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相关问题研究

2014-12-30 12:50:17张晓红
2014年8期
关键词:融资效率国有企业

张晓红

摘要:企业融资效率是关系到企业经营过程中资金周转速度和周转效率的关键,是企业融资能力大小的反应,因此对企业融资效率的研究是目前企业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低是影响国有企业融资水平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研究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融资效率并结合银行这一融资渠道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努力促使我国国有企业融资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国有企业;融资效率;银行危机

1. 企业融资效率与资源配置

1.1企业融资的定义

企业融资顾名思义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渠道进行资金筹集为企业将来生产发展提高所需资金的过程,这是企业顺利开展生产经营和生产过程的重要前提和支撑。现代企业中的经济活动最初是依靠价值的预付,运用过程中表现为预付价值的增值,通过资金的周转运行实现企业经营的目的。企业融资不以单个企业经营状况为前提条件,更要看国家经济发展情况。企业融资可以很好的突破企业正常的运转和保证国家经济的有效发展。

1.2企业融资实际就是资源配置

作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方面,合理有效的融资效率很显然有利于促进企业各方面的资源配置的优化。尤其在目前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企业融资效率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有效开展。在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的优化配置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供给状态。因此企业资金是投入使用还是闲置,是将资金投入到直接生产部门还是其他部门是关系到企业盈亏的重要方面。

1.3企业融资效率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企业融资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企业融资能力的大小,在目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融资已经于市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融资对现代经济的影响已经超过60%,一般来说,要想保证现代经济的有效发展必须加强现代企业融资效率的提高。在现代市场不断发展成熟的今天,融资渠道多元化和科学化,国有企业融资越来越方便快捷,这显然有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1]。

2. 企业融资效率与银行危机的内在生成机制

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低是目前我国经济的特点之一。融资量大,生产量大,使经济运行压力大,对银行融资体系也形成一种无形的贷款压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资金倒逼机制。

2.1融资效率低导致银行信贷压力大

目前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低的状况使得银行在资金借贷方面存在很大难题和阻碍,主要是银行贷出资金大于银行资金来源数量。融资效率低还表现在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中,需要投入和消耗的资金越来越多。一方面为了弥补融资低效率,就必须贷出更多资金,用更多的资金投入获得相当的产出水平。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因为产出水平有限导致企业还贷压力增大,最后又导致银行收回贷款的数量受到影响,甚至造成死账,使银行损失严重。多位专家和银行业内人士表示,未来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余额“双升”趋势基本确立。例如2013年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额高达4039亿元,占所有贷款总额额30%,最后导致银行在呆账死账方面回收率过低,使同期银行利润率下降2.3%。同时中国农业银行的坏账率更是高达4.5%,其中不良资产占比43%,如此一来,中国农业银行按时收回贷款压力也较大。总之,不管从哪方面来讲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低的特点使银行在各方面受到影响,主要还是不利影响。

2.2国有企业融资效率对银行的依赖性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中,国有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的支持。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主要融资渠道和一般企业一样需要通过银行融资进行。财政部逐渐开始不对国有企业进行专项支持。财政部国家发展委员会2006年颁布实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开始减弱对国有企业的支柱。另外国家财政部《关于深化改革国有企业》的决定中也规定减少对国有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国有企业通过市场集资等手段获得资金支持。所以国有企业融资只能通过银行来进行。我国经济体制已经从计划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而企业融资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由于企业存在不健全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体制使得一部分企业借贷规模不受限制,企业还贷压力增大。一般来说国有企业对银行融资的依赖性过大,把银行融资当做企业股本投资的一部分,这样显然不利于企业资本构成比例的协调。

2.3国有企业融资与银行危机

由于国有企业对银行贷款的巨大依赖性,在银行主导型的融资机制下,造成了國有企业一方面难以在规定时间内有效还清贷款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影响了银行的资金周转和有效的资金运作。对银行来说不良资产的过高比例意味着巨大多数的存款得不到具体的实物对应,这显然不利于银行吸引更多的储蓄,进而不利于银行业务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低也意味着银行的亏损,在我国重要是国有控股银行的亏损。另外有资料显示,银行规模越大,亏损额越大,主要表现在银行呆账死账过多。截止2013年年底,我国国有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高达5504亿元,其中不良贷款率为1.2%。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虽未公布统计数字,但早在去年11月,这两家就宣布已经完成全年不良资产处置任务。中国银行内部人士透露,“2014年不良资产率有望降低将近4%”,农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则被估计可能降低2.5%—3%。与此同时,工商银行拿出将近86%的经营利润用于消化历史形成的各类财务损失,进行不良贷款核销;建设银行的这个比例更高达88%。而未公布统计数据的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经营利润用在这方面的比例也将超过80%。各银行从事具体处置业务的负责人也都承认,与资产管理公司相比,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太少、受限太多,其中包括财政部在呆账核销方面的严格限制。至今尚无迹象表明新的一年里国家对于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政策会有松动。几大国有银行关于呆账坏账的严肃处理表现国有银行在呆账坏账方面存在较大问题,需及时解决纠正。

3. 提高国有企业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既然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低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么研究如何提高融资效率是十分必要而紧迫的。

3.1构建合理的银企关系

在国外先进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不仅仅依靠银行,还有相关的证券市场。但是在我国企业融资发展缓慢,起步较晚。当前企业融资和银行信贷有着紧密的联系,其实企业和银行都不是真正的融贷主体,在我国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都属于国家控股,这种融贷关系实际上是国有资产在不同部门的分配和利用,因此不是真正的融贷关系。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融贷关系使得企业的高负债和银行的高风险贷款紧密联系在一起,产生一连串连锁反应。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重新塑造新的银企关系,使这两者具有相对独立的法人地位。通过加强企业的融资管理信贷,进而减轻银行的借贷压力。同时银行与国企分开,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决定贷款数量,为银行长期有效的发展做打算。

3.2发展其他融资渠道

发达市场经济主体具有不同的融资渠道,虽然我国融资体制还在不断发展健全中,但是健全我国的债券市场有利于企业融资渠道的扩展。在目前市场上,企业发行债券还没有形成健全合理的机制,但是有些国有企业不愿意发行债券,一味依靠银行的贷款,这显然不是健康的融资方式。因此加强债券市场的发展无疑是有利于国有企业合理的融资效率的。在深化企业改革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企业的债券市场,鼓励企业发行债券,提高企业债券融资比例,以此来建立合理的融资结构。

3.3建立高效的银行竞争体系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融资主要是通过国有银行来实现的,很多商业银行在融资信贷方面没有市场。这与我国的市场体制有重要关系,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得到不断发展的前提下应该鼓励商业银行信贷的发展,使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形成健康合理的竞争机制,促进国有银行的优化升级,使我国银行结构得到改革,从根本上解除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关特殊职权。最重要的是建立竞争体制,这能有效的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市场结构的完善[3]。

4. 结语

總之,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国有企业融资效率低与我国国有银行呆、坏账有重大联系,提高国有企业的融资效率是解决国有银行危机的重要措施。提高融资效率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方面。(作者单位: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

参考文献

[1]范并思.论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2013(5).

[2]施强.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探讨[J].国有企业工作研究,2010(12).

[3]康孝敏.企业融资效率与融资渠道分析[J].企业融资建设,2011(12).

猜你喜欢
融资效率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我国证券市场融资效率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大经贸(2016年11期)2017-01-06 12:26:50
我国物流企业融资效率研究
基于组合评价法的企业融资效率动态综合评价
对外经贸(2016年8期)2016-12-13 04:00:28
房地产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0: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