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建设

2015-01-04 05:05芮琳琳副教授应天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46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36期
关键词:城乡之间商贸双向

■ 芮琳琳 副教授(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 210046)

引言

20世纪中叶,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严格的假设和推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发展在无限供给的劳动力支持下,会出现两种不同类型结构发展的模型。而这种经济发展的对立模型会经常出现在很多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的剩余,就会促成这个发展中国家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体系,即相对来说较为落后的农业经济以及相对来说较为完善的城市经济。在我国,随着城镇化的日益临近这种二元对立的经济结构关系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城乡经济长期的二元结构问题。这种二元经济对立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平稳发展,具体的表现就是农村流通市场的组织混乱与城市流通业的高效顺畅发展之间的矛盾,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明显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城乡商贸流通组织是连接城乡之间的重要纽带,其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城乡之间的交流速度和流通效率,而城乡之间的流通状况也直接关系着我国城市工业的发展,很多城市工业的原材料都来源于乡村,并最终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甚至影响到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平稳运行。而这种二元经济结构从我国建国初期就一直存在,早期我国只注重生产而忽视流通组织的政策导向,终于在进入21世纪初出现了端倪,以至于导致了严重的城乡贸易问题,因此,目前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必须持续改革,通过提高其流通的效率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速度。

城乡贸易流通特点及差异

(一)城乡贸易流通的特点

首先,关于“贸易流通体系”来说并没有形成一个理论上的共识,目前的研究重点大多数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商贸流通环境的变化。本文认为我国贸易流通体系必须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商业性,其二是从事商业服务。而城乡商贸流通也要从城市与农村两个角度来充分考虑,有着城乡之间的双边特点,是围绕城乡之间的贸易流通和物流支持等相关工作来开展的。因此,我国城乡贸易流通的这种双边特性主要有以下三个重要特点:一是以人为中心的特点,人是贸易流通活动的主导力量,同时也是城乡贸易流通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主体,城乡贸易流通的核心必须是以人为中心。二是城乡贸易流通对象必须是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易,物流的对象是商品,而城乡之间的这种贸易流通对象则是城乡之间货物的运输、配送以及包装等。三是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是一种经过加工的数据,是引导和发展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对于城乡贸易流通来说,这些物流数据信息包含了与城乡双边流动有关的一切法律法规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等,可以说,物流信息是实现城乡贸易流通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城乡贸易流通的现状和差异

1.规模经济上的差异。近年来,随着经济新常态和国家层面对流通产业的重视,各种物流公司开始快速兴起,与此同时,流通产业的发展也逐渐地受到大型企业和政府的重视,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和先导性产业。但是,随着流通产业规模的增大,其发展必然与经济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只要其规模得到了扩张,必然会有规模经济的存在。具体到我国目前城乡发展之间的差异,城乡之间的商贸流通就存在显著的规模经济,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就城市来说,其流通产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很多批发业和零售业在规模上已经和流通产业接轨,从规模递减到逐年上升。但是农村的流通业则截然相反,其流通组织的发展规模是逐渐降低的,尤其是农村的批发业发展极其缓慢,很难形成足够的规模组织。因此,在规模经济发展上,城乡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差异性越来越大。

2.贸易流通体系进入壁垒阶段的差异。贸易流通体系发展必然要经过一个缓慢发展的平稳期,造成这种发展壁垒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技术,另一个则是资本。

首先从技术来看,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超快发展,城市靠着其资源和地理上的优势,最先享受着这些先进技术带来的便利性,而农村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以及资源建设等问题,则很难或者较为缓慢地接受着这些新技术的便捷性,这也是两者在技术和资源上最大的差异之处。其次从资本障碍来看,资本障碍主要是政府的供给不平衡而形成的。两者的资本障碍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我国相关的政策和法规都倾向于城市的流通体系发展,基本上采用了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规划模式,而这也加剧了贸易流通体系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难度。因此近些年,我国加大了农村流通产业的重视,无论是资金、技术还是管理和政策都对农村进行倾斜和扶持。

3.贸易流通体系集中度上的差异。我国流通组织的集中度城市明显要高于农村,而且城市也一直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的发展状态。造成这种差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状态,而且多数时候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所以严重地影响了流通的效率和质量。但是,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城乡之间商贸交流的活动越来越频繁,因此这种集中度上的差异也将有所改善。日益增加的贸易量必将带来流通业资源的转移和集中。然而,集中度较低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为外来企业进入创造了条件,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当地农民。因此,城乡流通组织集中度的不对接,间接地导致了城乡双向流通效率的低下,使得城乡统筹的实现又滞后一步。

4.技术创新上的差异。流通产业的技术创新主要有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形式创新等多个方面。首先对于城市来说,城市的流通产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开始采用多方物流的模式,其方式也更加的多元化,改变了过去庞大但是效率低下的传统组织方式,从模式上获得创新,而且管理机制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但是农村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还有着很大的缺陷,这些技术创新不仅需要业务量的提高作为基础,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创新的尝试,因此,两者在技术创新上还有着明显的差异。

我国城乡双向贸易流通体系构建存在的壁垒

(一)商贸基础较差且物流体系尚未形成

我国商贸的基础相对来说还不是特别完善,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商业网点还无法满足当前的客户需求,特别是很多较为偏远的地区,商业网点几乎没有。与此同时,集中在城镇中的商业网点一方面是便利性不够,另一方面是现存量还无法满足当前城乡规划的需求。究其城乡商贸基础较差的主要问题,还是国家相关政策和财政并未得到彻底落实,导致了我国农村商业网点建设的滞后。例如:目前农村地区的道路建设、电子信息建设、供水建设等基础设施都没有得到改善,相关配套的服务相对来说也较为欠缺,而且大多数的网点设备较为简陋。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滞后极大地阻碍了我国农村流通业的发展速度,制约了城乡商贸流通的发展进程。

(二)城乡之间差异明显且农村商贸发展不受重视

由于城乡商贸的二元结构特点,导致我国城乡之间的商贸发展差距越来越大,充分地体现出各级政府对于农村商贸发展的不重视,而来自于农村消费水平低下等问题,也是制约其商贸发展的根本原因。但是,依据国家统计局近些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全年社会消费总额持续稳步上升,而且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也获得了明显的提升,近几年的增幅力度要远远超过城市地区,尽管份额上仍然有明显的差距,但是随着国家政策和财政资金向农村的倾斜力度加大,充分显示出了农村商贸发展的重要基础动力作用。

(三)流通方式和零售业态发展滞后

随着连锁超市、专卖店等零售业的发展,我国零售产业也随着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逐步得到完善。但是相对来说还是较为落后,农村商贸仍然延续了传统的家庭式零售业态形式,而连锁经营以及与其相关的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在城市内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现代流通方式,但在农村地区发展还是较为迟缓,涉及到的行业范围也比较窄。农村实体连锁经营的交易额还远远无法达到现代流通业的要求,表现出整体水平较差等现状。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零售业还没有受到农村居民的普遍认可;二是农副产品进城依旧困难。这两个方面本身就是一个双边交流的问题,首先由于零售业和流通业之间的隔阂,导致了目前零售下乡采取了批发的形式,商品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假冒伪劣现象严重,而且还很容易发生供货链断裂的情况。其次是农副产品进城依旧采用传统的现货交易模式,从产地收购到集散地再到城市零售业,目前整体来看还是处于相对原始的流通状态。与此同时,很多现代化的流通方式,例如:订单农业、连锁经营等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规模效应。

(四)组织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农村贸易市场的主体还是以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为主,而且还远远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和程度组织。同时在流通过程中也没有形成连锁经营的组织方式,而且目前乡镇的进货渠道还是较为单一,且进货的成本较高,不仅如此,进货的商品档次、质量也较差,缺乏市场导向。

城乡双向贸易流通体系的构建内容

(一)双向流动物流体系的构建

物流体系的构建是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的重点内容,其功能主要是实现货物的储存和配送。要实现物流体系的建设,就要明确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规划的内容,建立合理的物流运作模式。即,要从我国城乡商贸流通的长远规划和总体布局出发,合理配置相关物流要素,保持城乡物流的合理分布。从供应链和产业机构出发,建立适合城乡双边发展的流通体系,根据产业化的发展确定城乡双边对话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地完善我国现代物流配送网络和体系建设,加大相关的资金投入,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以城乡支柱产业为依托,构建双向流动的物流体系。

(二)双向流动市场体系的构建

构建市场、贸易和流通相结合的市场流通体系,就要从布局、竞争、市场功能等角度分析我国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中市场流通构建的思路,就要求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必须以城乡之间市场流通为主要的经济枢纽,以现代化的市场流通机制带动其规模化的生产,而这种以市场为中心的建设思想也必然会促进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但是,目前我国城乡发展的市场化程度还较低,相关的市场行为和规范还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的市场需求,因此必须积极地推动传统市场转型升级,获取市场和产业等综合服务,并运用现代商贸流通技术降低流通成本且提高流通效率,逐步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模式,取缔传统的零售业形态。

(三)双向流动组织体系的构建

当前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农业生产资源难买而农产品难卖的两难现象,农产品来源于农村家庭并最终经过流通来到城市家庭,需要深入探索的双向流通体系构建。而这个过程中亟需完成现代组织体系的构建,流通组织的过程就如中介一样起到了重要的衔接作用,使得城乡贸易在空间上得以实现。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物流市场逐步放开,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当前的商贸中心必须完成相关仓储、运输、信息、保险等优化任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实现组织体系的构建。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目前我国组织体系的构建可以借鉴三种思路:一是日本采取的综合性商社流通形式,即以贸易为出发点,将其他的物流组织进行结合的方式;二是欧美等跨国企业采用的公司经营方式,其经营方式主要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者出口的方式实现,而市场的拓展顺序也是从本地市场到全球市场。三是从本土经营到国际化经营的连锁零售业企业集团,零售企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向消费者提供商品和服务,其经营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便利。目前,跨国经营的零售商主要是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连锁的超级市场、便利店和大型连锁百货为主要形式。

(四)双向流动管理体系的构建

管理体系的建设是现代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将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与之融合的过程。管理体系的构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物质方面,要加大信息化管理在现代物流物质管理中的应用,任何流通方式都离不开现代技术的管理作用,因此,我国要给予一定的政策倾向来引导现代物流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其次是制度方面,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完善我国的市场适应机制,并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建立国家和政府对流通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强化管理制度。最后是观念方面,从观念上来看,第一要提高服务意识,第二要加强诚信并改善服务的质量。

城乡双向贸易流通体系构建路径

(一)以零售业为主,实现城乡双向贸易流通组织体系的对接

零售业态为主的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可以从三个角度着手。首先是形成一个零售组织的共同网络。必须要对城乡零售组织进行统一的规划,然后实现现代农业产品的统一采购和运输,保证农产品以及城市商品能够按时较好的流通。而农村也能借此机遇建立全新的零售网络,对城乡间的零售网络进行融合,从而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提高组织的效率。其次是实现一个同规模的零售服务组织。由于采购服务和配送服务都是由批发组织提供的,因此呈现零售组织的方式要实现同规模的服务。现阶段主要由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通过流通组织和农产品采购结合的方式实现,另一种是通过农村零售组织的转变来实现。最后是建立一个城乡结合的零售网络。

(二)以批发企业为主,实现城乡双向贸易流通组织体系的对接

批发企业为主的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展开。首先是围绕消费品的整个流通过程建立完善的批发组织网络,并形成一个完善的农村销售渠道,促进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在城乡之间的流通转移。其次是必须建立以农副产品为主的批发网络,让城市居民更好地消费农村产品。最后是流通过程要发挥良好的作用,实现非正式的流通体系对接,保持其文化上的自由度和适应性。在文化约束方面,也要合理地分析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区别,要适应城乡双边的文化特点和发展需求,并改变传统规模的形式,形成循序渐进的效果。

城乡双向贸易流通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

相关政策一方面是需要重视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是需要重视政府的支撑作用。本着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本文提出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构建的政策性建议。

第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来规范流通产业,城乡之间流通产业以及组织之间的分离,其重要原因就是两者之间的过度竞争。由于城市市场份额的不足导致了严重的竞争,但是竞争手段相对而言又较为低端,主要依靠价格优势、促销产品等方式来完成,这种不良的竞争必然会引起资源的浪费,而且流通市场也很难获得长远的、稳定的发展。针对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这类问题,我国政府的强制性法规和政策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因此,为了让其内部获得良好的组织形式以及获取外部的合理环境,需要对过度的竞争进行打击处理,使得城乡之间的商贸物流能够在有理、有据、有序的前提下完成,并最终让整个物流组织能够在良性的竞争环境中稳步成长。

第二,要将政策偏向于我国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从而带动城乡商贸的流通和发展。要想促进城乡之间的合理流通,就必须要从政策的角度鼓励和引导有着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大型商贸企业,并通过严格的把关和审查建立起足够的品牌意识,利用本土化的资源和政策导向的作用,扶持本土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建立完善的跟踪机制,使我国大型商贸流通企业起到带领作用。

第三,要自动、科学、合理地建立市场壁垒政策,因为流通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受到技术和物质的制约而停滞不前。所以,需要通过合理的政策来引导其渡过平稳的壁垒期,这就需要城市流通组织利用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信息优势,实现对农村地区的带动作用。相对来说我国农村地区的流通组织仍然是无序的混乱状态,而且受到地域和思想的限制,想要改变这种格局,一方面是要通过政策来引导其实现与城市组织的接轨。另一方面是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物流行业的市场标准,让农村的流通组织更加注重其本身规模的发展和质量的提升。

第四,要通过政府政策来鼓励相关技术的创新,并以此来制定相关的政策保护创新的知识产权。科学技术的落后是阻碍城乡流通组织的重要原因,所以就需要注重现代化技术的普及和推广,适当的时候由政府采取政策来控制相关的技术投入成本,以鼓励农村流通组织积极地引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技术的重要体现就是现代化计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以构建畅通的信息交流通道。例如:可以发展各类农村合作组织、协会等,实现现代化的流通集约经营模式,推动渠道建设,并完善相关的网点建设,按照我国商务部的标准实现每一个建设网点的管理和完善,逐渐扩大消费规模和组织结构。

结论

当前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的显著特点就是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现代工业化水平,想要解决和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形成良好的发展局面,充分认识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现状,并积极地发挥市场和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整体的市场流通状态持续改观,但还远远无法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结合社会发展以及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构建的现状,提升城乡商贸流通的发展水平,通过正确的政策引导改善其外部发展的环境,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尽可能短时间内构建城乡双边贸易流通体系,并最终达到统筹城乡规划的长远目标。

1.王睿.基于内生比较优势的城乡双向流动商贸服务体系构建[J].商业经济研究,2015(18)

2.张如意.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对策思考[J].经济纵横,2011(3)

3.孟雷.我国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构建与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流通经济,2013,27(6)

4.任保平.建立城乡双向流通商贸流通体系的必要性及战略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0)

5.罗兴武.低碳视角下城乡双向商贸流通农业物流模式构建[J].商业时代,2012(3)

6.顾馨梅,吴志娟.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

猜你喜欢
城乡之间商贸双向
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城乡之间(组诗)
用汗水浇筑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商贸信息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基于双向预测的图像去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