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夕东
一、背景
该题是某次学情调查试卷中的一题,当时的错误率高达近90%,经过老师评讲,学生订正,一周后的期中考试中原题重考,该题的错误率仍然高达近70%.老师感到很困惑,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错误原因,并在试题评讲中,针对性的讲解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意义.
二、原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三、错因分析
正确答案是A.而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B选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而很多学生并没有能掌握基因的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仅仅凭想象或生活经验认为雌雄配子的结合是自由组合的,故选择B选项.评讲该题时,学生们恍然大悟,纷纷表示找到了原因.第二次原题重做时,还是有大部分学生又质疑:雌雄配子的结合难道不是自由组合的吗?看来学生还是不能理解遗传定律的实质.
四、教学建议
从二次错误情况分析,学生们仍然满足于课堂上能依着老师的“葫芦”画出自己的“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写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个体会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也能应用该规律解题.很多学生都已经忽视了配子的产生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因此,老师在新授课时应就孟德尔对豌豆杂交实验作出的四点假设进行逐点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每一点假设对遗传定律的发现所发挥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注重对第三点和第四点的区别.假设中第三点“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假设中第四点“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能产生多种基因型,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但不是分离定律的实质.再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体会,该实验中两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只桶中的小球分别代表相应的配子,此时应提醒学生桶内的小球是已经发生了基因分离后所产生的两种配子,该模拟实验是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实际考虑的是亲代生物体产生的两种配子的比例对子代基因型比例的影响,而在此过程中并不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当学生将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理解后,再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就能触类旁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才会有“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个体会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五、变式训练
一、背景
该题是某次学情调查试卷中的一题,当时的错误率高达近90%,经过老师评讲,学生订正,一周后的期中考试中原题重考,该题的错误率仍然高达近70%.老师感到很困惑,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错误原因,并在试题评讲中,针对性的讲解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意义.
二、原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三、错因分析
正确答案是A.而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B选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而很多学生并没有能掌握基因的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仅仅凭想象或生活经验认为雌雄配子的结合是自由组合的,故选择B选项.评讲该题时,学生们恍然大悟,纷纷表示找到了原因.第二次原题重做时,还是有大部分学生又质疑:雌雄配子的结合难道不是自由组合的吗?看来学生还是不能理解遗传定律的实质.
四、教学建议
从二次错误情况分析,学生们仍然满足于课堂上能依着老师的“葫芦”画出自己的“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写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个体会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也能应用该规律解题.很多学生都已经忽视了配子的产生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因此,老师在新授课时应就孟德尔对豌豆杂交实验作出的四点假设进行逐点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每一点假设对遗传定律的发现所发挥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注重对第三点和第四点的区别.假设中第三点“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假设中第四点“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能产生多种基因型,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但不是分离定律的实质.再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体会,该实验中两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只桶中的小球分别代表相应的配子,此时应提醒学生桶内的小球是已经发生了基因分离后所产生的两种配子,该模拟实验是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实际考虑的是亲代生物体产生的两种配子的比例对子代基因型比例的影响,而在此过程中并不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当学生将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理解后,再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就能触类旁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才会有“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个体会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五、变式训练
一、背景
该题是某次学情调查试卷中的一题,当时的错误率高达近90%,经过老师评讲,学生订正,一周后的期中考试中原题重考,该题的错误率仍然高达近70%.老师感到很困惑,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错误原因,并在试题评讲中,针对性的讲解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意义.
二、原题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 ( ).
A.① B.② C.③ D.④
三、错因分析
正确答案是A.而绝大多数的学生选择B选项.本题考查的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孟德尔的两大遗传定律的实质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而很多学生并没有能掌握基因的分离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是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仅仅凭想象或生活经验认为雌雄配子的结合是自由组合的,故选择B选项.评讲该题时,学生们恍然大悟,纷纷表示找到了原因.第二次原题重做时,还是有大部分学生又质疑:雌雄配子的结合难道不是自由组合的吗?看来学生还是不能理解遗传定律的实质.
四、教学建议
从二次错误情况分析,学生们仍然满足于课堂上能依着老师的“葫芦”画出自己的“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写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个体会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也能应用该规律解题.很多学生都已经忽视了配子的产生过程,以及在该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因此,老师在新授课时应就孟德尔对豌豆杂交实验作出的四点假设进行逐点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每一点假设对遗传定律的发现所发挥的作用和意义.特别注重对第三点和第四点的区别.假设中第三点“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这是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假设中第四点“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能产生多种基因型,增加生物的多样性,但不是分离定律的实质.再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体会,该实验中两只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只桶中的小球分别代表相应的配子,此时应提醒学生桶内的小球是已经发生了基因分离后所产生的两种配子,该模拟实验是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实际考虑的是亲代生物体产生的两种配子的比例对子代基因型比例的影响,而在此过程中并不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当学生将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理解后,再学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就能触类旁通,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才会有“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个体会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1∶1∶1”.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五、变式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