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勇强
(浙江省上虞市百官恒利中西医结合诊所,浙江 上虞 312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柳勇强
(浙江省上虞市百官恒利中西医结合诊所,浙江 上虞 312300)
目的观察小儿急性肠炎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164例患儿按照临床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白术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相关不良反应,以及治疗3 d后大便次数及肠鸣音恢复情况。结果治疗3 d后治疗组显效率70.73%、总有效率100.00%,分别优于对照组的39.02%及89.02%(均P<0.05)。两组治疗后有效病例起效时间差别不大(P>0.05),而治疗3 d后治疗组腹泻次数、肠鸣音等临床表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炎可有效治疗患儿频繁腹泻等症状,其疗效显著。
急性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小儿 临床疗效
小儿急性肠炎是临床消化内科急腹症之一,其起病急,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脱水,常见致病菌为轮状病毒,该病毒侵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后,破坏肠绒毛,使钠和水吸收量明显减少导致腹泻,重者可致体内脱水,严重影响患儿生活[1]。目前西药治疗急性肠炎主要是改善患儿的症状,同时给予抗炎和抗病毒治疗,但其效果不理想。本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 诊断标准参照1998年全国腹泻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修订的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大便性状有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便;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证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3]中风寒证和湿热证辨证标准。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肠炎患儿164例,按照临床数字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2例。对照组男性51例,女性31例;年龄4个月至6岁,平均(3.40±1.60)岁;平均病程(2.30±0.70)d。治疗组男性50例,女性32例;年龄为6个月至7岁;平均(3.10± 1.90)岁;平均病程(2.20±0.70)d。两组性别、年龄及平均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进行治疗,给药方法:口服金双歧片进行治疗,每日3次,每次4粒,严重者联合口服氢氧化铝凝胶进行联合治疗,每次5~8 mL,每日3次,餐前1 h服用,缓解腹泻的频率,同时根据患儿脱水情况给予补液。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配以加味白术散:太子参15 g,白术6 g,茯苓10 g,藿香6 g,葛根9 g,煨木香6 g,乌梅6 g,炙甘草3 g。湿热证者加黄连3 g,黄芩6 g,车前子6 g;寒湿证者加炮姜炭4 g,吴茱萸5 g。每日1剂,分次喂服,6月以下减1/4量,2岁以上加1/4量。
1.4 疗效标准 参照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2]。显效:治疗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 h时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 h时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3 d后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后有效病例起效时间和相关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两组有效病例起效时间差别不大(P>0.05)。治疗3 d后治疗组腹泻次数、肠鸣音等临床表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有效病例起效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有效病例起效时间比较(±s)
组别 腹泻次数(次/ d)肠鸣音(次/ m i n)治疗组 2 . 4 0 ± 1 . 3 0△2 . 3 0 ± 0 . 7 0△对照组 4 . 4 0 ± 1 . 6 0 4 . 6 0 ± 0 . 8 0 n 有效病例起效时间(h)8 2 1 7 . 3 0 ± 5 . 7 0 8 2 1 8 . 4 0 ± 5 . 6 0
小儿急性肠炎儿科常见病之一,多发于夏秋之季。婴幼儿胃肠道功能比较差,对外界感染的抵抗力低,稍有不适就容易发病。多因肠道菌群失调、上呼吸道感染等胃肠道以外的疾病、不合理地喂养、气候变化等引起,以发热、吐、泻为主要症状。临床轻者一般状况良好,重者每天大便数次至数十次,大量水样便,少量粘液,恶心呕吐,食欲低下,出现低血钾可有腹胀,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低热或高热、烦躁不安、意识朦胧,甚至昏迷。小儿急性肠炎发病迅速,病程多在2~3周之内,治疗不当会使患儿严重脱水,从而导致电解质紊乱,给小儿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4-5]。目前的西医主要是根据病原菌采取抗生素以及对症进行处理,积极寻找病因,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是该病治疗关键,且须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才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6-7]。
小儿急性肠炎可归属于中医学“泄泻”范畴,中医学认为泄泻之本在于脾,而小儿脾常不足,所以治疗小儿泄泻,调理脾胃为第一要务。《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指出“湿盛则飧泄,乃独由于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而未有不源于湿者也”。《幼幼集成·泄泻证治》云 “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泄泻的病位在大肠,根本病机在于湿邪困脾和脾虚湿盛[8]。小儿腹泻一般多因外邪、伤食或七情不遂或脏腑亏虚所致患儿脾胃受损进而引发患儿水湿不化,清阳不升而浊阴不降,故腹泻始作,又因小儿机体嫩弱,血气未充,脏腑未坚,易感受风寒之邪也易入里化热[9-10]。治疗当健脾利湿或醒脾化湿为主。本研究采用钱乙的七味白术散加味,该方具有益气健脾、化湿止泻之功;太子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祛湿;葛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木香调畅中焦气机,藿香芳香化湿,醒脾止泻,乌梅酸敛止泻,合用四君子汤可酸甘化阴,补充阴液。诸药共奏益气健脾,祛湿止泻之功[11-12]。
本研究结果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炎,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的腹泻次数、肠鸣音等症状。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肠炎可有效治疗患儿频繁腹泻病症,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 刘素芝.清肠止泻汤联合西医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15(31):127-128.
[2] 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384.
[3]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2.
[4] 张虎山.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60例[J].甘肃中医,2009,11(7):101-103.
[5] 张晶,徐樨巍.小儿腹泻常见病原及临床表现[J].传染病信息,2007,20(4):207.
[6] 金德华,向桂英,吴蓉.小儿腹泻病120例治疗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7):2406.
[7] 王淑芬.浅谈小儿腹泻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7,5(2):58.
[8] 王雪峰,滕旭.针刺推拿法与药物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针灸,2005,5(2):92-94.
[9] 黄嘉乔,范建场,王凤仙,等.大黄甘草汤加减治疗小儿急性肠炎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4):115.
[10]陈彭亮.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1,3(6):141-142.
[11]张虎山.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60例[J].甘肃中医,2009,22(7):132.
[12]张世昌.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2):101-102.
R725.7
B
1004-745X(2015)06-1052-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5.06.037
201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