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新荣 博士生(1、百色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析
■ 温新荣1、2博士生(1、百色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 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2488)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在迎接机遇的同时,面临理论与现实双重挑战。为了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目标,本文围绕共同富裕这一主线,在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基础上,提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等举措。
新常态 中国经济 机遇 挑战 提质增效
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199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867.05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728.7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1%,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27695.97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22236.2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28%(中国统计年鉴2014)。在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发展,特别是实施9年义务教育后,基本上解决了文盲半文盲问题。初中升学率、高中升学率也由原来的不足50%上升到85%以上(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教育的高入学率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根据区域划分,全国可以划分为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带。由于四大经济带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开发利用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居民人均纯收入也不同。根据库兹涅茨“倒U”曲线理论,适当的差距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差距太大将阻碍经济的发展。为了缩小差距,中央出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贯彻、落实,将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拉动经济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脉络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向知识信息社会逐渐演变的过程。目前,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在这种转变中,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镇人口比重将发生明显的变化。在2005~2013年期间,中国人口逐渐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其中农村人口由57.5%下降到47.0%,城市人口由49.1%上升到53.1%。截至2013年,中国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53.0%,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的城镇化率提升的空间依然很大。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纵向看,由2000年的949美元,上升到2013年的6807美元,由低收入国家变为中等收入国家。从横向看,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在低位运行,低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2000年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为4456美元,2013年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为3706美元。差距相对值虽有缩小的趋势,但是差距绝对值依然很大(中国统计年鉴2014)。实现“两个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十八大报告指出,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0元(中国统计年鉴2014)。如果收入倍增计划如期完成,那么到202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8218.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1838.0元。按不变价格计算,2010年最终消费支出的贡献率为43.1%,拉动经济4.5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和资本形成总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占到99%以上,拉动经济10个百分点左右,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呈负增长态势,几乎没有拉动经济的发展(中国统计年鉴2014)。从长期看,如果2020年比201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计划实现,那么消费贡献率将明显提升。
当今世界是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界。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在与其他国家竞争中,中国具有相对的优势地位。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优势为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的优势为拥有世界第一位的外汇储备量、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竞争与合作进程中,中国发挥比较优势,取长补短,最大限度推动经济发展和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学说,起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但由于当局不重视,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直到20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西方国家出现严重的“滞涨”问题,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频繁失效,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才得到重视,成为官方经济学。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和美国的里根先后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对经济进行私有化改革,随后,欧洲也开始进行私有化改革。针对拉美国家存在的经济问题,发达国家在华盛顿召开会议,商讨拉美政府减少开支、进行私有化改革。会议最终达成10条政策措施,称作“华盛顿共识”。“华盛顿共识”的出炉,标志着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形成。新自由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有:非调控化、私有化、福利个人化、自由化(程恩富,2005)。大卫·科茨明确指出:如果新自由主义作为主导意识形态和政策继续进行统治,人们可以推断:世界资本主义将面临一个停滞、不稳定甚至最终导致社会崩溃的未来(大卫·科茨,2003)。目前,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1.国内问题。首先,“三期”叠加。在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社会风险期叠加的今天,如何运用新的发展理念,采取新的政策措施,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疾,处理好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开放前三十年和改革开放后三十年的关系,处理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的关系,处理好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旧常态”与创新驱动和消费驱动“新常态”的关系,已是中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其次,贫富分化严重。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2012年中国基尼系数为0.474,2013年基尼系数为0.473,比前一年下降了0.001。虽然中国收入差距有缩小的趋势,但是实际差距依然很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极为不平等(杨静,2015)。另外,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2013年的8.5%,下降了22.2%。但是,城乡收入比由1978年的2.57上升到2013年的3.03,上升了0.46(中国统计年鉴2014)。高度的不平等会对国家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后果。
2.国际问题。首先,全球经济增长趋缓。2008年金融风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趋势趋缓。2010~2013年世界经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由2010年4.07%下降至2013年2.19%,下降了1.88个百分点。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4.50%下降至2013年的1.32%,下降了4.50个百分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经历2012年回升后,又有所下降。中国、印度、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在经历下降后,2012年又有所回升(中国统计年鉴2014)。
“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是指,当一个大国崛起时,现存的大国将对其产生疑虑,并不可避免的引起战争。在大国权力转移过程中,以战争作为结局的事例很多。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地位的提升,必须要求权利的增加。中国与美国在权利对比的转换中是否会实现和平转移。当然,如果不能实现和平转移,将会两败俱伤。习近平总书记虽然提出中国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但是这条道路是否会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同,并且消除对中国崛起的顾虑。一旦其他周边国家认为中国发展威胁其生存发展的时候,中国的发展将会受到影响。
邓小平说,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个是公有制,一个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根本标志,而且是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中国发展的一切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因此制定政策也要围绕这一主线来展开。
1.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市场配置资源。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要求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大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市场并非决定经济的方方面面,在一些非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市场可以发挥其决定性的作用。
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虽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具有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弊端,以及在一些关系国计民生领域中不能由市场来决定,因此,在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必须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弥补市场失灵,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1.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虽然中国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GDP总量构成中,多数产品属于低端产品,附加值比较少,所以在世界利益链条中中国仍然居于下游。目前,中国经济缺乏自主的研发、设计和专有技术,“鼠标现象”依然很严重。与创新型国家相比,中国仍有很大的差距。从根本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依靠人才。从地域上,这个人才不仅包括中国的人才,而且还包括外国的人才。所以,需要建立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
2.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第五代领导集体在四个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第五个现代化,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如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提升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3.营造良好的外部经济环境。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同周边国家保持睦邻友好的关系。以习近平为党中央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反响。良好的外交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国际性战略的实施,将有助于中国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年鉴2014[Z].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程恩富.新自由主义起源、发展及其影响[J].求是,2005(3)
4.大卫·M·科茨著,李松玉译.全球化与新自由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3(9)
5.杨静.经济新常态的理论和政策探析—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5届年会综述[J].管理学刊,2015(3)
2013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中国梦的理论解读与边疆民族地区实践研究”(编号:13CKS001);2014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一般项目“中国梦的理论解读与实践探索”(编号:YB201439 4);广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老区精神与老少边地区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中国梦经济目标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Q14B01);2013年百色学院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项目、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
F015
A
温新荣(1982-)女,汉族,河南南阳人,百色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