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G理论模型解析

2015-01-04 08:28
关键词:论元句法范畴

曹 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29)

引 言

LFG(lexical-functional grammar),即“词汇功能语法”,是现今西方很流行的一种语法理论。RonaldKap lan和 Joan,Bresnan(1982)在《词汇功能语法— —一个语法表示的形式系统》(Lexical functional Grammar:A Formal System for Grammatical Representation)建立了这种句法理论。傅爱平(1990)[1]、赵军(1996)[2]、冯志伟(2004)[3]、高明乐和方立(2009)[4]从计算语言学的角度对LFG理论进行过介绍。LFG研究的大本营在Stanford的 CSLI(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目前每年都有召开LFG研究的年会。本文主要基于 Joan,Bresnan(2001)[5]和她在Stanford开设的LFG课程讲义的基础上,对LFG建立的背景、LFG的操作两个方面对该理论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LFG建立的背景

LFG是随着类型学的研究,尤其是像澳大利亚土著语言的非结构语言(non-configuratio-nal language)的调查,对生成语法转换理论的反思,以及心理语言学转换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随着类型学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不同于英语的类似于瓦尔皮里语(Warlpiri)这样的澳大利亚的土著语言。如:

(1)The two small children are chasing that dog.

英语的结构分析如下:

但在瓦尔皮里语中,这句话的结构分析如下:

可以看出,瓦尔皮里语中,同样的语法关系(如主语、宾语)不是像英语那样,由句法结构来确定——也即用句法关系来定义语法关系,而是用格标来标记语法关系的。如表达“small”和“children”意义的词尾都有双数和作格标记,而且在瓦尔皮里语中,也无法找到任何支持VP存在的证据,因而如何把英语这种缺乏格和一致性关系的结构性语言(configurational language)和瓦尔皮里语这种缺乏短语结构的非结构性语言(non-configurational language)用统一的框架来解释,构成了建立LFG理论的动力之一。而且在实际语言的调查和建立语法规则的过程中,语法学家发现论元结构和表达语法功能的主、宾语一样具有初始性。以惯用语的构成为例,由及物动词构成的惯用语通常是由及物动词和它的宾语构成,而不是和它的主语。如:

(3)John blew his stack.

(4)Mary gave me a piece of her mind.

但是,同时也可以发现,有一些惯用语是由动词和它的主语构成。如:

(5)Your goose is cooked.

(6)The roof carved in on us.

后来 Kiparsky(1987)、O’Grady(1998)提出了一个论元的语义角色构成惯用语的层级:

施事>受益者>接受者>……>受事/客体>处所

他们指出论元角色所处的层级越低,越容易和动词结合构成惯用语,因而语言学家们在论元的语义角色和句子的表层结构之间建立了一种对应关系。

此外,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假定了一个抽象的深层(deep structure)结构,这个深层结构可以通过转换来实现我们所看到的句子形式,也即表层结构(surface structure)。根据这个假设,在转换过程中,如果转换越复杂,那么转换的过程就应该越慢,花费的时间也应该越长。然而,后来所做的心理语言学的实验并没有证实这一点,结构复杂的转换并不意味着处理的时间要长于结构简单的转换需要花费的时间。这些实验,导致了语言学家重新思考在实际的语言中,是否存在深层结构这一句法理论上所假定的结构。

同时,从句法上,句法学家也发现有些句子是不能够通过转换来实现的,也即移动具有不充分性。如:

(7) [That he was sick]swe talked about____for days.

如果把句首的that he was sick移动回去的话,句子*we talked about[That he was sick]sfor days.是不可接受的。相似的例子如:

(8)[That languages are learnable]sis captured______by this theory.

同样,句子 This theory captures[That languages are learnable]s也是不可接受的。这说明了有些句子,如例(8)中的被动是无法通过转换来实现,而必须由词汇的手段生成,考察跨语言的主动和被动之间的交替,可以发现主动和被动表层句法形式的不同是由于主动和被动之间词汇关系的变化而带来了不同的论元结构。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LFG的设计采用了词汇主义的观点,也即取消了生成语法所假设的抽象的深层结构(deep structure),认为句子是由词汇直接生成的,把由词汇语义构成的论元结构(argument structure)、语法功能(grammatical function)和表层的句法结构(consitituent-structure)作为平行的三个初始结构,而这三个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则构建起了LFG的语法体系。

二、LFG的操作

LFG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词汇和功能。词汇的作用是生成成分结构(constituent-structure),而功能指的则是功能结构(functional-structure)。下面本文就来分别介绍成分结构和功能结构以及成分结构和功能结构的对应(linking)。

(一)成分结构(constituent-structure)

LFG的成分结构可以由类似英语的向心结构构成,也可以由类似瓦尔皮里语的平拉的结构构成。类似于英语向心结构构成的c-structure是以Grimshaw(1998)扩展的X’理论为句法理论的基础②。X’的基本结构形式如下:

根据X’理论,所有的短语结构都是核心投射的结果,如果从传统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所有的短语结构都是向心结构。扩展的X’理论认为功能范畴也具有词汇范畴所表现出的范畴特征,I是一个动词性的范畴,而D则表现为名词性的范畴。因而,功能范畴也享有词汇范畴所具有的范畴特征。可以看出,扩展的X’理论主要涉及到两类范畴:

(10)功能范畴:C0,I0,D0.

词汇范畴:N0,V0,A0,P0

下面举一个c-structure的例子:

(二)功能结构(functional-structure)

功能结构是一个有序对的集合,每个有序对是由属性(attribute)和其相应的值(value)构成。如下:

下面以“Lions live in the forest”为例来说明f-structure:

LFG的属性位于矩阵图的左边,它有两种类型,一种被称为(语法)功能,另一种被称为特征。在上面的矩阵图中,SUBJ、OBLloc是(语法)功能,TENSE、PRED、NUM、DEF、CASE是特征。

LFG中,(语法)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类:

如果要区分语法化的话语功能的话,上面的功能可以分为下面两类:

LFG中作为属性的值有以下三种形式:

a.符号,如PL、PRES、LOC。

b.语义形式,如‘live<…>’,‘lion’,‘forest’。

c.f-structure,如SUB J和OBJ的值。

由于f-structure包含了(语法)功能,因而把这个结构称为功能结构。同时,f-structure得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还代表了一种数学上的函数关系。因而属性的值也遵守唯一性条件(Uniqueness Condition):即每一个属性有一个唯一的值,但是不同的属性可以有相同的值。

此外,为了保证谓词的特征和功能结构中围绕它的句法功能相匹配,产生合法的功能结构,还必须满足完整性(completeness)和一致性(coherence)两个条件。完整性原则要求谓词指派的每一种功能都必须在包含这个谓词的功能结构中出现。同时,完整性原则也要求谓词和相关的功能结构之间的匹配。如:

(17)*We talked about for days.

由于“talk”要求的宾语没有出现,因而上面的句子不合法。

一致性原则要求功能结构中每一个论元的功能都是由谓词指派的,而且,任何一种体现出语义特征的功能都必须和谓词指定的语义角色相匹配。如:

(18)*He talked the man about that problem for days.

谓词“talk”是不及物动词,它不能指派宾语,因而位于宾语位置上的NP“the man”无法匹配合适的功能,从而造成了整个句子不合法。

如果把(13)图中的整个f-structure命名为f1,SUBJ的值命名为f2,OBLloc的值命名为f3,就可以把上面矩阵图中的属性和值用函数的形式表达出来,也即所谓的功能描述③(functional description)。如:

(三)LFG平行结构间的对应(linking)

从表层形式来看,不同的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变异。形式语法采用原则和参数的方法来解释这种变异;而功能语法如Haiman(1985)则用象似性(iconicity)和经济性(economy)来解释语言之间的这种变异,然而这种限制是相互对立的,只能用于部分语言的解释,而不能形成一套系统的限制。针对这些问题,LFG主要采用了成分结构(c-structure)、功能结构(f-structure)和论元结构(a-structure)三种平行结构的对应关系来解释。

其中f-structure是成分结构和论元结构的中介。每一种功能如主语、宾语可以用特定的方式把一个表达类投射到论元结构,同时每一种功能也可以被定义为具有同样功能的成分结构的表达类。它们的关系如下图:

如果把这三种结构用箭头连接起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可以得出下图:

关于论元结构,国内已经有很多的研究。本文主要在这里介绍功能结构和成分结构的对应关系和具体操作。前面提到的f-structure,完整性和一致性原则要求功能结构中的语法关系得到充分的表达,这就决定了特定的c-structure的成分必须出现,这一点可以视为句法和语义之间象似性的要求。相反,词汇的完整性和表达的经济性(Economy of Expression)④,则要求从c-structure中删去不必要的句法成分,这可以被视为语言表达的经济性的要求。因而在c-structure和f-structure之间的对应不可能是完美的,必然会出现一些错配的现象,也即成分结构和功能结构的核心(head)不是一一对应的,但是在对应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每一个c-structure的节点都为整个f-structure提供信息,也即成分结构的功能性原则(principle of functionality of c-structure)。为了完成对应,LFG还设定了以下五条规则来完成c-structure和f-structure之间核心的对应(linking)。

a.成分结构的核心就是功能结构的核心。⑤

b.功能范畴的指示语表达语法化的话语功能(Top、FOC、SUBJ)。

c.功能范畴的补足语与这个功能范畴共为核心(co-heads)。

d.词汇范畴的补足语表达非话语论元的补足语功能。

e.短剧成分的邻接成分表达非论元功能(Top、FOC、ADJUNCT)。

以上五种对应关系的结构树形图如下: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That languages are learnable is captured by this theory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结构:

(感谢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使我能有机会在斯坦福跟随Bransnan教授系统地学习LFG。本文主要是基于Bresnan教授LFG的课程讲义,也感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创新团队”的资助。)

注释:

①在Warlpiri语中,只要助动词的时态标记出现在第二个位置,那么任何语序都是可能的语序。

②LFG框架下的X’理论,不同于句法转换过程中输入结构的理论,它取消了转换,因而也就没有了移动这个操作,而且它的c-structure也不允许空范畴(empty category)的存在,因为表达空范畴的节点没有提供任何的语义表达,也没有在f-structure上增加任何新的功能信息。

③Bresnan(2001:P49):Since an f-structure is a finite set of attribute-value pairs,any f-structure can be completely described by a finite set of funtional equations of this form,which is called a functional description.

④Bresnan(2001:P90):All syntactic phrase structure nodes are optional and are not used unless required by independent principles(completeness,coherence,semantic expressivity).

⑤在类似由V、N、P等为核心构成的成分结构中,被统制(dominate)的节点是统制节点的功能核心。

[1]傅爱平.词汇语法功能(上)[J].当代语言学,1990(1):39-43.

[2]赵军.词汇功能语法[J].语言文字应用,1996(6):104-108.

[3]冯志伟.LFG中从词汇结构到功能结构的转换[J].语言文字应用,2004(4):105-112.

[4]高明乐,方立.词汇功能语法(LFG)解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1):1-6.

[5]Bresnan,Joan.Lexical-functional Syntax[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2001.

猜你喜欢
论元句法范畴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基于语料库的俄汉“怀疑”语义客体论元对比研究及其翻译
基于论元结构和题元指派对汉语处置义“把”字句的句法语义分析
离合词扩展式的句法成因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