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真珍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学正小学,310018)
追梦 逐梦 圆梦—学体追梦人的成长之路
王真珍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学正小学,310018)
学体部落是我筑梦的开始,那里有恩师、有榜样,有接地气的指导和帮助,有前瞻先进的思想理念引领,有集国内外智者智慧于一身的杂志导读,有体育人精气神的舞台展示。三年中,笔者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成长的路前行,不断追梦。
不论是在大学期间还是工作后,《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以下简称《学体》杂志)的智慧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陪伴教师成长最好的伙伴,笔者认为,《学体》杂志是体育专业教师必读的书目,从中可以了解全国体育教育动态,开阔视野,获取现阶段国内外提倡的思想理念。
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笔者建议新教师在每个时期应有不同的阅读侧重点。比如,笔者在大学一、二年级时采取泛读形式,目的在于开拓眼界;在教育见习期,着重针对课标的解读、教学实践进行细致阅读;在大四实习期间,精读教学研究、实践与游戏、一线话题栏目,通过阅读老师们的文章,借鉴并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即将毕业时,则针对性地挑选于素梅博士、毛振明博士以及一线教研员的文章进行反复阅读,在实践中将理论升华。
在学习新课标解读的同时,还要学习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里的体育教学视频,记录教师们的教学步骤及讲解示范,整理成课堂实录,建立课堂意识;在博客圈里,不仅可以研习前辈们撰写的文章,还可以学习他们的教学研讨能力,而前辈们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在无形之中化作一股动力时刻鼓舞着我,为今后的教学做准备。
新教师在成长时离不开师父们的指导帮助,故一定要拜师学艺,见贤思齐。笔者的成长就得益于区校的“师徒结对”体系。区教育局和工作单位根据新教师的情况,指派骨干教师指导新教师。在面对面的指导氛围中,新教师要善于抓住每一次锻炼的机会,虚心求教,积极进取,让自己在活动中成长。
1.抓住每一次机会。在笔者作为新教师的三年生涯中,区教研员莫豪庆老师提倡“发挥教材的功能价值设计教学”、“以技术学习为载体,发展学生运动能力”的区域教学理念,创设平台让新教师锻炼,他要求区里的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等都体现出区域教学理念,并要求新教师参加每一次评比活动。在这样的机遇面前,笔者虽胆怯但没有懈怠,翻阅了所有教材中的设计稿,向前辈们学习,熬夜反复修改设计稿,并在课堂中实践、改进。
课堂是每一位新教师必须立足的平台。一堂二年级的《仰卧推起成桥》课,笔者从课程实践到公开展示,上了不止30次,各项教学环节在一、二、三年级共20余个班都磨了一次。之后,又到隔壁学校借班磨课。在一个月里,每天都围绕这堂课研讨,积极听取同伴们的建议,并在下一次课中不断调整改进。最终让自己的课荣获区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并在区里进行了精彩展示。
2.善待每一次挫折。新教师的成长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一次挫败都是成长的积淀,当时间过去,你会感谢这份挫败带给你深刻的记忆,让你在刻骨铭心中牢记教训,磨砺成长。
笔者还清晰地记得工作第二年的新教师赛课,自己精心设计《单双脚跳》一课在上课时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教学设计手段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最后的评比结果自然不尽人意,而这也一度让我心灰意冷。经过区校体育组同仁们的鼓励帮助,引导我明确自身不足以及改进办法后,笔者见贤思齐多磨多练,继而在工作第三年中,改进不足。
特级教师杨迎冬老师曾说过,作为青年教师你要有两个师父,一个在学校中面对面给你指导,而另一个则是在思想上引领你前进。学体恩师成为我思想上的导师,指导我的教学,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体育学科,认识体育教学,助我一路追逐梦想!
学体舞台为我创造成长的积淀。实践出真知,从怀揣教育梦想到成功向体育教师转型,学体部落为笔者的成长提供了舞台。在这里,每月都会有草根论坛主题研讨、QQ群话题研讨,有针对全国体育教师的案例评比、教学设计评比、网络教研征文比赛,以及含金量极高的全国性杂志《中国学校体育》供大家投稿历练;在这里,广大的一线教师在一次次激烈的QQ群主题研讨中收获,在一次次贴近实践的草根研讨中受益,在学体组织的全国体育教师案例评比、全国体育教师网络教研论坛征文比赛等评比中获益。
多年来,学体部落汇聚众多作者、读者,一大批体育教师通过学体部落成长为优秀教师,成为学校体育事业的生力军,而笔者也从一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区教坛新秀,真诚的感谢学体部落,因为这些都离不开学体部落提供大舞台,相信每一位年轻老师也同笔者一样,亦会跟前辈们一样做一个勤学认真的“学体追梦人”。
干一行爱一行,用心很重要。体育人是阳光下的向日葵,虽经受着太阳的炙烤,风吹雨打,但还是始终如一,迎着阳光生长!成长是一种积淀,作为年轻的“学体追梦人”,我要说一句,给梦想一个高度,让我们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