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辰 老北京那些事儿

2014-12-30 21:31农夫
绿色中国·B 2014年8期
关键词:胡同画作书法

农夫

在老北京人的眼中,北京城的一砖一瓦都有着时光的印迹。它们传承千年百年,将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和性格都映衬在一条条街道和一座座房屋之中。胡同是老北京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胡同院落里,总有那么一棵不知活了多少岁的老树,或是柏,或是槐,阳光洒下的时候,孩子在嬉戏,老人在聊天,飞鸟在叽喳,画面在这一刹那定格,让多少老北京人的内心涌起波澜。一条条深巷,一座座四合院,在斜阳的照射下,不仅仅散发出古朴的气息,向我们展开岁月长河中的历史画卷,而且它还是一段时光的记忆。

邵辰,一个成长于京城胡同的画家,对胡同、对传统文化有着深深地眷恋。

他的画,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他的书法,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他的诗,营造了一处处幽深的意境。他为现代忙碌的都市人提供了心灵栖息地。

描绘心灵的影像

红墙,绿树;白雪,灰瓦;漫步在北京的胡同中,无论谁都会被这悠长稠密的京味文化融化,浸湿灵魂,就连躲在角落的石墩,都能够让漫步者觉察到历史的踪迹。这是邵辰成长玩耍的地方,在他的心里,比别人又多了些许的感慨与依恋。

老北京的胡同、四合院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特有建筑,传统的中国画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形式,痴迷于绘画的邵辰,用传统艺术形式书写着传统民族历史文化。

儿时的邵辰以四处涂鸦为最大乐趣,已有画画潜质的他被父亲送去学习绘画,这一发便不可收拾,成就了邵辰的艺术人生。提按转折、浓淡干湿,他废寝忘食地学习、苦练。江南的民居建筑、小桥流水便古色古香地出现在他的笔下。可是一路走来,童年的笑声总是回荡耳边,童年的情景总是浮现眼前,四合院、胡同是邵辰的快乐天堂,那记忆总是挥之不去。于是,他画画的内容转移了,同是民居,邵辰却画起了土生土长的北京胡同和四合院。

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以灰色为主色调,如果按这样的调子描绘,创作出来的画面可想而知。如何在表现古韵沧桑的同时,让画面更有美感、节奏感呢?经过多次尝试,邵辰把浓重的色彩融入创作,为作品增加了一抹装饰味道;他还借鉴西方绘画中的光,使黑、白、灰更富有层次感,营造了一种心灵化的“阳光”境界,朦胧、幽淡、静谧,别有韵味。

中国画强调融化物我,创造意境。近现代的中国画在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技法上,有所突破和发展,邵辰即是这样一位容纳中西绘画技法于己身的画家。他的画作中笔墨的浓淡枯湿,皴、擦、点、染等艺术技巧的运用,及西方风景画中重视质感色彩、明暗透视的表现,都在他娴熟的掌控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国画以线条为造型主要手段,邵辰在创作中十分讲究构图,更重视笔墨运用。在他的构思下,一条条胡同、一座座四合院错落有致地展现在观者面前,线条、笔墨、色彩与个人的审美情趣交相辉映,达到了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

岁月如斯,如墙上掠过的光影,如指间淌过的脂水,如东去流水般不可往复。但邵辰的画作,无时无刻不透露着一种古朴雅致的文化气息,历史文明寄寓在时空转换之中,民族情感升腾在笔墨点线之间,人生乐趣得意于古民旧居的传统静谧之中。他笔下的胡同安静祥和,灰色的四合院宁静而热情,大自然的生命和谐而张扬,光与影的映衬,色与光的参照,构成了一幅幅完美的画面,奏响了一曲曲优美的乐章,展现了一个又一个意境悠远的古民居文化之窗。灰色的基调,斑斑的院墙,搭上或红或黄或橙或彩的点缀,以苍劲的笔墨和冷暖对比的色彩,为我们展示了一抹抹宁静而不悲戚、清爽而不苍凉的和谐画卷。空寂的画面没有萧条之感,反而能让我们拼搏在路上,找到那久违的简单生活之趣,让我们这颗尘世奔波之心找到一丝休憩之地。“公独何人,心如止水”,是我们心灵的一个洗礼圣地,穿梭在传统文化之间,享受古民居氛围的氤氲,给心灵一丝释放的空间与喘息的平台。宛如一首古老的抒情乐诗,歌历史,颂美好,唱响古今岁月。

聆听岁月的足音

“还是那条小巷,还是那扇门,房依旧,树依旧。魂牵烟波里,儿时梦依稀。”这是邵辰画作的题诗,他怀念儿时美好的场景。

“帘卷西窗晓月明,灯下挥毫伴琴声;香烛泪深夜沉沉,谁人弄曲谁人听。”诗画相宜,诗情画意,令人沉思。月夜星稀,独门斜开,一对鸟儿在墙头窃窃私语,为静寂的夜增添了些许活力。为观赏者营造了一种意境,沉醉其中,思绪万千。对古民居的痴迷,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对世间万物的感慨,全部幻化成他作品中的元素,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画史上,诗、书、画是密不可分的,三者相辅相成,同质而异体。

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象,都是书法家的书写对象;亦是画家、诗人的创作源泉。书法家、画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体会,然后付诸笔端,幻化成图画或者书法作品。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自古以来,所书对象为自然界的万物,为任一汉字。在艺术领域,所书最多的乃是诗词与题字题款。

诗词是一种文学样式,亦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是古往今来文人骚客抒发情感的表达方式。感情丰富的诗词遇上艺术奇葩书法,岂不是魅力四射,耐人寻味?

画画之余,邵辰总是能安下心来练习书法。笔法、结构、章法等,他不断地揣摩,不断地研究,五指齐力,意到笔随;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疏密得宜;虚实相生,一气呵成。在不断地研习中他形成了自家风格。

书法、绘画,一样都不能少,一样都不能丢。“画为心声,书为心迹。”邵辰沉浸在书画海洋的乐趣中。

邵辰对书法与诗词能够融会贯通。在多年研习书法的基础上,他始终不忘对古诗词的学习。他的每一幅画作都配有诗词,以书法再现于画作旁,让观者在欣赏京味画的同时,吟诵诗词,品味书法。感受不一样的意境。

诗画合一是中国绘画最高的艺术形式,是古典文学与绘画的完美结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评价。在诗坛造诣甚高的王维,其国画亦为人们称颂。咂摸着自己创作出的一幅幅画作,邵辰总是感慨万千,胸中的波澜化作一个个字符,纳入笔端而生出万般深意。endprint

“寂寞三千日,人自笑我痴;依旧拿我笔,涂抹心中事。”这是邵辰画作中的题诗,亦是邵辰的艺术追求。写自己心声,画自己风貌,抒自己性情,邵辰在艺术之路上执着的前进着。

每每创作之前,邵辰都考虑成熟才落笔,创作时一气呵成,一幅思维连贯、寓意深刻的作品就问世了。只有做到“意存笔先”,才能达到“画尽意在”,才能使创作内容意味深长,给观者以无限想象的余地。

“从来不问谁家笔,横涂竖抹胸中意。君问世上何所有,我言墨中寻自己。”这是邵辰自己写的小诗,以此来表达他与笔、墨、意之间的关系,把诗、情、画融为一体,在创作他自己心目中时空境界的同时,也奉献给大家一场视觉盛宴,穿越时空去感受那古民居的沧桑浑厚。

邵辰时常漫步在胡同小巷,伴着春风感受那份宁静,夏日听那知了蝉鸣,看那秋雨里树叶随风飘落,冬日里踏雪而归。“望着胡同尽头隐约的白塔、钟楼,它们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我试图通过那一砖一瓦倾听着岁月的足音,转而变成一幅幅图像定格在我的画纸上。” 邵辰这样说。

面对着正在改变着的老北京面貌,邵辰多了些感慨和留恋。“今天,钢筋、水泥和摇滚乐碰撞中的现代都市充满喧嚣和浮躁,人们更渴望着内心的和谐与宁静。当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你意识到所剩空间无几时,就开始觉得缺少了些什么。”邵辰说,画胡同,是想在其中找寻一份心灵的记忆。

穿行于岁月的记忆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一个法则。但用到邵辰这里,便是“万物生三,三生二,二生一,一生道。”邵辰集天地万物的灵气于一身,集众家之长于一炉,最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融笔墨气韵,章法灵动于一体的诗情画意。“万物归宗”,这个“宗”就是邵辰的笔、墨、色、情、人五合为一的境界。邵辰以他的记忆、眼光和手笔,把北京胡同所孕育的那份生活的真实,用斑驳的笔墨再现出来,让人仿佛看见了胡同里熙熙攘攘的生活。

古民居谱写着历史的沧桑、岁月的变迁,也记录着画家的足迹。多少个春秋冬夏,多少条深巷狭道,邵辰凝视着古老民居,思索着传统文化,倾听着历史语言,拿起画笔,写下胸中的无限情怀,写下自己的人生轨迹,描绘出向往的桃源情趣,定格在宁静和谐的时空瞬间,留下记录沧桑岁月的一抹素证。

我们都是生长在岁月怀抱中的孩子,看时间飞转,岁月流逝,“未理他人不解味,己随心欲一往前”,邵辰坚持着,快乐着……

艺术简历:

邵辰,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分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艺术委员会会员,毕业于北京画院研究生班,专业画家。

作品《秋天的歌》荣获世界华人中国画大奖赛金奖。作品《小巷秋风》入选“韩国现代美术国际公幕展”,荣获优秀奖。作品“北京胡同系列”《夕阳无语》、《小巷春浓》被荣宝斋选送“98第二届当代国画家精品展”。出版《京都书画家作品集》、《中国当代书画家扇面精品集》。2002年在广东画院举办个人画展。2004年在北京宏宝堂举办画展。endprint

猜你喜欢
胡同画作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光阴,在胡同中流逝
最不像胡同的胡同
书法欣赏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