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2014-12-30 09:45:02赵恒飞
2014年8期
关键词:盈余管理制造业

赵恒飞

摘要:目前对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盈余管理动机以及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关系等领域,而对盈余管理与产品市场竞争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以679家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3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从产品市场角度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关键词:产品市场竞争;盈余管理;制造业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盈余管理逐步成为国际范围内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Schipper(1989)认为,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目的,在会计准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管理应计项目以使报告盈余符合期望水平。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研究内部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他们认为在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和管理层更有可能利用其在会计信息产生和报告中的优势地位,滥用会计选择权进行盈余管理。但是目前较少有学者从外部公司治理如产品市场竞争角度对企业的盈余管理进行研究。事实上,企业的生产经营离不开产品市场,产品市场竞争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之一。因此,本文试图对不同竞争态势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进行研究,以发现盈余管理的高发地带。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企业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管理层拥有比其他利益相关者更多的信息,因此可以对报告盈余进行调整,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根据亚当斯密提出的信息假说,竞争的过程和结果能够以最经济的方式揭露信息,Holmstrom( 1982) 研究发现,市场中竞争的企业越多,不对称信息就越少。因此,产品市场竞争为除管理层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信息来源,由此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抑制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

此外,有学者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能提高内部公司治理的有效性。Grossman和Hart ( 1982) 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破产风险,在存在破产风险的情况下,经理人为了减少在破产时收到的惩罚,会做出更大的努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王凤华(2010)发现,适度的产品市场竞争可以改善股权治理结构,经理层激励,监事会监督效果。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黄志良,刘志娟,2007)。

(三)、样本及来源

本文选取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0年至2012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行业选择的基础上,本文按如下标准筛选样本:一、剔除当年度上市公司家数少于10家的企业,二、剔除行业为“其他制造业”的企业,因为该行业各企业间缺乏同质性;三,选取在2009年前上市的公司;四、剔除被ST或PT的企业;五、选取只在A股发行的企业。经过筛选,最终得到679家企业,分属21个行业的3年面板数据。以上数据均取自CSMAR数据库。

三、结果及分析

模型回归后各变量的系数如表5-4所示,HHI、ROA、lev、growth和size的系数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这些所有系数的解释作用都比较强。由于HHI值越小说明竞争越激烈,HHI的系数显著为正(0.149),说明企业越处于竞争激烈的环境,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与假设相符。控制变量中,ROA和growth的系數为负(分别为-0.331和-0.153),说明总资产净利率越高,成长性越好的企业盈余管理的水平越低;lev和size的系数为正(分别为0.091和0.069),说明资产负债率越高,规模越大的企业盈余管理水平越高。

结论:

本文以2010至2012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真实盈余管理为因变量,研究产品市场竞争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产品市场竞争程度与真实盈余管理负相关,即产品市场竞争对盈余管理具有抑制作用,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高,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低,企业越倾向于调增盈余。(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彬、张俊瑞. 实际活动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研究:来自销售操控的证据[J]. 管理评论,2010,22(09):84-92.

[2]陈骏、徐玉德. 产品市场竞争、竞争态势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 财政研究,2011(4):58-61.

[3]李增福,董志强,连玉君.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基于我国2007年所得税改革的研究[J]. 管理世界,2011(1):121-134.

[4]RoychowdhuryS. Earnings management through real activities manipul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6,(3): 335-370.

[5]潘勇, 产品市场势力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158-162.

[6]王凤华,产品市场竞争、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透明度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0.

[7]Grossman , S J, and Hart , O D, Corporate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managerial incentives [A],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uncertainty[ C].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2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制造业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0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 00:55:50
融资融券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0:04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文化产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与研究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0:27:47
大数据对制造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专用汽车(2016年1期)2016-03-01 04:12:59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20: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