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曦 刘 萍 陈 娜 郝建秀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天津 300211)
职业压力是从业人员因职业要求、个体不平衡造成的身心压力状态[1],直接表现为职业倦怠,重者可能会产生心理、生理问题,甚至职业性损害[2]。在医疗资源紧缺、医患矛盾突出的大背景下,护理人员因其工作性质及环境、社会地位和风险等造成的压力,特别是心理压力要比其他职业更为突出[3]。目前国内外研究对护士职业压力的主观体验的质性研究较少,本研究调查了临床护士的职业压力来源分布和护士对压力的主观认知感受,以期为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环境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 从我院在职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100名纳入研究,调查职业压力来源分布情况;从中随机抽取24名进行主观体验调查。纳入标准[4]:①有至少两年的工作经验并没有自报有精神病史;②在编在岗,正常上班;③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未取得护士执业证书者;②有心理疾病或精神病史。
1.2 研究方法
1.2.1 资料收集 本研究遵循知情同意原则,受访者充分了解了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基本步骤和隐私保护措施等,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在研究人员指导下,研究对象填写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现场审核并收回。在对访谈对象进行调查时对交谈内容进行同步录音,访谈持续时间40~90 min。对发生在环境中的事件及时、客观地记录,包括研究对象的反应、感觉、思想、困惑和解释等。在实施访谈或观察时不断查看记录,归纳资料并添加评语。整理过程中隐去患者的真实姓名,以编号代替。
1.2.2 访谈方法 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即在安静、不受外界干扰、便于交谈的地方进行,访谈氛围轻松,时间充足。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5],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后进行公开的半结构式问题的提问。首先让参与者对自己的一个正常工作日做一个简短的评价,表达自己的具体经验和看法。然后,请她们具体、深入地表达或者解释一下她们对职业压力的认识和切身感受。此外,研究者还会再做一引导,提出类似下面的问题:作为一名护士,您觉得都有哪些方面的压力?您是如何应对的?可以列举一两个实例吗?工作上的压力给您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1.2.3 资料分析 所采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为2007年修订版,每个条目有“0、1、2、3”4 个选择项分别表示:没有压力、轻度压力、中度压力和高度压力。各因子包含条目得分之和为该维度原始得分,各因子原始得分除以包含条目数为各因子平均分,依据该平均分进行排序以确定各因子对护士职业压力的影响的主次顺序。采用Colaizzi的关于现象学资料的七步分析法[6],访谈结束后反复播放现场录音、查阅记录资料、回忆访谈情景,逐一斟酌谈话内容和受访者的表情变化,进行资料分类。编码、甄别各类资料之间的相互关系,提炼出主题和要素,要求提炼出的主题必须紧扣“职业压力”主题,与职业压力高度相关,必须是受访者主观感受的共性部分,而非个案,必须是主观反应的集中点,要突出重点。为保证资料的信度,由两名研究者独立整理资料,然后将两份结果共同讨论,确定最终结果。
2.1 临床护士职业压力描述分析 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各因子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工作环境与性质、患者及家属、地位与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和专业技能,具体数据详见表1。
表1 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各因子得分情况(±s)
表1 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各因子得分情况(±s)
注:因子平均得分=因子得分/包含条目数。
压力源因子 因子原始得分 因子平均得分工作环境与性质(12 条目) 25.20±5.87 2.10±0.49患者及家属(6 条目) 11.40±1.93 1.90±0.32地位与职业发展(4 条目) 6.80±1.07 1.70±0.27人际关系(10 条目) 14.20±2.84 1.40±0.28专业技能(6 条目) 7.30±1.99 1.30±0.33
2.2 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主观体验归纳
2.2.1 持续的精神高度紧张 被访谈者都感觉时刻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刻准备着应对突发状况。并且这种紧张状态会一直持续到下班后回家的路上或在家里。“有时候在家里,特别是科里有重症患者或者加班密集时,晚上入睡之前老有幻听,老觉得手机在响。入睡后可能会突然被一个很轻的声音吵醒,以为是科室打电话过来。”经常保持这种压力反应状态,精神上很容易疲惫,睡眠质量差甚至长期失眠。通过对比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的切身体验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经验的积累,这种紧张反应状态有所减轻。
2.2.2 突发状况最难应对 上班时间,除了繁忙的护理工作,最令她们紧张的是不可预见的突发情况,如患者病情恶化或家属的不理智行为。全部被访谈者均有这样的体验:没出现问题时,最害怕出现问题;出现问题了,最害怕问题最终归咎于护士的失误。一位护士说 “很多患者家属稍不满意就找护士理论,甚至谩骂,有的直接去找护士长和主管医生告状,当场动手的并不少见”。仅有2年工作经验的一名护士说:“有一次值夜班,巡视时看到一个患者趴在床边大量呕血,我都懵了,一边跑过去一边喊医生。虽然医生及时处理了,但是那几天我一直都提心吊胆的,生怕那患者再出什么大状况”。经验丰富的护士也指出,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对一些常见的意外状况处置起来心里越来越“有底”,但是对未知突发状况的恐惧心理并没有减轻。
2.2.3 同事之间、医护之间关系紧张 有过半数(13/24)的护士提到护士与医生之间,护士之间的不良工作关系给她们带来了压力。原则上医生开具医嘱,护士必须不折不扣的遵医嘱执行,然而很多情况下开具的医嘱,护士实施起来很困难甚至无法实施而需要与医生沟通,做一些调整,在这过程中医生容易不耐烦。护理巡视时,遇到各种问题向医生汇报,医生也会不耐烦。久而久之,医护矛盾就会积累下来。有5位受访者提到科室护理部与医生们整体不和,护士长和科室主任也无奈。全部受访者都提到,护士之间也会因性格问题、排班、加班问题产生摩擦,护理人员内部关系紧张,工作配合不协调,出现问题互相推诿、指责,甚至暗中搞小动作等。多数护士认为“从事这样的工作本就如履薄冰了,还整天生活在这样一个‘互相算计’的群体中,更加提心吊胆了”。
2.2.4 社会尊严和地位得不到尊重和认可 受访者都表示,相当一部分压力来自“护士”这个职业在社会中的角色。一位护士长指出:“社会公众眼中的 ‘护士’往往是病房里伺候患者的,干的活又脏又累,低人一等,根本没有社会尊严可言”。多位护士提到,结识陌生人时,一提到自己是护士,很多人的眼光和语气都让人感觉很不舒服。有5位说,谈恋爱时,男方家长都不愿意接受护士职业。社会舆论和切身的职业体验,让她们对自己的工作逐渐失去热情。一位护士长说:“虽然每年毕业很多护士,医院也会招聘一些新人,但是有的人干不了几年就跳槽了,留下来的也都没有什么工作热情了,逐渐都麻木了。”
2.2.5 无法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 繁重的工作使得护士们难以像普通家庭主妇一样做好妻子、母亲的双重角色,无法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一位护士说:“由于科室工作繁忙,压力大,根本就腾不出时间和精力来好好的规划自己的家庭发展,顾不上孩子和丈夫,常常听到老公和孩子的抱怨,自己也很愧疚。”另一位护士说:“因为工作,孩子的家长会一直都是爸爸去,甚至是爷爷、奶奶。赶上节假日,别人都是一家人高高兴兴的出游,而我们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绝大多数护士都深深觉得职业压力让她们心力交瘁,身体一直处于慢性疲劳状态,心情烦躁,易怒,甚至抑郁。在家里很想跟家人一起看个电视,聊聊天,可是下班回到家就已经打不起精神来了,只想好好睡一觉,一睡不醒才好。
3.1 临床护士职业压力多元性 有效识别护理工作中的压力源是护士职业压力管理的首要前提,护士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其角色的特殊性决定了她们在工作当中承受的巨大压力。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仅严重影响到她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到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因子得分可以看出,工作环境与性质是首要压力来源,得分明显高于其他方面。工作性质是既定的,从管理制度、工作制度上给与保障,尽可能的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是有效缓解护士职业压力的关键所在[7]。在既定的工作环境和制度下,护士直接面对的是患者的病情、心理和言行举止及家属的各种不冷静行为,使得护士在面对脾气暴躁的患者及家属时,尽量躲避,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口角甚至肢体冲突,长此以往,既不利于护患的交流,又可能激化矛盾。一方面需要护理人员掌握较高的沟通技巧,提高护患交流效果;另一方面可以从探视制度上做出调整,减少人数过多、过频的探视。在医疗工作中虽然医生和护士是一个科室中分工合作的两个群体,但是在患者和家属的心目中,医生是高高在上,令人敬畏,而护士则恰恰相反。护士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专业前景不被看好,晋升难度大,使得部分护士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人际关系和专业因子得分相对落后,说明这两方面的压力相对较轻,多数人都可以有效应对。
3.2 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主观感受较为集中 参与者的体验和看法被归为五个主要类别:“持续的精神紧张状态”、“突发状况最难应对”、“同事之间关系紧张”、“社会尊严和地位得不到认可”及“家庭生活严重受扰”。前四类可确认为职业压力的现况和影响因素,“家庭生活受扰”即可视为是护士职业压力的体现,也可视为给家庭带来的不良后果。“三班倒”工作制严重扰乱了护士正常的作息规律,上班时间要做好打针、输液等日常护理工作,护理文件书写,医嘱整理、录入,出院患者账目核对以及许多非护理性工作。在繁重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患者病重和难以预知的变化是造成紧张压力的主要因素,各种惨痛事件增加了这种压力的强度,这与史德焕[8],Mohsen Adib-Hajbaghery[9],Aoki[10]等的研究结果一致。面对突发状况,任何人都会有措手不及的感觉,但也会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有所好转,对未知的担心却始终困扰着临床护士们。在科室中,医护人员是作为一个团队在工作,积极默契的配合是处理突发问题的关键。因此有一个良好的同事关系,一起应对突发问题也是缓解职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11,12]。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评价,会严重的削弱护士的积极心理因素,不但影响护士自身正常生活,也容易导致工作懈怠,服务态度差等问题[13],这个问题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来逐步解决。
临床护士面临的压力构成众多,主观体验以不愉快甚至恐惧、无奈和痛苦为主,严重影响着护士这一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受访者一致认为,想要做到有效缓解护士压力,首先要从医院管理层面着手,从制度上保障,切实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其次要提高护士待遇,使她们的辛勤劳动得到合理的回报。护士个人也应当正确评估自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业务素质和自身素质[14],不断充实自己,保持良好的体格与心态来完成全面的护理工作。
〔1〕 王侠,罗红格,石荣光.护理人员职业压力与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l,19(2):180-181.
〔2〕 谭健烽,禹玉兰,蔡静怡,等.医护人员职业压力与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相关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4):684-686.
〔3〕 Melnyk BM,Hrabe DP,Szalacha LA.Relationships among work stress,job satisfaction,mental health,and healthy lifestyle behaviors in new graduate nurses attending the nurse athlete program:a call to action for nursing leaders[J].Nurs Adm Q,2013,37(4):278-285.
〔4〕 郭加佳,周作霞,赵惠,等.临床护士结构性授权与职业压力及工作倦怠关系模型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8(3):31-35.
〔5〕 卢红梅.妇科肿瘤患者术后性生活现状的现象学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0):8-10.
〔6〕 何悦,陈京立.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母亲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396-399.
〔7〕 潘竞红.手术室护士职业压力原因分析及应对方法[J].天津护理,2013,21(6):542-543.
〔8〕 史德焕,赵静,刘晓燕.护士职业压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4):4-7.
〔9〕 Mohsen Adib-Hajbaghery,Marzieh Khamechian,and Negin Masoodi Alavi.Nurses’perception of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A qualitative study[J].Iran J Nurs Midwifery Res,2012,17(5):352-359.
〔10〕 Aoki M,Keiwkarnka B,Chompikul J.Job stress among nurses in public hospitals in Ratchaburi province,Thailand[J].J Pub Health,2011,33(9):19-27.
〔11〕陈凤姣,李继平,马芳.规范化培训的低年资护士护理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1099-1102.
〔12〕李雁平,刘彦慧,李春芳,等.硕士学位护士临床实践工作初期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9):15-19.
〔13〕 张彤.ICU 护士工作压力与应对[J].天津护理,2012,20(1):59-60.
〔14〕于霞云.对临床护士压力构成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4C):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