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刘常威
(湖南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湖南湘潭411100)
茜草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植物染料,古时称茹蔗、地血[1]。色素成分是蒽醌类衍生物,主要有茜素、茜紫素、伪茜紫素等,经套染后可以得到从浅红到深红等不同色调[2]。早在商周的时候就已经是主要的红色染料,在出土的大量的丝织品文物中,茜草染色占了相当大的比重[3]。茜草可以用于对蛋白质纤维(羊毛和蚕丝等)和纤维素纤维(棉纤维、麻纤维和粘胶纤维)染色,而且易于对这些纤维上色,染出的面料色牢度好,颜色鲜亮。茜草色素主要成分中的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及皮膜真菌具有抑制作用。天然染色不但可以得到各种鲜艳的高彩度色,更可以得到大量细腻的中间色,透过不同次数与不同色相的复染,可以染出更丰富隽永的色彩层次[4]。
当今市场上有很多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混纺的面料,研究茜草的对涤纶面料的染色性能,探究茜草等天然植物染料在将来的合成纤维市场上是否有发展前景,对茜草等天然植物染料的市场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茜草提取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水浸提取法、乙醇提取法、氢氧化钠提取法、纯碱提取法,煎煮法等。通过粉碎、浸泡、煎煮、过滤、提取液,提取茜草色素。
涤纶面料若干块,茜草植物染料
恒温水浴锅,pH试纸、电子天平(精确到万分位)、烧杯移液管、容量瓶、玻璃棒药匙、量筒、分光度仪,染色小样机,pH试纸,温度计。
媒染剂:明矾,硫酸铜。
调节pH试剂:碳酸钠或者碳酸氢钠,无水乙酸,氯化钠。
洗涤用品:中性皂片。
涤纶织物的前处理
(1)用电子天平称取5g的氢氧化钠加入到100ml的水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氢氧化钠全部溶解;
(2)将涤纶布料放入调好的溶液中,再放在60度恒温水浴锅中恒温加热2小时;
(3)将处理过的涤纶布料洗干净,放入烘干机中烘干,待用;
(4)实验前将织物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浸泡2分钟,使涤纶面料充分润湿,取出挤干水分后待用。
浸染参数设置:温度80度,时间为30min。
图1 染液pH对上染率的影响
由图1可知,在不同的pH条件下,茜草对涤纶织物的上染率有比较大的不同,酸性和中性条件下上染率比较低,随着pH的增加,它的上染率也在上升,当pH为8时上染率达到最大。其原因是茜草色素结构类似于还原染料中的蒽醌类,它的只要成分是茜素,茜素的羟基在碱性递质中成为负氧离子而使供电性增强,成深色效应[8],获得最佳的上浆率染色pH选择8。
浸染参数设置:pH为8,温度为80度。
图2 浸染时间对上浆率的影响
由图2可知,浸染初期上染率逐渐增加,随着时间的增加,茜草对涤纶织物的上染率影响不是很明显,在60min时达到上染最大值,继续增加时间上染率不再增加,处于比较平衡的状态。原因是初期随着时间的延长,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量在逐渐增加,在达到吸附-解吸平衡时,织物上的染料量已达到平衡状态不在增加[9]。
浸染参数设置:pH值为8,时间60min。
图3 浸染温度对上浆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随着温度的上升,上染百分率也在上升,在125℃时达到最大。其原因是涤纶的染色温度一般需要高温高压,温度需要在100℃以上。未到100℃时,染料上染速率很低,纤维得色很浅。当温度高于125℃后,上染率逐渐下降可能茜草溶液在135℃时色素开始分解,从而上染速率下降。
选用硫酸铜为媒染剂,进行干湿摩擦和皂洗牢度的测定。经过硫酸铜染色的涤纶织物干湿摩擦均为4级,皂洗牢度均在3级以上,汗液均为2.5。小棉布沾色情况均为4级。由此可知织物的摩擦色牢和皂洗色牢度都比较好。
这是由于煤染后,金属离子除与染料络合外还可与纤维中的氢氧根形成络合物,通过金属离子染料和纤维之间形成了联桥,一方面增加了染料在纤维上的上染率,另一方面加强了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染料在纤维上的各项牢度。染料、纤维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越牢固,染料的各项牢度越好[11]。
(1)茜草提取液对涤纶的染色以染后再媒染最好。染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125度,pH值8,时间 60min。
(2)染好的涤纶面料干摩擦色牢度级数是4级,湿摩擦色牢度级数是4级,皂洗色牢度级数是3级,汗液色牢度级数是2.5。
[1]李扬汉.中国杂草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25-26.
[2]张殿波.蚕丝织物上茜草染料的光老化[J].纺织学报,2011(08):48-49.
[3]袁小红.茜草植物染料提取工艺及染色性能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1(05):45 -48.
[4]金咸穂.染整工艺试验[M].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1986:6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