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红英
课堂活动是品德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堂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感受、体会、领悟、交流的时空,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精心设计的有效课堂活动能实现生活课堂的有效构建和认知有效内化的目标,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一、分解目标,以细化促深入
合理分解总目标,对每一个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定位就会更为准确。在学生交流体验、分享感悟时,教师更为清晰到位的点拨与引导会让学生的体验更为深刻,认识提升也水到渠成。可见,清晰而准确地细化教学目标可以使课堂活动增值。例如,在讲授“集体力量大”时,教师在课堂上一般会先组织“折筷子”活动,再让学生听《蚂蚁搬蛋糕》的故事,让他们交流感悟,最后总结,点明主题。其实,这一课堂活动,看似让学生经历了丰富的实践体验,但总觉得缺点儿火候:活动目标笼统,在同一层面出现集体力量大和人多力量大,较为混淆;活动层次不清,学生对“集体力量大”的感悟与认同依然停留在原有水平上,看不到活动增量。
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对这一主题的认识有一定的生活认知基础,基于教材体系的铺垫(“合作与竞争”“集体处处有规则”“做班级的小主人”),针对具体问题,培养学生有效合作的意识和方法,科学解决实际问题,使教材实施不至于流于表面。教师可以将“集体力量大”的认知目标分解为三个层级,即人多力量大—齐心协力力量大—合作得法力量更大,将操作和思辨活动设计为三个环节:一是人多力量大,体验并感受“一个人力量小,人多力量大”,与以往认知衔接。二是齐心协力力量大,通过思辨、分析,认识“人多不一定力量大,只有齐心协力,集体力量才能大”。三是合作得法力量更大,体验做事、解决问题不但要有积极合作的意识,更要讲究合作的方法,才能做到集体力量更大化。基于学生的参与热情、体验反馈及迁移生活的效果,对这一教学活动增值原因进行细分,则表现在下列方面。
1.掌握学情,认清起点
教学目标细化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地分析学情,即生活经验与教学基础的水平、群体的最近发展区、其存在的不足与缺漏。有了对学情的细致分析,才会对教学起点、重难点有比较清楚的把握,才能更有针对性地细化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基于对学生实际的科学认识,避免“零起点”和简单重复的教学,要将重心放在“学会合作”这一核心目标上,进行合理的细化,从而达成理想的预期。
2.具体清晰,便于操作
细化教学目标是指要做到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教师可以运用“折筷子”的对比活动,让衔接存在认知基础,从而激活“一个人力量小,人多集体力量大”的认知基础。然后,借助多媒体呈现《运水果》的故事(小天鹅、小鸭子、小猪、小狗都运不动一篮水果),将注意力集中到认知冲突:人多力量却不大,从而引发质疑“人多就一定会力量大吗?”在充分思辨的基础上讨论“怎么做才能把水果运到森林俱乐部?”前面环节的目标明晰,操作简便,认知在冲突与思辨中会得以自然提升——人多了,还得齐心协力,才能力量大。值得一提的是,这也将“合作得法”这一核心目标进行了细化。教师给予的到位点拨,会让学生的认识更为明晰。
3.逐层深入,螺旋上升
逐层深入是指把教学目标中的内容分成几个有层次性的问题,先从最简单直观的问题开始讨论,达到一个小目标后就沿着这个更深层次的目标进行探究,步步为营地向着目标前进,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教师让学生体会到“齐心协力力量大”后,还可以运用操作性很强的体验活动——小组合作穿制手链,分别采访成功小组和后进小组,探讨“在齐心协力的基础上,哪些方法和要素能促进有效合作?”让他们在玩乐中体验“齐心协力仍然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自然会将思维投向更高层次的理解,即“合作得法力量更大”。这是认知难点,也是教材螺旋上升的增量所在。
三个课堂环节可以较好地将教学目标合理地分解并分步达成,这为落实核心目标铺设了台阶,降低了难度,提高了教学效度。更为精彩的是,可将“合作得法”具体化为以下要素:人人参与,分工明确,发挥优势,成员互助,善听提醒,统筹用时等,让学生跟随教师的具体深入的点拨,更为具体清晰地理解“合作得法”,提升其实际生活中的合作意识。
二、增强体验,内化认知目标
有教师在执教“寸金难买寸光阴”时,是这样安排教学活动的:开展朗读《明日歌》、小剧场“小宝用闹钟改掉拖拉习惯”、搜集惜时谚语和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等体验活动并进行交流,让学生懂得要珍惜时间,要在生活、学习中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这节课虽然设计了多种活动,但却让人感觉忙忙碌碌无所得,学生的认知依旧停留在原有基础上,仅仅知道一些“珍惜时间”“专心”等较为肤浅的认识。
其实,体验活动最好能使孩子脸红心跳,不是“请你活动,而是一起活动”,追求的课堂实效不是讲求环节丰富和完美,而在于有所突破。这一堂课要深化学生的认知,其课堂活动可借鉴心理辅导技术,注意激发思辨,深化内心体验,巧妙地突破这一难点。所以要使课堂活动达到增强学生体验、促进他们对认知目标的理解,须做到两个转化。
1.由“旁观者”转化为“体验者”
课堂活动要促进体验,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他们的自主学习、自悟明理、习得养成,让他们在各种体验活动中不但身体动起来,更要让大脑机器积极运转,使思维活跃,感受深刻。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探索得出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学生自悟自省。
在前期的游戏体验和生活觉察的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时间老人对大家都很公平,但不同的利用会产生不同价值”。然后,聚焦到学生的学习时间,通过师生参与“撕时间纸条”活动,用仪式般的宁静感染孩子:“长长的24格纸条代表我们拥有的一天24小时。”一边解说一边在纸条上撕去相应比例的长度,“小学生平均每天须睡10个小时,撕去10格,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吃饭和饭后休息……课间活动……看电视……开小差、磨蹭等坏习惯……”此外,教师应在中间停顿几次,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所拥有学习时间的感受。这会让学生的内心真正被触动,体验极为真切而深入,让他们不再是“旁观者”,变成课堂活动的参与者。由旁观、参与到专注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走进特定的心理氛围,经历真切的情感体验,激起深度的思辨讨论,产生认识的共鸣和发展,迈向更合理的行为实践。
2.化“大事”为身边“小事”
许多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倾向于“大”事、“典型”之事,以便“震撼”学生,收到更好的效果。事实有时恰恰相反,在生活中最能引起学生关注、引发学生思考的正是那些“小事”“身边事”。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它们聚焦、放大时,会让学生深受触动。有了更深的内心体验,生活的教育意义才会更有针对性。
这种做法契合“德育生活化,生活是最好的教材”的理念。因此,教师要尽力挖掘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围绕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设计与组织,引导他们对所面临的世界进行不断的感悟和理解,促进道德认知的内化,真正指导学生生活。“撕时间纸条”活动中,学生由好玩到思考,再到醒悟,最后惊叹。在学生“面红心跳”时,教师没有让学生填写所谓的“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表”,而是通过呈现身边学生上下课以及生活、学习的照片,真实而主题鲜明地引导他们自己觉察,评说怎样才是合理地安排时间、珍惜时间,这会让学生的感悟加深,并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顺利地迁移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去。
三、知行结合,引导学生生活
笔者任教的学校有一个特殊做法,即三年级升四年级时,会让10个班级的学生重新编班,组建新集体。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新的班集体,笔者会将“你是我的好朋友”的教学活动提前,通过“需要好朋友”“不忘老朋友”“友谊真可贵”三个板块的铺垫,应势组织“结识新朋友”活动。这就将生活实际引入课堂,将重心从“理论的传承”转变为“搭建指导学生生活的真实平台”,将课堂与富有特征的儿童生活融为一体,为学生的“知行统一”搭起一座桥梁。在提高道德认识的同时,也会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和同学和睦相处,拥有共同学习、共同游戏、共同进步的好朋友。
1.活动内容知行结合
教师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活化教材,针对学生离开熟悉的同学、进入新集体的不适应,调整教学进度,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编排,充分利用学生惦念老朋友、体会友谊的重要性这一教学时机,增设“结识新朋友”活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这样的教学直接面对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内容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会增强生活与教材的有效联系,真正体现教学的知行合一。
2.活动定位引领生活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只有通过适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结识新朋友”活动,要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素材,激发他们想要结识更多新朋友的热情,巩固和促进他们已拥有的情谊。通过“猜拳找朋友”游戏(随音乐任意走动,音乐停时与对面同学“石头剪刀布”,输的一方跟着赢的一方走,最后全班学生连成一条长龙),让他们用喜欢的方式和轻松的心态主动和同学交流、接近,在无形中体验、分享交友的快乐,继而开展“心有灵犀一点通”游戏,分享结识新朋友的体验。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打开心扉,写下交友卡,送给自己想交的朋友,迈出交友的实质性步子。这样的课堂活动,用合适的定位重视了活动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真正体现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课程理念,实现了课堂活动价值的最大化。
四、改变方式,培养学生能力
有教师在执教“我们的地球”一课时,没有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把自己当作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生硬的组织方式,让学生在“转一转”中发现地球表面的奥秘,在“找一找”中了解大洋洲知识,在“贴一贴”中寻找七大洲的位置,在“看一看”中了解地球面貌多奇妙,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发现。四大活动紧扣教学目标,逻辑严密,层层深入,活动全程指令清晰,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乐于参与,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施展了一定的能力与策略,激发了探究兴趣,综合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1.把握“教”的着力点
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真正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课堂才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这堂课,教师显得比较轻松,没有刻意地向学生传授地球的一些知识,没有故弄玄虚地制作复杂课件,只是通过一个简单的地球仪,在玩、转、找、贴、看等具体可操作的活动中,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空间。教师真正地把握了“教”的着力点:提供学习资源,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知、感悟、发现及探究,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他们兴趣、意识、能力的提升中,增加课堂活动的价值。
2.抓住“学”的着眼点
案例中,学生在玩、转、找、贴、看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探寻知识的本源;在与同桌的交流中,4人小组积极交流合作;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探究。他们在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的过程中,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这就像一场精心组织的旅行,不仅在意目的地,更在乎感受“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最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可见,抓住学生“学”的着眼点,才能让他们怀揣别样的心情“欣赏”沿途别样的风景,到达期望的彼岸。在探究、思考和实践中,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大课堂活动的价值。
课堂活动是教学与实践的联结点,是生活与知识、情感的桥梁,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形成、情感态度的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在目标、学情、素材、组织等方面不断思考与创新,有效地进行课堂活动的组织和实践,才能提升课堂活动的价值,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永兴学校)
(责任编辑:孙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