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影响的研究

2015-01-05 05:58:14王建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项群选项动机

王建伟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体育部,广东广州 510225)

体育运动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以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宗旨,融合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倡导学生各项素质的全面发展。运动动机是学生心理特质之一,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思想基础,学生运动动机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其主体性的发展水平。通过以往研究得知,当前的学校教学方式对学生运动动机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而在学校教学体系中,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手段[1]。所以,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怎么样发挥体育选项教学在学生运动动机培养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本文基于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提出了关于体育选项课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影响状况的假设性命题,并通过调查实证研究,选取广东省部分高校为调查对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窥探阳光体育背景下高校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良好开展有所裨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高校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影响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过程中,抽取广东省4所211高校(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与3所普通高校(广东工业大学、湛江师范学院、广东海洋大学)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集体统一测试方法,用指导语指导被试者填答问卷。发放并回收问卷1100份,其中无效问卷75份,有效问卷1025份,包括教师问卷48份,学生问卷977份,问卷有效率为93.2%。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国际互联网GOOGLE搜索引擎的检索,搜集有关统计学、心理学及高校大学生体育选项教学等方面的论文资料,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为本文的选题、研究设计及分析提供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为确保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影响议题的有效性,本研究在问卷编制之前,作了小范围的访谈调查,并依据已有的理论和假设,同时问卷每个题项的选择重点分别参考了以下几个量表:1)一是以美国Hobby教授编制《成就动机测量表》(简称AMS)。2)借鉴加拿大教授Alex设计的体育运动参与成就目标动机量表3)以美国学者John设计的《运动体验特征量表》为调查量表。问卷参照了三位学者制订的问卷,作为参考设计出《大学生体育成就动机量表》,并对其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

本问卷运动动机部分以主体性理论为依托,划分了内在成就动机、内在激励动机和内在求知动机3个基本维度。其中,内在成就动机有4个题目,内在激励动机包括4个题目,内在求知动机3个题目。问卷运动动机总体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a为0.86,内在成就动机维度为0.83,内在激励动机维度为0.84,内在求知动机维度为0.82,问卷信度系数较高。利用问卷各维度间的相关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技术来考察问卷的效度,内在成就动机与内在激励动机的相关为0.36,内在成就动机与内在求知动机的相关为0.48,内在激励动机与内在求知动机的相关为0.45,问卷各维度间的相关系数不仅符合量表法对于各个次级因子间中低相关的要求,而且3个维度间的相关程度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对该量表的因素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X2=1043.02,X2/df=2.31,CFI=0.97,AGFI=0.82,RMSEA=0.06,验证性因素分析的各拟合指标较为理想,支持了运动动机的三维模型。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样本体检验及多因素方差分析等,数据均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影响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根据研究的需要,依据性别,把学生分为了男、女生;依据专业,把学生分为了师范专业类和非师范专业类;依据年级,把学生分为了一、二、三、四年级,并且,根据田麦久等人的“项群理论”分类法[5],在咨询多位专家的基础上,将所调查的全部项目分为两大类群,即对抗性和表现型,结果见表1。

表1 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影响在不同维度上的方差分析

研究假设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状况在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年级和不同项群类等变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表1结果显示,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状况在不同性别和不同项群类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专业类型、不同年级在变量上差异显著(P<0.01)。研究者对不同年级之间差异性做进一步比较研究发现(见下表2),内在成就动机方面,一年级与其他三个年级均存在显著差异,二年级与三、四年级存在显著差异,三、四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内在激励动机方面,一、二年级与三、四年级差异显著,一年级与二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三、四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内在求知动机维度上,一年级与四年级存在显著差异,二年级与三、四年级差异显著,一年级与二、三年级不存在显著差异,三、四年级也不存在显著差异。

表2 内在成就动机、内在激励动机和内在求知动机对不同年级学生运动动机影响多重比较(LSD法)分析

通过各个变量在运动动机三个维度不同水平的均值得出,在不同性别方面,男生的得分均值均低于女生,说明男生运动动机受体育选项教学的影响好于女生;在不同专业类型方面,师范专业运动动机三个维度水平得分均值均低于非师范专业,说明师范专业学生运动动机养成受体育选项教学的影响好于非师范专业学生;在不同年级之间,二年级得分均值最低,四年级得分均值最高,一年级和三年级均值处于两个年级之间。说明二年级学生运动动机的养成受体育选项教学的影响最好,四年级最差,一、三年级次之。

2.2 内在成就动机、内在激励动机和内在求知动机在同性别、同专业类型、同项群类的比较研究

通过表3所知,同性别、同学校类型、同项群类三个维度水平两两比较都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平均差上,内在成就动机(用“NC”表示)与内在激励动机(用“NJ”表示)在同性别、同类型学校、同项群类项目上均为负值,说明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内在成就动机的养成比内在激励动机有效;内在成就动机和内在求知动机也都为负值,即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内在成就动机的影响比内在求知动机有利(用“NQ”表示);内在激励动机与内在求知动机同样为负值,再次印证了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内在激励动机的影响好于内在求知动机。所以说,对学生

表3 运动动机各维度在同性别、同专业类型、同项群类两两配对T检验

内在成就动机的影响上,体育选项教学最为明显,随后才是内在激励动机与内在求知动机,并且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差异非常明显(P<0.01)。

2.3 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影响的多因素分析

通过多因素分析得知,在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影响的几个因素中,年级影响效果非常显著(F=14.652;P=.000<.01);不同性别(F=0.026;P=.852>.05)与不同项群类项目(F=2.452;P=.154>.05)影响效果不显著;不同年级与不同性别的学生交互比较下,影响非常显著(F年级*性别=6.853;P=.001<.01);但不同年级与不同项群类项目的学生交互比较下,影响效果不显著(F年级*项群类=2.238;P=.109>.05);不同性别与不同项群类的学生交互比较下下,影响效果不显著(F性别*项群类=0.852;P=.357>.05);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与不同项群类项目的学生交互比较下,影响效果不显著 (F性别*年级*项群类=1.657;P=.324>.05)。

3 讨论与分析

3.1 体育选项教学对不同性别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

通过对广东省7所高校体育选项课调查得知,各高校体育选项课项目门类齐全,诸如适合男生的体育项目,篮球、足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在7所高校都已开设,适合女生的体育项目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体育舞蹈等在7所高校也均开设,一些高校比如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还开设了女生喜爱的形体训练和瑜伽等项目[6]。因而,不同性别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运动动机较好。

3.2 不同专业类型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

从表1可知,三个维度水平在专业类型上差异显著(P<0.05)。从三个维度的得分情况来看,师范专业均高于非师范专业。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造成两者之间存在差异,从调查的考核评价上看,师范专业82%教师的考核方式注重平时表现(包括自信心、自控、自觉意识、习惯等)而非师范专业仅仅有31%的教师将平时表现纳入到选项教学考核评价当中,这也反映出一些非师范专业的教师忽略了学生运动动机的培养。2)教师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建设一支具有良好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素质教育向师范教育提出的挑战。师范学校能培养出精于素质教育的大量师资,这是师范专业进行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7]。因此,体育选项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3)由于专业方面因素的影响,师范专业学生更加重视教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这也是师范专业学生得分均高于非师范专业的原因之一。以上都是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学生的不同之处,之所以有这些区别,与学生自身专业性质与现代社会对人才标准的定位是分不开的[8]。

3.3 体育选项教学对不同年级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

通过上表2可以看出,体育选项教学对不同年级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传统的高校选体育项教学与高中体育教学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刚刚接触选项教学,能够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但是,随后两年,学生已经熟悉了大学体育教学,甚至一些学生对大学教育产生厌倦感,在这种情况下,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的运动动机培养随之也会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学生社会经历的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广泛,目标越来越多,与他们刚刚步入大学享受大学生活,宣泄高考的压抑相比,他们的学习更具目的性,他们多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并且在工作中能够用得到的项目,而此时,学校不一定能够满足他们的体育需求,这样势必会消弱学生的运动动机,因此,体育选项教学对高年级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逐渐降低[9]。

3.4 不同项群类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不同项群类项目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不显著,这反映出体育选项教学的独特优势,体育选项教学是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项目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在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能够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对培养学生运动动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体育选项教学避免了不同项目对学生运动动机培养带来的负面影响[10]。

3.5 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不同维度水平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同性别、同专业类型、同项群类上,内在成就动机、内在激励动机、内在求知动机三个维度两两比较都存在显著额差异(P<0.01),因此,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三个维度的影响必然存在显著差异。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体育选项教学中,学生的内在成就动机很容易得到体现,而内在激励动机和内在求知动机不易被体育选项教学涉及,需要教师和学生对自我监控才能实现[11]。2)传统的体育教学重视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模式仍然被许多教师采用,这种模式仅仅以学生的技能掌握为标准,势必会忽视学生自我监控和自觉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运动动机没有实质上的提高。3)学生参与学习体育选项教学的动机各异,一些学生不是以增强体质和掌握技能为出发点,而是以获得学分为目标,这样的学习态度显然不利于运动动机的培养[12]。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体育选项教学对男生运动动机的影响好于女生,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师范类专业好于非师范专业,且差异显著。

4.1.2 体育选项教学对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运动动机的影响好于三、四年级,并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项群类选项教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对抗类项群对学生运动动机影响好于表现类项群。

4.1.3 从对主体性三个维度在同性别、同专业类型和同项群项目上进行配对T检验得出,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内在成就动机的影响好于其他两个维度。

4.1.4 多因素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体育选项教学对学生运动动机影响的几个因素中,年级因素起主导作用。

4.2 建议

4.2.1 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培养,如采用“探索学习、合作学习”等模式,培养学生内在激励动机和内在求知动机的能力。

4.2.2 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展灵活多样的体育教学内容,优化体育教学手段,活跃体育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体育参与运动动机的培养。

4.2.3 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组编教学教材。改善体育选项教学课程设置结构,增设新兴体育项目,切实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激发学生项目学习的积极性。

[1]陈华,毛志雄,CUBA大学生运动动机的结构及量表的研制[J].中国体育科技,2009(5):21-23

[2]代永胜,杨鹏飞.CUBA运动员成就动机水平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6(3):44-47

[3]VealeyR S,Hayashi SW,Garner- Holman M.Source of Sport-confidence:Conceptualization and instrumen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Sport&Exercise Psychology,1998,20:50 - 80

[4]ROSENBERG M.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 image[M].Princeton,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5

[5]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7] 28.Adams GR.Adolescent Identity Formation.London:SAGEpublications,1992.4- 78

[8]梁斌,杭兰平.大学生体育成就动机研究[J].维普资讯,2005:34-37

[9]祖晶,邹飞,等.中小学体育教师课程意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01-102

[10]马强.师范类高校公共体育教育对师范生重要性的思考[J]. 科技创新导报,2009(23):230-231

[11]王玉梅,刘大明.体育锻炼对军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统计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3):330-331

[12]张涛.高职学生成就动机调查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1):59 -61

猜你喜欢
项群选项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项群训练理论的广泛应用
运动员知识能力培养的项群特点
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跟踪导练(四)
阅读理解
跟踪导练(5)
技战能主导类轮换攻防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
单项填空精选练习100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