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颖 孙立军 许静波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明确指出了网络文化建设的主旨思想和目标,无疑也是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依循。当前,伴随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价值观等的影响日益增大,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项亟待解决的新课题。文章以对黑龙江省5所主要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现状的调查为基础,分析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网络文化; 建设;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5-0113-04
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加快了网络走进高校的步伐,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开始形成富有特色的校园网络文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育人导向,其主旨思想就是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大学生是使用校园网络的主要群体,也是校园网络文化的受益者和传播者,校园网络及文化活动已成为大学生日常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含义
“网络文化”是文化动态衍生性的表现和结果,是文化运动“量”的积累和文化发展“质”的突破。教育学视域下的网络文化是以教师和学生为执行主体,利用网络结构、硬件和软件等网络客体来创造、获取、传播信息的包含主体价值意愿的主客体及中介三方的关系谱系,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是社会文化的中心,是社会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的策源地,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1]“校园文化”是文化在校园范围内的传播、变迁、使用和创造,它以师生为作用主体,以与校园生活相关的信息为主要作用内容的校园文化生活本身以及行为规范、价值引导、活动形式等综合要素。
高校学生是一个能够极速领悟时代精神的群体,他们最先掌握最先进的成就,获悉最前沿的成果,关注最热点的问题。骆郁廷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新形态,是文化交流的新载体,是大学德育的新渠道,是学生发展的新平台,是学校文化软实力的新拓展。[2]
结合网络文化、校园文化、高校学生的特点,同时考虑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高校校园文化的特色,“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基本含义即以高校师生为主体,通过对网络的使用来获取信息、传播知识,实现对高校校园实务管理和对学生生活管理的一种高水平的文化传播形式,目前网络文化已经日渐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传播形式。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第34次报告”,对于截至2014年6月份的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和发展做了详细调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到6.32亿,半年共计新增网民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3]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0.7%,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这其中又以在校学生为主体。
为了更好地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通过调查了解哈尔滨市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课题组于2014年5月至2014年6月间,以哈尔滨市5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校为主,发出1650份问卷,回收1629份,有效问卷1500份,有效回收率为91%。
1.大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状况的态度
第一,在对当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状况的满意程度调查中,52.4%的被调查者认为校园网络文化的管理很一般,20.4%的被调查者不满意当前的管理状况,13.8%的人对当前网络文化的管理状况比较满意,13.4%的人对于目前的管理情况说不清楚。这一现象说明对于现行的校园网络文化管理体制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提高。
第二,在被问到“如果建立一个学生、教师、领导三者合一的交流平台,你是否感兴趣?”时,45.6%的人表示会非常感兴趣,38.6%的人表示一般,10.2%的人表示无所谓,5.6%的人表示不在乎。这一调查说明近半数的学生对于“三合一平台”的建设充满兴趣,也说明高校学生十分希望能有一个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领导直接互动的平台。
第三,在调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否应该落实到学院甚至班级时,57.4%的人选择应该这样,23.2%的人认为没有这样的必要,还有12.2%的人选择无所谓、对个人无影响,7.2%的被调查者选择不知道。数据表明更多的高校大学生认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需要落实到学院甚至班级,这样才能建设出更切实际、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的校园网络文化。
2.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课题组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基本上处于一种良性的发展态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解决。
(1)高校网络文化的引导能力有待提升 伴随高校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数字图书馆、校园数字化、多媒体教学等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课题组在调查校园网络对于个人的生活学习是否带来帮助和影响时,39.2%的学生选择偶尔会带来影响,24.8%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23.4%的学生选择说不清,12.6%的学生认为几乎没有。这说明校园网络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当问及“您觉得当今大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关注程度”时,65%的被调查者认为当今大学生的关注度远远不够,26.8%的人认为比较关注,5%的人认为从不关注,3.2%的人认为非常关注。调查数据表明当今大学生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关注程度依然不够,也说明校园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力还有待加强。以上调查结果说明,高校对网络环境下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对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了解不够,在主动提升网络文化引导能力方面存在欠缺,因此需要提升高校网络文化的引导能力。
(2)高校网络文化的监管机制不完善 当前,由于高校网络文化的监管机制还没有形成,部分高校网络文化资源缺乏整体统筹,各环节、各部门协作工作还有待完善。课题组在调查“您觉得本校对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关注程度”中,有50%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的关注度还不够,20%的人表示从未听说过学校的网络文化建设工作,15%的人认为学校关注了但是没有具体的有效措施,15%的人觉得学校非常关注学生的网络文化,并且积极引导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调查数据说明学校对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工作的投入力量没有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还需要继续提高校园网络文化工作的建设力度。在调查“不当的使用网络会加重哪些问题?”时,41.2%的人认为会加重自由的悖论,27.4%的人觉得会加重发展的悖论,16.8%的人觉得会加重独立的悖论,还有14.6%的人选择自信的悖论。综合分析来看,更多的被调查者认为不当使用网络会加重自由的悖论。因此,为了预防网络行为失范在大学生中的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校网络文化的监管机制。
(3)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高校网络文化平台是通过展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而进行的网络文化活动的载体和舞台。课题组在对高校校园网络发展应优先解决什么问题的调查中,49.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提高校园网络的网速,25.4%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丰富网络文化传播形式,18.8%的被调查者表示应该增加网络终端覆盖面,仅有6.2%的人选择应加强网络安全。数据显示近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提高网速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网络文化的传播形式及网络终端覆盖面也是高校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在调查网络原创视频对于学习的影响时,44.8%的学生表示网络教程视频有利于对有兴趣的领域进行学习,33.6%的学生认为视频良莠不齐,影响学生的判断辨别能力,12.6%的学生认为网络原创视频的上传门槛低,有利于激发学生拍摄视频的兴趣,也有9%的学生说不清楚。数据表明网络原创视频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也对网络视频的多样化表示一定程度的担忧。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部分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在网络特色、内容设置、监督管理以及信息交互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究其原因是网站没有结合当代大学生心理和思想特点设计,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引导功能效果不佳,致使网站访问率低,宣传教育效果和影响有限,因此需要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
(4)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待增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在调查将网络文化教育制度化的意义时,51%的人认为这将有长远的意义,23%的人认为具有规范意义,6.2%的人认为没有什么意义。可见将网络文化教育制度化对于高校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强规划。在调查最有效的加强网络文明的途径时,31.6%的人认为应该加强法律法规,25%的人认为应该利用舆论的引导作用,23%的人觉得个人的良知启迪作用更大,20.4%的人选择政策监管。数据表明,如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高校大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认为通过法律法规约束力的相对居多。在调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时,43.6%的人认为开放性是最优先的原则,27.2%的人认为育人性才是应该坚持的原则,也有15.4%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性是应该优先坚持的原则,13.8%的人认为方向性才是最重要的原则。数据表明,广大学生希望校园网络能够成为一个开放性的领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生活。针对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比较落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待增强的局面,需要进一步建设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最终使大学校园网络真正成为大学立德树人的新阵地、师生精神文化活动的新空间以及校园文化和服务的新平台。
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对策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营造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全新的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决定了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作为一种新的校园文化,网络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规定其发展的基本方向,大力推进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丰富和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净化和优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唱响网上主旋律。这样才能澄清观念,更好地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总体目标,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有效地赋予网络文化以社会主义精神价值、道德支撑与思想内涵。
2.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为主导,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的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具有鲜明的育人导向,其主旨思想就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服务。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色对先进文化的传播及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巨大的导向作用,问卷调查显示有68.8%的学生认为健康的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应该具有导向性,这足以说明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中优质文化的传播对大学生品行培养具有重要的育人导向作用。大学生在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成果的学习和领悟过程中能够形成一定的思想认识和对某些问题独到的认知体会,并逐渐转化成为指导其实践行为的核心观念,对其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在调查学生的什么观念受网络影响最大时,有46.6%的学生认为交友观最受网络引导,28.6%的学生认为学习观受网络影响较大,17%的学生觉得个人的金钱观受网络影响较大,也有7.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婚姻观受网络影响较大。可见,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充分发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导向功能,唱响高校校园网络优秀文化的主旋律。要进一步加强校园主题网站建设,使校园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新渠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全面服务学生的新平台。
3.以规范校园网络活动为前提,构建高校网络伦理道德体系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自律教育,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力,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形成能够自觉抵制各种不良影响的堡垒。必须统筹规划高校网络建设,全方位满足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网络需求和供给服务。要启动实施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打造覆盖面宽、影响力大、引领性强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在高校网络道德建设中,对大学生加强必要的网络知识教育,通过教育系统的报纸、杂志、电视、微博、微信等多种传播手段,加大对“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的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高广大师生对打击网络淫秽色情信息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提高大学生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针对师生特点,广泛开展网络文明教育和网络法制教育,增强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甄别、抵制、批判能力,引导广大师生形成科学、文明、健康、守法的上网习惯。同时,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社会的复杂性,预防大学生网络犯罪和失范行为,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观点对信息作出正确的选择和建立正确的评判标准,从而培养网络伦理道德。
4.以加大网络监管力度为切入点,完善高校网络监管机制
校园网是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校园的一个重要信息源,发挥着宣传、教育、引导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作用。要把校园网建设成为有吸引力的、有说服力的、有大面积覆盖率的主流网站,构建独特的数字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学校要加大对校园网的检查监督和扶持力度,建立健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协调机制。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在去年12月“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成立”会议上讲话指出,加强高校网络建设和管理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推动高校综合改革的有益探索,各高校要坚持正确导向、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提高唱响网上主旋律的质量和水平,努力营造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的良好网络舆论氛围。杜玉波强调,要使高校网络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新成绩:一是要把网建好,启动实施“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计划,掌握高校网络教育宣传主动权。二是要把网用好,创新机制,改进方法,拓展载体,实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专项试点工作,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工作机制建设,推进辅导员博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博客、校务微博、班级微博、校园微信公共账号建设,掌握高校网络教育宣传话语权。三是要把网管好,加强教育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内容建设,壮大教育系统“官方微博”联盟,研究制定网上信息发布等规程,完善教育系统新闻发言人制度,把握时度效,做好网上宣传工作,掌握高校网络教育宣传管理权。[4]可以认为,这是对高校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的具体要求,各高校应该认真进行贯彻和执行。
参考文献
[1] 陆岩.高校依托四大职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17.
[2] 骆郁廷.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4-5.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4] 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在京成立[EB/OL].http://news.univs.cn/2013/1212/1008897.shtml,2013-12-12.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