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杰
物流企业员工职业信用档案建设浅谈
郭玉杰
了解员工的职业信用在保证用人单位人才质量和减少损失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快速发展的物流企业来说,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员工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是必要且可行的。物流企业可以在原有人事档案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建设和完善具有行业特点的员工职业信用档案体系。
物流企业;员工职业信用档案;建设路径
职业信用是用人单位对员工在任职期间遵循组织文化、伦理道德和单位各项规章制度的信任能力,是个人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员工的职业信用能有效减小单位因用人不当造成的损失,对用人单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员工职业信用档案对我国的很多用人单位而言,是一个新生事务,应该如何着手建立和有效利用是一个难题,特别是在我国公民个人信用体系缺失的条件下,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人事档案制度,为员工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提供了现实基础。
我国的人事档案制度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发展到今天,我国的每一个公民都有一份人事档案,记录了个人生活、求学和工作中的经历,收集了能够作为凭证的各种材料和数据。人事档案能够较好地说明个人的自然状况,一直以来是用人单位考察和利用人才的主要依据。人事档案中记录了员工在工作中的各种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员工的个人信用,以此为基础,按照科学的方法增加员工职业信用记录的内容,就可以建立职业信用档案。通过对传统人事档案的有效利用,既可以激活人事档案的原有功能,又可以大大节省职业信用档案建立的时间和成本,一举两得。
这里所说的物流企业既包括物流业务专营企业,如各种类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又包括物流业务兼营企业,如工商企业附属的物流部门或企业。近年来,我国物流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遇到了一系列信用问题,通过员工职业信用档案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物流企业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物流企业建立员工职业信用档案的必要性
1.物流企业员工招收门槛低、流动率高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随之产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由于物流行业中一些工作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低加上劳动密集型企业普遍面临的“用工荒”问题,使得物流企业纷纷降低了人员招收的门槛,造成从业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此外,由于物流行业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不规范以及企业之间人才竞争激烈,造成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流动率较高,人员在不同企业间不断流转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完善的职业信用档案做保障,物流企业难以保证所招收员工的质量,很可能因为用人不当而遭受巨大损失。经常出现的快递员暴力分拣、私自盗取客户快递商品现象就是有力的证明。
2.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
物流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试图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和信用意识。员工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是物流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从各个层面推进和完善企业文化。精神文化层面,员工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能够督促员工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制度文化层面,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能帮助物流企业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员工形成硬性的约束;行为文化层面,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能够规范员工的一言一行,不良的职业信用记录可能对员工的职业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物质文化层面,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员工向客户提供更优良的服务,展现良好的企业形象。由此可见,员工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是物流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切入点,是完善企业文化的必要措施。
3.传统的人事档案工作问题重重
传统的人事档案虽然可以作为员工职业信用档案建立的基础,但是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人事档案工作暴露出了大量问题,如记录造假严重,可信度低;内容陈旧、单一,和职业信用相关的内容较少;由于人才流动加快,档案流动跟不上人才流动造成的“死档”现象;管理方式过于封闭,无论是当事人还是用工单位,无法及时查阅等。这些问题导致无法用人事档案简单代替职业信用档案,而必须在原有人事档案的基础上单独建立员工职业信用档案,并以平台发布的方式始终伴随员工的职业生涯,以便随时随地查阅。
(二)物流企业建立员工职业信用档案的可行性
1.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按照我国传统的人事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干部档案由组织部门统一进行管理,职工档案由单位的人事部门来进行管理,这些档案的流动和查阅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这种情况下,建立向整个社会开放的公共信用体系根本无法实现。随着公务员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同系统内的干部档案实行了分类管理,人员流动的加快使得档案管理机构不断增加,除了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外,还出现了大量社会性的专业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这就使得个人职业信用档案从人事档案中分离出来,进入社会公共信用体系成为可能。
2.法律保障的不断完善
员工职业信用档案中记录了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其中涉及一些个人隐私,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条件下,职业信用档案很难建立并向社会公开。2002年12月23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首次提请审议的民法典草案中规定了公民享有信用权。信用权是公民在经济上、道德上值得他人信赖的权利,在信用权的框架内,公民和法人有权查阅、复制和更正自身及利益相关者的信用资料,这就为物流企业建立员工职业信用档案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3.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
员工职业信用档案仅仅在企业内部建立是不够的,必须能够伴随员工流动并向社会公开,而且要及时地更新,这就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物流是伴随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的,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技术基因,这种技术优势使员工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和有效管理成为可能。随着以3G、4G为代表的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物流企业可以将内部的员工职业信用档案提供给权威的信用管理机构,员工本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借助移动智能终端随时随地地查询、更新和更正职业信用档案中的记录,为职业信用档案的充分有效利用提供保障。
(一)实施人事档案的分类和社会化管理
传统的人事档案是员工职业信用档案的建设基础,在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过程中,要对传统的人事档案进行分类,并进行社会化的管理。国有物流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人事档案要进行单独管理,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条例》的规定来执行,档案材料的收集、管理和使用遵循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对于国有物流企业中的非干部和非国有物流企业所有员工的人事档案可以进一步分类,其中与职业表现和信用有关的凭证和记录可以作为个人职业信用档案进入社会公共信用体系,由专门的信用机构建设并管理。另一类作为用人单位内部的考核档案,为单位的人事考核制度服务,仅限在内部使用,不向社会公开。这种对传统人事档案的分类管理,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员工个人隐私,又能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是建设员工职业信用档案的有效举措。
(二)引入第三方进行职业信用评估
在社会化的公共信用体系没有建立之前,企业无法从权威的渠道得到员工的职业信用档案。为了保障自身的权益,物流企业在招聘重要岗位的员工时,可以借助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应聘者的职业信用进行评估,建立其职业信用档案。在第三方机构的建立方面,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资信公司能够提供职业信用评估服务,有些地方的人才服务中心成立了专门的业绩档案部,可以对求职者的资料进行核实评估,建立业绩档案并向用人单位提供信用报告。这些第三方职业信用评估机构虽然存在信息重复建设以及对个人隐私的侵犯等问题,但总体的方向是正确的,其所搜集的职业信用资料将成为今后建立社会公共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础。
(三)建立规范的职业信用档案流程
为了保证员工职业信用体系的科学性和完备性,在建设职业信用档案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和遵循规范的流程。这个流程一般由五个环节构成,分别是建立模型、征信、评价、信息查询、仲裁及监督。在建立模型环节,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行业特点确定职业信用指标模块,一般应包括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两方面内容,以此为依据建立应用模型,这是构建员工职业信用档案的前提和基础;征信环节是在应用模型建立的基础上搜集与职业信用有关的信息,这一工作通常由第三方机构来负责实施,如人事代理机构,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搜集信息,并在条件具备时向外界提供;评价环节是根据建立的模型和搜集到的信息对员工的职业信用给出评价结果,这一环节的重点工作是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应尽可能量化,不能量化的指标要和具体的行为联系起来,便于比较;查询环节是指物流企业对员工的职业信用档案进行查询,这一环节要将信息公开和保护个人隐私结合起来,保证物流企业的查询是必要的而且不会将员工的信用资料泄露出去;仲裁及监督环节是指公众要对整个职业信用档案的建设和利用过程进行监督,并将出现的纠纷交由权威机构进行仲裁,这一环节是职业信用档案有效性的有力保证。
(四)构建职业信用档案信息共享平台
物流企业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强大的技术基因,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使这一能力更加强大。针对物流企业员工流动率高以及第三方信用评估机构众多的问题,可以在政府的主导下构建统一的物流从业人员职业信用档案共享平台。所有物流企业员工的职业信用档案都保存在平台的数据库中并不断更新,员工本人可以随时查询自身的职业信用状况,物流企业则需要经过员工的同意和授权后才能查询。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借助移动互联技术使职业信用档案的查询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信息更新更及时。
[1]杜晓丹.论个人职业信用档案的建立[J].浙江档案,2004,(02).
[2]张春昕.论在我国建立职业信用档案体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11).
[3]郭远红,张春昕.人事代理视角下的个人职业信用征信模式研究[J].兰台内外,2009,(04).
郭玉杰,男,河南新乡人,硕士,河南新乡学院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商品流通、商业物流。
F240
A
1008-4428(2015)07-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