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病区护理五常法管理的效果评价

2015-01-01 08:15:42李凤娣欧阳爱冰周裕梅
天津护理 2015年3期
关键词:护理部病区物品

李凤娣 欧阳爱冰 周裕梅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医院,广东 佛山 528329)

“护理五常法”是指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实施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等活动[1]。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为五常法的主要实践目的[2]。目前,国内外部分医疗机构开始应用“五常法”管理模式。我院于2014月1月至2014年12月在全院15个护理单元(包括住院部、门诊部、供应室、手术室,以下简称病区)实施五常法管理模式,评价实施前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是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308张,全院临床护理单元共15个,现有护理人员156名,其中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24名,护师74名,护士51名,助理护士2名。

2 方法

2.1 实施步骤

2.1.1 成立五常法管理委员会 由主管护理业务院长、护理部主任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成员由各病区护士长及护士骨干组成。护理部统一制定病区五常法管理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工作制度、工作指引、检查和考评标准。

2.1.2 动员培训阶段 在院内公布实施护理五常法管理工作方案,召开护士动员大会,举办五常法管理知识的培训班,做到人人知晓工作流程,全员参与五常法管理。

2.1.3 检查评比阶段 护理部每季度进行一次五常法管理质量的督导工作,评选出“五常法管理示范病区”,每年进行1次全院性的评比。

2.1.4 交流奖励和持续改进阶段 每季度召开五常法管理经验交流会,奖励五常法管理优秀的示范病区,通过组织互相交流学习,不断持续质量改进。

2.2 具体应用

2.2.1 常组织 是按距离、按需求、按分类进行管理,明确区分就诊环境中必要与非必要的物品,以节省更多的利用空间。①明确科内物品的种类,留下必需的物品。②不用的物品不放在工作现场,偶尔使用物品集中放在工作区域范围,经常使用物品放置工作区域最方便取用的地方。③对物品的使用频率实施定期检查,妥善保存各类型物品。④破损的医疗设备、电器、家具等按医院规定及时报修清理。

表1 五常法实施前后各项指标情况

2.2.2 常整顿 是通过利用节约时间的技术,明确物品的放置位置。医疗用品主要包括:常用物品、平时备用药、当日用品、备用物品等。①将需要的物品按照规定定位,要求做到30秒内可找到药物和仪器。②做到使用后及时将物品回复到原位,如果没有回复要在显著的地方标示。③药品存放定点定量、按有效期做到先进先出。④科室内各区域、各种器械有责任人,各种标识内容清晰完整。

2.2.3 常清洁 医疗器械、设备定期检修、清洁,保证处于正常状态及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个人使用物品自已负责清洁。

2.2.4 常规范 按照病区规定的制度,促进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①持续改进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等工作。②制定五常管理组织结构和责任人,将各项操作规程制度化。

2.2.5 常自律 每年组织1次五常法知识培训,新进院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五常法的培训与考核,使员工自觉执行五常法管理的规定,熟悉责任区域及职责,做到文明服务,着装整洁,仪容仪表规范。

2.3 评价方法

采用本院自拟的住院患者对医院环境满意调查问卷,调查对实施五常法管理前后对医院环境满意率。于2013年度向10998例患者发放问卷10998张,收回10283张,收回率为93.50%,均为有效答卷。2014年度向12350例患者发放问卷12350张,收回11734张,收回率为95.01%,均为有效答卷。实施五常法管理前后对相关病区的医疗仪器设备完好率、无菌物品合格率各进行100次的抽查。

护理缺陷发生率根据广东省《护理管理工作规范》中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护理部每月汇总各病区上报的护理缺陷发生总例数。护理缺陷率=年护理缺陷发生数/年住院患者总数×100%。

2.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系统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3 结果

五常法实施前后各项指标情况见表1。

4 讨论

4.1 提高形象 实施五常法管理后,病区物品摆放整齐,地面清洁,空气清新,为患者营造舒适清洁、和谐安全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穿戴整齐,使用文明的语言,增加了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打造了良好的医院形象。

4.2 提高安全性 实施五常法管理后,由专人管理各种医疗仪器设备,落实定期检查、维护工作,确保医疗仪器设备的完好并处于备用状态。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从根本上保障患者与医疗安全。

4.3 提高效率 实施五常法管理后,清除与工作场所无关的物品,病区各类物品、药品进行分类放置,标识清晰,将工作范围划分区域,落实区域责任人;保持存量最低水平;制定先进先出的制度;提供适当的物架及物柜;保持通道通畅,光线充足,注意湿度及温度;清除不必要的门、盖、锁;及时清除过期物品,减少护士查找物品和仪器时间,确保工作的精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4.4 提高自律性 通常30秒钟内找不到用品的原因:未合理分类,无醒目的标志,无人定期整理补充,不知存放在哪里。实施五常法管理后,护理部统一编写“5S”手册,定期进行“5S”检查,人人按照规定行事,养成好习惯,每天下班前执行5分钟“5S”;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个人自律性大大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4.5 改善品质 实施五常法管理后,护士们积极参与病区管理工作,并督导科室医生、护工、陪人、清洁员、运送人员等共同落实五常法相关制度,自觉履行个人职责,医疗服务与质量明显提高。

5 小结

五常法是一种正式的技术和工作方式,其强调管理中的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五个方面。我院实施护理五常法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各病区持续改善医院环境,树立了医院良好的形象,保障了医疗与患者的安全。

〔1〕 庄秀,林婵兰,方素萍,等.失效期登记及五常法管理在病区安全用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332-1334.

〔2〕 蒋红,汪志明,黄莺,等.“五常法”在基于JCI标准下病区药物管理中的实践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11):1012-1013.

〔3〕 赵倩,钟晶晶,刘正聪,等.“5S”管理方法在眼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3,15(17):56-56.

〔4〕 胡永玲.“5S”理论在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3,21(3):242.

猜你喜欢
护理部病区物品
称物品
护理部管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出院患者预后中的应用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闭环管理在儿科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中作用研究
找物品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