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拓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016)
论大宗商品创新发展的“四维”导向
王 拓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016)
在我国产业结构改革与升级的过程中,经济市场中的矛盾日益暴露出来,大宗商品的需求导向发生了微妙变化,大宗商品的相对过剩现象日益凸显。为了实现资源配置结构的优化,需要根据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现状,来探索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问题。文章建议从宏观供给、微观配置、市场竞争、企业改革等四个维度探索推动大宗商品创新发展的导向,保证大宗商品产业结构配置的合理性,实现企业、行业、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构建科学合理的商品市场运行体系。
大宗商品;产业结构;“四维”导向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下,大宗商品面对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出现了供给相对过剩的情况,对大宗商品企业产生了一定冲击,甚至对我国与大宗商品企业存在密切联系的其他企业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大宗商品企业的生产投资更加理性,积极探索大宗商品创新发展的导向趋势,促进大宗商品的发展运营。
由于国际市场活力不足,对世界经济的总体发展产生了较大冲击,受其影响,我国的经济走势也逐渐下行,市场倦怠现象日益突出,大宗商品的需求量便随之下降,出现了相对过剩的情况。为保证大宗商品能够更加平稳的发展,首先需要从宏观供给的维度来寻求突破口,为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提供导向,使大宗商品的宏观供给更加科学合理,保证市场有机平衡。
第一,大宗商品创新发展需要解决相关领域的宏观供给问题。从相关领域的供给需求状况看,大宗商品与很多领域之间的衔接都非常密切,但毕竟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下行的影响已经产生,相关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从2010年以后,一些领域的发展增速出现明显的放缓现象,甚至一些企业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尤其是与资源关系比较密切的大宗商品下行压力更是非常明显。显然,如果仍然保持原有的商品供给数量,则必然导致大宗商品相对过剩现象的出现,因此,作为大宗商品企业,应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商品资源开发战略,使商品的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协调,保证大宗商品供给的稳定性,推动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
第二,大宗商品创新发展需要突破提前储备的宏观供给瓶颈。前期相对过大的市场储备影响到大宗商品的宏观供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看到了这一发展机遇,很多其他国家的企业选择到中国市场进行投资,为中国的市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宗商品的发展也必然会从中受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其他行业飞速发展的带动下,对大宗商品的供给需求持续增长,而一些大宗商品的生产加工企业,为了保证市场供给的及时与稳定,则加大市场的供给,甚至一些大宗商品企业在没有收到相关订单的情况下也加大商品的宏观供给,当市场波动的影响波及到众多领域时,这种储备的相对过剩矛盾被暴露出来,影响了大宗商品的宏观供给。
第三,大宗商品创新发展需要推进内外结合的多元供给模式。大宗商品的供给低迷现象已经出现,如果这种市场的低迷情况得不到及时的妥善解决,会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大宗商品企业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模式,推动大宗商品企业的转型升级。作为大宗商品企业,不能仅仅将目光停留在国内的供给市场,毕竟国内市场的供给需要是相对有限的,大宗商品企业应该将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投向国外,以寻求新的供给空间为突破口,尤其是那些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基础设置建设方面对于大宗商品的供给要求相对较大,这也是我国大宗商品创新发展的有利机遇,采用内外结合的多元化供给模式能够突破当前的瓶颈,推动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
实现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不仅可以从宏观供给上下功夫,也可从企业发展自身来想办法,将企业资源进行合理的微观配置,使企业的发展战略得到科学优化,为大宗商品发展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更加注重总量调整与微观调配相统一。大宗商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宏观上的供给总量问题已经出现了相对过剩的情况,一旦这种相对过剩发展成为绝对过剩,对于大宗商品企业产生的影响将是致命的,而且对于与大宗商品密切相关的其他产业,甚至对于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开始关注微观调整问题,从企业自身以及与企业发展相关的外部环境都进行合理调整,保证大宗商品的发展更加趋于稳定,通过总量调整与微观调配相统一的导向趋势来突破大宗商品企业的发展瓶颈。
其次,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更加注重产能释放与市场干预相协调。从一些发达国家大宗商品的发展情况来看,都经历过产能释放不合理的情况,而这些企业也大多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的方式与微观的市场干预相结合,使得大宗商品企业摆脱了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瓶颈问题。随着我国大宗商品发展与国际间的往来日益频繁,我国大宗商品的发展对国际也产生了一些依赖,而在国际经济相对萧条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对于大宗商品企业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出现产能相对过剩,这就需要我国政府从微观层面进行调整和干预,保证行业产能释放与市场干预相协调,推动大宗商品创新发展。
再次,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更加注重企业行为与企业自觉相同步。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不能完全依赖行业的发展格局,实践证明,任何企业对于行业的依赖性越强,企业创新发展的潜力就越容易受到影响。因此,作为大宗商品企业应积极构建与自身行业特点相适用的发展模式,把这种发展模式贯穿于企业的全过程,作为企业各种行为的有力参考,并能在大宗商品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上升为企业的行动自觉,这样在保证大宗商品企业的行为与自觉相同步时,大宗商品就更容易实现创新发展。
市场是任何企业都需要交流和接触的平台,脱离了市场企业将失去向前发展的平台和营养,对于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而言,市场不仅能成为大宗商品的发展依托,同样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一旦企业出现经营状况,将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倒闭。因此,从市场维度看,未来大宗商品创新发展的多元竞争导向将更加明显。
一方面,来自于相同或者相近领域大宗商品之间的横向竞争更加激烈。在大宗商品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每个行业或者每个商品都有且只有一种商品,既然如此,在相同或者相近领域的大宗商品之间,就会为了争取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加入到竞争体系之中,使得大宗商品在横向层面上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这也是商品经济时代的必然解决,这种竞争既可以有效激发大宗商品的企业活力,也会对大宗商品企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只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大宗商品企业不断推动创新发展的步伐,寻求更多的增长源,保证企业在竞争中具备更大的优势。
另一方面,来自于与大宗商品联系密切的其他企业纵向竞争日益凸显。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地个人生产,其所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必须要推向市场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同样,对于大宗商品企业而言,也必然需要借助于同其他企业的密切合作才能形成有效的交换环境,从而让大宗商品的价值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那么,对于大宗商品企业而言,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不仅需要面临来自于同行业或者相关行业之间的横向竞争问题,也必然会面临与大宗商品企业存在着密切往来的其他企业之间的竞争,对于大宗商品企业而言,这种第三方之间的竞争则属于纵向的竞争,这种纵向的竞争对于大宗商品的发展将通过间接的方式产生直接的影响。
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更需要从企业自身的改革升级上下工夫,这也是大宗商品突破各种瓶颈最为直接有效的手段,因此,未来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过程中改革升级的导向将更加显著。
其一,大宗商品通过成本控制推动改革升级。当前一些大宗商品企业的各项成本相对过高,已经成为一些企业的沉重负担,成本相对过高让大宗商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失去较大的优势。因此,未来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就需要积极的探索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尤其对于资源类大宗商品,更应该有效避免垄断现象的发生,使商品生产与商品销售相分离,在保证企业有效运营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企业的成本,推动大宗商品的改革升级。
其二,大宗商品通过加快流通推动改革升级。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需要积极推动流通体系的改革升级,只有创造有效的流通渠道,才能真正打开大宗商品销售的大门,毕竟没有必要的交换大宗商品就不能成为真正的商品,商品的价值也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尤其对于前期经济放缓导致的大宗商品相对过剩情况,更应该加快推进流通领域的改革升级为大宗商品的销售创造更加合理的市场环境,改变大宗商品相对过剩的局面,保证大宗商品行业发展的平稳有序。
其三,大宗商品通过完善价格机制推动改革升级。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商品的价格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出现一定的波动,对于大宗商品而言,也不排除一些企业自身所具备一定的资源优势,在进行商品销售的过程中,会根据大宗商品的市场需求状况以及商品的实际供给状况,而决定大宗商品的价格。要保证大宗商品的创新发展,必须要加快推经价格体制的改革升级,使大宗商品的价格保持在合理的空间之内,实现大宗商品市场的和谐与稳定。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小瑜.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J].国际贸易,2010(5).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90
F724.5
A
1673-0194(2015)20-0114-02
201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