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栏目《舌尖上的中国》两季差异分析

2015-01-05 17:08周红莉
科技传播 2014年23期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特写镜头松茸

周红莉

驻马店市黄淮学院文化传媒学院,河南驻马店 463000

《舌尖上的中国》主要讲述了中国各地的美食,拍摄者跨越了整个中国,从北方的面食谈到海边的海鲜,从五味讲到食材的挖掘,从深山里火腿的腌制到湖边莲藕的挖掘,节目引起了大家情感的共鸣,家乡的美食风味勾起了远在他乡游子的思乡之情,可谓满足大家生活“慢”下来的精神需求。各种网评层出不穷,大部分网友能够通过片子回忆到的就是父母劳作的身影和做这些美食的情景,这也许就是《舌尖》所带来的真正意义所在,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拉近人与人之间最纯粹情感的纽带,《舌尖1》的火爆掀起了纪录片的热潮,此时央视趁热打铁,紧锣密鼓地拍摄出了《舌尖2》,同样的拍摄制作手法,然而带来的效果却相差甚远。

“真实”二字从纪录片诞生之日起就相伴左右,不离不弃。它也成为判断一部纪录片是否成功的重要标识,然而随着导演们的不断创新,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呈多元化发展姿势,演变到今日,纪录片向故事片靠拢,故事片向纪录片倾斜的现象屡见不鲜,中国独立纪录片制作呈现了百家争鸣的状态。然而最近《舌尖上的中国》却打破了体制内纪录片制作的“死水滩”,然而相比《舌尖1》来说,《舌尖2》的出现更多地却是在一片质疑声中赢得了收视率,那么,到底是什么有所改变呢?

1 解说词:该不该遵从写作规律

从纪录片诞生之日至此,给纪录片中解说词就安上了一个不可取代的责任,那就是对画面补充说明,当然并不代表说解说词别无他用,但不管有何作用,从上学之日开始,老师教育我们的是纪录片解说词尽量避免有主观情感词汇的表达。无可厚非,《舌尖》兩季都承载着这样的补充作用,然而侧重点却发生了偏移。在第一季中,更多地是通过食物来引出人物故事,没有夸张的成分,每句解说词都娓娓道来。第五集“厨房的秘密“从黑陶讲述到刀功,从刀功到火候,几乎每道菜的解说都弥补了画面带给我们信息的不足。比如在此集讲述村宴中,对于整猪的制作,配以的画面只是厨师欧阳将佐料洒在整猪上,再盖上红布,对于这一系列动作,如果没有解说词解说原因、腌制时间,对于受众来说就显得过于空洞,从第一季的解说来看,每一句话语都关乎到了食物本身,而这种通过食物传达出来的对制作食物之人的敬畏之心是难以言表的,而转头回味一下第二季的解说词,恰恰相反,解说词过多地呈现了个人情感,关注点落在了做食物的人,而不是食物,生硬地将制作食物之人与食物的关系连接在一起,列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舌尖2》的“三餐”中,有李溪陪读女儿高中制作时令菜-蒿子粑粑,对于此食物的讲解,解说词跟画面基本上没有发挥补充说明作用,画面呈现李溪摘蒿子、浸泡、去汁、剁碎等一系列过程大概时长30 秒左右,而对于这一系列动作,解说词只是简单地用“浸泡、去汁、剁碎”几个字来阐述了这一制作的复杂过程,这几个词和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重叠,描述画面对于解说词来说是一大败笔,人们可能更多感兴趣的地方在于这种蒿子生长在什么地方,制作过程中,浸泡大概多长时间、去汁到什么程度,然们解说词却将重点放在了母亲陪读这一事件之上,于画面来说,解说词的存在似乎缺少了点意义。

2 内容:美食与“情”孰轻孰重

人们常说:感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朴实,不露痕迹的感情浸透,其实是对观众的一种诚意和尊敬。《舌尖》第一季与第二季都有一个成功的要领,是把视线对准了普通人和普通人的生活,而不像其他美食类纪录片那样,只是以讲解和介绍各地美食为主线,这就避免了叙事的单调以及主题的空洞乏味。然而《舌尖1》在表现人性与食物之间的这种暧昧关系时,采取的更多的是以“人”为主,以“美食”为线,以“情感”为节点,铺展开来,在时空的宏观调度中形成一个结构严谨,意蕴丰厚的影片。在观看之余,融历史、文化、情感、哲理于一体。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在座谈会中曾表达他对《舌尖》的感受:“第一,小中见大。第二,味中品人。第三,以舌动魄。第四,该纪录片是一部立意高远、视野开阔、返朴归真、动人心魄的中国文化纪录片,它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事件。”之所以给予第一季这么高的评价,大抵在于第一季里将食物进行追本溯源,从食物本身来谈到了这一道道普通的菜背后所饱含的劳动人民的力量。

反观第二季,真切地发现当导演将城市化、亲情、高考、富士康等萦绕在我们周围的事物搬上银幕时,那么“舌尖”二字似乎跟内容显得过于不搭调。第四集“家常”中提及小提琴演奏家沈子钰,她的母亲为她做了一道家常菜—红烧肉,这道菜在整个故事中所占比例较少,反而是沈子钰在学校在家里拉琴的画面更多,而陪读所渗透出来的中国式教育价值观念被很多网友所抨击,有网友甚至开始进行人肉搜索,破坏了这一家本应有的和谐安宁。我们的纪录片起到这种负面效应时,编导是否真的可以思考一下,呈现内容为母亲为了填写签证自学英语,而女儿除了练琴,其他的一切杂事如整理琴谱、搜集资料都被母亲包揽完全,这种不管不顾的中国式付出价值观真的值得宣扬吗?为了前途,真的可以将远方生病的老人置于不顾吗?而其他几集中表现塔工、麦客等人群时,除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故事性,塔工啃馒头,这是生活带给他们的苦难,如果让他们选择,或许会更喜欢家里亲人所做的家常便饭,在这里,扯上“食物”二字就有所牵强,从“舌尖”上来看,真的没有太多与主题相关的东西。

3 画面:食物与人谁被虚化

冷冶夫曾用五句话概括了纪录片的创作手段: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细节画面化。我们之所以要重视画面语言,是因为现在许多纪录片在讲故事的时候喜欢用采访、同期声以及解说来代替画面语言的功能,特别是由于制作时间的要求,很多创作者选择了解说这一快捷的制作方式,将画面无法表达的内容用解说词传达出来,这对于以人物为主要拍摄对象的纪录片来说,势必会参杂一点主观色彩在里面。但画面语言在电视纪录片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其他任何一种体裁和语言形式无法超越的,对于《舌尖》来说,摄像上的投资额是相对较高的,拍摄角度也较为考究,这些都是没有毛病可以挑剔的,这样一部美食纪录片,对特写的应用也达到了极致,然而《舌尖》两季的所呈现出来的特写镜头却各有所主。

两季的《舌尖》带给人们的观感是截然不同的,画面语言的神奇之处就在于,纵观《舌尖1》,拍摄过程中,表现主体和《舌尖2》明显存在差别,《舌尖1》中背景虚化主要在人身上,突出的是食物这一主体,然而,延续和秉承了第一季的情感力量的《舌尖2》却恰恰相反,以人物为主体的镜头占了多数,在表现制作过程时,人物成了实体,而背景虚化的往往是制作工序中的食物,如果将镜头比喻成人们的眼睛,那么两季中的拍摄,制作者带我们看的却是不一样的主体,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干预人们的视线。

对于纪录片来说,特写镜头除了能够将人们的视线凝聚到制作者想要强调的事物上,将画面放大化,逼迫人们观看,同时它也将一些画面进行忽略和排除,使人们的视线能够停留在制作者期待观众接受的重要内容上。在《舌尖1》中,对于松茸这一食材从它的生长环境到进入厨房都进行了一系列介绍,而其中出现的采松茸的母女以及做松茸的厨师却轻描淡,特别是厨师在制作松茸的过程中,从松茸切片到下锅,用了6 个特写镜头,这一系列的特写镜头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这一食物在油锅里面的全貌,一个特写所带来的视觉震撼效果和几个特写所带来的视觉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其表现力也绝然不同,在整个画面上只有一张充满画面的面部形象与同一画面有几张面部形象之间,其表现力是绝然不同的。同样的,在《舌尖2》中第一集“脚步”,同样是地势险要的地区,白马占堆需要去很高的树上采集蜂蜜,我们先不去争辩这40 米的树是否属实,为了表现白马占堆爬树的艰辛,我们的编导从不同角度用特写镜头表现了这一过程,而相对于之后镜头一晃而过的蜂蜜来说,无疑采蜜的过程分量相对较重,编导在这里想要强调或者提示,给受众心理暗示,使得制作者的镜头更具有戏剧性和感情渗透力。

不论是《舌尖1》还是《舌尖2》,我们都能看到他们取材于平常百姓的生活,调动的是每一个背井离乡,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心与记忆,让人们看到了这部纪录片的真实与真诚,同时能够让人们透过食物看到里面所蕴含的文化,这就是纪录片的成功。观看《舌尖》不仅仅是了解中国各地区的美食,还着力描绘了各处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以及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的故事,所以它不仅仅是一部单单以美食为主的题材纪录片,更是以中国人民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为主的纪录片。所以它的成功在于不单单记录了中国人民热爱美食的文化,更是记录了每个中国人民的心。

[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de19a5901013cjj.html.

[2]兰瑜.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综述[J].现代传播,2012(8).

猜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特写镜头松茸
我和香格里拉松茸
山东茌平:种植赤松茸让秸秆变废为宝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运用探讨
任长箴:我的情怀主义专访《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执行总导演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关于特写镜头在新闻摄像中运用的分析
新闻摄像中特写镜头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