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群,严清梅,刘叶青,黎 梅,邝 湖 (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护理部,广东 阳春 529600)
近年来,国内医学教育扩招明显,护士生数量逐年增加,而社会对于医疗行业服务质量要求在不断的增高,对医学伦理道德也日益重视,传统临床以患者为主要训练对象的教学模式面临着极大困难[1]。在日常的工作中,临床护理人员往往任务比较繁重,导致护理教育工作面临很大困难,护理实习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2]。为提高护理教学效率,本文以我院2012年86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就专项护理教育对实习生对于脑梗死后康复护理技能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86名护理实习生,其中男18人,女68人,年龄19~22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混合护理教育方法,观察组采用专项护理教育方法,实习周期一个月。两组护生的性别、年龄、期末综合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1。
1.2 护理教育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传统混合护理教育方法,护理实习生进入神经内科实习后,首先进行护理教学室进行脑梗死相关知识半天观摩学习,然后由年资较长护士进行一对一带教,带教护士负责按照实习大纲要求对护理实习生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及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常见操作进行指导,遇到典型患者随时进行讲解,由带教老师把握护理实习生操作熟练程度,指导其自己动手进行相应难度护理操作,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表1 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例,±s)
表1 两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例,±s)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 平均年龄(岁)平均期末成绩观察组43 10/33 21.03±0.67 89.23±5.46对照组 43 8/35 20.97±0.73 87.39±4.59组间比较 - χ2=0.281 t=0.397 t=1.69 P值- 0.721>0.05 0.692>0.05 0.09>0.05
1.2.2 观察组:采用专项护理教育方法,对病房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护理、健康教育进行专项护理教学,由负责护理实习生教育护士长结合脑梗死患者康复护理要点重点,制定目标与流程,由各专项带教护士按照护理教育安排对护理实习生进行带教工作。病房护理主要是让护理实习生掌握脑梗死疾病的概述及分类,了解脑梗死病因、临床表现及常规治疗方法,熟练掌握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查体及护理措施,牢记脑梗死患者并发症症状及诱发因素,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及护理记录,学习如何正确的执行各类医嘱,形成良好的医护、护患关系。心理护理首先让护理实习生了解心理护理的必要性与意义,保持良好的态度与耐心,带教老师指导护理实习生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与性格特点,结合患者患病的严重程度不同、病程不同等相关因素,指导护理实习生心理护理方法。功能锻炼护理主要为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指导,如正确的良好的姿势和体位、旋肢伸展运动方法、合谷曲池三阴交等相应穴位按摩指导等,在指导及帮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同时,对护理实习生同时进行讲解,并针对不同病情与功能锻炼相关的事项进行具体带教指导。健康教育带教方法,采用带教护士先进行几次演示指导,引导护理实习生将之前所学习的脑梗死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及患者家属,增加患者及家属对于疾病的认识,也增加护理实习生对于护理实习所学知识的掌握度,同时进行生活饮食指导,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搭配饮食,促进身体恢复等。在进行各专项实习及总实习的最后一天,进行集中培训,由带教老师进行总结、护理实习生进行自我总结与相互评价,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对实习过程中的不解之处探讨学习。
1.3 指标:实习周期结束后,进行两组理论、操作、健康教育考核及护理实习生对护理教育方法满意度问卷调查,并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组间各指标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率的比较使用χ2检验,α=0.05。
2.1 两组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理论、操作、健康教育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例,±s)
表2 两组护理实习生考核成绩比较(例,±s)
组别 例数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 健康教育成绩对照组43 86.7±4.2 83.4±2.6 83.2±3.1观察组 43 95.3±4.1 90.7±2.7 92.3±3.59 t值 - 9.61 12.77 12.58 P值- 0.00<0.05 0.00<0.05 0.00<0.05
表3 两组护理实习生对护理教育方法满意度比较[例(%)]
2.2 护理实习生对护理教育方法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与护理教育方法的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为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详见表3。
临床实习是护生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提高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应变能力起着重要作用[3]。现今国内医疗环境下,护患关系恶劣、护患纠纷频现,与医护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技术操作不熟练有着很大的联系[4]。而为了减少医疗纠纷和被投诉,带教老师往往指派护生做一些简单的工作,而她们真正动手操作的机会少,因此极大地影响了护生的实习积极性[5]。为培养优秀合格的新护士,提高实习生护理教育效果,我院以2012年86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应用专项护理教育方法对护理实习生进行护理带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理论、操作、健康教育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专项护理教育方法对护理实习生进行护理带教,提高了护理实习生脑梗死后康复护理理论知识水平,增强护理实习生动手能力,提升了护理实习生脑梗死后康复护理技能水平。同时,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与护理教育方法的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为6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专项护理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带教护士认真备课,系统讲解,有目标有流程的进行专业技能传授,促进了护理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护理实习生脑梗死后康复护理技能水平,从而提高了护理实习生对于专项护理教育方法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专项护理教育可有效提升护理实习生脑梗死后康复护理技能水平,同时提高护理教学水平,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1] 邵培双,陈晓红,冯 春,等.专项技能培训模式在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1):802.
[2] 王 蓉.提高临床带教护士能力的体会[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z2):485.
[3] 罗 晓,张建华,陈君然,等.规范化实习管理对培养合格护生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2,41(20):2108.
[4] 张凤英.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对策[J].重庆医学,2012,41(31):3349,3352.
[5] 李艳红,张 洁.实习护生流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0,2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