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文明之烛光传道义之薪火

2014-12-31 17:03邢维凯
人民音乐 2014年7期
关键词:美学史蔡先生人本主义

邢维凯

“十年生死两茫茫”,蔡仲德先生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个年头了。然而在我的心里,这位可敬的老师似乎并没有真地离去。每当我走进课堂,站上讲台,先生的形象时常会在我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来,虽然只是短短的一闪而过,但我会立刻感受到先生的目光,这目光充满着勉励、敦促和期待的力量。

今天,我们大家聚在一起,再次缅怀蔡先生“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治学生涯,重温他的学术成果和精神理念。借此机会,我也想谈谈自己对蔡先生学术思想的一些体会和理解。

蔡仲德先生一生的学术研究,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后二十余年。这两个阶段的研究领域和具体研究对象各有其侧重,但总有一条核心的主线贯穿于其中,这就是蔡先生内心的人本主义情怀。

蔡先生学术研究的第一个阶段是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1993年,在这个时期,蔡先生主要潜心于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的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国音乐美学史论》、《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和《中国音乐美学史》,而1995出版的《(乐记)、(声无哀乐论)注译与研究》中的研究课题,也主要是在1993年之前完成的。由此,蔡先生确立了自己在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研究领域的权威地位,同时,也将以往零散的中国古代乐论研究,提升为音乐美学研究中一个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学科分支。如今,《中国音乐美学史》一书业已被学界公认为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研究领域的奠基之作。

20世纪90年代之初,蔡先生的学术重心开始有了新的转移,研究视野有了新的拓展,从而进入其学术生涯的第二个阶段。自那时起直至他辞世这十年里,蔡先生的研究方向从古代转向了近现代,从音乐美学领域拓展到对于文化与人的思考。《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是蔡先生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也是促使他将学术视野投向近当代中国文化及中国知识分子(“士”)人格研究的导引之作。从1993年开始,蔡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士·文化·人”系列学术讲座,后更名为“士人格研究”并作为选修课定期开设。在这门课上,蔡先生以先秦至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为线索,上自孔、孟、老、庄、屈原、司马迁,下至王国维、蔡元培、陈独秀、胡适、冯友兰、陈寅恪、顾准,通过大量丰富翔实的文史资料分析,回溯了中国知识分子上下两千年文化苦旅的艰难跋涉之路,揭示出不同时代、不同个体“士人”的人格风骨与心路历程。这门课上的一些重点内容,经由蔡先生整理成篇,部分收录在《音乐与文化的人本主义思考》这本文集之中。然而有所遗憾的是,一些在蔡先生自己看来十分重要的论文,如:《论冯友兰的思想历程》、《“五四”的重估与中国文化的未来》、《人本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论“五四”价值及其恒久意义》、《陈寅恪论》等,终因被认定“思想有违碍”,至今未能结集出版。2003年,蔡先生病重期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音乐之道的探求》一书。用蔡先生自己的话来说,这部文集是其治中国音乐美学史二十余年的一个总结。书中所论以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为主,兼及近现代中西音乐美学思想和当代中国音乐实践方面的问题,全面展现了蔡先生人本主义的音乐美学观、文化观。

人本主义是一种立场,一种价值判断的出发点。蔡仲德先生终其一生治学修史、释古论今,秉持的正是这样的立场和出发点。因此,蔡先生研究传统却不囿于传统,整理国故却立足于当代。他坚定地主张:“人是文化的创造者,是文化的主人,所以应该是文化为人而存在,而不是人为文化而存在;人之所以创造文化,则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存在,更好地生活,这是文化的目的,也是文化的动力。”在中国音乐美学研究领域,蔡先生所期望实现的也是“以人为本,从与人的关系中探求音乐之道,完成中国音乐美学由前现代向现代的转型,从而使中国音乐真正获得独立的生命,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语言。”

蔡先生是一位学者,但却从来不是一个只顾埋头于书斋的人。在他的身上,始终有着中国传统“士人格”中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以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道义担当,同时更体现出现代知识分子所具有的自由意志、独立人格、超越精神和干预精神。

上世纪末,中国文化界兴起了一股借复兴中国传统文化而否定“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潮,与之相随,一场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的论辩也在中国音乐理论界悄然展开。在这场论辩中,蔡先生撰写了《“五四”的重估与中国文化的未来》、《关于中国音乐出路的人本主义思考》等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以人本主义的历史文化观看待“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化;站在人性的角度,评估中西音乐的文化价值以及近代中国新音乐的发展道路。1998年,正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任副主任主持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我,经与蔡先生商议,针对当时理论热点问题的探讨,以音乐学系的名义组织开办了“音乐·文化·人”系列学术活动,在蔡先生亲自出面积极支持配合下,邀请了季羡林、张岱年、李慎之等著名文化学者来我院举办讲座。同年11月,在音乐学系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中国音乐学>编辑部、《中国音乐》编辑部、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中国音乐家协会音乐美学学会等多家学术单位和机构联合发起的“20世纪中国音乐文化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上,蔡先生也做了重点发言,陈述了他在上述文章中的基本观点。正是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使我有了更多的机会与蔡先生近距离地接触,在领略其学者本色、士人风骨的同时,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其学术思想的内在实质,使我真正认识到,蔡先生毕生为人、为学所追求的核心目标,乃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与人本精神的弘扬。从这个意义上讲,蔡先生不只是一位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更是现代文明理念的践行者。无论是在对古人音乐文论的阐释中,还是对当代音乐文化现象的辨析中,他始终秉承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使命,信守以人为本的文化价值观,关心时代,关注现实,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而奔走呼吁,为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向文明、民主、人道的方向迈进而不遗余力。也正因为如此,蔡先生曾受到一些人的误解,甚至遭到某些居心叵测的背叛与围攻。他的一些论著不能够公开发表,或在出版和发表过程中被横加删节。但他始终坚持真理,不畏权势,表里如一,正道直行,显示出一个真正知识分子可贵的精神品格。

可惜,上帝给予仲德先生的学术人生实在是太短暂了。我曾为中央音乐学院能够有蔡先生这样的学者而感到荣幸和自豪,也更为过早失去身边这样一位有真学问、真性情的师长和朋友而感到惋惜和悲恸。人道是“往事如烟”,而往事中的人及其思想与精神却并不如烟。蔡仲德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往事,也不仅仅是一些学问和知识。这世间一切现存的、有形的事物,也许终将消逝如烟,唯有真理以及追随真理者的精神,是能够历久而弥新的。 蔡老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责任编辑 张萌)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学史蔡先生人本主义
烛照美学史的幽暗地带
——《17—19世纪法国美学主潮》评介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区域美学史书写的探索与尝试
——《巴蜀美学史稿》评介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原则
胜任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
守望与展望:新美学史的构建
——读黄柏青博士专著《多维的美学史》的若干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