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和谐教书育人环境构建与工会维权模式创新

2015-01-02 16:08牛华男
当代经济 2015年28期
关键词:教书育人教职工维权

○牛华男

(河南大学法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1)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深入,高校人事劳动关系变化、教职工价值理念的转变、学校整体利益与教职工个体利益协调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关系并创造积极的和谐高校教书育人环境已成为高校工会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工会维权模式创新有利于构建和谐教书育人环境

1、高校工会与教书育人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

我国《工会法》第五、六、七条针对工会的基本职能予以了清晰的界定,即工会职能包括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和教育职能。《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教育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教育系统工会如何实现这四种职能做了具体阐述,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其中,《工会法》第七条规定:“教育职工应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同时,考虑到高校是国家重要的思想文化教育基地,因此,提高教职工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重要意义,教书育人应是高校工作的根本任务。对高校工会而言,教育职能也应是其工作的核心或本质所在。

2、高校工会维权模式创新有利于构建和谐教书育人环境

《工会法》第六条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高校联系广大教职工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高校工会是争取和维护教职工各项切身利益的“教工之家”,常常代表广大高校教职员工行使各种民主权利,通过对其实践工作进行民主监督,可确保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学校党政、行政等各方面实践工作符合广大教职员工意愿,进而更好地维护广大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二、高校和谐教书育人环境创建对工会维权模式创新需求

总体来看,高校工会应积极适应劳动关系新变化,构建符合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各种制度,为构建高校和谐劳动关系创造积极的制度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高校的用人制度也在不断的调整,高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普遍实行,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编制”和“铁饭碗”的固定用人模式,在高校更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同时,也使得高校内部的劳动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高校劳动关系的形成开始逐渐由计划性走向市场性,竞争激励机制与优胜劣汰机制逐渐引入;聘任制的普遍实行也使得高校劳动关系的期限由长期化走向短期化,在促使高校教师资源优化的同时,也使高校劳动关系表现出不稳定趋势和短期化趋势;聘任制实施下的合同式管理模式使得高校劳动关系的内容由普遍化走向个性化,在尽可能照顾高校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有利于教职工本身才华的充分施展,但是现实中,教职员工因年龄、背景、资历等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不同利益诉求在聘任制与合同管理模式下很难实现公平对待,进而容易引发产生利益冲突与现实矛盾;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层面的不断融合,高校劳动关系的范畴也开始逐渐扩大,由本土化走向国家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国内外高校人才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各种人才与高校之间的劳动关系开始更多具有涉外因素,如何处理这种涉外且具有一定复杂性的劳动关系也对高校工会提出了现实难题。任何一种群体组织,其组成的最初和最主要目的就是要保护群体内所有个体的权利和利益。高校工会亦是如此,维护职能是工会工作的生命所在,其首要职能就是维护广大教职员工的权利和合法利益。我国《工会法》之所以将维护职能放在工会职能之首,实际上就是对工会工作这一职能地位的法律确认。为此,高校工会在意识层面首先应积极适应现实中社会发展及高校劳动关系新变化,在发挥其维护职能基础上构建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各种制度,为构建高校和谐劳动关系、创造和谐教书育人环境提供积极的制度条件。

1、完善高校工会内部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与反馈机制,搭建高校与教职工利益协调与沟通的有效平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高校教职工之间也会因为岗位、经济收入、发展空间等呈现出多样化的价值理念与利益诉求,积极探索高校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搭建高校组织体内各主体之间有效沟通平台,进而实现高校内部和谐关系的构建具有必要性。当前来看,高校工会组织一般采取公开邮箱、职工代表会议、座谈、听证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实现高校教职工利益的诉求表达,但在实践中很多时候其实效性欠缺,甚至流于形式。同时,与利益诉求表达相伴随的反馈机制也很不完善,这也导致了很多时候高校工会的功能发挥就失去了前提条件,甚至很多时候高校的教职工对其工会的基本职能不了解,进而失去对工会的基本信任。为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应该创新理念,在原有高校工会内部多样化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形式上积极整合相关资源,把电话热线、公共邮箱、职工代表制等传统诉求表达形式与近距离的信访接待、调查研究、基层单位负责联络员、工会接待日等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积极有效的高校工会内部教职工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同时还应创新工会会员诉求表达的反馈机制,从而有效发挥高校工会的沟通平台作用。

2、高校工会应突出教职工维权“第一责任”人观念,切实保障教职工合法权益

如前所述,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高校内的劳动关系变化也日趋市场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工会要在维护高校利益的同时,还要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当前来看,工会应该强化以下几点:一是以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为基础,不断充、强化职代会职权,同时积极创新职工民主管理形式,特别是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的民主决策问题上,严格依法把工会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落实到实处,确保工会会员充分行使民主权利。二是考虑到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所带动的高校劳动关系及其劳动合同所展现出来的新变化,高校工会应该以处理高校劳动关系为基础的集体合同问题为抓手,不断深化高校工会在教职工维权机制中的整合作用,确保集体合同在协调高校劳动关系、维护高校教职工合法权益以及构建稳定、和谐社会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在坚持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高校各级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责任性与主动性。为此,围绕着高校劳动关系构建与运行的各个环节,工会应该时刻关注基层工会会员的意愿和诉求并及时提出保障教职工利益的主张和建议。同时,积极发挥各级工会所具有的协调与沟通功能,不断督促高校各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教职工交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等制度,不断健全与完善高校劳动关系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化解高校各层面劳动争议,积极配合高校党委及行政部门妥善处理教职工群体性事件。

3、建立帮扶机制和帮扶救助机制

对因重大疾病、突发性事件造成各种困难的教职工,工会必须履行“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职责,从而真正落实和谐社会建设宗旨与人文关怀理念。从实践层面来看,各级工会应该坚持开展募捐及慰问活动、积极落实教职工安康互助及医疗保障计划等,从内心层面上带给广大教职工安全感、温暖感,为教师安心从教、用心从教以及构建和谐的高校育人环境提供切实的保障。

4、以“模范职工之家”创建活动为基点,在创造良好工作、生活氛围的基础上积极促进师德建设

注重发挥高校各级工会的建设职能,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的愉悦感、幸福感,进而为高校和谐教书育人环境的构建创造积极的氛围。一是各级工会应配合党和国家发展的最新决议精神、学校党政要求以及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建设理念等,注重深化教职工的内在意识层面,进而加强工会会员队伍自身素质建设。二是在精神层面建设上,高校各级工会应通过广泛开展有激励示范作用的师德建设活动,如开展师德标兵及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评选表彰活动、“最佳授课教师”评选活动等引导广大教职工深刻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价值,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凝炼“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力量。三是工会还可以通过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组织丰富多采的文化体育活动,以缓解教职工工作与科研的压力,使教师感受生活的乐趣,为他们营造健康、愉快、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其在教学中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热情,为教职工营造一个温馨之家、和谐之家,进而为高校和谐教书育人环境的实现奠定基础。

三、结语

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高校教职工通常工作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该群体的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状况、自身的政治与业务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影响到高校的发展进程。创造积极和谐的高校教书育人环境有利于保护、调动、协调、发挥教职工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教职工在教学、科研及管理中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及高校深化教育改革进程。同时,由于高校工会与教职工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性以及法律所赋予的工会的具体职能,再加上市场经济发展与国家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所导致的高校劳动关系重塑问题,必然需要高校各级工会发挥好本身的优势,积极介入。其中,发挥好高校各级工会的维权职能,帮助各教职工或工会会员保障好各方面的权益符合当前和谐社会构建的理念。

[1]蔡伟伟、张红:适应高校劳动关系新变化的工会维权创新机制[J].职业时空,2010(6).

猜你喜欢
教书育人教职工维权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
——丁德馨
维权去哪里?
教书育人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篆刻
浅谈高中工会女教职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