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秀梅 林亦平
摘 要:内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与目标;需要机制的建立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基础,又是其完善与发展的动力与支撑基础;在实践中,大学生需要机制既要有培育的氛围,也要有激发的动力,更要有理性引导与规范,才能真正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内化作用,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机制; 需要; 内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5-0085-03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简言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一定主体的认同和接纳,并成为主体自觉行动的精神动力。同时,恩格斯指出:“就单个人来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意志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1]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意识,把外在的要求变为受教育者的自觉行动。因此,内化机制的研究与建立,往往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实施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不是任何外在力量强加与制造的,其内在机制是以主体需要(无论是直接意识或者是潜意识的形式)为条件,以主观认同为基础,以意志为纽带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在此,主体的需要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与实施的前提,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内容与结果。因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中的需要机制,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既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特点,更有其主渠道、主阵地的突出地位与群体需要的活跃、可塑的个体特征,在把握其需要机制特点的基础上,构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途径,具有广泛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机制的内化逻辑
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如同任何教育内容有其自身的规律与需要。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教化”的功能与“灌输”的形式,固然与大学生个体认知的被动、习惯与主动的形成特点有关,但长期惯性运转过程与不变模式,客观造成大学生个体的心理拒绝,原有个体的主观需要被客观的外在摧化所掩盖。因此,梳理其内在机理而顺势利导,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
1.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存在基础
基于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反思,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当性甚至合法性问题的探讨,曾经成为时髦的话题。在传统认识中,人们习惯于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合法性等同于政治教育过程与要求的合法性,将农业文化中的集体精神的倡导作为唯一的价值内容;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教育绝对化,强调教育主体的权威性,视思想政治教育为管理手段与职能的需要,忽视客体的内在需要的机理研究。事实上,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当性认识而言,这是由教育主体、客体与社会环境三者的内在需要所决定的,而非外在力量所致。
一方面,这是教育主体的需要所决定的。我们之所以说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和要求,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主力群体,是基于中国社会文化传统与经济、政治发展历史的正视和社会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总结所致,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的需要。另一方面,这是教育客体的需要所决定的。了解与把握未来所要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状况与发展方向,是大学生确立与把握自己发展方向与空间的内在需求。对社会及其发展趋势了解的深度与广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自己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小与有无,这是个体价值实现与发展的基础与依据。最后,这是教育环境的需要所决定的。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存在与发展,是由其文化与民族精神所维系的。尽管在市场经济建立与发展中,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活动的多向性,必然带来价值与文化的多元性,但其核心价值观念则是民族存在之根,发展之魂。核心价值观念的传播与传承,这是大学教育的责任,更是社会良性发展与民族进步的理性需要。
2.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发展动力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任何事物并没有天然的合法性。合法性的存在必然要以合理性的存在为基础,而这种合理性的存在则是以人的需要为前提。因此,列宁曾深刻地指出:“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说,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内化在于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反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精神供应则是无效的。当然,认识的内化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的认识是在被动到主动的状态中通过外化而形成内化的。而这种转化的可能性与现实性的条件只能是内在需要的客观性的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能够内化,必然也存在这种需要:
首先,这是大学生社会化目标的需要。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社会关系则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则是人的本质属性。无论是作为青年的主体角色还是知识分子群体角色,依据社会化的目标要求,通过自身的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而不断塑造、完善自己,这是大学生成材的基础。其次,这是大学生社会化内容的需要。社会化的内容是动态的,对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而言,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大局,把握未来发展的大势,分析思想矛盾,解决思想困惑,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取向、社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升自己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这实质上也蕴含了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需求。[3]
3.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长效支撑
从思想转化的过程来看,这是一个外化与内化有机联系的过程。教育者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即外化,只是为思想转化创造条件,教育目的和效果只有通过内化才能真正实现。而内化过程中的具有自我分析、自我判断、自我调整和自我接受的行为特点则又必须以持续、稳定的内在需要为支撑,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长效基础。
从内涵的角度看,需要的普遍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存在的条件。大学时期是人生学习的黄金阶段,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接受新事物,具有较强的发展愿望。同时,社会经济、政治的迅猛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刺激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一方面,个体的生存发展的本能不断引起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形势又在不断孕育和激发个体大学生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普遍性将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越发凸显,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持续存在的条件。从外延的角度看,需要的多样性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以持续发展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是一个动态与发展的过程,除了社会环境与教育主体的调整与变化的因素,更与接受者包括大学生需要的变化与多样性相联系。这种多样性一方面来自于大学生主体的多样性。同样的本科学生群体与大学生个体,因为所处时代与其成长过程阶段性的差异,其社会认知方法、价值诉求各有倾向与特征。另一方面,处于变化与动态中的大学生群体和个体,其价值诉求的手段与对满足程度的感受和习惯更是表现为多样性与差异性。正是基于这样的多样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途径、目标等方面将是一个处于永远发展的过程,最终彰显其生命力与价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机制的内化途径
在理论逻辑上,一个完整与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以接受者的理性需要为基础,教育者以一定的形式和渠道传输内容为平台,最终在接受者主观认同与内化基础上借助意志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一个完整系统。在此,接受者理性与真实的需要,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当然,基于大学生成长的特点与规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要求,理性与真实的需要机制的构建,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内化的关键。
1.培育需要的氛围
就需要的内在机理看,这是个体在自觉意识作用下,在信息沟通平等原则基础上,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统一的需要。在此过程中,主体原则、平等原则与有效原则的实施,有助于大学生的需要机制的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内化的外部氛围的作用。
一方面,唤起大学生需要意识的觉醒,坚持主体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前提。现在的大学生心智处于成熟发展时期,个性的张扬与发展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需要重视和理解这种自我意识,这是社会化的基础。但更要重视的是,一个理性的自我意识一定是建立在对社会意识的准确把握上,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固然有历史阶段和过程,但社会意识的规范与约束方为真实目标。大学生个体只有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才有可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是理性主体应有的立场,也是由大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点所决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唤醒与启迪。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与讨论的内容,有“单主体论”、“双主体论”,也有“主导主体论”。但共性的问题都在于,要充分重视教育接受者的价值主体地位。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一对基本的也是最核心的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应该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从一开始所具有的对立和差别关系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进行和开展的必要前提。而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目的就是要在根本上通过两者之间对立和差别的消除,实现其育人与成才的目的,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达到最高形式的统一,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等原则,体现的是对大学生个体的尊重,凸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原则体现的不是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完全一致,而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接受者的认识是否真实准确、实施方法与过程是否有针对性、个体价值诉求与社会需要的引导是否可靠与理性,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重要保证。当然,这种有效性原则的体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检验并在不断内化中调整与完善,更需要大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有机转化。
2.激发需要的动力
在理论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动力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化过程中,教育者通过有效的外部刺激,促使受教育者对其所传输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精神因素进行主体内化的内在驱动力。内化动力的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主体内在需要待满足的过程。人的需要有两种,一个是现实需要,它能为现存的事物以及现存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所满足;另一个是潜在需要,它能为现存事物可能存在的未来状态所满足,这个需要是人对需要的一种把握方式,也是对现实需要的一种理解。因此,针对大学生的现实需要而不断优化动力,针对其潜在需要而加强内在动力诱导与激发的需要机制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有效途径。
在实践中,一方面,当前大学生利益追求多元化,甚至五花八门,考研、就业、入党、情感历程、奖学金等,是学生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要创造和利用各种利益平台,满足学生的利益诉求,如把握学生党员发展平台,满足优秀大学生入党需求;搭建公平的社会资助平台,保障经济困难学生不失学;公平公正用好评先评优平台等等,促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的释放,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另一方面,大学生成才以谋求今后社会生活中的事业成就,是当代青年大学生最根本的利益需要。在其中,根据学生不同的成长目标和要求,塑造不同的知识结构和平台,则是学生以个人特长立足并且在社会中发展的基础。在此,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适当引导学生认识与把握自己的判断,在实现目标与自身已有条件之间搭建桥梁,以缩短其差距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等。
3.规范需要的方向
人的需要的产生、满足、实现和发展受到人所处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一方面,人的需要受到人的主观条件的制约,即对人的需要的把握不管是自觉的还是非自觉的,其对需要的认识和把握更多地依赖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和各种形式的社会教化,没有社会生活的教化作用和人自身的社会生活实践,人对其需要的把握往往是十分狭窄、有限的,甚至是盲目的;另一方面,人对其需要的把握以及人的需要满足和实现的程度要受到现实的、客观的历史条件的制约,即受到人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制约。[4]
在教育实践中,引导正当利益需要,遏制不合理的个人欲望膨胀。由于受到认知能力和水平的限制,青年大学生往往容易被眼前利益或表面现象所蒙蔽,对潜在利益和长远利益缺乏清晰的感知和认识,如有的学生把特定利益的满足作为追求的目标,有的学生追求眼前利益而忽略了长远打算,有的学生为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面对利益追求的多元化,甚至行为偏差,思想政治教育在充分考虑学生的核心利益,以多元化的方式满足学生个体对利益的不同层次追求的同时,要防止大学生将个人利益扩大化。[5]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51.
[2] 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1.
[3] 李艳.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的内在逻辑[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4):300-301.
[4] 阳鲁平.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5] 周桂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机制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09-111.
[责任编辑:张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