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琴音乐的特殊技法探究

2014-12-28 06:31刘玉玲
关键词:作曲家音色技法

刘玉玲

(三明学院 教育与音乐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0)

中国钢琴音乐的特殊技法探究

刘玉玲

(三明学院 教育与音乐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0)

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从第一首乐曲出现开始,特殊技法就开始出现,因为关系到民族化问题,特殊技法已经成为众多作曲家孜孜以求的目标。对中国钢琴音乐的音色、复调、曲式结构等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探讨了中国钢琴音乐特殊技法的前景。

中国音乐;钢琴音乐;特殊技法

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面貌是很独特的,从创作思维到创作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再到钢琴音乐创作语言的从模仿到创新,种种原因共同引发了我国钢琴音乐创作手法与技巧的发展变革,这种发展变革无疑具有拓荒性意义。

一、音色

音色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功能非常独特。我国钢琴音乐作品里面的音色特殊性,表现于模仿民族乐器音色的特点。单就音色特征来分析,笛子甜美明亮、古筝高远清亮、二胡细腻饱满、洞箫优美浑厚。[1]而再看演奏技法的区别,比如筝的左手按弦融合了按音、泛音、滑音等技巧,右手弹弦则包括了抹、劈、勾、挑等技巧;比如二胡左手融合了滑音、颤音、垫音等技巧,并且还可以进行揉弦、弹弦、拨弦,而右手则能够做出顿弓、连弓、甩弓等技巧。其他诸如唢呐、琵琶、笛子,均各有特色,音色韵味因为乐器与演奏手法的区别而千变万化,营造出极其不同的音乐语境。再比如吟与揉两种演奏方法表现力极为丰富,在古筝、古琴、二胡、琵琶等弦乐器中应用较为广泛,奏法属于颤音中的一类,[2]在演奏时音群循环往复,产生出一种萦绕不尽的韵味,为曲子增加了深度与回味性,能够表现出清、恬、各、雅等境界。与之相比,笛子、唢呐一类的吹奏乐器音色旷远、音量较大,地域性特色则要更浓一些,比较适合对飞禽、走兽、风吹、竹响之声进行模拟,在喜庆场景应用较多。[3]在钢琴演奏过程中,若想使神韵达到演奏者理想目标,表达出我国民族传统乐器的多种音色效果,无疑具有非常大的难度。只有将钢琴的特点把握清楚,用特定音型、适当触键力量,同时发挥出音区、奏法等多个方面的良好优势才能尽可能取得模拟效果。比如蒋祖馨所演奏的《庙会》中笙舞一段,理想目标是四度平行进行中具有笙的吹奏特点,因为在吹奏音色上,笙具有音头明显强烈的特点,演奏时必须加以注意,一方面触键速度要快,另一方面又要尽量让音的共鸣能够延续一段时间。再比如《平湖秋月》中那段酷似弹拨乐的旋律:

当演奏至最后的Ral1位置时,从pp到ppp渐弱的办法奏出五个八度中相间的连续跳音,准确地模拟出了古筝或者扬琴所具有的拨弦音响效果,可谓形神兼妙、物我两忘。[4]还有,演奏者两手交替进行旋律表现时,将琶音穿插其中,分解和弦加上装饰音的晶莹剔透效果,很好地表现出了平湖秋月的美好意境。而到了尾声处,颤音仿若洞箫,低徊婉转,极具回味悠长的绵远听觉感受。这样的钢琴技法模拟民族乐器音色的改编方式充分体现出民族音乐语言的独特之处。

二、复调

复调音乐强调若干旋律共同进行且又相互联系,各声部可以形成彼此和谐的和声。同主调音乐比较起来,复调音乐的个性特点更加明显。我国传统音乐以单旋律者居多,[5]但是并不排除复调因素的存在,而中国式的复调因素影响让中国钢琴音乐技法的特殊性再一次表现出来。在中国钢琴音乐中,多以主题鲜明的主调音乐为主,但作曲家通过结合传统的复调技术所创作形成的钢琴作品,其艺术魅力同样大放异彩。多调式是现代音乐的创作技法革新,我国钢琴音乐人在该领域的探索步伐踏实而长远,使复调的三种类型:对比、模仿、支声都显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

(一)对比式复调

对比式复调实际上就是通过对比的手法达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互相独立音乐形象的表现效果,其实有旋律对比、节奏对比、调式对比、结构对比等多种形式。通过对比式复调进行表现的钢琴作品以《牧童短笛》较为典型,在其第一与第三部分,左右两手各自为政,右手演奏五声性主题,左手用不同曲调同右手呼应,此落彼起,趣味天成。在这部作品里面,有旋律的对比,有节奏的对比,而乐曲表现在对比间又显得较为流畅,节奏上疏密相隔、轮流交替,再加上连音与断音相互对比,让不同旋律线条融而为一,是西洋技法同中国曲风的结合典范。钢琴协奏曲《黄河》、乐队演奏的中国国歌,都能够在单调鲜明对比中见出中国风格。

(二)模仿式复调

模仿式复调在于声部旋律的相继产生,其中既有精确模仿,也有不精确模仿,精确的模仿即为卡农式模仿,而不精确模仿则可以划分为更多种类,如扩大模仿、减小模仿、随意模仿、节奏模仿等等。通过模仿式复调进行演奏的钢琴作品典型例子是陈培勋所演奏的《卖杂货》,在其中第二部分再次陈述环节,粤粘小曲《梳妆台》婉转柔美的曲调先经右手弹出,左手则在推迟两拍后交替弹奏,是对右手的完全模仿,线条层次分明,实是民间音乐的再现。[6]再比如在《牧童之乐》里面,作品主题旋律同样属于模仿式复调的应用,乐曲可以以蜿蜒连续的状态向前奔流,旋律更具动力之美。

(三)支声式复调

在支声的表现技法里面,所有声部均对应同一种音乐形象,是同一旋律的变体集合,这些变体多从主题中分支而出,这也是其被称之为支声式复调的原因。通过这样的创作手法所展现的钢琴作品数量众多,其与我国传统曲目的结合更是让民族传统音乐大放异彩。王建中演奏的《梅花三弄》,在主题呈现上,旋律的明亮高雅下,衬腔支声声部相当活跃,优美丰富的声音着实令人回味。又比如王建中所改编的陕北民歌《绣金匾》中,两手演奏同样一个主题,右手较左手加入了更多修饰音,其作用是能够模仿出和古筝刮奏相类似的效果,给人以耳目为之一新的感觉,将乐曲很自然的带到了高潮。

三、曲式结构

西洋乐曲在曲式结构中强调对比,用音乐材料的对比达到统一均衡状态,我国乐曲则以内容与情绪的展开结构见长,不太受特定格式所限。我国钢琴音乐人按照钢琴的表达特点与情感变化特点,在西洋二部结构及变奏回旋曲式原则下,加入了富于民族特点的循环多段体结构,繁衍变化、多次重现,统一和发展相结合,变化和集中共生,是一种较为自由灵魂的创作技巧。变奏技法多种多样,可变因素有节奏、调式、节拍、音色、音区、复调、声部、速度……原来曲式不做根本性改动,只以变奏方法实现改编意图,较为明显的例子包括:王建中《彩云追月》和《猜调》、陈培勋《平湖秋月》、储望华《猜调》等等。再现三部曲式结构则能够体现出主题的凝练性,而同时可以避免结构上的单调性,较为明显的例子包括:陈培勋《思春》、储望华《解放区》、杜鸣心《水草舞》等。变奏曲式结构则是用基本主题首次陈述再加上多次变化而形成的多段展现结构,较为明显的例子有刘庄《钢琴变奏曲》,其以沂蒙山小调作为作品主题,全曲中用一个主题加八个变奏结尾的办法形成,而周广仁《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则将三十里铺这样的陕北民歌设计为主题,同样再加上八个变奏。这两首作品的代表性鲜明,主题被作者通过变奏的办法进行展现,让每段变奏可以表达出各异的意境,使原曲的内涵充分张扬出来。类似的作品还有刘福安《采茶扑蝶》、陈培勋《双飞蝴蝶》,而像黎英海《夕阳箫鼓》则虽然也是变奏手法分别展现,但是速度与中国传统器乐中的散、慢、中、快、散结构形式特点更为逼近。[7]至于多段体曲式结构中,王建中《梅花三弄》尤具代表性,充分显现出我国古代文人的超脱与高洁品质。我们可以发现,在曲式结构的技法表现上,我国作曲家并没有完全依赖西洋钢琴变奏技巧,结构安排虽然受到原作的左右,但是却也能独辟蹊径,按照实际需要分设乐意。其实,凡改编的乐曲特别是协奏曲,都没有特定框架的约束,作曲家可以在保留原作品基本轮廓的前提下,应用变奏与对比等艺术手法进行改编、重新取舍,使其同原作有显然的渊源传承关系,又能在曲式规则上进行创新发展,更符合中国民族特色。比如《黄河船夫曲》是带引子再现三部曲式,而《黄河愤》则是多段体结构,《保卫黄河》是带引子加长大尾声变奏类型的曲式。虽然三个乐章材料皆出自原作,但是曲式结构的改动不管是在结构特点还是表现深度上都更加具备中国钢琴音乐的特点。

四、中国钢琴音乐特殊技法的前景思考

(一)特殊技法对民族风格的表现

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谭小麟一辈作曲家即在其作品里面试着应用富于现代感的和声技法表现民族风格了。而到了八十年代,一些作曲家则对诸多新鲜的特殊技法持以来者不拒的态度,这些人的创作实践可以表明,特殊技法经过严肃的、富于艺术性的再创造,能够显现出它们反映民族气质的能力。社会发展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中华民族具有悠久文化传统,对于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同化能力极强,很容易将外来形式变成自身积蓄的一部分,而民族性始终不变。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近些年来,西方音乐人已经开始注意来东方探索音乐哲学的作用,先锋音乐的代表人物约翰凯奇所创立的偶然音乐,据研究即受到了我国古典哲学著作易经的影响,面在上海召开的中国风格钢琴比赛中,赵晓生用阴阳哲理来对音响逻辑进行控制,使得他的作品得到了普遍关注。很明显,东方与西方的文化融通,让彼此能够增添个性光彩。正因为这种认识,作曲家们开始努力把外国音乐新型技法同我国的传统音乐创作结合起来进行实践探索,想走出西方作曲技法的新路。这种对于特殊技法的探讨,也就是作曲家想要去除创作束缚的表现,是一种自我张扬愿望的结果。这给当代音乐文化格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探讨新型审美格调及增强音乐表现力也具有很明显的开拓意义。作曲家致力于典雅和谐的古典美,致力于浪漫主义的激情宣泄,他们普遍的观点是:应该站在文化传统的土壤上,取西方音乐之所长来弥补自身文化认同,也正因为如此,有相当多的作曲家才努力尝试用特殊音乐技法展现民族精神,在其作品中才一直渗透着音乐审美里面的民族因子。这些用特殊技法表现我国民族风格的作用不但可行,并且必不可少。实际上,现代技法并非只有一种,风格不同、姿态万千才是其真正的特点。我国的作曲人与理论研究者完全有继承和借鉴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特的技法,给全世界范围内的音乐语言以贡献。当然,作曲人一方面需要注意特殊技法的应用,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钢琴演奏作品是否具有可听性,减少创作者心理及欣赏者心理上的审美距离。用富于中国民族旋律、民族情感的表达方式,形成适应中国民众审美要求的作品。

(二)对外来特殊技法的借鉴

现在外国钢琴音乐特殊创作技法已经变得日益繁复纷纭,并且因为联系的紧密性,它们以非常快的速度传到我国音乐界。为了防止在繁复纷纭技法面前出现盲目性倾向,我们需要对外来特殊技法进行甄别性借鉴。我们看此前我钢琴创作借鉴外来特殊技法的情形,钢琴独立创作开始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彼时,浪漫派作曲家瓦格纳已经离世,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同样告别人间。而勋伯格当时已经形成了他重要的十二音体系,总之,在我们刚刚开始进行钢琴独立创作时,西方的多种理论体系已经发展成熟。那么我们该向何处借鉴才是最正确的道路?是否有捷径可走?是直接接触最新的国外流派吗?实际上,我国的作曲家基本上选择了把借鉴点置于欧洲古典浪漫派传统原则上,这是一条扎实稳妥的路径。所以可以说,我们所有的钢琴创作实践对外部特殊技法的借鉴,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一定条件与历史选择性的。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之所以进行那种选择,起码是因为那样的技法能够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的某种心情,而那样的调式技巧也与当时我国某些音调不谋而合。对外来技法进行借鉴性选择,同针对时代风格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各个时代风格,都是前一时代风格的继承、后一时代风格的先导,但是各个时代的风格又都有其主旋律。例如我们说二十世纪音乐典型的时代风格特征时,通常不将拉赫玛尼诺夫及西贝柳斯等人的作品纳入其中,而一般只认可勋伯格、梅西安等人。也就是说,这个时代若想谈及我国钢琴音乐特殊技法,对于外来特殊技法的借鉴应当考虑时代性需求。当然,听众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有些过于复杂和高深的音乐体裁,可能一少部分听众可以适应,但是阳春白雪、和者盖寡,并不能算是最优秀的成果。无论怎么样,音乐是用来给人欣赏的,所以拥有一个数量基础足够而且相对稳定的群体。所以西方学者、作曲家所研究的过于晦涩难懂的技法,我们需要了解,但是应当以一种大众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是需要注意的。

我国的音乐文化同欧洲音乐文化虽然有许多共性,但是因为文化背景的迥异,两种音乐体系肯定会存在很多不同,而这种不同,恰恰是我国钢琴音乐可以大放异彩之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作曲家的不懈追求之下,对中国钢琴音乐特殊技法即民族化技法的研究上一定会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为世界钢琴艺术作出更大的贡献。

[1] 王 柯.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创作中的现代技法探究[J].音乐时空,2013,(11):173.

[2] 白 雪.浪漫主义时期的肖邦和他的《G小调叙事曲》[D].太原:山西大学,2012.

[3] 唐立英,李 婷.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3):114-115

[4] 刘思思.21世纪初中国钢琴作品探微[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1.

[5] 李 闽.构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歌曲创作教学模式”初探[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3(6):185-187

[6] 龚明珠.德彪西钢琴音乐中色彩性音色的演奏技法研究[J].神州,2012, (08):208-211.

[7] 李文红.浅析五首《广东音乐主题钢琴曲》的民族特色[J].音乐创作,2012, (03):122-125.

A Study of Special Techniques of Chinese Piano Music

LIU Yu-ling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Music, Sanming University, Sanming 365000, Fujian, China)

Special techniques began to appear from the start of the century-old Chinese piano music. Due to the nationalization issue, a special technique has become a sought-after goal of many composers emerged from the fi rst song. Piano techniques,including the contents of the very rich, the paper only from one of the tone polyphony, musical structure, such as its three angles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the prospects of Chinese piano music special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Chinese music; piano music; special techniques

J624.1

A

1673-9272(2014)05-0198-04

2014-07-14

刘玉玲(1963-),女,山东青州人,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本文编校:李浩慧]

猜你喜欢
作曲家音色技法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蒙古国作曲家联盟访问团在内蒙古交流访问
中国画技法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出人意表的音色与音质表现 Cambridge Audio剑桥|AXC25 CD机 AXA25合并放大器
长大可当作曲家
作品一
例析三角恒等变换的三种技法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精通拍摄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