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黑龙江地方文化资源促进高职思政课教学

2015-01-03 14:29徐永慧王美娜
北方经贸 2015年5期
关键词:龙江黑龙江理论课

徐永慧,王美娜,徐 瑛

(黑龙江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80)

一、黑龙江地方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一)黑龙江地域文化能够丰富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采用的是由教育部统编的教材,这些全国统一规范的教材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理论性,对于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基本的理论素养,形成较为系统的马克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从高职思政课教学实践来看,这些教材偏重于抽象的理论性和内容的系统性,即在教材的知识结构中,侧重的是全国的一般性的理论总结,地方性的经验特色几乎没有,缺乏适应地方院校思政教学的鲜活性、针对性。而高职学生作为地方建设的有生力量,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同和了解直接关系到本地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的发展。

黑龙江省拥有大量值得挖掘的历史文化资源。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基础好,有潜力,根据专家初步调研,归纳了十大重点系列。包括民族历史源流系列、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红色历程系列、文化名人系列、开发建设系列等。其中红色历程系列(以抗日战争历史为代表)及开发建设系列(以“北大荒开发建设时期”、“大庆开发建设时期”为代表)尤其值得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加以挖掘利用。此外,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我省重工业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更是与高职学生的未来职业息息相关而值得充分关注和了解。将这些极具地方鲜活特色的文化资源融入教材,是对教材体系的一个丰富和补充。

(二)黑龙江地域文化精神能够涵养高职学生人文素质

优秀的核心精神文化资源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19世纪中叶以来,一代代龙江人走进龙江大地,开荒拓土,形成了龙江人特有的“闯关东精神”、“铁人精神”和“北大荒精神”,其核心要旨表现为艰苦朴素,坚忍不拔,踏实肯干,敬业奉献。正是秉承这种开疆拓土的精神,一代代龙江人在龙江广袤的大地上扎根、发展,逐渐形成了今日的龙江风貌和龙江气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龙江经济社会建设蓬勃发展,日新月异,这些优秀的精神文化资源日益融入各行各业建设之中,进一步促进了黑龙江省的腾飞和跨越。

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不仅可以陶冶人的审美情操,有效的改善我们的社会文化环境,还能够通过在地方历史文化中加入人的思想和情感,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进而帮助人们更好的完善自己,产生对生活环境的认同、归属和满足感。对于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高职院校,在加强学生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对于黑龙江高职院校而言,以黑龙江地方文化为切入点,传承黑龙江优秀精神,把龙江精神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中,充分利用黑龙江文化资源,增强学生对本地文化的认识,对实现高职培养适应社会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龙江精神的宣传,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励广大学生弘扬龙江精神的优良传统和开拓进取精神,以更好的为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促进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将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把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糅合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家统编教材自然有其理论权威性和系统性,但需要把这种理论高度同最贴近学生实际的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才能让理论“接地气”,也就实现了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变,而充分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将其与教材内容相融合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途径。

黑龙江具有壮烈的红色革命文化。黑龙江人民抵御列强入侵的英勇顽强,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业绩,从1931年马占山将军在举世瞩目“江桥抗战”中打响了中华民族武装抗击日本侵略的第一枪,拉开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序幕。经历了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的前赴后继,在伟大东北抗日联军那里,东北的抗日战争进入了英勇卓绝的时期,以赵尚志、杨靖宇、李兆麟、赵一曼等英雄人物为代表的抗联战士,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直到1945年虎头要塞的日军最后投降,这里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地”。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第二章“新民主主义理论”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中,就可以将以上红色革命历程系列融合进去,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身边的爱国文化氛围,让爱国主义教育更具体、更有感染力。

黑龙江是一块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土地,黑土地不仅培育出丰饶的物产,也孕育出特色鲜明、昂扬向上、富有感召力的文化精神。黑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黑龙江各族人民在斗争、开发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几代、十几代黑龙江人在长期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以“闯关东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为代表的“爱国奋斗、艰苦创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黑龙江优秀精神,集中体现了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展示了黑龙江人民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地域文化存在的开放性、包容性的因子,这些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八章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部分,可以将黑土文化精神融合进去,让学生对自己对脚下这片土地产生认同感、归属感。

(二)依托地方文化资源拓展实践教学

借助黑龙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索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可以丰富和活化思政课教学,又可以宣扬和传承地方文化,二者相得益彰。

一是利用黑龙江省内各地博物馆、烈士馆、纪念馆以及革命遗址等作为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教学。黑龙江省内有大量可以开展实践教学的场馆,比如黑龙江省博物馆、黑龙江省革命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北大荒博物馆、大庆石油博物馆、铁人纪念馆、“七三一”日军侵华遗址等等,以这些历史文化场所为平台,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或一些纪念日带领学生参观,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实践活动,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比如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场馆当义务讲解员,宣扬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这不但能满足这些场馆的需要,还能提升学生了解本省历史文化的兴趣,同时也锻炼学生的讲解能力和服务意识。

二是开发省内历史文化资源作为素材编排实践教学。以黑龙江历史文化资源作为素材编写脚本,组织社团编排话剧、情景剧、歌舞等,组织学生观看进行激情教学。或以黑龙江红色文化为主题开展诗歌比赛、读书会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这样的实践教学依托龙江优秀乡土文化资源,能够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投入到对龙江优秀乡土文化的研究和热爱中,是培养学生爱省爱校精神的“法宝”,使学生对黑龙江本土文化更加认同。

[1]叶灵珍.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研究——基于福州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证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7).

[2]黄小露.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陈在铁,张 玉.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探析[J].党史文苑,2010-08-20.

[4]吴映萍,宋素琴.东江地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初探 [J].惠州学院学报,2011-10-28.

[5]董红玲.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分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20.

猜你喜欢
龙江黑龙江理论课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龙江少年爱冰
Homeless children in India publish newspaper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勇于担当 主动作为 积极打造龙江人民调解工作升级版
羡慕等
图读龙江经济
龙江大美湿地组画——罗恒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黑龙江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