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义证明法的类型、特点和功能

2015-01-04 08:28段益民
关键词:性工作者李四张三

段益民

(广州大学 华软软件学院基础部,广东 广州 510990)

一般来说,“语义”包括三种含义,即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词汇意义可简称“词义”,词义体现为该词某义项所蕴涵的各种义素的总和,它可以脱离语境和句法而存在。一般来说,词汇意义往往是具体的,能够解释某个词语,但跟句法的结构变化、结构组合基本无关。语法意义简称“语义”,是不同词语组合成某种语法结构后产生的关系意义,语法意义往往是抽象的,跟句子的结构变化和结构组合密切相关,可以解释相同结构的语法现象。语用意义是交际过程中话语同语境、句类、语气密切相关的意义。有时,语用意义也被看成语法意义的一部分,但语用意义一般同句子的结构无关。

本文的“语义”主要指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我们认为:语义证明法可分四类。[1]

一、义素化语义证明

(一)基本特点

义素化语义证明即语义特征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就是在一组实词中提取出共同的语义要素,并以此为依据来解释这组实词在某类句法结构中形式和意义的差异。

语义特征分析法是借鉴音位理论的区别性特征而来的,该法通过对比提取出词义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其符号有三种,即:+(有此状况);-(无此状况);±(可能有也可能无此状况)。

语义特征分析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为不同的人有时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而语义特征的提取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有时甚至难以提取。

尽管语义特征是从语义的角度进行提炼的,但我们也可以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在句法、语义、语用中对话语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如,段益民对“性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段益民认为:

“性工作者”是后起的称谓语,其语义结构为“职业类型+工作+者”。

受会话礼貌原则的制约,面称一般要注重礼貌,多用褒义性词语;因而“性工作者”这类身份较低的称谓一般不作面称。

性服务一般对异性但也可以对同性,因而其语义特征可以描写如下:

[±女性][+以经济利益为目的][+服务对象不明确][+以“性”为手段][-面称]。

段益民还对“性工作者”的命名特征进行了分析。段益民认为:“性工作者”的命名涉及七个要素。

第一,词汇系列。原有的这类词语缺乏一个性别模糊、既可指男又可指女的词语,一般男女要分别指称,如:妓女、男妓等,而“性工作者”则填补了这一词汇系列的空白。

第二,功能因素。“性工作者”是名词性的短语词,形式简洁,意义明确,能充当定语、主语和宾语,句法功能十分清晰。

第三,聚合因素。“___者”有很强的类推基础,“性工作者”是词语家族相似性基因扩张的结果,体现了词语孳生的族群化特征。

第四,韵律因素。双音节是汉语韵律的标准音步,但“性工作者”的音节格式为【1+2+1】,不太符合双音节的韵律要求。

第五,经济原则。“性工作者”比“妓女”“男妓”等字数较多,但由于兼指男、女,具有概括性而符合经济原则。

第六,礼貌原则。“性工作者”在行为方式上弱化其贬义色彩,用“者”和“工作”强化其中性色彩,因而符合称谓的礼貌原则。

第七,语言色彩。“性工作者”体现了委婉、文雅的风格特点,属于书面语词汇,符合书面语色彩。

综合“性工作者”命名的各项要素,可总结如下:

[+弥补词汇缺位][+句法功能明确 ][+有类推基础][-符合韵律特点][±符合经济原则][+符合礼貌原则][±语言色彩恰当]。[2]

(二)多元功能

语义特征分析法具有显著的语法证明的功能。

1.解释功能

语义特征分析法可以解释同类实词的分布差异,可以解释相同的句法格式的表达差异,还可以解释因语义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结构。

如:鸡不吃了。“吃”可表[+施动]和[+受动]的语义特征,因而可以分别形成“施动”和“受动”的歧义结构。[3]

(1)(人)不吃鸡了。(“鸡”[+受动])

(2)鸡不吃(米)了。(“鸡”[+施动])

2.分类功能

语义特征分析法能在精细描写的基础上对同一词类的次类进行分类,从而满足语法规则精密化的必要条件。

如动词同主、客体的关系可以概括出来的语义特征有[及物/非及物]等。如:

走、停、睡、醒[+非及物]

要、吃、拿、打[+及物]

以上语义特征类型化后可成为分类的基础,并据此将动词分成不同的类型。

3.组合功能

语义特征分析法能给相同的句法结构分配不同的语义角色,从而能从组合的角度证明某种句法结构的合理性或非合理性。如:证明“矮楼”的非合理性。当单音形容词表“量度”时,名词必须具有和形容词的“量度”一致的语义特征才能被其修饰。但“楼”的分解义素为[+房屋][+两层以上],故义素“两层以上”排斥和“矮”的组合。

二、分解性语义证明

分解性语义证明是通过分化被证话语的外延证明其语义特点的方法,分解性语义证明可分静态分解和动态分解。

(一)静态分解

静态分解指短语入句前的分解。如“A1A2+N”结构,“A1A2”都修饰名词,但结构上并非全能分解。如:

以上情况可分三种,其一为简称式,如“轻重工业”是“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简称;其二为包容式,“N”包容了A1A2之间的各种中间状况,如“长短绳索=长绳索+短绳索+不长不短的绳索”;其三为融合式,只能融合,不能分解,如“远近群山”等。

(二)动态分解

动态分解指某个句子通过外延分化而变成几个不同的句子,从而对原句进行描写和证明。动态分解可分两种情况:

1.单句分解

单句分解指分解前原式是一个句子,分解后变式仍是一个句子。如:当宾语运用组结形式“A1A2”时,S——有——A1A2有时可以分解为“S——有A1有A2”,有时不能分解。通过分解与否,可以证明A1A2间有两种语义关系:

第一种:偏离义。偏离义指“A1A2”两个单音反义形容词仅一个有意义,另一个为结构陪衬,因而不能分解。如:

(6)张三要是有个好歹,你们一个也跑不脱。

——⋆张三要是有好有歹,你们一个也跑不脱。

这类句式中A1A2不可分解成“有A1有A2”(有好有歹),因而语义为偏义(歹),并且前加“(一)个”固化其体词性。

第二种:分离义。分离义指“A1A2”两个单音反义形容词都有意义,因而可以分解为“有A1有A2”。如:

(7)境况有好坏,水平有高低,能力有大小。

— —境况有好有坏,水平有高有低,能力有大有小。

2.对称句分解

对称句分解指某类句子由于某种特殊结构(如形容词的组结形式)可分解成两个对称的具有语义差异的平行性句子,因而可借此探讨这种结构的语义特点。

如“S1无论A1A2,(S2)都VP”这类格式具有分解性语义或偏指性语义。如果前后小句主语相同,那么A1A2两个词都有意义,即“分解性”(A1A2=A1+A2)。如:

(8)张三的这些礼物无论贵贱,(这些礼物)都很合适。——张三的这些礼物无论多么贵,都很合适。——张三的这些礼物无论多么贱,都很合适。

在“S1无论A1A2,S2都VP”句式中,当前后小句主语不同,并且“A1”(强态形容词)对“A2”(弱态形容词)在量上具有包容性时,如果话语立足点可以转移,则“A1”“A2”都有意义;如果话语立足点不能转移,则“A2”无义,仅为结构陪衬。如:

(9)这张古琴无论贵贱,张三都要买。

例(9)“贵、贱”皆有义,如转换得:

——这张古琴无论多么贵,张三都要买。(立足点为价格)

——这张古琴无论多么贱,张三都要买。(立足点为品位等非价格因素)

但:

(10)这张古琴无论贵贱,张三都买得起。

例(10)“贵”有义,“贱”无义,如转换得:

——这张古琴无论多么贵,张三都买得起。(立足点为价格)

——⋆这张古琴无论多么贱,张三都买得起。(立足点仍为价格,因“他都买得起”限制了话语立足点的转移。)

三、蕴涵性语义证明

蕴涵性语义证明指从话语蕴涵的语义关系转换出外在的语言实体,从而证明话语的语义特点。蕴涵性语义证明着重话语内涵的语义类推,可分两种:

(一)单句蕴涵

单句蕴涵一般原句为单句,转换后的句式为复句,从而体现了原有单句潜在的语义容量。如单音反义形容词构成的组结形式“NP—A1A2—VP”有时蕴涵着丰富的信息,因而可以进行多种转换。

其一,可转换成“尽管A2,但VP”,表转折关系。

这类格式否定程度深、数量多、力度大的A1,从而间接肯定了程度浅、数量少、力度小的A2,而“VP—NP”所体现的特征、身份等也被充分肯定,因而整个句式蕴涵着转折关系。但“VP—NP”不能表示否定概念或终极概念,否则会和被否定的A1产生语义矛盾。如:

(11)他多少学了点法语。—— 尽管少,但他学了点法语。

(12)他大小是个科长。——尽管(职位)小,但他是个科长。

(13)⋆他好歹是个杀人犯。——⋆尽管(状况等)歹,但他是个杀人犯。

(14)⋆他大小是个总统。——⋆尽管(官)小,但他是个总统。

以上例(13)“杀人犯”是个否定概念,故不能作为可炫耀的身份用在转折句中。例(14)“总统”是身份的终极概念,故不能在前一分句中用“小”表否定。

其二,可转换成“S无论A1A2,都是NP”,表条件关系。这类句式转换前后形成了不同的语值差异。如:

(15)他大小是个科长。— —无论大小,他都是个科长。

(16)他好歹是个干部。— —无论好歹,他都是个干部。

以上例(15)(16)转换前后语形有异:二者构成单复句的差异,句式和语气停顿不同。二者语义相同,但语值有异:前者结构紧凑,节奏明快;后者结构缜密,节奏和缓。

(二)复句蕴涵

复句蕴涵指一个复句蕴涵着另一种复句关系,如在形容词的组结形式充当状语的假设句“S连A1A2都(VP)不VP”中,否定词的位序可以构成不同的复句。

其一,否定词在谓语前,即“S连A1A2都不VP”,这类格式否定S的主观态度,蕴涵着递进的语义关系,“不VP”是递进的后项。如:

(17)碰到亲戚,张三甚至连大小都不分。(假设)— —碰到亲戚,张三不但不分亲疏(等),甚至不分大小。(递进)

这种格式既可构成否定式,也可构成肯定式。形式上是否定的,话语者语义倾向于肯定;形式上是肯定的,话语者语义倾向于否定。如:

(18)找对象时,张三连胖瘦都不计较。(话语者认为应当计较)——找对象时,张三连胖瘦都要计较。(话语者认为不应当计较)

其二,否定词在谓语后,即“S连A1A2都VP不VP”,这类格式否定S的客观现实,蕴涵着转折的语义关系,“VP不VP”是转折的后项。如:

(19)碰到亲戚 ,他连大小都分不清。(假设)——碰到亲戚,他(或许)想分清大小,但分不清。(转折)

(三)肯否定蕴涵

肯否定蕴涵指某一句子由于肯否定的差异而形成不同的语义蕴涵。

如在单音形容词作谓语表比较的格式中,通过内涵转换可以证明:表度量的强态形容词在肯定的“有字句”中往往是虚化的,并不代表形容词的实际意义,而在否定的“有字句”中则具有实际意义。如:

(20)这块面团有乒乓球那么大。≠ 面团大,乒乓球也大。(“大”虚化,无实义。)

(21)这块面团没有乒乓球那么大。=面团小,乒乓球大。(“大”没有虚化,有实义。)

但如果这类句式中的形容词不是表度量而是表性质,则肯定句和否定句中的形容词都有实义而没有虚化。如:

(22)张三有李四那么好。=张三好,李四也好。(“好”没有虚化,有实义。)

(23)张三没有李四那么好。=张三好,李四更好。(“好”没有虚化,有实义。)

(24)张三有李四那么坏。=张三坏,李四也坏。(“坏”没有虚化,有实义。)

(25)张三没有李四那么坏。=张三(相对而言)不坏,李四坏。(“坏”没有虚化,有实义。)

四、指向性语义证明

(一)基本要素

指向性语义证明就是语义指向分析法。一般来说,语义指向分析法就是分析句中的附加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在语义上跟哪个成分直接相关,从而揭示、证明某种语义语法现象。[1]

一般认为,语义指向有关的要素可归纳为“配、项、指、联”四个方面。[4]配,指一个附加成分在语义上和另一个成分的组合。项,指能与一个附加成分在语义上产生联系的成分的数量,“单项”指某附加成分的语义只指向一个成分,“多项”指某附加成分的语义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分。指,即语义指向的方向,“单指”又分“前指”和“后指”,是某附加成分的语义联系只有一个方向;“双指”是某附加成分的语义联系有两个方向,既有“前指”又有“后指”。联,指一个有语义指向的结构体中,与被指成分同时联系的对象。

周国光先生认为,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有四种,即成分分解—组配法、消元法和换项法、移位法、对比法等。[5]

成分分解—组配法依据的原则是语义兼容,即某一实词充当的成分可以通过分解和不同的别的成分分别组配,从而能从语义上确定这一句法成分的语义指向。

如假定张三和李四打拳,则可:

(26)张三打赢了李四 张三打李四+张三赢了(补语“赢”指向主语“张三”)

(27)张三打伤了李四 张三打李四+李四伤了(补语“伤”指向宾语“李四”)

(28)张三打完了李四 张三打李四+打完了(补语“完”指向述语“打”)

消元法和换项法都是以共存原则和句法语义兼容原则为依据建立的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消元法指某个成分的删减,换项法指某个成分的替换。如:

(29)a他到底是哪里人?——⋆b他到底是人?——c他是人?

(30)a他到底去不去?——⋆b他到底不去?——c他不去?

(31)a他到底去了没有?——⋆b他到底去了?——c他去了?

以上三例中a句“是哪里人?”“去不去?”“去了没有?”句式本身没有疑问号也是疑问句,而c句“是人?”“不去?”“去了?”需要借助疑问号才能构成疑问句。因而通过上面的消元操作和换项操作,可以看到:如果把a组中的疑问成分(“哪里”“去”“没有”)删减,变成b组的句子,就会形成不合法的疑问句;而一旦消去b组中的状语“到底”,变成c组的句子,又会变成合法的疑问句。因此,可以断定,上面三例a组中的状语“到底”语义指向它后面的疑问成分。(“是哪里人?”“去不去?”“去了没有?”)

移位法就是用移动附加成分的位序来确定语义指向的方法。

如对称叠合式(AABB)是一种强调而夸张的表达手法。它常用来形容“有A有B,AB对立,性状兼容”的事物。[6]

对称叠合式在句子中往往和某些名词或动词产生关联。一般来说,本体特征是事物自身具有的特征,非本体特征不是事物自身具有的特征,AABB这些不同的差异往往可以通过语义指向来确认。如:

(32)河滩上打了很多长长短短的木桩。

(33)河滩上打了很多深深浅浅的木桩。

以上例(32)“长长短短”是“木桩”的本体特征,例(33)“深深浅浅”不是“木桩”的本体特征。二者通过移位可以体现出不同的语义指向。如:

——⋆河滩上长长短短地打了很多木桩。

——河滩上深深浅浅地打了很多木桩。

通过以上移位,发现“长长短短”的语义指向宾语“木桩”,“深深浅浅”的语义指向述语“打”。

对比法主要用在否定句中,否定副词“没、没有”在某些语境中是语义多指的。对于具体的被指成分,可以用添加肯定句构成对比来明确多指成分的语义指向。如:

(34)张三没有吃饭。——张三吃了饺子。

(35)张三没有吃饭。——张三做了饭。

(36)张三没有吃饭。——李四吃了饭。

例(34)通过添加后续句构成对比,显示了“没有”的语义指向是否定点“饭”;例(35)通过后续句的对比,显示“没有”的语义指向是否定点“吃”;例(36)通过后续句的对比,显示了“没有”的语义指向是否定点“张三”。

(二)具体功能

1.解释功能。语义指向分析法具有较强的解释功能,可以从语义上解释句法平面无法揭示的深层含义。如:

(37)a.一斤肉十块钱。——b.十块

钱一斤肉。

以上两句,看不出“肉”和“钱”的相关价值,但:

(38)a.一斤肉才十块钱。——b.十块钱才一斤肉。

“才”的语法意义是主观上认为程度低、数量少,因而可加后续句证明“才”的语义指向。如:

(39)a.一斤肉才十块钱,(肉)太便宜了。——b.十块钱才一斤肉,(肉)太贵了。

因而,例(38)“才”的语义指向在后,a句为“十块钱”,b句为“一斤肉”。

2.辨析功能。语义指向分析法可以对句法平面的结构进行细致的语义分析,从而辨析话语的多义特征。如:

(40)我喝醉了酒。 我喝酒+我喝醉了(补语“醉”指向主语“我”)

(41)我吃完了饭。我吃饭+饭吃完了(补语“完”指向宾语“饭”)

以上两句,句型相同,结构关系相同,层次切分相同,但如果运用“成分分解—组配法”,可以看出两者补语“醉”“完”语义指向的差异。

3.分化功能。某些在语用平面上产生歧义的句子,可以通过分析某个词语不同的语义指向而分化歧义。如:

(42)张三在火车上写字。

例(42)“在火车上”是表示地点还是表示工具指向不明,因此可以根据语义指向的移位变换来消除歧义。

(43)张三在火车上,张三写字。(“在火车上”前指)

(44)张三在写字,字写在火车上。

(“在火车上”后指)

五、结 论

语义证明法主要是通过词汇意义(具体语义)和语法意义(语法关系)来进行证明的方法。语义证明法可以分为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前者包括义素化语义证明,利用义素描写的方法直接证明不同词语的语义差异。后者要利用语言形式的变换来间接证明,分解性语义证明一般通过静态或动态的外延分化(一个语言单位变成两个或以上的语言单位)来进行证明。蕴涵性语义证明一般通过内涵类推,主要体现为单句转换成复句、复句转换成另一复句、肯否定句的比较、数量句的蕴涵构成的语义差异来进行语法证明。指向性语义证明主要通过附加性成分在深层结构中和某些主要成分的意义联系来证明,其方法为组配、删减、替换、位序、对比等。

语义证明法必须依附语形,因为一定的语义表述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语法形式,而类同的语义表述和转换往往可以构成一定的句式类型。

[1]段益民.从单音反义形容词看汉语语法的层级证明系统[J].中国语言学报,2003(11):75-79.

[2]段益民.“性工作者”命名说略[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4):78-80.

[3]陈一民.岐义结构的意义优选[J].语言文字应用,2005(3):76-81.

[4]税昌锡.论语义指向的内涵[J].语言科学,2003(11):20-21.

[5]周国光.试论语义指向分析的原则和方法[J].语言科学,2006(7):41-47.

[6]陈立民.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2005(2):111-115.

猜你喜欢
性工作者李四张三
你追我赶
熟人就是这样变成陌生人的
李四超前
下车就跑
读张三书法之感想
性工作者之家
寻找张三
我的名字叫张三
十日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