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伦理失衡现状及其理性建构

2015-01-02 13:51窦争妍副教授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上海201900上海社科院经济所上海201999
商业经济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企业伦理伦理道德

■ 窦争妍 副教授(1、上海建峰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 201900 2、上海社科院经济所 上海 201999)

当代中国企业伦理失衡现状

(一)企业伦理及其重要性

企业伦理经营就是指企业按照道德伦理规范来组织经营活动,确保企业行为及其目的符合企业伦理。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讲,符合企业伦理的行为都是市场和企业保持长期健康发展所必需的。而失衡的企业伦理不仅会阻碍企业的发展,也对社会造成伤害。

从宏观角度来看,企业伦理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可以帮助处理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道德的行为将使买卖双方能获得关于市场、产品和服务的准确信息,并自由选择自己满意的目标消费群、产品和服务,从而保证资源有效配置和市场体系有效地运行;不道德的行为限制了自由交换,会扭曲市场体系,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许多企业错误的认为承担社会责任成本太高会影响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看不到伦理建设给企业带来的长远利益。另外,从全球范围来看,也必须有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道德标准,否则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国际经济关系,全球经济一体化也只能成为一纸空谈。信息技术时代尤其如此,人类在享受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科技文明、种种福利的同时,也经历着可能潜在的危险。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人类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使信息成了一种全球共享的资源,但同时也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存方式,对伦理道德观念和法律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挑战。怎样合理、善意地使用网络技术而不是利用其制造危害?这是技术本身所不能回答的问题,需要我们超越技术层面,从道德价值观念层面上去考察、研究,并建立起相应的网络道德规范。

从微观角度来看,企业伦理对单个企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要。道德的行为是企业建立和保持与相关群体的信任和良好关系的基础,这种互相信任和良好关系支持公平公正的企业交换,从而使购买者从创造信任的理性行为中获益,也使销售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企业交换关系成为可能;符合伦理的行为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在企业经营中,企业战略和经营实践已经证明:遵守企业伦理规范与获取较高经济效益不仅不相互矛盾,而且是相辅相成的。

(二)中国企业伦理失衡的现状

中国既有几千年前兼顾义利的先秦时代的企业伦理,又有体现儒商精神的中国近现代企业伦理精神,也积极引入西方的伦理思想,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到马克思的《资本论》,到凯恩斯的消费刺激生产,也接受了马克斯·韦伯第一个积极宣扬资本主义精神的学者,提倡资本精神。但中国企业过去二十年是用挤压其他伦理压出来的成本空间造成低价,最后满足消费者。这种情况不但发生在中国,也拓展到全球。我们为中国本土创造了基本温饱的产品之后,也为全世界消费者创造价格最低的产品,然而中国企业的形象却差得一塌糊涂:在国际上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被人看作蝗虫或产业公敌。

中国过去20多年来一直是顾客至上的穷人资本主义,或者温饱型的企业。所有人不顾其他,只求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价格生产最通用的产品,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在这种价值观的驱动下,中国企业对其他伦理不太注重,不怎么强调股东、银行,缺乏诚信。在产品的质量上弄虚作假或者以次充好。国内的许多企业明显缺乏现代企业意识,一些大型商业企业单边收取供货方高额入场费;具备规模的制造企业对负责零部件供应的上游合作企业实行强力价格打压,使后者几乎无利可图,最终供货品质难以保证。只要打开电视、报纸、杂志,或上上网,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曝光出来的企业欺诈、伦理缺失甚至道德沦丧的事件。从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猪肉、敌敌畏浸泡的火腿、地沟油、膨大增甜剂的西瓜、苏丹红咸鸭蛋、黑心棉童装外衣,“毒胶囊”事件以至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问题肉”事件等,怵目惊心,不胜枚举。企业缺少契约精神。不尊重商场的规则,恶性竞争,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我们悲叹在当今中国社会中企业伦理的缺失,乃至惊叹一些商家连做人的道德底线也几乎丧失殆尽了。

2012年由《世界经理人》杂志针对1500余名企业经理人所作的一项调查中,近八成的受访者认为,企业的失败应该归咎于企业道德丧失。除此之外,认为“急功近利,没有长远发展目标”和“价值观缺失”造成企业失败的受访者也分别达到74.1%和62%。“近些年来,在资本、利润的驱动压力下,中国企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重视规模、利润,却忽略了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因此导致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钟宏武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近年来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假冒的“绿色猪肉”等食品安全恶性事件表明,企业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需要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社会亟待企业伦理的重建。

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日益严重,网络隐私被侵犯、人与人之间出现信任危机,情感冷漠、对知识产权的侵犯、公用信息的恶搞甚至网络犯罪的出现: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网络主体的难以确定性进行商业犯罪、商业欺诈,给许多网民带来了财产的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

当代中国企业伦理缺失的原因

(一)中国经济发展表象与本质的脱节

中国从农业文明进入到工业文明、乃至信息文明的时代,表面上看,最大的变化就是生产方式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必然要带来整个社会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它的公共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的变化。今天的中国经济为何会面临如此之多的困难和问题?就是因为生产方式变了,而精神生活方式和公共生活方式却没有变。我们把物资生活方式称之为文明的表面,今天文明的表面已经换过来了,文明的里子还没有换。

中国的转型不是一个自生文明自发转型的结果,而是在外部的强力压迫下被动应变的一个结果。近代启蒙社会,伴随着此时人性的觉醒,民族国家的兴起,经济伦理体现着经济与民族国家,经济与社会道德的复杂交叉关系。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社会受时代影响企业经济作为独立的力量逐渐壮大起来变化,碰到了突然的社会巨变。到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完全摆脱外在政治和道德的约束迅速发展起来,经济伦理则表明着市场经济与人类社会发展和道德要求之间深刻的分裂与弥合。新中国成立以后,十几年当中全国上下一穷二白,达到了均贫。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也不懂经济,一些人经商一下突然变成了所谓的企业家。这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一些人心里没有准备,没有知识和经验,从而造成了精神的痛苦,心灵的空虚,关于企业经济发展的教育知识没有做好。在社会管理中,只有当某种社会现象具备普遍性以后,才会出台相关法律对这些现象加以规范和制约。比如康菲石油泄漏事件中,中国的法律要求对此赔偿30万元,这样的惩罚无关痛痒。

(二)中国企业伦理缺失的制度原因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确实在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但这却不是当前企业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当今中国的企业伦理缺失,企业欺诈甚至一些道德沦丧的恶性事件不断被曝光,是有体制和制度原因的。哈耶克在《通向奴役之路》这部世界名著中曾指出,“在一个人身自由与个人责任被破坏殆尽的制度中,无论人们的良善愿望,还是组织的效率,都不足以维系社会的行为准则”。这恰恰说明了这一道理。哈耶克曾对自由与道德问题做了很多独到的解释,提出“道德和道德价值,只有在自由的环境里才会成长”这一判断。哈耶克的具体解释是:“人民和各社会阶层,只有在长期享有自由的情况下,才会有高尚的道德标准—这与他们所拥有的自由度成正比”。比如很多企业家认为中国民营企业没有创造出百年老店,不是不会做生意,而是在选择上的失败。当一家企业不能把精力集中在企业竞争上,而要去面对制度博弈,每一个动作都是成本。比如要把一部分资源挪到海外这一件事,就得重新架构资本结构,然后中介费、服务费、信托、委托代理等,如果只认真做产品、做企业,肯定比现在的业绩好。再比如象“福喜事件”,在国外如果发现类似事件,企业会彻底完蛋,永无再生之日,不仅被罚得倾家荡产,也会遭到合作伙伴的抛弃。而在中国,企业违规后可能“借尸还魂”,用亲戚的名字重新注册一个公司,“制度上需补好缺口,避免企业违规卷土重来”。

(三)企业发展缺少伦理意识和契约精神

“经济的本性是贪婪的”。即使是发达国家,法律制度比较严格,社会各方面对企业制约较多,企业诚信文化及信用机制较完善,整体社会伦理素质较高的情况下,也有一些事件、丑闻等出现。阿马蒂亚森在《经济学与伦理学》一书中指出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是如何导致了当代经济学的“一大缺陷”,随着现代经济学的发展,伦理学方法的重要性已经被严重淡化了,经济学出现了严重的贫困化现象。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的信任主要靠感情,靠缘分,而不是规则和契约,中国不仅需要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科学管理,更需要契约精神。

“众多企业频繁爆发出各种问题,制度管理只是浅层次的管理,更深层次的是人性的管理”。稻盛和夫(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在一次论坛上指出,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陷入各种“问题门”的时候,单纯靠制度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因为这是商业伦理缺失的问题,也是企业家人性丧失的问题,只有唤醒人性,激发人本善的良性一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网络伦理失衡尤其如此。网络信息的传播无国家和地域的约束,人们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交往。由此各种不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冲撞与融合。各种文化冲突日益表面化和尖锐化。人们在网上可以自由选择信息、发布信息,其间一般没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和核查系统,摆脱了传统“熟人社会”众多的道德约束;网上没有国家和地域界限。在网络社会这个崭新的世界里,人类尚未制定出完善的法律规范,也没有合理的道德规范,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网络伦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网络伦理建设也将是一个艰难、复杂而长期的过程,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中国企业伦理的理性建构

今天构建现代商业伦理体系和矫正企业经营伦理和企业家的义利观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失衡走向理性的中国企业伦理,要从三个层面考虑:第一层是制度环境层面,第二层企业伦理,第三是企业家个人伦理。

(一)政府层面的制度创新与保障

只有建立了良序运作的法治民主政治制度,才有可能重建中国的企业诚信体系,才期望能重塑未来中国的企业伦理。社会改革做完了之后是政府改革,政府改革就是政府的角色要由一个资源分配的裁判员,逐步转到服务型政府,要把看得见的这只手弱化。只有在现代法治化的良序市场经济体系中,儒家和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企业美德才能完成其“创造性的转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家行为要受到外在制度规范的制约,越是清晰明确的法律制度规范和政府行为的行政边界,越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竞争环境。同时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部门要放弃GDP至上的观点,很多时候企业在违背企业伦理的行为时,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从招商引资、税收贡献等角度出发,纵容了企业的行为,让某些企业肆无忌惮。这样才会重塑企业伦理和重建企业诚信,企业的经营和生存环境才会改善,也最终才能建立一个良序的和谐社会。

(二)建立企业伦理激励和约束机制

其次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建立企业伦理激励和约束的机制,使伦理成为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中国企业伦理改变失衡状况的关键。

企业要有内外部的约束。企业盈利与否本不关乎道德,但企业以何种方式盈利或亏损,则不得不考虑是否有违道德。《史蒂夫·乔布斯传》中介绍营销哲学一段里,作者描述乔布斯强调的一个前提是,“你永远不要怀着赚钱的目的去创办一家公司,你的目标应该是做出让自己深信不疑的产品,并创办一家生命力很强的公司”。企业伦理的构建需要社会压力、社会觉醒。企业社会责任来自于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需求与诉求,而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诉求不完全一样,因此其内含在不同地方应该有所不同。譬如,在英国,创新被评为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诉求,这可能是英国发展速度较慢,需要通过创新加快发展的缘故。在中国,调查表明,就业是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一诉求。因此,就算一个中国企业或外国在华企业,也许其他方面做得并不出色,但如果能够很好地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就可以说在中国已经很好地承担了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能够给企业正确的压力、适度的压力、良好的引领。第一财经的企业社会责任榜,可能就是压力与引领的一部分。事实上,构建好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引导企业往好的商业伦理方向走,这是很重要的。当企业的社会责任需求演变成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压力时,企业将不得不回应这个压力。

企业要构建内部管理的道德准则,包括处理人际关系、员工关系方面的行为准则,西奥多·珀赛尔(Theodore Purcell)和詹姆斯·韦伯(James Weber)提出,可采取三种方式来做到这一点:运用公司政策或伦理准则;正式任命伦理委员会;在管理人员培训计划中列入伦理学的教学内容,把伦理制度化的最常用的方式是要制定伦理准则。这个委员会的职能包括:定期举行会议讨论伦理问题;处理灰色区,涉及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区等方面的经济问题、贿赂问题和不正之风问题等;把准则向组织的全体成员传播沟通;对可能出现的违反准则的行为进行检查;实施准则;奖赏遵守准则的员工,处罚违反准则者;不断审议和不断更新准则;把委员会的活动向理事会汇报。在美国等许多西方国家企业通过企业伦理内部制度化的方式规范自己的行为。其首要工作就是制定企业道德行为规范,也就是企业在日常业务活动中当道德价值观和经营业务发生冲突时应遵循的基本方针。美国很多优秀企业都有成文的伦理准则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在中国,也有万科、华为等公司制定了职工、企业行为准则,企业都开始制定实施社会责任报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公司也在有意识地不断强化这种企业伦理的DNA。数据表明,Fortune杂志排名管理的机构或主管,他们会制定企业的伦理准则;对员工进行伦理方面的培训;排名在前1000家的企业,其中约75%都有明确的伦理准则用来规范员工的行为,而且很多企业在工作中有关伦理道德方面存在问题和疑虑。为了鼓励企业自主地提高道德建设水平,西方一些政府的管制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例如,政府对经营道德上出现问题的企业在执行罚金上有不同措施:原本应处以罚金4000美元的事件,如果被罚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道德管理制度,则罚金为标准的0.05倍;如果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伦理管理制度,则罚金为标准的4倍。

企业行为要受到外在制度规范的制约,越是清晰明确的法律制度规范和政府行为的行政边界,越有利于建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竞争环境。制度经济学认为,明晰界定的产权为市场经济成长和扩展提供充分的激励;完善且公正的法律框架,为市场运行提供规范性保障;代议制的宪政民主体制,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宏观调控提供了合意的政治架构。这些论证既缘于经济学和政治学的逻辑推演,也是从人类近现代历史上发达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路径的历史观察中而得出的结论。

企业伦理的外部制度建设同样可以从伦理标准的引导、伦理监督、伦理奖惩等多个角度进行。在加拿大等国,政府不仅有完善的法规在某种程度上强制企业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还设有专门负责监督的伦理官员。

(三)企业家强化伦理意识和契约精神

企业家自身的素质和意识也非常重要。企业家本人的道德修养和伦理准则,是理想信念的杠杆,是企业的一种使命,企业应该从最低标准的法律约束逐步培养追求理想、信念、使命感的最高标准,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在一个相关论坛上就曾表示,作为一个企业家,不仅要有正常人的道德标准,还要有不同于普通百姓的道德约束。而且在市场日益规范的情况下,越往后走,道德的尺度对企业家就越重要。而在互联网时代,商业伦理更是企业进入全球的护照。在日本著名战略大师大前研一看来,由于员工、合作伙伴、客户、竞争对手等,都在注视着企业家,如果其个人行为有错误,或者公司做法有错误的话,就会马上在互联网上被议论和放大。因此,企业家要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有“伦理”护照。

此外,社会、媒体的外部监督,公众、学校的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网络时代的来临和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家不是选择采用移民国外这条途径来保存自己和家族的财富了,而是积极选择参与并推动未来中国的改革,在建立现代民主法治国家和良序市场经济社会方面进行奋争,并在这种法治民主政制建设的过程中来发展自己的企业王国而为家族和社会创造财富。

从整个社会来讲,形成趋于理性的企业伦理需要长期努力。党中央提出和谐发展,这是非常有长远意义的事情。今天如果企业欺诈了员工、欺诈了股民、欺诈了公众、污染了环境、进行恶性竞争,所有这些外部的东西全部会导致内部的伦理缺失。企业需要透过经济增长的迷雾,走过迷茫,使经济学视野更加开阔,遵守伦理规范,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1.重构企业伦理需要长期努力.第一财经日报,2011-11-15

2.傅涌国.选择 中国企业家的命运与责任.中国经营报,2013-3-2

3.凋零的企业伦理:核心是人性.第一财经日报,2011-11-15

4.汪中求.中国需要工业精神.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企业伦理伦理道德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企业伦理管理驱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机理研究
基于完全垄断体制下的中国烟草企业伦理管理浅析
企业伦理及其建设原则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