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新常态的几点认识和思考

2015-01-01 12:35韩永文
全球化 2015年8期
关键词:常态经济发展

韩永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进行了全面阐述,这是对我国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理性而科学的判断,为做好经济工作提供了遵循。做出新常态的战略判断,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产业转型升级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面对新常态,必须全面准确把握新常态,清醒认识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一、正确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是一个含义丰富、具有深意的重要表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增长速度换挡、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动力转换等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新常态呈现的新特点;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九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新常态的表象特征和内涵特征,以及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历史地、辩证地分析了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进入到中高速增长和适速增长阶段的发展特征,以及因应变化的经济政策。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一步理解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一种必然趋势。从表象上来看,经济新常态最直接的感受就是经济增速放缓。从国际经济发展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在经历持续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后,通常都会进入由高增长向中低增长迈进的艰难“换挡期”。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历史上都曾经有过一段高速增长时期,之后都不可避免地进入经济增速调速换挡期。美国经济由于工业技术革命催动生产率快速提高,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期曾经有过高速增长时期,遭受1929年经济大萧条重创后,美国经济增长明显回落,甚至出现经济缩水。日本经济1955年—1973年年均增长9.8%,韩国1962年—1991年年均增长9.2%。伴随着投资乏力、产能过剩等问题凸显,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均出现回落,降幅有的在30%左右,有的高达40%~60%,如日本经济在1974年—1990年间,增速放缓到5%左右。进入新世纪,则因内部经济结构矛盾累积和外部金融危机冲击而出现经济失速。韩国经济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1997年—2001年年均增速放缓到3%。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7%,90年代年均增长10%,本世纪前八年 (2000年—2007年)增速提高到10.5%,世界金融危机后的2008年—2011年增速为9.6%,2013年放缓至7.7%,2014年进一步降至7.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世界奇迹,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必然。但是,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无论是从经济学说史的演进发展看,还是从世界经济演变史来看,任何一个经济体的发展都可能有生产力能量集聚和集中释放而形成超常规增长的发展时期,但必然看到,这种现象是超出一般规律的一种非常态。从我国的情况看,由于“文革”时期生产力进步因素长期被压抑,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整体贫困低下所形成的、长期不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冲动,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催生下,形成一定条件下的生产力能量集聚和释放,经济在一定时间段出现超常规增长是必然的。随着生产力集聚能量完全释放出来之后,经济发展过程必然面临生产力技术构成提升的调整、酝酿和重组,经济增长必然也会随之进入调整期。此外,由于市场竞争加剧,社会商品供给能力形成“超饱和”平台,在新的市场需求没有大面积创造出来的情况下,需求增长又未有大的新的跟进 (在人口既定的条件下,人们基本需求增长是常态的),经济增长调速换挡就是必然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就是进入了这样一个阶段,即进入到了经济结构调整、生产要素配置重新组合和经济增长速度必然调整的时期。这是经济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也符合多数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稳定的基本面仍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将表现在内涵与强度、增长动力与技术进步模式发生变化,但其追赶发达国家发展的特征仍在,仍具备一定的后发优势。我赞成时下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即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是经济失速,中国经济虽然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抑或适速增长,但仍处于世界各经济体中的最高增速。近两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近30%。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量相当于一个土耳其,人均收入是印度的3倍。2014年,中国经济实现了7.4%的增长,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对应的经济总量达到8000多亿美元,比五年前增长10%对应的量还要大。2014年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总量达到63.6万亿元,一个百分点的增长就意味着6000多亿元的新增产出。在这个基础上,即使是保持7%左右的增长,其新增经济规模绝对值也是可观的。更重要的是,转型中的增长会更加扎实更有效率,它将迫使市场主体更加重视追求技术进步和增长质量,以期形成有支出基础的经济效益。

当前,三大国家战略正在实施,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创客”等为技术支撑,中国经济中高速发展新的动力之源正在孕育。眼前的经济运行也显示,“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需求分析、重视创新和质量效益,发展态势都比较好”“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只要我们保持定力,平心静气,将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切实放在推动结构调整,鼓励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创业上,假以时日,必将会很快形成一些以先进技术为先导的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因此,中央关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在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是非常正确的,也是有信心有定力的体现。进一步说,这种变化将是促使经济蜕化升级、促生蝶变的必经之路,它将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的是我国经济发展总体稳定和注入新动力、新活力,基础更加坚实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

第三,与经济新常态新趋势相适应,经济政策要有“新思路”,形成经济政策的新常态。从国际经验看,经历较长时期高速增长的国家,在转型期一般容易出现“速度依恋”,或政策调整跟进不及时等问题,因而速度一掉就容易出现刺激的冲动。需知道,如果有悖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规律,即便是再强的刺激政策,也会见效甚微,抑或暂时稳住了增长,却使矛盾进一步累积,迟缓甚至打破经济结构重整的平衡机制以及市场创新的活力。因此,面对新常态,我们的思维也必须跟上新状态,经济政策也要有新思路。当前,中国的劳动力等要素成本逐步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到达或接近上限,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国际市场需求依然不振,靠拼投入、高消耗、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即便依赖这种政策使经济增长暂时得以稳住,从长远看将是“饮鸩止渴”,后患更大。中国的经济发展应当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更加注重生态文明,以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劳动生产率、资源配置效率来形成长久的内生发展动力。这在眼下,可能还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痛苦积累过程,但必须上下齐心,坚持用力,久久为功。尤其要在培育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的改革上下更大力气,耐心地培育市场创新和市场发展活力基础。

应当看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市场选择是痛苦而必须为之的,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增长动力转换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一些青黄不接的情况,经济社会风险可能集中显露和释放,这些都对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提出严峻挑战。需要有沉住气、稳得住的韧劲,把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跟从现代消费需求,扩大国内市场需求作为稳住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如果说,国内生产能够更好地研究、跟进具有13亿多人口的国内消费市场变化,无论是拉动消费的生产,还是拉动投资品市场,无论是拉动制造业提质升级,还是拉动新的服务业需求,再辅以价值含量高、产品质量好的出口,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保持国民经济增长7%左右是完全有可能的。可以说,中央连续三年提出坚持“稳中求进”这一总基调,根本用意正在于此。新常态下,“稳”是基本前提,稳中求“进”是根本出路,这也是辩证法。

二、正视新常态经济发展下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不可否认,“萝卜快了不洗泥”,经济高速增长时“一俊遮百丑”的时间太久,许多矛盾和风险被掩盖了。增速放缓,经济下行,很多积累和掩盖的矛盾“水落石出”。经济风险是具有传染性和连锁反应的,一旦某个链条断裂,很容易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以产能过剩为例,产品卖不出去,资金回不来,导致资金流动性变差,还债能力受影响,银行坏账增多,从而增大金融和经济风险。因此,新常态下“治之于未乱”,正视风险、分析风险、化解风险十分重要,也是我们适应新常态必须主动作为的一件大事。

(一)思维惯性观念滞后、路径依赖

面对新常态,社会上有一些人很不适应。一方面,一些人的“速度情结”还一时难以释怀,速度掉下来就想用行政手段去推。另一方面,一些人认为“不唯GDP”了,就不追求GDP生产,不主动作为地抓经济发展。有的对经济运行新趋势、新特征、新变化的认识还比较模糊,理解也不深,分析不透彻。有的还难以摆脱“旧常态”下抓经济工作的思维惯性、路径依赖,甚至还有不视全国市场变化态势,仅从一域一地看供给需求,不顾条件地人为制造外生需求的情况。有的缺乏主动作为的积极性,低估经济平稳度过下行通道的难度。也有的仍然在推行不计成本的政策优惠,漫天撒网式的招商引资。有的地方资源特色明显,但在放大资源优势,强化开放合作等方面做得不够,甚至存在本地资源比较优势明显但不重视在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上做文章,而是舍近求远、大而不当地到处招商引资。

(二)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难度加大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调速”放慢是正常的,但“失速”就是不正常的了。经济增长既与增强国力、满足社会物质文化需求增长相关,又与增加就业、维持社会安定相关。所以,任何一个经济体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努力保持国民经济的基本增长,把经济增长置于潜在增长能力充分发挥、资源生态条件承载能力许可,边际产出效益最大化和基本满足社会就业增长需求的综合平衡之中,追求资源、环境承载承受能力和边际产出效益最大化,实际上是经济新常态强调调结构、提高经济质量的题中应有之义。这犹如“踩钢丝”,把握不好很容易失衡。一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青黄不接。传统产业收缩,进入产业加快升级新阶段,是新常态的重要表现。多年来一直“高歌猛进”的煤炭、钢铁、水泥等部分重化工行业或出现产能过剩,或出现价格下跌,显得萎靡不振。但这些传统产业并不是完全失去了市场,如何进行产业内部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转换、转型分工、再造活力要认真研究。二是出口与发达经济体复苏部分“脱钩”,稳定外需压力增大。受国际环境、人民币升值、成本增加等多重因素影响,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越来越低。但是,要看到我国劳动力价格比较优势相对许多国家而言仍在,国际传统消费市场对中国产品的消费依赖仍在,只是我们的企业尚缺乏对国外消费市场的深度研究,依靠外资代理的市场过大,产品档次不高,同等资源消耗下的附加值太低。解决好这些问题,就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内容。三是公共投资浪费和投资效率低下。我国大多数地区赖以发展的资源如土地、能源、资金等都很稀缺,但城市发展与开发区建设对土地节约重视不够,大量重复性建设和闲置的开发项目占用和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半拉子”工程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也普遍存在,很多城镇建设项目缺乏系统规划,功能缺失,浪费严重。因此,十分注意节约资源,尤其是节约稀缺的土地资源、能源资源,都是我们在平衡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中进行战略思考的重点,也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四是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013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日数29.9天,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全国主要流域的I-Ⅲ类水质断面占64.2%,劣V类占17.2%。群众对环境质量的不满越来越强烈。平衡解决好这个矛盾,应该说,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也是创新市场需求形成新的产业体系的机遇。

(三)正视风险,稳妥化解风险

由于经济进入新常态,过去几十年超高速增长过程中积累的一些潜在风险,愈加明显地暴露出来,并使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当前,要特别重视并稳妥化解好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债务和社会保障历史欠账,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内部累积的经营问题和风险等方面的风险问题,这些问题由于与整体经济关联度紧密,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产生蝴蝶效应,很有可能导致整个经济陷入更大困境。一是长期积累的房地产开发可能因为缺乏真实的市场需求支撑,而导致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联系的断裂,一旦发生断裂,形成的风险必将是系统性的。二是地方政府性债务及其现行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模式造成的风险累积。根据国家审计署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达到17.89万亿余元。如果考虑一些比较隐蔽的债务没有全部审计到,地方债的实际规模可能会更高。这些债务绝大多数是对银行系统表内或表外的负债。地方政府性债务过度依赖融资平台、土地财政和金融机构贷款,不仅会使地方政府陷入财政困局和债务风险之中,而且还有转化为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和金融风险的可能。三是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历史欠账太多。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还面临着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避免发生中等收入陷阱等重大挑战。我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服务保障方面既存在供给不足,又存在供给质量低的问题,历史欠账太多。比如,根据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年养老保险支出24555.37亿元,但全年保险费收入只有20237.63亿元,缺口高达4317.74亿元。今后,随着人口老龄化比重越来越高,社会保险基金不仅面临着历史欠账的压力,而且还面临着新增社会保险刚性需求越来越大而支付能力缺乏保障的更大压力。

三、把握好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仍处在极为珍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中每一次阶段性转换背后都隐藏着新的发展机遇一样,新常态正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利好。

(一)经济增长的动力更加多元化

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经济增长动力的新常态,即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长由原来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为主要依靠消费和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由原来主要依靠资本、资源和人口红利等要素驱动转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等创新驱动。具体到今后一段时间来看,我国经济增长的重大动力支撑,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型城镇化。我国正在经历世界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过程,取得了巨大成绩,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77%。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年—2020年)》,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0%。新型城镇化将带来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带来居民消费的持续增长,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必将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持续而强大的动力。二是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在这一领域我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最近,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计划用三个十年,通过“三步走”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第一个十年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以及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五项重大工程。这是中央紧紧盯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历史机遇,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在关键共性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培育全国工业发展新业态,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三是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型业态的出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领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引领形成传统产业的换代升级。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将推动我国现代制造业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将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四是科技创新。在经历了“市场换技术”“资源换技术”阶段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特征的技术跟随战略后,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3年,中国专利申请量已占全球总量的32.1%,超过了美国和日本。我国在高铁、核电、工程机械、航天航空、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智能控制等许多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必须在优化市场环境、激发市场创新和创业的活力上下更大的力气,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在推动科技产品产业化上形成新的政策支持。

(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更有质量和效益

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调整肯定会带来阵痛,引致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和被淘汰的压力,但这种转型和调整,会带来巨大的市场倒逼作用,逼迫企业改进生产,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一是产业结构优化的迹象更加明显。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8.2%,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业态快速成长。二是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加快,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最终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2014年消费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提高三个百分点,达到51.2%。今后,随着智慧生活消费、绿色环保消费、全球时尚消费、文化体育消费等一批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以及扩大商品降税范围、增设口岸进境免税店、增加免税购物额等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将进一步增强。三是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改革开放以来,受地理条件、发展基础、历史文化和国家战略倾斜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东中西部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在新常态下,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区域经济结构将会逐步优化,各个区域之间将更加协调发展,将为我国的经济增长提供重要的推动力。

(三)改革红利仍会不断释放,市场活力将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108项改革任务,出台370条改革成果。从实际成效来看,这些举措正在不断释放出改革红利,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一是简政放权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2013年以来,国务院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制定负面清单、责任清单、权力清单制度。截至2014年底,先后取消和下放了共700余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3月—12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146.69万户,同比增长16.82%,注册资本 (金)18.53万亿元,增长85.83%。二是市场倒逼企业创新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提高效率和创新驱动,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由市场决定。在巨大的压力下,我国企业主动转型、加强创新的意愿在明显增强,给经济增长带来了创新驱动力。三是国有企业改革将极大地提高效率。通过把国企与政府进一步分离,可以促进国企的资本化运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自然垄断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开展混合所有制经营,或者引进新的厂商,可以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率。四是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将对经济增长形成重要推动力。完善税收体制,调整完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利率市场化改革,民间资本创办银行,资本账户开放,这些改革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技术变革带来巨大变化

20世纪下半叶,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随之而来的移动互联和大数据,加上云计算、搜索引擎、移动终端和传感器的普及,给产业发展带来了一次根本性变革。目前,全球正在孕育以3D打印、分布式能源、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这必将对生产组织方式、商品流通方式、居民消费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产生深刻影响,给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四、以改革创新推动经济发展,迈向高端水平

较之原来注重增长速度的经济发展模式,新常态则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多目标协调平衡发展,更加注重通过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这要求我们必须坚定有序地推进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推动我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一)完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据测算,“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只需保持6.5%的年均增长速度,即可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新常态既要我们保持定力,以平常心来对待经济增长的减速,又要防止经济出现过大波动,保持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实现稳中有进。首先,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随着我国经济体量的不断扩大,经济增长速度逐步减缓,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合理适速是一个什么样的速度?学术界看法不一。一般认为只要就业不跌出合理区间,不出现系统性经济金融风险,6%的速度也是可行的,甚至再低一点的速度也是必须接受的。如果一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结构调整遇到阵痛、企业经营困难增多等问题,就要采取强刺激政策保速度,不仅难以阻止经济增速放缓,而且还会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负债上升、资产泡沫、环境污染等结构性问题。因此,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应该保持定力,坚持既定调控思路,保持宏观政策基本稳定。其次,优化和完善区间调控。保持宏观政策取向基本稳定,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调速换挡是要把高速增长转换为中高速增长,使经济运行质量更高。如果放任市场自我调整,经济增速就有可能滑出合理区间,那就有陷入停滞和倒退的危险。要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确保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第三,坚持和完善定向调控。宏观调控既要稳住经济,保持经济运行不滑出合理区间,又要通过激发活力、优化结构、释放长期发展潜力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性。财政政策不仅有总量调控作用,而且更有调节支持结构调整的功能,所以,财政政策不仅要在增加政府定向支出扩大需求上着力,更要在支持市场创新、推动生产要素重组、推进企业进步上着力,在合理减轻社会税费成本负担上继续做好文章,放水养鱼,稳定和扩大就业。货币政策一定要下决心解决好脱实向虚以及“临危就控紧贷款”的问题,坚定不移地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坚持在定向降准等措施基础上,着力降低融资成本,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新的增长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最强劲的引擎。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趋势变化和特点,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新潜能,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一是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原始性的技术进步显得越来越重要。更加重视原始创新,才能使生产率长期保持较快增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进而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二是加大政府引导支持力度。据调查,当前很多国企尤其是大国企都不偏好创新,大型国企、央企的内生的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环境不完善,更倾向于通过“拿来主义”,即并购或购买技术实现创新来保持竞争优势;民企则存在创新融资难、创新成果市场准入难等问题,不能享受国企、央企的“国民待遇”。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和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不断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政府在资金支持上要更多地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和政府购买产品等方式,同时优化国家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布局,建立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有效开放的机制。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大力培育企业创新人才。三是积极促进创新成果转化。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创新障碍,通过成果应用体现创新价值,通过成果转化创造财富。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将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在重要贡献人员、所属单位之间合理分配,鼓励各类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建立促进国有企业创新的激励制度,对在创新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实施股权和分红权激励。建立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制,强化科技成果以许可方式对外扩散,在合理期限内未能转化的,由国家依法强制许可实施。四是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制度环境对创新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吸引全球的创新要素向地区集中,也往往成为一些创新型企业选择落脚地的决定性因素。积极营造重视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环境,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实施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降低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门槛,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和潜力。打破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打破地方保护,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加快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由市场决定要素价格的机制,促使企业从依靠过度消耗资源能源、低性能低成本竞争,向依靠创新、实施差别化竞争转变。

(三)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新常态的核心问题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使经济发展水平向中高端迈进。这就要求必须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一是优化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从长期来看,必须实现由主要依靠资源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制度变革、要素升级、提高效率方面转型。具体到当前,重点是改善需求边的结构,即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转向主要依靠消费,充分发挥消费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强调向主要依靠消费转变,并不是说投资、出口就不重要。当前正处在经济增长新旧动力的交替阶段,必须对经济增长动力不连续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适当增加投资是非常必要的,关键是要把握好方向,确保资金投向符合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方向。二是优化产业结构。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要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原则,即对基础薄弱的产业要加强,服务业比重要提高,要创造条件,让核电、高铁等更多高端装备走出去,同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消化过剩产能。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关键还是要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从过去的情况看,越是政府有意扶持的行业,越难以达到预期的发展成效,反而是一些没有得到扶持的行业,抓住了市场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因此,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关键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市场去发挥决定性作用,这远比对某些行业特定扶持更为重要,也更为有效。三是优化区域结构。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东部地区,增长动力强劲,区域协调发展的格局逐步显现。在新常态下,要进一步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加快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协同发展,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创新升级,实现更高层次的开放发展,更好发挥东部地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作用。落实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组装产能向中西部转移,保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东北部地区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努力扭转经济下滑趋势。

(四)坚定不移地全面深化改革,充分释放增长活力

新常态下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全面深化改革。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高经济的效率,重塑经济增长的动力,进而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一是加大简政放权。虽然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但仍存在政府资源配置范围过宽、市场监管薄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要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改革力度,向市场、社会、地方政府放权,建立和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切实为市场和企业松绑。要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清单,明确列出禁止和限制投资的行业、领域和业务等,清单以外,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做到“法无禁止即可为”。要实行宽进严管,清理规范与行政审批相关联的中介服务,促进政府管理重心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解决好监管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二是深化财税金融改革。新常态推动经济平稳发展,必须有健全的财税金融体制的支撑。要继续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财税金融在“激活力、补短板、强实体”方面的作用,使中高速增长与中高端产业相适应。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卸掉制约民间投资的“弹簧门”“玻璃门”,对规划内投资项目减少审批、简化程序,降低交易成本。特别要重视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偿还及地方融资平台的转型。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突破万家,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累计举债至少12万亿以上,再加上未能统计的隐形债务,实际举债总量已逼近60%的警戒线水平。国务院已经下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地方政府可以建立债务偿还基金,有计划、有步骤地偿还融资债务。同时,通过出台优惠政策、资源支持等举措,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融资平台转型,从现在的单一融资功能,转向真正的实体型公司,走向“市场化”“实体化”。三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入世贸组织的经验表明,扩大开放所形成的外部压力和“倒逼”机制,有效地推动了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要鼓励企业走出去,改革涉外投资审批体制,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建立以备案制度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体制,通过对外投资打造一批能够在全球整合资源的跨国公司。“走出去”不仅是企业、产品、设备走出去,更深层次的是标准、技术和服务走出去。李克强总理出国访问时,多次当起中国高铁的“第一推销员”,推销的不仅是中国制造,更重要的是中国标准。要推动国标、行标、企业标与国际接轨,把现有中国标准国际化。同时,加快研究制定国际标准,更多参与国际标准组织,更多和国外优质公司企业联合,把握国际标准制修订话语权,与更多的国际标准认证组织互认互信互用,真正实现产品、标准一起走出去。

猜你喜欢
常态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