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让幼儿兴致相随
——以区域游戏《消防员》为例

2015-00-00 00:00陈静容
文教资料 2015年31期
关键词:消防车消防员区域

陈静容

(福建省实验幼儿园,福建 福州 350003)

区域活动让幼儿兴致相随
——以区域游戏《消防员》为例

陈静容

(福建省实验幼儿园,福建福州350003)

摘要: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的“儿童本位”的理念占据幼儿教育的核心,幼儿的学习活动从原有高结构的集中教育活动走向底结构的区域游戏活动,幼儿的学习生活开始发生改变,区域活动开始成为幼儿主要的学习活动。教师创设的区域材料和环境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区域活动开始走入另一个瓶颈。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教育《消防员》

区域活动发起的许多细节应该是孩子自发、自觉的行为,并且是对幼儿某一特定发展阶段正在出现的各种能力提出挑战和练习的机会。在这样的活动中鼓励和帮助幼儿发现、发展自己独特的兴趣,这可能就是幼儿的兴致。这里的“兴致”是引发孩子主动学习的根源,它不是教师手把手教授或传递进行的学习,这种主动发起的学习会连带着创造性学习,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核心。

这与原先练习技能为目的的操作性的区域活动,在教师高结构或是较高结构引导的区域活动区分开来。本次活动的研究是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发现由幼儿发起的游戏活动为导向和切入点,根据儿童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为儿童的区域活动提供支持,寻找和探讨教育支持背后的观念,提出相应策略。

一、尊重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及时发现儿童的“兴致”。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儿童生活的重要方式,儿童需要的是慢生活。儿童需要细细品味自己的生活,他们带着兴致和趣味探索,交往,表达,他们用多种感官全身心地与世界对话。他们在寻找问题、迎接挑战、收获经验中成长。

要让幼儿园的课程适宜儿童的特点和需要,课程就必须是来自儿童的,依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儿童的真实的游戏生活,创造丰富多样的教育环境。以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思想为指导,提供开放的区域和材料,让幼儿与区域进行有效的互动和对话,在观察幼儿游戏的同时及时发现幼儿追随的“兴致”,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

发现幼儿的“兴致”来自于一次班级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

片段1:游戏的开始源自于我班幼儿在3月开展的安全单元系列活动《小小消防员》之后,活动中幼儿观看了一段视频,讲述的就是着火的时候,被困在房间里的小松鼠关上房门,隔离火源,用湿毛巾堵住门缝,捂住口鼻,并拨打119求助消防员,并被成功解救的故事。区域活动时,许多孩子自发地说:“我们待会就来玩消防员的游戏。”孩子们的第一次游戏就在寝室里开始了,他们3、5个人,自己将娃娃家的电话搬到卧室,把自己的床当成各自的家,到盥洗室拿了自己的湿毛巾,捂住口鼻,跪在床上,2个人报警,3个人当消防员,并且把卧室的门关上。消防员找来了长长的塑料水管进行灭火。游戏在幼儿自导自演,自行寻找道具的时光中持续了整整30分钟,直到游戏结束的音乐响起,他们才离开卧室。

游戏的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只问了我2个问题:“老师,我们可以在睡觉房间玩消防员的游戏吗?”“老师,没有毛巾怎么办?”我简单做了回答,然后做一个忠实的观众。

这是幼儿找来的游戏,是幼儿自发的组织,教师只做了一件事:允许。虽然小班的幼儿游戏水平不高,只是简单地给各自安排角色——家人和消防员,游戏的情节是报警、灭火,但幼儿玩得非常投入。他们自己选择现有的道具:电话、毛巾、水管;有模有样的游戏对话,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讶,他们的兴趣让你也想不自觉地参与,他们的需要值得老师尊重。这是教师区域活动思想的转变,拓展儿童的空间——儿童可以按照自己意愿进行表达,还原儿童最真实的感受和生活、游戏。“兴致”保温,教师不再为活动的结果为导向进行支持,尊重儿童需求,激发儿童主动式地学习。

二、跟随儿童的兴致,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鼓励儿童在丰富的环境中充分地与材料互动、主动地学习。

不论是幼儿的生活还是游戏,都需要慢慢品味,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放慢脚步,学会等待。学习让儿童做好一件事,哪怕只有一件。教师所做的是为儿童创造进一步学习的可能,崇尚相信儿童,欣赏儿童,引发儿童的自然智慧。除了观念的改变,更重要的是行动上的改变,变重结果为重过程。

儿童的自发的《消防员》游戏让我们看到儿童主动学习的萌芽,于是教师就转为为儿童的游戏提供必要的支持:投放材料的思考和效果,投放的方式和儿童行为之间的关系。材料的投放能够让游戏的内容深化,提升游戏的品质吗?

可是连续观察几天下来,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幼儿的游戏提供支持——有些时候游戏并不会时时刻刻都存在,幼儿玩了2天,没有太多的幼儿参与,就可以认为幼儿已经失去了兴致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每天游戏的人数都不一样,游戏中的幼儿会自己寻找同伴,邀请他们一起扮演角色参与游戏,游戏场所从寝室移到了娃娃家,班上的幼儿小哲每天都在玩,一边煮着饭,一边自己拨打电话报警,一本正经的样子。令我惊叹的是,小班的幼儿居然有这么高的游戏水平,我想丰富他们的游戏内容。可消防员工作的特殊性是,它并不能让孩子直观地看到,也不经常发生在我们周围,遇到这些情况成人也是避而远之,怎么才能帮助幼儿认识这些呢?在区域活动和午餐的间隙,我给幼儿播放消防员的动画片,片子里消防员的各种救助工作,直观地丰富了幼儿对消防员的认识。

投放材料:尝试在收集箱里寻找游戏需要的道具“灭火器”。

片段2:寻找道具——在角色游戏中,更多的孩子参与消防员游戏。我出示图片提示孩子消防员需要装备,可以在楼梯口寻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当做消防员的灭火器。课间时间,孩子们急匆匆地在教室、楼梯下寻找可以替代的道具。一开始,有十几个孩子自发地参与游戏,他们找到圆形的、圆筒形的篮子扣在头上,找到薯片盒子当做灭火器,还有的孩子将理发店的水管从热水器上卸下来,拿着当水枪,还有的孩子在薯片罐子上插上电吹风、可乐瓶充当灭火器。这次游戏在寻找装扮自己,等待报警的游戏中结束。

在第一阶段的游戏中,没有道具的幼儿在报警、救助的重复中玩得不亦乐乎,但游戏的温度会逐渐褪去,当我和孩子们商量为他们准备消防员灭火工具的讨论时,他们的游戏热情又一次燃起。准备工作并不是我一个人单独完成的,是邀请孩子们共同完成的。我提供了全园孩子收集来的薯片罐,请他们自己想办法“变废为宝”。小班幼儿的表现超出了我的预计,我开始欣赏他们的智慧,并相信他们。

因此,我开始在心里创造出新的教育环境:不轻易说“不行”。当看到幼儿把热水器的喷头拆下来时,把可乐瓶塞进薯片罐子里时,让话到嘴边的“不”先停一停。因为它可能让幼儿的兴致随时消退得无影无踪。

儿童游戏情况:从材料投放的数量,投放结构度和材料搭配的情况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变化,儿童对于材料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方法。在数量充足的情况下,儿童的游戏是持续的、快乐的;他们都满足于扮演消防员的角色。可新的问题来了:没有人报警。游戏无法有情节地开展,因为大家都是消防员。儿童的消极情绪和材料数量之间的关系:材料不足的情况下,游戏的社会性行为表现为出现冲突。

兴致不减,游戏情节怎样发展呢?

孩子们玩《消防员》游戏的热情一直没有停息,持续一周每天都有孩子自己扮演消防员,自发开展游戏:报警,灭火。

因此,我提议:为孩子们准备“消防车”。

三、延续兴致,引发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

有了道具的支持,就像小鸟有了翅膀,游戏张开了羽翼,游戏的兴致也随之延续。幼儿自己寻找或制作的道具,似乎具有非凡的魔力,一物多用,超市里购物的篮子,倒扣在头上即可变成孩子们的消防帽,他们期待着开消防车的那一刻,虽然消防车并不是那么精美,甚至看起来有些补丁。但角色、游戏就像生活一般植入,它不是舞台上的戏剧,却更胜戏剧,无需演绎,自然而然。

孩子们的游戏一直是延续的,有时一隔2~3周游戏都淡出了视线,但总有那么2、3个,有时4、5个孩子都会在角色游戏中拿起电话,呼叫消防员求救、灭火,使得消防车的制作间断性地延续到6月。

孩子们在美工区使用纸箱制作消防车,用刷颜料、纸张装饰的方法制作消防车,给消防车添加消防云梯,制作车轮。

片段3:娃娃家情景

蕴哲再次拿起电话,走到门口,对着隔壁“房间”的沐家,嘴里发出“嘟、嘟”的声音。

沐家接起电话,蕴哲说:“我们这里着火了,就在楼梯这里,第一个楼梯。”

沐家:“好。”两人都挂了电话。沐家拿着灭火器赶往灭火……

消防车做好了,做得很简单,是我和孩子们一起在美工区完成的。孩子们将纸箱外观刷成了红色,画好了四个黑色的轮子,我帮助添加了消防车的装饰,绑上了2根绳子,简易的消防车新鲜出炉。蕴哲嚷着要试驾,背在自己的肩膀上在教室里开来开去。

孩子们的游戏还在延续,他们要设立消防局……

游戏自然而然地随着每天儿童的角色游戏自由发展,这是幼儿游戏的常态,他们从不约定各自的角色,像是早就说好的一般,在游戏中抒发各自的情感、需求、交往、表达。他们就像扮演自己一样自然,投入,积极。他们在观看消防车图片的时候还在想为消防车制作消防梯,说:拿着梯子救楼上的小朋友。材料对儿童游戏的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消防员》不是全班幼儿玩的游戏,也没有老师的教授,有固定的游戏,也有一时兴起参与其中的。儿童跟随兴致,细细地品味生活,享受游戏,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体验成功,感受快乐。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等一等,慢一些,牵起孩子的手小步往前走。

参考文献:

[1]徐姮.幼儿园区域活动让幼儿玩出智慧[J].学周刊,2015(3):121.

[2]刑召霞.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J].新课程(小学),2015(2):63.

猜你喜欢
消防车消防员区域
消防车出动
“迷你”消防车的启示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