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学中的点滴之谈

2014-12-26 16:45崔爱军
新课程·中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规范实验教学

崔爱军

摘 要:“主动参与探究,勤于动手。”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模式,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要求教师重视物理实验教学,通过需要提高实验教学效果,这是物理实验课教学追求的目标。在学生实验中,教师要精心准备,努力营造一个活跃、快乐、有序的实验教学氛围。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究;规范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学生的亲自操作、认真观察为基础,通过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结论,并将实验结论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新课程实施几年来,课标对探究性实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更加重视实验教学。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搞好实验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每位教师认真思考的课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然有部分教师为了省事,节省课堂时间,往往不去精心设计实验甚至不做实验,直接把结果告诉学生,这失去了实验教学的初衷,给实验相关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一、要仔细研究实验

做好实验的关键是弄清实验的目的以及怎样才能达到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验前认真研究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和达到目的的途径,这样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如,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中“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目的是比较不同阻力情况下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因此,要求设计不同的阻力环境,可采用玻璃、木板、报纸、棉布、毛巾等不同的材料作为物体的运动面,而要达到目的又必须要保证运动物体的初始运动情况相同,所以要采用“同一斜面、同一小车”从“同一高度”释放,才能做出正确的比较。

当然,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实验不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只能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现象。如,“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中,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只能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用活动的图像配上逼真的声音进行演示,然后再做“瓶吞蛋”实验和覆水杯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待学生对大气压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在此基础上又设计一个课堂内能操作的实验:用一张中心由细线固定的牛皮纸压入水中浸湿,然后严严实实地贴在一块大小适当的玻璃板上,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线的另一端使玻璃板平面与地面平行方向悬空,读出测力计上的示数。相信教师只要在此时稍作解释,便能使学生真正看到大气压力的存在。这样的实验操作充分说明教材中蕴含的实验原因,对于实验结论的总结与概括显得自然,学生理解得也比较透彻。

二、要认真准备实验

有的教师由于实验准备不充分,思想认识不足,在课堂演示时,往往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结果造成实验失败或实验效果不理想,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要避免这些问题,教师在课前不仅应该做好仪器方面的准备,还需要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预料。在课堂教学交流活动中,曾有一位教师讲授有关电磁感应的知识,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时,该教师采用蹄形磁体作为磁场,想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蹄形磁体的磁场内不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而是顺、逆磁感线方向运动,但发现与之相连的灵敏电流计还是有微小的偏转;这时教师急了,只有反复说明:“蹄形磁体的磁感线不是绝对平行的”等等。最后学生还是总结不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后来有一位教师注意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实验时选用了两个比较大的条形磁体,避免了这一难讲清楚的现象,克服了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要规范操作实验

教师在演示有关实验时,需要注意实验的步骤及实验过程中正确、规范,这不仅关系到实验能否成功,还可能对实验现象产生影响。例如,“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中,测串联电路总电压时,如果使用干电池做电源,结果可能会有差值,这是因为干电池它有内阻,这可以根据学校的条件,如果能采用学生电源则对实验结果更佳,当出现了与实验本身不一致的结果,应及时地给学生做出解释。只有规范的实验操作步骤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实验与其他教学手段要结合使用

根据实际需要,将实验与其他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会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结论。在实验教学中,有些教师会发现:在演示的时候实验现象明显,但是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记忆与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原因是有些实验演示时,实验现象过快或者实验过程过于复杂,学生还未来得及消化,接着分步的实验又展开了,学生比较模糊,这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演示与教师演示实验有机结合,将实验的每种情况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由于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以及每种情况的条件各异,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凸透镜成像原理图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降低了教学难度,学生理解更加深刻。

总之,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只有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实验教学,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物理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精神,才能使我们的物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编辑 张珍珍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规范实验教学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