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丝胃管在昏迷患者鼻饲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2015-01-01 08:15彭爱芝
天津护理 2015年5期
关键词:咽喉部导丝胃管

彭爱芝

(天津市黄河医院,天津 300110)

昏迷患者因无法正常进食,只有通过留置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来达到营养治疗目的,而昏迷患者意识障碍,不能配合并且吞咽反射降低或消失,使得操作的难度增加,用普通胃管易在口腔内盘曲或口咽部打折,反复插入又易损伤咽喉部黏膜或造成其他并发症,既增加患者痛苦,又增加护士工作量。在鼻饲营养过程中,胃肠道的并发症成为妨碍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实施的一个主要问题,已经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舒适度。为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鼻饲方法,提高患者治愈率,我院重症监护室病房自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胃管为60例昏迷患者行鼻饲营养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需留置胃管的60例昏迷患者按进入科室的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54~86岁,脑出血7例,脑梗死7例,脑炎6例,颅内占位性病变6例,机械通气4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2~83岁,脑出血8例,脑梗死6例,脑炎5例,颅内占位性病变 8例,机械通气3例。对照组使用普通胃管,观察组使用带导丝胃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置管,严格遵守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去枕平卧,头稍向后仰,常规清洁鼻孔,取胃管一根,用石蜡油棉球充分润滑胃管,一只鼻孔轻轻插入胃管,当胃管插入10~15 cm(咽喉部)时,先观察呛咳,呼吸,面色等情况,等咳嗽停止,呼吸平稳后以轻柔的动作缓慢插入,将患者头部抬起,下颌靠近胸骨柄,继续插管至预定长度。确认胃管在胃内。

1.2.2 观察组置管方法与对照组相同,采用带导丝的胃管,当插管至预定长度时,妥善固定胃管抽取导丝,如有阻力不可强行抽取,因胃管可能打折或卷曲,强行抽取可能导致导丝断裂,应将胃管连同导丝退出少许,并向胃管内注入少量温水,使导丝润滑后易抽出,如仍有阻力,应考虑重新置管。抽取导丝后检查抽出的导丝是否完整,然后要再次确认胃管位置。勿在已置入体内的食道中再插入导丝,以免刺破食道损伤黏膜[1]。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胃管由鼻腔被顺利送入胃内,途中无反复退出或重插即为一次置管成功),不良反应发生率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判断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烦躁,表情痛苦,呼吸,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患者呼吸困难,面色紫绀,需立即停止操作;呛咳持续10 s以上伴恶心干呕,需暂停置管或拔出重新插入;患者鼻腔及咽喉部黏膜水肿出血),鼻饲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返流:鼻饲中或鼻饲后胃内容物经贲门,食管由口腔流出即为返流;误吸:患者表现为呕吐,剧烈咳嗽后喘憋,呼吸加快,发热,紫绀,血氧饱和度降低等;管道堵塞:50 mL鼻饲液5 min灌注完毕且有明显阻力感或拔出胃管后观察在胃管前端或靠近第一个侧孔发现食物等栓子,即认定为胃管堵塞)。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对比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置管一次成功率 导丝胃管是胃管的管体一端口封闭且端口上开设有侧孔,在管体内有一导丝,导丝末端穿过设置在管体开口端上的端盖并伸出管体外,在管体外的导丝端口处设扣环,导丝胃管在操作中导向力强。一般置胃管易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胃管易弯曲,使插管的力量分散,导丝胃管恰恰弥补了这一缺陷,使胃管的韧性略有增加,插管的力量易于传递到胃管上。导丝胃管将昏迷患者鼻饲的一次成功率由普通胃管73.3%提高到93.3%。

3.2 置管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普通胃管有一定的硬度,当从鼻部经咽部、食管进入胃内极易引起恶心、呕吐、呛咳、流泪等,使胃管难以顺利通过咽喉部,造成胃管弯曲在口腔或咽喉部或将胃管呕出甚至插入气管,而反复插管,造成患者鼻腔及咽喉部黏膜水肿,出血,引起患者不适、烦躁,使患者呼吸、血压、心率增快[2]。导丝胃管内置导丝,增加了其柔韧性和弹性,起到了良好的支撑作用,有利于克服胃管置入中的阻力,使其顺利置入,避免胃管在口腔内,鼻咽处盘旋,而且不需借助吞咽动作即可迅速通过患者会厌部,在置管过程中刺激性小,顺应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普通胃管。

3.3 鼻饲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 胃管的刺激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且无法顺利的排出体外,产生恶心,呕吐等症状而发生返流,所用胃管的直径越大,对食管下端括约肌的扩张开放作用越大,增加返流机会[3]。胃管的留置使食管相对关闭不全,胃内容物易返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误入肺。普通胃管内径较大,一般>8 mm,置管后对食管及贲门起到支撑作用,破坏了正常食管非进食的闭合状态,易致食管返流;而导丝胃管管径较小,一般<6 mm,质软,韧性较好,不影响食管闭合状态,可减少食管返流。膳食残渣或碎片粉碎不全,粘附于管腔,食物与药物不兼容造成流质凝固,导致胃管堵塞。导丝胃管具有软,细,耐磨和组织相容性等特点,且具有较大侧孔,减少了堵管的发生。使用带导丝胃管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低于使用普通胃管组的53%。

导丝胃管解决了昏迷患者留置胃管困难的问题,为尽早进行肠内营养,保护胃肠黏膜屏障,起到积极的作用,并能降低患者鼻饲过程中的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病情稳定和转归,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管苏萱.导丝胃管的临床应用及前景[J].临床合理用药,2012,5(5A):138.

〔2〕 向庆梅,刘帆,陈弟洪,等.两种胃管应用于神经重症患者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4):13.

〔3〕 李彬.神经外科昏迷病人鼻饲返流误吸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1,12(6):10.

猜你喜欢
咽喉部导丝胃管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中药穴位贴敷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咽喉部舒适度的应用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导丝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中应用技巧分析
运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协助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一例
全麻手术经口气管插管中达克罗宁胶浆的应用效果
介绍一种导丝插胃管的方法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丝定位在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中的应用
自拟葛根鳖甲汤治疗急慢性咽炎咽喉疼痛7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