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创业教育:不再是沉睡的龙?

2015-01-04 12:49BerryKwockMarkJamesJeffVanevenhovenDoanWinkel
科教导刊 2014年35期
关键词:创业意识创业教育中国

Berry+Kwock Mark+James Jeff+Vanevenhoven Doan+Winkel

摘 要 为了解中国的创业教育,本文将先对其历史进行总结,然后介绍政府和大学为促进创业,鼓励青年毕业生开始创业所作出的努力。随后,分析当前中国教育机构的创业实践情况,并提出为何中国尽管已作相当大的努力,却在全面创业项目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方面仍落后于西方世界的企业家。在中美两国的比较中,我们注意到,美国被认为是创业项目的领导者(Zhou & Xu, 2012)。这种比较仅针对于高等教育的创业计划,以期对这一差距进行初步评估。尽管中国本土的一些高中确实为创业提供一个或两个选修课程,但这些计划在企业家的发展中并没有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国 创业教育 创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1 简介:理论框架

中国拥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世界四分之一的企业家,并且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Thomas & Kelley, 2011; Chu, Kara, Zhu, & Gok, 2011)。Thomas和 Kelley(2011)指出,超过一半的中国企业家计划迅速扩大其企业并继续作为其非凡的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中国中央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企业家的重要性,发现他们不仅拉动经济增长,对解决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上升的问题也极为重要。因此,中央政府已作出回应,积极转向创业教育(中国教育部, 2010b, 2010c, 2012a, 2012b;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 Thomas & Kelley, 2011)。政府的目的是增加中小型企业(SMEs)的企业家量和就业岗位的供应量,并指示大学也应采取相应的行动。

为评估中国作出的努力,我们先对创业教育进行定义。Briga(1996)将创业教育定义为包括培训和发展一系列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认识,以及培养创造性人格。第一阶段是理论基础教育,而后期需要具有创业经验的教师进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Wei & Guo, 2010)。另有学者定义创业教育为发展学生的创业态度和技能的教学程序或进程,其中包括发展个人素质(Foyolle & Lassas-Clerc, 2006; Maritz & Brown, 2013)。然而,在实践中,关于定义的问题依然存在。事实上,创业教育除了培养创业态度和技能外还有很多方面,如就业技能、社会企业、自主创业、企业创立、小企业雇佣、小企业管理以及高速发展的合资企业管理(Pittaway & Cope, 2007)。为达到本文研究目的,我们采用 Pittaway和Edwards(2012)提出的拓扑结构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创业教育,引发创业意识的“About”型,吸引学生参与模拟以获得创业技能的“For”型,由学生实际运行或咨询的创业型公司的“Through”型,以及植入与学生相关学科一致的非商业科目创业的“Embedded”型。

该定义反映了中西之间在方法上的差异。美国的创业计划往往致力于发展关于建设、融资的技能以及培养在高速增长行业的创业精神。相比之下,中国的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则在于教育学生创立公司。除解决中国长期竞争力的问题外,这也是为直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失业毕业生人口所作出的努力。中国教育部阐述的目标是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及开创公司的挑战性,而不是寻求就业,教授基本的创业原则,增强学生的创业技能,降低企业家面临的风险(中国教育部,2012a, 2012b; Zhou & Xu, 2012)。

2 中国的创业教育历史

从古代君王制至现代社会,中国拥有悠久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权(Nee, 1992)。在这种制度下,鼓励创业和创业教育的纲领性发展主要是由中央政府推动的。如本文所述,这些努力主要是通过公告、政策、试点项目、以及短期计划推动。中国的创业计划往往是由名牌大学来提供,目前大约只有一百所大学提供某种形式的创业教育(Kelley & Hu, 2010)。目前,这些大学大约占全国高等教育机构总量的70%(Kelley & Hu, 2010)。中国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均在教育部的批准下运作,这说明中央政府对这些机构具有巨大的影响。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简短说明下中国企业家的及其对经济的影响。然后,讨论中国创业教育过去和当前的情况。

1949年,中国共产党获得中国的领导权,禁止大多数私有制企业,建立了一个新制度,即经济的各个方面均由政府统一规划和管理。在这种体制下,政府控制经济的所有主要部门,并制定关于资源使用的决策(Nee, 1992)。文革期间,中国政府关闭了大部分大学。毛泽东逝世后,中国领导人意识到了经济繁荣在为国家提供社会安定方面的重要性(Chu, Kara, Zhu, & Gok, 2011)。开始从中央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大学重新开放,再次允许个体所有制企业。从此,中国中小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从1978年的15万增加到1990年代末的1200万(Quanyu, Leonard, & Tong, 1997),后来在2006年超过了3100万,而现在估计到2012年底总量将达5000万(Chu, Kara, Zhu, & Gok, 2011)。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一个严峻的问题,中小企业,除作为经济繁荣的推动者之外,还为他们提供工作岗位,从而对社会的稳定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Zhou & Xu, 2012)。尽管有如此骄人的统计数据,但在全面的创业教育方面,中国仍落后于美国。

3 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政策

中国大多数大学都是由中央政府资助,所有大学都经教育部批准运作,教育部对其事务具有监督权,包括主要课程改革。目前,中国有2000多所高等院校,约有三千万大学生。在中国经济改革后期,大多数中国商学院专注于标准的商学院课程,如管理、会计、金融、人力资源管理(Li, Zhang & Matlay, 2003)。

1998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清华大学在北京启动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成为中国创业教育的发源地(Liu & Li, 2008, 中国教育部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2006)。清华大学是一所非常著名的公立大学(有时也被称为中国的麻省理工学院),与中国中央政府有着密切联系,培养了大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人(McFarlan & Rockart, 2004; Dotson, 2012)。将清华大学作为第一届创业大赛的地点,中国中央政府通过高等教育部展示了其对创业教育的支持(中国教育部,2004c, 2006)。endprint

1999年,清华大学举办了“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挑战杯大赛”。这是一次由中国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以及全中国学生联合会共同赞助的全国创业大赛。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中国政府的国家电视网络,对此次大赛进行了广泛报道。央视对1990年的比赛的广泛报道,以及将由中央政府掌控的清华大学作为比赛的主办单位,均显示出中央政府在中国创业教育早期阶段的重要参与(中国教育部,2004c, 2006)。

表1 重要里程碑摘要

清华大学举办挑战杯比赛成功引起了中国各地大学对创业教育的兴趣。随后,在中国教育部的支持下,中国几所大学开始创业活动和课程(中国教育部,2006)。例如,复旦大学开始将企业教学原则融入其课程,华东师范大学提供独立的创业课程。武汉大学则扩大创业课题范畴,包括创造力和创新学习。2001年,经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授权,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建的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举办全国未来研讨会,以培养创业教育工作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2; 中国教育部, 2004a, 2004c)。

2002年,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创办大学创业教育论坛。高等教育部制定方针并资助全国9所名牌大学成立创业教育试点。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经济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和黑龙江大学这九所大学,由教育部授命,制定正式的创业课程并想方设法培养和鼓励学生追求“创业精神”(Liu & Li, 2008; 中国教育部, 2004a, 2004b, 2004c, 2006)

中国创业教育的一般方法是创建课程,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同时教授学生用于企业启动和管理的必要知识(Liu & Li, 2008)。2002年, 在教育部所选择大学成立的创业教育试点中,出现了三种创业教育模式。根据不同教育方法可分为以下三种模式(中国教育部 高等教育部, 2006)。

第一种模式是遵循一般传统讲授方法的创业课堂。中国人民大学利用该模式,通过一些课程“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认识及建构”(Zhou & Xu, 2012)。

第二种模式是面向实践,为学生提供创业(创新)园区使用权,资金支持,咨询服务和孵化器,以便通过获取经验来拓宽他们的创业技能。200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运用这第二种模型,成立了创业管理培训学院和创业基金300万美元(以2012年的汇率,合约47000美元)。培训学院的全职教师共同为创业教育和研究作出努力。创业课程指导学生学习管理技能、创造力和创新力,而创业基金则支持有前途的学生的商业计划(Wei & Guo, 2010) 。

第三种模式是前两种模式的结合,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际操作设置。创业教育包含的原则和创新能力融入到了学生选择的研究领域。此外,咨询师给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财政和技术咨询。以第三种模式为框架,上海交通大学专注于“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创新教育”,将其从比较传统的、静态的教育方法,转向更现代的、边学边做的动态教育(Zhou & Xu, 2012)。为采取更全面的方法,上海交通大学不仅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基本知识,还提供了一些资金和技术咨询,作为其对学生的支持(Wei & Guo, 2010)。

2003年至2005年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创业管理培训学院,经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部批准,主办举行了四次研讨会,来自中国各地200多所大学的550多名教授分别对他们各自的学生进行创造培训并提供有效的创业教育。该研讨会旨在加强对创业教育认识以及对创业计划的结构和创业教育的具体课程提供指导。本次研讨会与会者获得由高等教育部颁发的创业教育培训证书(中国教育部, 2004a, 2006, 2011)。

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2005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6所名牌大学为其教师和学生组织提供有关企业(KAB)项目的信息,该项目由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劳动组织开发(赵彩璃, 2007)。采用KAB项目的6所名牌大学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黑龙江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北京青年政治学院。KAB项目得到认可,并公认为创业教育的系统方法。除了教授有关企业和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该项目还运用心理评估和团队游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熟悉从经营理念到撰写商业计划、获得资金、开展业务、最终的企业运营,这一整个创业活动的流程。为提供现实生活中学习的机会,将邀请创业成功者参与课堂教学并讨论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过的挑战。该项目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教师和学生一样需要训练。2009年,来自25个省份318所高等教育学院的795名教职工成员根据该项目进行了培训,并且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100所大学的两万多名学生提供题为“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的课程(中国教育部, 2012a, 2012b; 赵彩璃, 2007)。

在这些所取得的成功的基础上,2008年,教育和科学技术部再接再厉,在所选大学中联合启动建立创业(创新)园和科技园,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在全中国选定的六十六所大学创建创业(创新)园和科技园,该园区作为中国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大学和当地企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鼓励创业和小企业的创新和创造。这些举措鼓励企业家们积极参与到这样的努力中去。地方政府针对园区建立提供资金。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免费的办公室和资金支持。例如,上海资助当地的创业园区,初始资金为5000万元人民币(以2012年的汇率,约790万美元)。浙江提供初始资金为1亿元人民币(以2012年的汇率,约1,580万美元)。学生有机会申请不同大学的创业启动贷款,但金额从适量到高达50万人民币(以2012年汇率计算,约80,000美元)不等。中央政府通过高层次的声明强化了政策,比如,在2008年和2009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为促进创业教育,呼吁学生积极创业,创造就业机会,而不是仅限于作为求职者(中国教育部, 2009a, 2009b, 2010b, 2010c; Thomas & Kelley, 2012)。endprint

中国创业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是,2010年初,教育部设立国家咨询委员会,负责中国创业教育的指导工作。该委员会定于从2010年至2015年这5年间运作。国家咨询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开展创业教育研究,为教育机构创业课程和教材的开发提供指导,引导高校的创业项目发展。鉴于创业的多学科性质,国家咨询委员会的成员由41所高等教育院校的校长、政府官员和成功企业家组成(Zhou & Xu, 2012; Xu & Li, 2008; 中国教育部, 2010a)。

2011年,中国教育部向各地大学及学院发出一封信函。信中报告了中国共产党的五中全会第七次会议,该会议提及经济需要继续改造和发展。信中指示大学及学院,加强创业教育,更具体地提高创业招生和帮助学生自主创业。教育部承诺将继续推动中国创业教育,教师培训,开发创业课堂教材,赞助创业竞赛,以及鼓励国有和私有企业帮助学生创业者创业。如全国青年联赛和全国总工会这些由教育部指导的准政府机构,提供创业培训课程,以及非政府组织也开始提供创业教育(Lei, 2011; Zhou & Xu, 2012; 中国教育部, 2012a, 2012b)。

4 创业教育的实践现况

根据中国政府和教育系统内最近发生的事件,很显然,中国已经认识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做出相当大的努力建立基础设施,促进创业教育。然而,重要的是了解中国与西方世界相比之下的表现。如果我们可以以创业教育的进展情况为基准,便可更好地预测类似情境下类似的举措。Zhou 和 Xu(2012)认为,美国是创业教育的领导者。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创业教育的进步,我们比较了目前美国创业教育在创建项目上的实践情况。

Pittaway和Edwards(2012)通过对美国认可的学校所鉴定的课程大纲和教学大纲的随机抽样调查,评估了美国从1980年至2012年的创业教育情况,该大纲受到《企业家杂志》/《普林斯顿评论》(2009)的高度重视。他们将课程归类为 “About”, “For”, “Through” 和“Embedded” 这四种创业教育模式。尽管美国的教育者立志培养创新和创造力,然而通过Pittaway和Edwards(2012)评估结论显示,大多数课程都是传统的,以知识为基础的“About”教育类型。让学生所从事模拟的“For”型课程,未来的最大一类,却主要局限于“商业规划”的格式。更具创新性的“Through”型课程,让学生有机会真正投身于创业活动,而“Embedded”型课程则将企业话题植入到非商业课程,更具边缘性(Pittaway & Edwards, 2012)。

Du Guirong 和 Lei(2011),通过搜查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企业研究论文,对中国创业教育课程做了一个类似的评估。具体地说,作者引用了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查找关键研究词:创立企业、创业管理、创业精神、创业教育、创业环境、失败风险、创业政策、第二阶段资本、企业风险、学生创业和风险资金退出。然后,他们比较了1990年至2010年和2008年至2010年之间的研究课题频率。即使最常见的主题占企业创业整个期间的37%,而增幅最大的是来自创业教育,学生创业和创业环境。企业创业,第二阶段资金和失败风险出现下降(Du Guirong & Lei, 2012; Thomas & Kelley, 2012)。乍看之下,中国和美国的创业教育之间的差别似乎不大。有人指出,除了中国的重点创业公司和美国的高速增长企业,大多数学者集中在基础知识话题的“About”类型。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中国的“About”课程是内容浅显,教师很少或根本没有实际创业经验,通常导致课程教授不成熟(Ying, 2012; Thomas & Kelley, 2012)。中国的创业课程通常是选修课,而且集中在企业概念的解释和商业原则,非常狭隘(Zhou & Xu, 2012)。此外,中国的“Embedded”类型课程,落后于美国(Zhou & Xu, 2012)。虽然中国的教育工作者都开始强调“For”与“Through”类型课程,引起学生对实验室,孵化器和科技园的兴趣(Lingyu, Liu, & Ying, 2012; Thomas & Kelley, 2012),但除了试点院校参与全国创业教育试点项目外,其他大学很少提供创业活动(Zhou & Xu, 2012)。

5 中国创业教育的制约因素

中国有大量的企业家,估计到2012年年底总计将达50万人。然而,这个“大量”可能会产生误导。着重企业家的质量,而非数量的时候,人们会发现,在质量方面,中国大部分企业家的技能非常低,且缺乏创新和创造力(Lin, 2012)。很多企业家都是小商店和餐馆的老板,家族企业主,或者是在中国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小农商(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

中国的创业技能低,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文化约束了一个强大企业家阶层的发展。中国的创业教育之所以落后于美国,是因为它与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即提倡学术卓越,以获得尊重和工作保障(Thomas & Kelley, 2011)是相冲突的。与来自其他文化的同行不同,中国学生没有充分受益于鼓励创新的创业课程,因为相比于创造力,他们更重视以知识为基础的学习,而且带有规避风险的心态倾向(Lin, 2012)。社会学研究指出的创业属性的创造力、创新性、灵活性,不同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Kirby & Fan, 1995; Liao & Sohmen, 2001)。中国的教育系统强调机械式学习,背诵已学课程,和记忆标准答案。中国学生创造力的研究者表示,刚性注重机械式学习是中国学生创造力衰减的因素。例如,中美两国学生的创造力水平比较发现,后者比前者更具创造力。在创业的背景下,创业成功的潜在因素需求和中国的大文化价值观相冲突,以及缺乏创造力,成为了企业家成功的阻碍。(Adams, 2006; Bessant & Tidd, 2007; Bilton, 2007)。虽然,中国一些企业,特别是在沿海省份及主要城市创立起来的企业拥有高技术、高科技,但有些仅仅是一些由少数中国学生抄袭西方的山寨版(Lin, 2012)。中国著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在公众媒体前感叹,少量成为企业家的中国高校毕业生中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力(Lin,2012)。endprint

然而,由于中国高等教育不断增长的入学人数,许多学生面临毕业后的就业困难。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个关键问题,中国政府开始促进创业教育,以此来应对日益增多的大学毕业生失业、未充分就业的问题(中国教育部, 2010c, 2012b;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中国政府认识到,发展毕业生的创业态度和技能,将鼓励更多的初创企业,这不仅能通过缓解失业率使社会稳定,也可带来更强劲的经济增长( Zhou & Xu,2012)。

尽管政府努力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但年轻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很少受到激励去成为自己的老板。2009年,只有1.6%的中国大学毕业生创业,大约480,000毕业生(Liu & Wang, 2010),与上一年基本持平(Lin, 2012)。为了吸引更多的毕业生成为企业家,中国政府和大学赞助商业比赛,这似乎非常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参与者。然而,根据厦门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达53%的参与者回答说,他们参加比赛,是为获得工作经验和人脉,以帮助他们找到工作,并没有自己创业的想法(Lin,2012)。

除了文化上的限制,中国的体制制约也阻碍了高质创业教育的发展。中国仍然缺乏拥有足够的实际创业经验、丰富的学科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合格教师(Wei & Guo, 2010; Zhi-rong, 2006; Hynes, 1996; 杨晨光, 2006)。相比之下,美国的大学所聘请的专职教授专门致力于创业教育(Wilson, 2008),而中国高校的大部分教授都是从传统的学科如经济或工商管理专业聘请而来。因此,除少数外,中国大多数大学的创业课堂教学只有肤浅的内容(请阅上述的“创业教育的实践现状”)。为解决这些问题,自2003年起,教育部设计并提供了一系列在创业教育领域的教师培训课程,但迄今为止仍缺乏合格的专业创业教育教授(Zhou & Xu ,2012)。

另一个制度约束是对企业家资金支持不足,包括来自风险投资者的资金支持。美国的年轻企业家有机会获得大量天使和风险资投资者的投资,以及政府和大学的公共资源(Lin, 2012)。虽然中国也存在这些资源,但极为有限。此外,中国投资者不愿将百万人民币投资给没有实际业务经验的学生(Thomas & Kelley, 2011)。据估计,80%的四年制毕业生和82%的高职毕业生是由他们的父母和亲戚资助的(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相比之下,在美国,年轻的创业者有机会获得超过258,000位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每年投入小型创业公司的金额高达26亿美元(Scarborough, 2011) 。

鉴于上述制约因素,中国在创业发展方面如何与美国比较?对于这种比较,我们参照罗斯托(1960)现代类型学的作者,迈克尔·波特的发展阶段(Porter, Sachs, Cornelius, McArthur, & Schwab, 2002)。根据波特和他的同事提出,创业发展经历三个阶段:首先,要素驱动阶段,基于低附加值产品的国家竞争;其次,是充分利用经济规模的效率驱动阶段;最后,由知识密集型活动推动的创新驱动阶段(Romer, 1990; Porter, et al, 2002)。中国处于效率驱动阶段,尚未在创新驱动阶段,而美国在新产品和服务引入、新生产工艺开发的排名中居首(Acs & Szerb, 2010)。

6 结论

中国中央政府在政策上,几所大学的创业计划试点,资金 ,科学园区和孵化器的使用等方面支持创业(中国教育部, 2006, 2009b, 2012b)。尽管如此,在一些关键方面,中国仍落后于美国。“About”课程是基础,“For”和“Through”活动,迄今仅限于几所大学,而“Embedded”课程在数量和质量上更是微不足道。此外,还存在文化和制度约束。文化上,中国人认为获得工作保障需要的,是学术卓越,而不是承担风险;是机械式学习,而不是创造力。创业的主要制度约束在于缺乏以下两点:有足够创业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教育者;政府,大学和私人投资者提供的足够慈善资金,迫使年轻的创业者严重依赖家人和亲戚的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

7 此项研究的意义与局限

我们的结论是,中国中央政府除了在重点大学上增加“For”, “Through”,和“Embedded”课程外,还需要解决制度约束来促进创业。更艰巨的任务是摆脱文化约束,但我们相信,通过教育培养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以及中国为想成为企业家的毕业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机会,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然而,我们的理论是基于有限的经验证据的叙事评估。未来的研究需要通过更严格的评估方法来检测我们的理论,并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索成果——政府对经济和就业增长的影响;大学教师和课程内容的质量;学生在创造性和创新性企业的成功。

注释

① 此文首次是以英文发表的,由作者: Kwock, B, James, M., Vanevenhoven, J. & Winkel, D于2013年发表于《美国创业杂志》,6(2), 110-124. 该文由何正国博士和邓妩(法律硕士)翻译为中文.

参考文献

[1] Acs, Z. J., & Szerb, L.(2010).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and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Office of Advocacy.

[2] Adams, K.(2006). The sources of innovation and creativity. National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he Economy.

[3] Bessant, J., & Tidd, J.(2007).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hichester: Wiley & Sons.endprint

[4] Bilton, C.(2007). Management and creativity: From creative industries to creative management. Oxford: Blackwell.

[5] Briga,H.(1996),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raining introducing entrepreneurship into non-business disciplines,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20/8, 10-17.

[6] Chu, H. M., Kara, O., Zhu, X., & Gok, K.(2011). Chinese entrepreneurs: Motivations, success factors, problems, and business-related stress. Journal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3, 84-111.

[7] Dotson, J.(2012). The China Rising Leaders Project, Part 1: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Its Emerging Next-Generation Leaders. 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Staff Research Report.

[8] Du Guirong, Y. J., & Lei, X.(2011).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 Thomas, & D. Kelley.(E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sia(96-107).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9] Foyolle, A., Gailly, B. & Lassas-Clerc, N.(2006),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grams: a new methodology,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30(9):701-720.

[10] Hynes, B.(1996).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training-introducing entrepreneurship into non-business disciplines.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 trial Training, 20(8):10-17.

[11] Kelley, D., & Hu, S.(2010).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and Faculty in the U.S. and Chin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 national Council for Small Business Conference, Cincinnati, OH.

[12] Kirby, D. A., & Fan, Y.(1995). Chinese cultural values and entrepreneurship: a preliminary consideration. 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ulture,3(3):245-260.

[13] Liao, D., & Sohmen, P.(2001).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Stanford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1(1):27-33.

[14] Li, J., Zhang, Y., & Matlay, H.(2003).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hina. Education and Training, 45:495-505.

[15] Lin, L.(2012, August, 4). Chinas Reluctant Young Entrepreneur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16] Lingyu, H., Lijun, L., & Ying, W.(2012).(2011).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 Thomas, & D. Kelley.(E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sia(108-121).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17] Liu, D., & Li, L.(2008). A Comparative Study for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 in China-US Universities. Presented at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Education(ICEBE), Wismar, Germany.endprint

[18] Liu, J., & Wang, X.(2010). Expan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60:7-8.

[19] Maritz, A., & Brown, C. R.(2013). Illuminating the Black Box of Entrepre neurship Education Programs. Education+ Training, 55(3):2-2.

[20] McFarlan, W., & Rockart, J.(2004). China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 interview with Warren McFarlan from th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MIS Quarterly Executive, 32:83-88.

[21] Nee, V.(1992).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market transition: hybrid Forms, property rights, and mixed economy in China.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 terly, 37:1-27.

[22] Niu, W., & Sternberg, R. J.(2003). Societal and school influences on student creativity: The case of China.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0(1):103-114.

[23] Pittaway, L., & Cope, J.(2007).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vidence.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25(5):479-510.

[24] Pittaway, L., & Edwards, C.(2012). Assessment: examining practice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ducation+ Training, 54(8/9), 778-800.

[25] Porter, M. E., Sachs, J., Cornelius, P. K., McArthur, J. W., & Schwab, K. (2002).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01-2002. New York: Oxford Uni versity Press.

[26] Quanyu, H., Leonard, J. & Tong, C.(1997). Business Decision Making in China. New York, N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ess.

[27] Romer, P., 1990,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8, S73-S74.

[28] Scarborough, N.M.(2011). Essentials of Entrepreneurship and Small Busi- ness Management.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29] Thomas, H. & Kelley, D.(2011).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sia. North ampton, M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30] Wei, Y. & Guo, W.(2010). Construction of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er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Education Level. Interna 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3, 91-96.

[31] Wilson, K.(2008).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Europe. In J.E, Potter (Ed.), Entrepreneurship and Higher Education(98-115). Paris, France: OECD Publishing.

[32] Xu, J. & Li, J.(2008).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t Universities: Analysis Based on IPP(S) Model. 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Edu- cation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Chengdu, China.

[33] Ying, W.(2011). Combining separate modules on a cross-platform: entrepre neurship education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H. Thomas, & D. Kelley. (Ed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Asia(122-135).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endprint

[34] Zhi-rong, M. U.(2006).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in China.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1, 013.

[35] Zhou, M. & Xu, H.(2012). A Review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dministrative Science, 2, 82-98.

[3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成立于 2002年初,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来源:http://set.buaa.edu.cn/ about/aboutus/.

[37] 杨晨光.(2006). 创业教育:该怎样引导大学生创业.中国教育科研网.来源: http://www.edu.cn/20060614/3195160.shtml.

[38] 赵彩璃.(2007). 创业教育在中国——对话KAB创业教育项目负责人. 中 国大学生就业指南网站.http://job.chsi.com.cn/jyzd/zazhi/ch/200707/2007 0712/987768.html.

[39]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 2012年7月.来 源:http://www.gdass.gov.cn/2012/0808/4587.html.

[40] 中国教育部.(2004a). 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2004.09.15.来源: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_xxgk/200409/xxgk_60629.html.

[41] 中国教育部.(2004b). 关于组团赴美国考察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通知- 2004 143.来源:http://www.china.com.cn/node_7000058/content_23571148.htm.

(下转第32页)(上接第22页)

[42] 中国教育部.(2004c). 关于报送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总结报告的通知- 教育 部高等教育司2004.2.16.来源: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4532/201007/xxgk_93077.html.

[43] 中国教育部.(2006). 创业教育在中国:项目和实践.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4] 中国教育部.(2009a). 2008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单. 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

[45] 中国教育部.(2009b).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部分地区积极促进高校毕 业生就业工作举措有关材料的通知 -教学厅函[2009]5号.来源: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001/xxgk_800 70.html.

[46] 中国教育部.(2010a). 2010-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 会全体委员- 2010.来源: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4532/201011/111166.html.

[47] 中国教育部(2010b). 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认定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等66个单位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通知- 2010-10-15. 来源: http://www.dost.moe.edu.cn/cxtx/dxkjy/20120416105258.

[48] 中国教育部.(2010c). 关于召开2010-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 导委员会成立大会- 教高司函[2010]88 号. 来源: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532/201011/111166.html.

[49] 中国教育部.(2011).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0]11号.来源:http://www.moe.gov.cn/publicfi- 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011/xxgk_111911.html.

[50] 中国教育部.(2012a).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 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 来源: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 ness/htmlfiles/moe/s5672/201208/140455.html.

[51] 中国教育部.(2012b). 教育部关于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 -2012.来源:http://www.shisu.edu.cn/student_focus/2011/2011,student_fo cus,000727.shtml.endprint

[34] Zhi-rong, M. U.(2006).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in China.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1, 013.

[35] Zhou, M. & Xu, H.(2012). A Review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dministrative Science, 2, 82-98.

[3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成立于 2002年初,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来源:http://set.buaa.edu.cn/ about/aboutus/.

[37] 杨晨光.(2006). 创业教育:该怎样引导大学生创业.中国教育科研网.来源: http://www.edu.cn/20060614/3195160.shtml.

[38] 赵彩璃.(2007). 创业教育在中国——对话KAB创业教育项目负责人. 中 国大学生就业指南网站.http://job.chsi.com.cn/jyzd/zazhi/ch/200707/2007 0712/987768.html.

[39]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 2012年7月.来 源:http://www.gdass.gov.cn/2012/0808/4587.html.

[40] 中国教育部.(2004a). 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2004.09.15.来源: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_xxgk/200409/xxgk_60629.html.

[41] 中国教育部.(2004b). 关于组团赴美国考察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通知- 2004 143.来源:http://www.china.com.cn/node_7000058/content_23571148.htm.

(下转第32页)(上接第22页)

[42] 中国教育部.(2004c). 关于报送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总结报告的通知- 教育 部高等教育司2004.2.16.来源: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4532/201007/xxgk_93077.html.

[43] 中国教育部.(2006). 创业教育在中国:项目和实践.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4] 中国教育部.(2009a). 2008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单. 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

[45] 中国教育部.(2009b).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部分地区积极促进高校毕 业生就业工作举措有关材料的通知 -教学厅函[2009]5号.来源: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001/xxgk_800 70.html.

[46] 中国教育部.(2010a). 2010-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 会全体委员- 2010.来源: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4532/201011/111166.html.

[47] 中国教育部(2010b). 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认定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等66个单位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通知- 2010-10-15. 来源: http://www.dost.moe.edu.cn/cxtx/dxkjy/20120416105258.

[48] 中国教育部.(2010c). 关于召开2010-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 导委员会成立大会- 教高司函[2010]88 号. 来源: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532/201011/111166.html.

[49] 中国教育部.(2011).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0]11号.来源:http://www.moe.gov.cn/publicfi- 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011/xxgk_111911.html.

[50] 中国教育部.(2012a).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 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 来源: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 ness/htmlfiles/moe/s5672/201208/140455.html.

[51] 中国教育部.(2012b). 教育部关于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 -2012.来源:http://www.shisu.edu.cn/student_focus/2011/2011,student_fo cus,000727.shtml.endprint

[34] Zhi-rong, M. U.(2006). Research on the mode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s in China.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1, 013.

[35] Zhou, M. & Xu, H.(2012). A Review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Administrative Science, 2, 82-98.

[3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成立于 2002年初,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来源:http://set.buaa.edu.cn/ about/aboutus/.

[37] 杨晨光.(2006). 创业教育:该怎样引导大学生创业.中国教育科研网.来源: http://www.edu.cn/20060614/3195160.shtml.

[38] 赵彩璃.(2007). 创业教育在中国——对话KAB创业教育项目负责人. 中 国大学生就业指南网站.http://job.chsi.com.cn/jyzd/zazhi/ch/200707/2007 0712/987768.html.

[39]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 2012年7月.来 源:http://www.gdass.gov.cn/2012/0808/4587.html.

[40] 中国教育部.(2004a). 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2004.09.15.来源: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7_xxgk/200409/xxgk_60629.html.

[41] 中国教育部.(2004b). 关于组团赴美国考察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通知- 2004 143.来源:http://www.china.com.cn/node_7000058/content_23571148.htm.

(下转第32页)(上接第22页)

[42] 中国教育部.(2004c). 关于报送创业教育试点工作总结报告的通知- 教育 部高等教育司2004.2.16.来源: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 htmlfiles/moe/s4532/201007/xxgk_93077.html.

[43] 中国教育部.(2006). 创业教育在中国:项目和实践.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4] 中国教育部.(2009a). 2008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名单. 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

[45] 中国教育部.(2009b).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部分地区积极促进高校毕 业生就业工作举措有关材料的通知 -教学厅函[2009]5号.来源:http://www. 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001/xxgk_800 70.html.

[46] 中国教育部.(2010a). 2010-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 会全体委员- 2010.来源: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4532/201011/111166.html.

[47] 中国教育部(2010b). 教育部 科技部关于认定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等66个单位为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的通知- 2010-10-15. 来源: http://www.dost.moe.edu.cn/cxtx/dxkjy/20120416105258.

[48] 中国教育部.(2010c). 关于召开2010-201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 导委员会成立大会- 教高司函[2010]88 号. 来源:http://www.moe.edu.cn/ 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532/201011/111166.html.

[49] 中国教育部.(2011). 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的通知. 教学[2010]11号.来源:http://www.moe.gov.cn/publicfi- 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011/xxgk_111911.html.

[50] 中国教育部.(2012a).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 学基本要求(试行)》的通知. 来源: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 ness/htmlfiles/moe/s5672/201208/140455.html.

[51] 中国教育部.(2012b). 教育部关于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通知 -2012.来源:http://www.shisu.edu.cn/student_focus/2011/2011,student_fo cus,000727.shtml.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意识创业教育中国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创业意识导向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初探
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问题研究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