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华丽外表下的质朴内心

2014-12-26 11:44李萍
新课程·小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公开课标志情景

在现代化的今天,小学英语的诵读可分成多个层次。教师可以以整体—局部—整体为主线,组织开展丰富精彩、逐层递进、行之有效的诵读,让公开课在华丽外表下依旧保留一颗质朴的内心。

整篇听——诵读课文的前提

诵读课文的前提是听。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联系课文挂图,听外籍教师原汁原味地朗读,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基调,理解课文大意。学生听的同时,不自觉地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情景,其中包含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对这个情景最初的心理感受,例如快乐、悲伤、兴奋等。头脑中这些最初印象为诵读奠定了正确的心理基调。

【案例1】某教师的公开课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1“Public Signs Part A”,教师在导入时出示了多张彩色打印、做工精美的公共标志。其中有常见的标志,学生能用中文说出意思,但不能用英语表达。另外一些标志学生完全不知其意。此时,精美华丽的特制教具在脱离了实际情境、突兀而零碎地进入课堂后,没有帮助学生有效地进入课文学习。

【优化策略】教材本身配有教学光盘,本课文的动画清晰地展示了Ben和Jack在公园参观的具体线路及相应各处的公共标志。同时,动画给课文中的三段对话配以三个不同的背景音乐,帮助学生在合适的基调中进入谈论公共标志的有意情景。更主要的是,动画中的人物动作,让学生快速地理解了公共标志的内涵。

逐句读——诵读课文的基础

诵读课文的基础是跟读。先是逐句听,引导学生对重读、弱化、连续、失去爆破、升降调等作标记。然后是逐句读,要求学生尽可能模仿外籍教师的语气、语调。

【案例2】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3“Sports Day”,课文的第一句是:“Look, the boys are running.”某公开课上,教师为了提高教学速度,在跟读课文过程中,忽视了纠正学生的语音、语调,跟读一遍就草草了事。接下来的课文朗读,平淡无味,学生兴趣不高。

【优化策略】结合课文的有意情景——运动会,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关注“look”和“running”两词的发音,并指导学生在跟读时,有意识地模仿此处的重读,带动学生感受主人公苏海、苏阳在观看运动会时的激动心情。

片段操练——诵读课文的关键

诵读课文的关键是反复操练。当学生逐句跟读课文后,需要一定时间消化和揣摩。此时,让学生通过自由阅读、同伴对读或者小组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加以操练,使誦读在学生的积极操练中变得惟妙惟肖。

【案例3】有教师以小学新标准英语第九册Module 3 Unit 1 “Today is Halloween”为课题,上公开课时,先强化操练了其中两句对白(“Whoooo !”“You are so scary.”),恰到好处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而在巩固环节,采用了缺词填空和核对答案的方式复习所学。

【优化策略】针对这一课以万圣节“不招待,就使坏”的教学内容,设计小组朗读或表演整段对话,效果更好。教师指导一位学生作出吓唬人的动作,说“Whoooo”,另一位同学则做出被吓到的动作,害怕地说出“You are so scary.”学生在快乐的相互吓唬中,积极地开展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整段对话,体验了一回万圣节捉弄人的快乐。这种学生的自我操练使得课文诵读达到了最好的效果。

自由运用——诵读课文的目的

反复朗读,熟读成诵,之后是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积累知识不是为了“储备”,而是为了 “进入周转”。学生经过以上三个环节,听、跟读、操练后,对课文已经有了整体上的把握和细节处的理解,诵读至此应该回归到实际运用上来。此时,多姿多彩的说、唱、玩、演等活动才有了用武之地。

【案例4】一节以PEP Book 2 Unit 1 Part B为题的公开课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人物和询问国籍,重点句型有“This is my friend Amy.Where are you from?Im from America。”在反复诵读课文之后,学生能基本理解甚至背诵整个对话。此时开课教师请一位学生装扮成外国人,另一位学生询问“What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背书式地一问一答将课文诵读推向了枯燥乏味的终点。

【优化策略】教师可以发给学生画有动物图案的卡片,上面写“Im Panpan. Im from China.”“ Im Micky. Im from America.”等。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增设真实情景,学生可以模仿此动物的动作和叫声,去询问其他学生,寻找到持有相同姓名和国籍卡片的学生。在这样的“找朋友”活动中,学生很自然地运用到了本课重点句型,学到的内容最终顺利“进入周转”。

诵读是一种最质朴的语言学习方法,有助于小学生进入与英语课文相关的有意情景,扎实高效地学习语篇。教师可以思考和实践“听,跟读,操练,理解,运用”等多层面的、多角度的诵读,坚持保留语篇教学的诵读环节,由此把公开课的目标落实到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和关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

参考文献:

[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李萍,女,1981年8月出生,教育硕士,就职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誗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公开课标志情景
情景交际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认标志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楼梯间 要小心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把美留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