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2014-12-26 05:50朱香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22期
关键词:工具性语文课人文

朱香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成为当今广大一线教师最迫切关注的问题。二十一世纪需要 具有开拓创新、勇于实践的人才。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正是从这一需要出发,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16-01

语文是中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仍如“雾里看花”,特别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是“水中望月”,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荡然无存”。许多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叹道:“如今的语文课没有语文味了。”大家都在不断的反思,寻求其中的原因。

一、怎样的教学才是语文教学

1、错中杂乱:非语文的东西“越俎代疱”

一是教师要敢于创新,综合整理。“语文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部分”,既然是文化,当然是越丰富越好。于是在课堂中纷乱地把音乐、美术、思品等学科知识大篇幅的涌入,还在课堂中玩花样戏。可想而知,把这么多“文化”堆砌在一起,语文的文化内涵还在哪里?我们的课堂到底是文化课,还是语文课?这样一来,语文的个性不但没有凸显出来,反而被活活的淹没了。二是对“人文性”的认识过于浅显,许多教师认为只要课堂上教师不去肢解课文内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情趣盎然,这就是所谓的“人文”。当然,“人文”有时是表现为一种情趣,一种精神,外显为一种氛围,而真正的人文内涵是植根于人的精神力量之中,是以人的生命为根基,以文本语言为承载的,这种丢掉文本、刻意营造外在的、空泛的“人文”只能说是一种无病呻吟,浮萍一般,是永远无法站住脚的。

2、教学不位:工具性“倍受冷落”

如有一个教师在课堂上谈及《詹天佑》时,问学生:“假如你站在詹天佑的雕像前,你会怎样说?”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一会儿,终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詹天佑,你不怕帝国主义国家打你、骂你,你真伟大!”教师问他能不能换种说法,学生摇了摇头说:“我是这样想出来的,就这样说了。”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环节。教师有很强的“语文”意识,能及时地捕捉“战机”,引领学生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达到升华学生人文情感的目的。这是一个“工具性”和“人文性”相得益彰的设计,但学生们近乎集体“失语”的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那唯一开口的却是让人忍俊不禁的口语话,它显示了一种语言的贫乏。“肚中有墨,出口无言”,原来很平时的课堂很少有这样的说写训练。教师淡化“训练”,意在避开“机械训练”之嫌,但不等于不要“训练”,既然是“工具”,不练怎么行呢?

3、知识越位:人文性“大红大紫”

不难看出,很多教师在教学时,都要求学生进行“读课文,谈感受”这一教学环节,其实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固然不错,但凡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空谈感受。因为,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一是学生有资料书;二是网上可以查阅,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的去从读中感受,直接就说出了答案。甚至老师在课堂上还没说完,学生就举手要说感受了。例如教学内容涉及到有关环境污染的主题时,很多教师都会联系实际谈环境污染,先给学生出示课件中环境的图片等,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受到束缚,成了定式,无法展开思维空间在读中感受课文的内容了。虽然学生在谈感受时也有一些自己的东西在里面,同时也注意到了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要求,但“杯水车薪”,已经被教师的课堂思维充斥了学生浓浓的趣味。这是语文课,不是环境污染主题会,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必要的,但这不是语文课的唯一追求。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还担负着指导学生感悟母语、积累母语、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任务。即使是感悟“人文”,只是笼统地说说感受,缺乏感悟“人文”的抓手,没有和文本语言发生更多的联系。这种貌似“很语文”的“人文课”在当今风头正盛,很多人更是趁之若鹜。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语言,这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所以说,语言是工具的,也是人文的,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学中怎样教语文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语言就是语文的本位,便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工具”和“人文”。

1、“两语”并举

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是语言的两个方面,内容是肉,形式是骨。内容决定语言的形式,形式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反之,形式就成了干瘪的空壳。学生在读书时首先要感受文本语言,只有读懂了语言的意思,才会读透整篇文章的人文内涵。简言之,即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到全面的理解,才能说基本上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目标。

2、“内外”化兼

部分教师认为阅读等同于阅读教学。其实,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不然,“教学”二字有何意义?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用阅读理论替代阅读教学理论的大有人在,把阅读过程等同于阅读教学过程。阅读说白了,就是内化。姚鼐在《古文辞类纂序目》已经说得很清楚,“阅读开始接触语言文字;继而领悟文本的意旨情趣;最后去粗取精,不拘泥于言,只把握作品的精神实质。”即阅读意化的三个阶段:感言—会意—得意忘言。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学习阅读。学习阅读,显然和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有所不同,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不仅要理解课文写了什么,还要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从而,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说,阅读教学还有一个外化的任务。

可见,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荡然无存”了。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内涵。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语文课人文
可怕的语文课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语文课里挣分忙
人文绍兴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