水与湿地生态建设结合,做到满足生态用水、净化水质、回灌地下水的有机结合。
(作者单位: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