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书法国际交流的历史形态

2015-01-05 05:12蒋吉华
新商务周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张充郑和书法

文 蒋吉华

简析书法国际交流的历史形态

文 蒋吉华

汉字的生,成就书法艺术的萌芽,这种独特艺术,既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奇葩

中国是悠久文明古国,有5000多年历史了。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创造的文字至今仍在使用。①汉字的生,成就书法艺术的萌芽,这种独特艺术,既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又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奇葩。

中国书法在国际交流上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国家强盛文化繁荣,四方诸国自觉学习

中国自秦统一六国至盛唐时,都长安是世界的经济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市,代表着中世纪人类的最高文明。

我国汉唐文学和艺术繁荣的气势和魅力,以及汉唐的气派和威严等使四方诸国折服。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曾经指出:“唐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邻近的许多民族争相仿效,煞费苦心。人们不仅视中国为至高无上的军事强国,也将其看作是国家与文化最杰出的楷模。”②因此,四方诸国纷纷学习。

例如,韩国书法就源于汉字的书写形式。即使1446年在韩字创造出来以后,汉字仍然作为官方文字使用,从前韩国的上流阶层中,学书法被认为是有修养人士陶冶情操的必要过程。在新罗时代,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书法家,如金生、崔致远。他们的字体基本上追随中国书法大师王羲之、欧阳询和虞世南。

陶瓷壶(上面有书法)

朝鲜王国的书法最初崇尚典雅灵秀的赵孟頫体,世宗第三子安平大君的赵体书法造诣极高,他还潜心研习王羲之书法。中国是日本文化之源,日本书法的根是中国的汉字。日本书法名家丰道春海以“左琴右书谁识个中趣味,南邻北里哪知物外佳游”来比喻两国书法的同根相连。

二、对外贸易带动书法交流

中国自古以来就与许多国家有着频繁而发达的贸易关系。著名的“丝绸之路”为联系世界、缔造和平、促进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亚欧大陆各个地区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重大影响。在丝绸之路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中,陶瓷和书法就是其中的内容。

中国从唐代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陶瓷书法。发展到明清时期,书法装饰将陶瓷工艺与书法文字艺术更完美的结合,形成了陶瓷书法装饰清新秀雅、简单朴素的艺术之美。在18世纪,专为欧洲烧制的“中国外销瓷”,至少在6000万件以上。④ 这批陶瓷上的书法也就随之而传。

近代西方殖民主义侵入东南亚地区后,经菲律宾开辟的中国通往美洲的航线,把中国的书籍、纸张、笔墨、书法和绘画作品贩运到许多国家。

三、宗教活动促进书法交流

在宗教活动尤其是佛教文化的交流中,有许多僧侣不畏艰险,或西行取经,或东渡传法,(法显、义净、玄奘等远赴印度)学习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将中华文化介绍过去。

玄奘西行共带回大小乘经论608部,又因论36部,声论13部,共657部。据说他在经坦义斯罗国渡河时遇大风,失落50策经本;再渡大雪山,取南路回国,在于阗补抄了失经。这既是经书,又是书法。他回国后奉命而著《大唐西域记》,共12卷。玄奘补抄的失经和所著之书中,有许多好书法。

742年,两名日本僧人来到扬州大明寺邀请鉴真到日本传教。鉴真答应其请求,率弟子东渡日本,六次渡海才取得成功。这是极为广泛、影响深远的文化交流,其中还包括书法的传播。鉴真将唐朝的医学、文学、雕塑、书法、绘画等带到了日本,为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⑤

朝鲜、日本历代许多佛教僧侣来中国巡礼,回国后传播中国佛教,并且,带回大批汉文佛典,还将其他中国典籍、书法绘画作品和工艺品携带回国。

四、国家外交活动带动书法交流

历代中国王朝都不断向各国遣使。比如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派出的规模最大的外交使团。

1409年10月,郑和率领官兵27000余人(书手140人)从太仓刘家港启航,途经30多个国家、地区。同年,郑和等赍捧诏敕金银供器等到锡兰山寺布施,并建《布施锡兰山佛寺碑》,碑上刻着汉文、泰米尔文和波斯文三种文字,其中以汉文为主(直书),另两种文字横书于侧。此碑不仅是郑和航海历史的见证,它也“见证”了15世纪初中国与南亚国家间的海商贸易、宗教交流与历史友谊。此碑现存于斯里兰卡科伦坡博物馆。⑥

郑和7次航海经验绘就的《郑和航海图》,采用中国传统的山水画立体写景形式绘制,形象直观,图上有文字说明(楷书),可以说是一幅美术、书法作品。

五、著名文人传播书法

国内外许多文人自觉传播中华文化,包括书法。

例如,蒋彝1934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授中文时,立志传播书法绘画方面的知识。他作环球旅行,足迹遍及五大洲80多个国家,有“徐霞客第二”之称,先后出版了12本画册,合称为《哑行者丛书》,持续在欧美销售三四十年。他独创“画记”这种著述形式,熔诗、书、画、文、史、印于一炉,妙趣横生。1938年又在欧洲出版了《中国书法:它的美学和技法》一书。他旅居海外40余年,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深受西方人的尊敬。⑦

1949年1月,曾在北京大学留学的博士、汉学家傅汉思与张充和赴美定居。傅汉思在耶鲁大学教中国诗词,张充和在该校美术学院长期教授中国书法和昆曲。张充和戏说她的美国学生把学中国书法当画画,但在“画”中加深了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张充和还先后在加拿大、法国和我国港台等23所大学讲授、示范书法和昆曲。张充和夫妇合作完成了《书谱》《续书谱》的英译本工作。这对中西合璧的夫妇为中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贡献。

此外,还有杨联升、房兆楹、周策纵、余英时教授等等,在国外为书法的传播,对中西文化的交流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献参考

①2014年4月1日,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来源:新华网

②《丝绸之路与中华文明的西传》2009年2月2日《光明日报》

③《一个日本书法家眼中的张珂先生 》2008年12月11日 中国新闻社陕西分社

④ 武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历史规律》2008年8月21日《光明日报》

⑤《鉴真》百度百科

⑥龙村倪《郑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汉文通解》,《中华科技史学会会刊》2006年12月第十期

⑦《蒋彝生平》 百度百科

猜你喜欢
张充郑和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张充和欲扔进纸篓的《仕女图》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郑和异闻录
张充和践诺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