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萌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 300211)
透析治疗是一个极为漫长的过程,由于腹膜透析(PD)可在家中进行,这就需要患者参与到自己治疗过程中来,对疾病进行自我管理。因此,患者自护能力的强弱、操作质量的高低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透析效果。过渡期护理模式(Transitional Care Model,TCM)是指当患者在疾病治疗与康复阶段,为确保患者出院后能顺利转入另一医疗机构或是社区和家庭,同时能够继续进行疾病所需的治疗和康复,护理人员采取的一系列护理行为[1]。这一新的护理模式为出院后未完全康复的患者提供医疗帮助,为患者由医院返回家庭、社会正常工作生活提供过渡期照顾,弥补了患者出院后难以获得医疗帮助的不足,为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供依据。本研究应用TCM对PD出院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6至2013年1月在我科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后有4例因未能回院复诊而没有进行问卷调查,确定最终研究对象为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龄 (41.36±4.69)岁,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4例,高血压肾病17例,糖尿病肾病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5例;选择2013年8至2014年2月在我科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34例,女31例,平均年龄 (42.45±7.12)岁,其中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高血压肾病21例,糖尿病肾病1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①确诊为肾衰竭;②年龄>18周岁;③透析时间>3个月;④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⑤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②伴其他严重疾病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住院期间,护士在每日更换液体的过程中,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进行换液;在患者出院前,由腹膜透析护士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口头讲解居家腹膜透析的注意事项、饮食控制及并发症的预防,并每人发给一本“居家腹膜透析治疗手册”。在患者出院前1天(健康教育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调查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出院后5个月回院复诊时再次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调查。
1.2.2 观察组
1.2.2.1 成立过渡期护理干预小组 该小组包括2名护士,要求有至少3年的腹膜透析临床工作经验,且为主管护师以上职称。护士的职责是按计划实施具体的过渡期护理工作。在研究开始之前培训小组成员,学习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和腹膜透析的相关知识。
1.2.2.2 建立健康档案 护理干预小组为每位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疾病状况及腹膜透析治疗情况等。
1.2.2.3 干预实施过程 在患者出院前1天 (健康教育后),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调查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出院后进行为期4个月的过渡期护理干预,每月4次电话随访指导及每月1次家庭访视,共16次电话随访及4次家庭访视,干预结束1个月后,要求患者回院复查,同时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再次调查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1.2.2.4 干预方式及内容 ①住院期间的健康宣教内容同对照组。②出院后的电话随访:每周1次,每次10~20 min。询问患者近期的疾病状况、腹透操作掌握程度及执行情况。根据患者的问题进行指导,解答患者所提出疑问并给予合理的建议,预约家庭访视时间;③出院后的家庭访视:每月1次,每次30~60 min。患者出院后第1周即进行1次家庭访视。家庭访视的内容主要包括:观察患者或患者家属腹透操作过程,提出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示范操作,并要求患者或患者家属反复练习强化,直到患者或患者家属熟练掌握操作;观察腹膜透析的环境并提出改进方法,重申腹膜透析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特殊情况处理、外出口护理、水平衡等;对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手卫生、无菌操作、作好透析记录、导管正确固定、按时复诊等;嘱咐患者坚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并观察用药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血生化,保证充分透析;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患者每日摄入的钠盐量不应超过3 g,可选用低钠盐;详细记录出入量记录,入量包括饮水量、输液量及蔬菜、水果等,出量包括透析超滤量、尿量、呕吐量以及每日500~700 mL的不显性失水量(随季节而变),要保证每日的入量和出量大致相等,教会患者观察水肿,观察下肢、足部、眼睑、手、上肢以及腰骶部有无水肿,监测体重,如短时间内体重增长过快,则说明水负荷过重;妥善护理导管出口处,保持其清洁干燥,同时要妥善固定,避免牵拉;和患者谈心,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痛苦,释放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1.2.2.5 质量监控 建立腹膜透析日志,嘱患者或患者家属记录每次腹膜透析进行情况,透析过程中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及处理措施,不明事宜进行记录,以在电话随访或家庭随访时加以解决。
1.3 测评工具 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用于评估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适用于成人患者,于1979年由Kearney和Fleischer编制。2000年,Wang HH和Laffrey将其翻译成中文,测得内容效度指数(CVI)为 1.0,内部一致性 Cronbach’s α 为 0.56~0.92。该量表包括43个条目,其中第11个条目为反向计分,总分 172分,分为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和健康知识四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分值超过总分的66%为高水平,在总分值的33%~66%为中等水平,低于总分值的33%为低水平。总分反映测试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越高则自我护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17.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及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2.2 对照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变 对照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及总分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n=56)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变(分,±s)
表2 对照组(n=56)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变(分,±s)
干预时间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 自我概念 健康知识 总分干预前 32.50±8.40 21.50±7.21 17.90±5.13 15.90±5.17 87.80±16.57干预后 32.10±7.92 21.10±6.67 17.30±4.67 13.90±3.70 84.40±14.31 t 0.26 0.30 0.64 2.372 1.16 P >0.05 >0.05 >0.05 <0.05 >0.05
2.3 观察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的改变 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n=56)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变(分,±s)
表3 观察组(n=56)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变(分,±s)
干预时间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 自我概念 健康知识 总分干预前 30.60±8.86 20.30±6.07 16.40±5.30 15.20±5.37 82.50±11.07干预后 40.80±5.85 26.80±5.28 23.50±5.25 21.30±4.90 112.50±6.08 t 7.75 3.51 7.67 6.76 19.15 P <0.01 <0.05 <0.01 <0.01 <0.01
2.4 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变 干预前,两组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两组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变(分,±s)
表4 干预前后两组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变(分,±s)
总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56 32.50±8.40 32.10±7.92 21.50±7.21 21.10±6.67 17.90±5.13 17.30±4.67 15.90±5.17 13.90±3.70 87.80±16.57 84.40±14.31观察组 65 30.60±8.86 40.80±5.85 20.30±6.07 26.80±5.28 16.40±5.30 23.50±5.25 15.20±5.37 21.30±4.90 82.50±11.07 112.50±6.08 t/χ2 1.21 6.78 0.98 5.13 1.58 6.87 0.70 9.44 2.03 13.67 P>0.05 <0.01 >0.05 <0.01 >0.05 <0.01 >0.05 <0.01 <0.05 <0.01组 别 例数 自我护理技能 自我护理责任感 自我概念 健康知识
3.1 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现状 自我护理行为是个体为满足自我护理需求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包括满足一般性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满足生长发育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和满足健康偏离性自理需求的自理行为[2]。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及综合得分均处于较低水平,这与郭玲玲等[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研究表明PD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较低,这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首先,我国目前的社会医疗保健体系不健全,对疾病的自我保健的宣传力度不够,患者自身的自我保健意识也较差;其次,由于腹膜透析是居家治疗,没有医护人员的监督指导,患者自身的依从性也较差;再者,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患者进行全面且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最后,传统的临床护理更侧重于住院患者的疾病护理,而缺乏对出院后居家自我护理的患者进行正规的护理技能培训及指导。
3.2 以TCM为基础的护理能提高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终末期肾病患者经住院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后,很多患者选择回家进行腹膜透析,而这一时期正是疾病恢复的重要阶段,也是过渡期护理干预的最佳时期,一般过渡期护理是在患者出院2~6个月进行[4]。卜志华[5]等研究证明过渡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P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者的健康转归。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 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通过过渡期护理,可以持续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及监督,了解PD患者自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及时有效地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向患者传递健康理念,纠正不当的生活方式并监督患者执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腹膜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还显示干预前观察组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通过干预使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本研究中干预后对照组的健康知识低于干预前 (P<0.05),说明患者回家后,由于没有医护人员的监督和指导,而在医院接受的相关培训与指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忘,从而导致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降低。
综上所述,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较差,通过出院后的家庭及电话随访的过渡期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从而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单伟颖,李青,郭金玉.过渡期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3)284-286.
〔2〕 耿利琼.过渡期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出院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26(6):1716-1718.
〔3〕 郭玲玲,胡雁,费锦萍,等.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36-438.
〔4〕 Naylor MD,Sochalski JA.Scaling up:bringing the transitional care model into the mainstream[J].Issue Brief(Commonw Fund),2010,103:1-12.
〔5〕 卜志华,刘丽,周丽丽.过渡期护理干预对腹膜透析出院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6):54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