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郑观应社会慈善思想,即社会救助。一方面是郑观应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弱势群体包括流民、女婴、妇女;另一方面是叙述郑观应赈灾救荒的思想,介绍郑观应在对待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方面的看法及其社会慈善思想的来源。
[关键词]郑观应;社会慈善思想;弱势群体;赈灾救荒;思想渊源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多年来研究者对他的研究多注重于其经济、政治、外交等的研究。相比之下对其思想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对郑观应社会慈善思想的研究显著增多,都能够注意到郑观应的慈善思想,社会福利思想的具体内容,大多包含郑观应赈灾济贫、关注流浪人员、重视女婴和妇女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对于郑观应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对于郑观应慈善思想的评价或者说郑观应慈善思想当时在中国是否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有所欠缺。
一、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第一,溺女婴问题。郑观应认为“溺女一事,罪孽甚大”,“天欲生之,人欲杀之”[1]P36,溺死女婴是逆天杀人的行为,按照佛家因果报应说,溺婴为天所不容。他总结溺女的原因,“或以为生女太多,忿而溺之;或以为生女需乳,不利速孕;或婢女所生,妻不能容,迫而溺之;或偷生诚恐露丑,恶而溺之”[1]P36其中“生女太多”“不利速孕”的深层次原因是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此外,郑观应忽视了中国传统社会生产力低下,无法养育过多的人口这一问题。所以才出现溺婴的现象,甚至有的地方成为风俗,郑所写的“惟毒妇无知,丈夫不加劝戒”未免言过其实。
针对溺女风俗,郑观应切中要害,予以纠正,比如提出设育婴堂收养婴赤。为补育婴堂的不足,提出保婴会规条,“凡地方贫户生女,力不能留养者,准到局报名。”[1]P38
第二,流民问题。中国流民问题由来已久,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人民失去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土地,难以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战争的发生,使人民缺乏安定的环境,成为流民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沉重的赋税、徭役也可能促使贫苦百姓离开故土。中国近代流民现象的出现除了上述因素以外,还有独特的因素即列强入侵。具体来说,中国闭关的大门被打开,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洋纱、洋布的输入使中国传统的耕与织、织与纺分离,从而破坏了自给自足的经济,一些农民破产其中有的沦为流民。对待流民,郑观应提出每省设立栖流局。“多置田产,籍以■粥之资;广葺茅庐,俾免风霜之苦。容留无赖,拘束流民,教以耕耘,课之织造,各称其力,俾习其工。”[1]P159郑观应把流浪人员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病有所养,贫有所资”的提法和中国古代“大同”思想具有相似性。提倡设栖流局,流民耕耘,从而使荒田得到开垦,国家增加了赋税收入,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设善堂有利于减少盗贼,“英属向来多盗,自善堂、义塾日多,各执所业,鲜有为鼠窃之行者矣”[1]P533有利于改变“我中国除租界外,无处不有丐食游民三五成群,非强丐叫乞于市前,则烂足卧病于街道”[1]P533的情况。
第三,关注妇女。对女性的关注体现在女子教育和妇女裹足两大方面。“诚能广筹经费,增设女塾,参仿西法,译以华文……因材施教,而女红、纺织、书、数各事继之。”中国诸经、列传、训诫女子之书与女红、纺织、书、数各事并行,中西融合,这与郑观应作为早期改良主义者主张学习西学是一致的。目的是“复能相子佐夫,不致虚糜坐食。愚贱皆知礼义,教化具有本原。此文、武所以化行俗美也。”[1]P288谈到裹足,郑观应论述“家家裹足,似足不小不可以为人,不可以为妇女者。真所谓戕贼人以为仁义,亦惑之甚矣!”[1]P289中国古代妇女裹足开始于五代,裹足对妇女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是中国古代君权、夫权、父权的鲜明体现,反对裹足既是对妇女身体的保护,又是对妇女地位的关注,此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均涉及到改变不符合社会进步的旧风俗。“最初提出具有近代意义的妇女解放主张的是早期维新派。”[1]
二、赈灾救荒思想
郑观应的社会慈善思想还表现在救荒赈灾方面。灾荒是自然灾害造成的,但是自然灾害发生后,如果政府救助到位,也就不会造成灾荒。政府赈灾需要资金,近代西方列强不断发动侵略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日俄战争……这些战争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而且每次战争的失败,中国政府都要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内外交困,经济命脉掌握在西方列强手中,长期处于国弱民穷状态之中。当时的中国又是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几乎是无年不灾。“我国疆域辽阔,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自然变异强烈,自古以来就是灾多灾重的国家”[1]一有灾害,人们便大批流亡,沦为难民,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战争的发生,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民流离失所,生活困顿不堪,贫困则加剧了灾荒的严重性。
近代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兵戈未息,水患频兴,或两广常被水灾,或长江时罹水患,黄河水决,清水潭崩,哀鸿遍野,惨不可言。”[1]P29范围大,郑观应曾说过:“西至汉口、九江、广西、广东,北至保定一带,皆受灾之区。”[1]P31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郑观应比较关注灾情,关心民生。
关于水旱灾害的救治。首先,救治灾荒的思想与西学东渐密不可分,列强打开中国大门,西方文化在中国传播,社会慈善得到传播,同时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其次,灾荒的救治措施各不相同。郑氏重视探寻灾荒发生的原因,将寻求灾因作救灾备荒的前提,主张未雨绸缪,预防灾害的发生。“与其遇患而始图补救,何如未事而预切绸缪”。[1]P88
对社会经济破坏最为严重的就是水灾。在一些重要的江河湖泊周围,常年遭受着洪水、海潮的侵袭。面对频发的水灾,郑观应认为尽管灾害的发生甚是厉害,但是“夫降灾自天,而弭灾则在人”。[1]P30应该高筑河堤,郑观应认为西方精谙水利的荷兰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的。荷兰“通国内地,凡附近河湖洋海之处,皆设堤防,御备泛滥。有筑堤高至六丈许者”。[1]P31有鉴于此,他认为只有高筑河堤,“以为捍御,庶有所障蔽,不至河决即成泽国”。[1]P31
中国发展慈善事业资金从何而来,除了社会捐资,郑观应还指出“夫中国各镇、埠,每岁迎神赛会敛资辄至万千,举国若狂,动辄肇事。”[1]P588中国应该把迎神赛会的钱用在社会慈善方面。
三、郑观应慈善思想的渊源
传统思想对郑观应影响极大。他从5岁开始入私塾读书,直到17岁才因“小试不售”而“奉父命赴沪学商务”。[1]P483从小接受的中国传统教育为郑观应社会慈善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沃土。郑观应社会慈善思想的来源之一即是行善论。倡导人们行善,多做善事,赈济灾民。郑观应自幼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教育,儒家思想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由于受过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他们均不可避免地受到贯穿于其中的传统民本思想的浸染。”[1]1850年前后十年间,郑观应随父读孔孟经书和学习应试用的八股时文。在这段时间里,郑因亲朋关系到过南洋一带。
郑观应了解到泰西当时比较优越的社会保障状况,受到强烈的触动,这也是当时爱国志士不得不思考的。西方文化成为郑观应社会慈善思想的来源之一。在郑观应身上充溢的是从小耳濡目染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后来习得的西方文化,在中西方文化的交互影响下,郑观应表达了至今对中国仍有参考意义的以促进国家富强为根本目的的慈善公益思想。
泰西社会慈善做得比较好,“常有达官富绅独捐资数十万,以创一善事”。[1]P526包括各种会堂,“美国有劝世会”“有保险公司,凡水火、盗贼、房屋、宝物无不可保,人之死、生、寿、夭。亦可出资以保之。”[1]P528泰西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的标准是比较高的“英之养老院……日给三饭:晨给一馒首、一茶、一牛脂、一粥,午加肉,晚加羹。”[1]P527各院除了生存保障外,更有高层次的追求,如“育婴堂以美国纽约为最善……男女四、五岁即使识字读书,教作小玩物,以开其智慧,六岁至八岁女师教以歌诗,舒和血气。”[1]P526
由于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直到今天,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仍需提高。从传统思想的资源中寻找与现代社会能够结合的地方,致力于中国社会的建设是可行的。他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爱国心的中国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至上价值观在他身上又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因此客观理性地吸收“泰西”文化,而又以地道的中国文化作为其表述的根基是郑观应思想的根本特点。
参考文献:
[1]夏东元.郑观应集(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金庆惠.晚清早期维新派的妇女解放思想[J].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第3期.
[3]王国庆.近代中国社会慈善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4]夏东元.郑观应集(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5]张天波.早期维新派重民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作者简介:许莉莉(1990-),女,山东聊城人,烟台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2013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