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4-12-26 04:49:34颜培宇于晓红蔡文辉刘澜澜
科教导刊 2014年34期
关键词:课程考核综合评价改革

颜培宇 于晓红 蔡文辉 刘澜澜

摘 要 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往往注重“一张试卷定乾坤”,使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不客观、不科学。本课题组在实践教学中总结西医基础课程特点,将课程考核进行综合评价: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考核结合;中期与期末考试结合;日常抽查测验与小论文结合等,探索运用综合考评方式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在动态中管理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考核模式更加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课程考核 综合评价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xamination Mode

Reform on Curriculum Assessment

YAN Peiyu, YU Xiaohong, CAI Wenhui, LIU Lanlan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and Immunolog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evaluation mode of traditional tends to focus on "a piece of paper determines everything". It leads to outcomes of objective, science. The research group sums u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asic medical course in teaching practice. To evaluate comprehensively: experimental curriculum and theory course combination; midterm and final exam combination; daily tests and small paper combination. To explore the mode of measuring student learning quality, we will manage and master the learning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in the dynamic. It is more conducive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curriculum assessm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reform

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已成为高校发展的核心,也是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研究与建立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考核模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高校现有的课程考核模式已经不适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束缚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现有的课程考核方式势在必行。本文从现状分析及解决办法两个方面总结了课题组在课程考核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效果,希望与大家共勉。

1 课程考核模式现状及分析

(1)考核形式单一,无法全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国高校目前采用的课程考核模式主要为闭卷、开卷的笔试方式,虽然一些课程的考核已加入了如平时作业、小论文和实践操作等作为平时成绩,但主要的考核方式仍采用“期末一张试卷定乾坤”的形式。平时成绩主要是课上提问、学生出勤、作业等方面记录的量化,且仅占总成绩的20%左右,笔试则是统一命题、统一标准答案。这样考核的结果虽然可以检验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但僵化的考试方式使学生形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考前冲刺、背重点是许多学生的考试法宝,最终束缚了学生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缺乏积极参与学习的熱情,无法将知识内化,使学习成为表面化、虚浮化的东西,何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考核方式僵化,无法达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现有的课程考核试题往往由任课教师命题,两套试卷、两套标准答案,教务处随机抽取。试卷内容大多局限于教师课堂讲授的重点内容,学生以课堂笔记和教材为基础,死记硬背即可得到及格或优秀的成绩,既使不上课,通过各种习题或笔记的临时突击复习也可以拿到学分。这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挥空间很小。教师对学生的考核内容主要集中于固有书面知识的考查,忽视了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无法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一些具有活跃思维、注重操作和批判精神的学生得到了不公正的分数。而往往这样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具有创造性,容易取得更高的成就。

(3)评价主体局限,缺乏多方位、全面的测评标准: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导致学生的最终考试成绩由任课教师一人决定,缺乏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评,使学生的成绩评定缺乏科学性和全面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往往无法形成互助式学习小组,都是自己读死书、死读书,学生间的交流和评价体系无法建立。课程设置单一,教师在授课中多数为填鸭式教学法,学生主动参与的时候很少,无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无法真正从多角度去评价学生的表现,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导致了整体教学质量和效果下降。

(4)重理论轻实践,阻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考核试卷中,教师主要依据教材内容和重点进行出题,更多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对实践技能考核过少。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在考试过程中很难实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考核,即使有相应的考核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会有很多困难,比如师资力量不足、资源稀缺、可操作性不强等。这些都很容易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发生。

针对以上课程考核模式的弊端,本课题组经过两年的实践教学研究,总结了以下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方式。

2 课程考核改革的主要方案

依据现有教学条件,注重实施综合化考核方案,主要包括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考核结合;期中与期末考试结合;日常抽查测验与小论文结合等,探索运用综合考评方式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在动态中管理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考核模式更加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首先,我们加大了日常考核在最终成绩中的比重,增加了除试卷考试之外的其他考核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学习的紧迫性,时刻督促学生学习、逐渐累积知识,培养兴趣,最终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使知识体系内化完成。其次,改革平时考核的方式,着重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学习小组,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完成课后作业。如课后查阅资料形成综述文章,提出与教材不同的观点、贯通其它学科知识,找到应用价值等。再次,根据本学科特点,加强实验课操作技能考核。将学生在实验课中的表现如实记录,最终依据实验报告记录成绩。具体实施方案见表1。

3 课程考核改革的具体操作

(1)中期考核:本专业的课程周期是八周,周学时在6~8个学时,我们计划授课到4周时,布置中期考核作业,选择授课内容中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如耐药菌的形成机制及研究现状),提供学生参考书目和学习资源列表,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学习资源进行分组学习。每个小组不超过5个人,预留一周左右的时间让学习小组形成学习报告并做PPT进行演示。每个小组成员根据个人对小组学习的贡献程度进行匿名彼此评分。利用2个课时检验学习成果,现场进行评分。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将小组报告及学生评分进行汇总,最终给出中期考核成绩(占综合评定成绩的30%)。鉴于学习小组的人员限制和教师任务量过重的情况,这种方式应该在小班授课时实行,效果会比较理想。

(2)综合实验操作技能考核: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课时较多,可选择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实践操作中有代表性的实验进行综合设计,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相应的理论和技术。如微生物实验中的细菌生化反应测定,可设计为从标本取菌开始,直至最终确定该细菌的种类、生化和培养特点等。使学生自始至终掌握细菌鉴定的流程,掌握操作技术方法。时间可设定为两至三天完成。学习小组分别与老师沟通,在合适的时间安排考核。一般可选择两到三个小组同时进行,现场教师监督并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评分。此方法同样适用于小班额授课。

(3)期(中)末考核:期末考试重点评价学生对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运用综合分析题等方式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好结合临床实际,提高部分试题的难度,使试卷达到难易结合、成绩正态分布的效果。第二,考试要在规定时间内,让所有学生可以完成试卷的全部考核内容。主要将客观题的分值加大,使评价标准一致,避免混淆和不公正现象出现。为了充避免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考试,本课程采用考卷与笔记结合方式,日常笔记由学生记录自己认为的本课程重点和前沿发展内容、教学的难点及学习体会,形成学生独特的教学心得记录。考试结束时连同试卷一并上交。分值设置上,试卷按100分出题,取35%,笔记按5分记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考评结合的方式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较好方式,值得推广使用。

4 結论

以上考核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了知识的内化,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步提高,促进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黑龙江省“十二五”教育教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GBB1211057

参考文献

[1] 姚明坚.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专业课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采用进阶“分层过关式”考核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教育,2014.1:137-138.

[2] 邱红.高校教学评估对课程考核评价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25-126.

[3] 龚婷婷,赵健,姚科,余芳雪,朱彩蓉.四川大学本科生《卫生统计学》课程考试改革初探[J].现代预防医学,2014.1:190-193.

[4] 刘新柱,王冬,潘佳卉.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工程力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1:39-40.

[5] 周浓,刘亚,黄和,谢主兰.食品分析课程实验教学与管理的改革探索[J].时代教育,2014.1:42-50.

[6] 孙亚萍.我国高校考核方式对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

[7] 张勇刚,李宁,周广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209.

猜你喜欢
课程考核综合评价改革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改革备忘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20:01:49
机载设备课程综合性教学考核体系研究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43:04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40期)2016-11-28 04:36:33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33:18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3期)2016-10-31 12:31:51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