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河南科学谋划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

2015-01-01 16:51崔闻天李铜山
市场周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核心区河南河南省

崔闻天,李铜山

浅论河南科学谋划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

崔闻天,李铜山

粮食大省河南要谋划实施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确保粮食安全,就必须“坚定总坐标、坚持总思路、完善总方略”,构建与多方诉求一致的利益导向机制,力促战略谋划一定要精准而精细,所走路子一定要踏实而扎实,宣传基调一定要合情而合理,应对措施一定要得体而得力,政府行为一定要适度而适当,发展目标一定要恰当和妥当。

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粮食安全;利益导向机制

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既是河南省强力实施的“三大国家战略”之一,又是“三大国家战略”中的重要支柱。而要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精神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河南实际扎扎实实地践行这一战略,就必须有坚定的总坐标、坚持的总思路和完善的总方略,科学谋划和统筹实施。

一、将确保粮食安全作为坚定的总坐标

(一)河南已经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河南省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用占全国1/16的耕地,做到了粮食总产量占全国近1/10,夏粮产量占全国近1/4,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举足轻重。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河南省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持续推进高产创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打造粮食产业集群,不断完善强粮惠粮政策,建立健全科技推广体系,深化粮食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增加,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粮食生产布局更趋集中,高产粮食作物比例日趋扩大,粮食产量实现了“十二连增”。

河南素有“中国粮仓”的美誉,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极端重要性。河南作为第一人口大省,在确保本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近些年每年净调出的粮食及粮食加工制成品均在300亿斤以上,对于再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河南仍会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总目标

确保全省和国家粮食安全,这既是河南省的一个总目标,也是国家的一个总目标。河南作为粮食大省,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谋求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的健康实施,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全省既感到责任重大,也感到工作自豪。

而要按照“坚定总坐标”的战略思路确保粮食安全,就要贴合国情、省情和农情,积极主动地加快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

二、将构建与多方诉求一致的利益导向机制作为坚持的总思路

(一)粮农增收难已成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在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粮农的收入却不像粮食生产那样让人满意。或者说,粮农增产与增收并不那么协调。2010年,河南粮食产量(5437万吨)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54641万吨)的10.0%,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5524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元)的93.3%;2014年,河南粮食产量(5772万吨)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60710万吨)的9.5%,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9416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10489元)的89.8%。2014年与2010年相比,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河南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仅仅下降了0.5个百分点,而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却下降了3.5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粮农的增产与增收息息相关,从很大程度上讲增收是增产的基础,增产的同时如果不能导致增收,势必会大大影响种粮增粮的积极性。

尤其是,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要持续地做到增粮与增收同步和协调,仍面临多重困难和制约。当前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粮食增产面临的困难和制约,主要体现在增粮积极性持续偏低,农业基础持续薄弱,资源环境约束持续趋紧,市场需求压力持续加大等诸多方面。当前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增收面临的困难和制约,主要体现在增收基础依然薄弱,增收渠道依然不畅,农民技能依然不高,农村社会转型持续深化等诸多方面。当前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增粮又增收面临的困难和制约,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经营“高成本”与“低效益”并存,农业生产经营“高投入”与“高约束”并存,农业生产经营“高风险”与“强惯性”并存等诸多方面。

(二)利益诉求不一致已成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必须直面的关键因素

当前,直接影响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实施的一个直接而关键的因素,就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粮食生产者等三者的利益诉求不一致,这突出地表现在:从国家或中央政府层面来看,重心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以社会效益为主;从河南省及地方政府层面来看,既要保粮食安全,又要保财政收入及农民增收,或者说,既要有社会效益,又要有经济效益;从粮食生产者层面来看,主要是保收入增加,即以经济效益为主。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粮食生产者等三者的利益诉求存在巨大差异,从理论层面讲增粮又增收两者存在内在悖论,从实际操作层面讲增粮又增收两者存在难以协同的机理。鉴于此,就会不难理解如下现象:每逢大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力号召抗旱保收,甚至给粮农提供免费柴油和汽油,而农民却不“买账”——不愿意费时、费力地用高昂的成本生产廉价的粮食,抗旱保收的积极性怎么都调动不起来。

(三)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中必须构建增粮又增收的导向机制

于是,河南省及地方政府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就面临着到底是重社会效益还是重经济效益的两难选择。如果重社会效益,显然与国家的战略取向和党中央国务院对河南省的要求相符,但与粮食生产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获得更多利润的诉求相悖;如果重经济效益,就可能会使粮食生产者的收入得到更大的改善空间,但可能承担不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显然,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就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强力构建与多方诉求一致的利益导向机制。或者说,实施的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战略要力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从而达到多方利益兼顾的目的。

三、将科学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作为完善的总方略

要强力构建与多方诉求一致的利益导向机制,就要按照“完善总方略”的战略谋划,全力促成“六个一定要”。

(一)战略谋划一定要精准而精细

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战略谋划一定要精准而精细。就精准而言,一定要讲究时间上的精确和空间上的准确,谋求地理上的准确定位。就精细而言,一定要讲究逻辑上的精致和指导上的细密,谋求发展上的协同。

(二)所走路子一定要踏实而扎实

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所走路子一定要踏实而扎实。就踏实而言,一定要让粮食产业切实有利可图,让粮食生产核心区的粮食生产者获得社会平均之上的利润。就扎实而言,一定要普遍开展粮食产业集聚区建设,并将之作为全省粮食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三)宣传基调一定要合情而合理

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宣传基调一定要合情而合理。就合情而言,一定要多向国务院呈递报告,倾诉全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中的难处和苦衷,让中央政府理解和认可。就合理而言,一定要恳请中央政府多伸出援手,施行政策倾斜,让粮食生产核心区享受到充足的财政转移支付和种粮补贴特别待遇,让种粮成为一件很荣光的事情。

(四)应对措施一定要得体而得力

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应对措施一定要得体而得力。就得体而言,一定要明晰建设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和必须克服的困难,如针对近些年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所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的严峻形势,强力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就得力而言,一定要积极向中央政府进言,由中央政府出大头、地方政府出中头、粮食生产者出小头,在粮食生产核心区优先普及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彻底解除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的一大后顾之忧。

(五)政府行为一定要适度而适当

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政府行为一定要适度而适当。就适度而言,一定要宣传种粮的重要性,也可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农民种粮,但不能逼迫农民只能种粮。就适当而言,一定要避免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为中的越位、缺位、错位等“三位现象”,让粮食生产者在利益博弈中有话语权,有获得较高收益的权利和实惠。

(六)发展目标一定要恰当和妥当

实施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发展目标一定要恰当和妥当。就恰当而言,一定要让粮食生产核心区的基本政策措施合乎粮食生产者的愿望和要求,让主要产粮区成为令人羡慕的地区。就妥当而言,一定要通过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打造“粮仓”中的“粮仓”,让粮食生产核心区的涉粮者感到有奔头,让粮食生产的“粮仓效应”能持续放大。

[1]赵予新.产粮大省粮食产业链优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吴海峰.粮食主产区实现农民增收的系统研究[J].中州学刊, 2014,(10).

[3]李铜山.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的几点理性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

[4]李铜山.促进粮食稳定增产的产业政策建议[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F326.11

A

1008-4428(2015)07-05-02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研究”(2012BJJ053);

河南省软科学项目“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成长机理和发展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132400410171)。

崔闻天,男,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

李铜山,男,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粮食经济。

猜你喜欢
核心区河南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某地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公路改造新理念的应用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