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2014-12-26 03:24韩花素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0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

韩花素

摘 要:语文课堂要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找到乐趣,让学生自己想说、敢说、愿说,自然而然地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科;以学生为主体;畅所欲言

当下,改革的春风席卷了祖国大地。教育界也是摩拳擦掌,区域性新课程教学模式精彩纷呈。作为从教24年的语文教师,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也不甘落后,积极投入到改革之中,力争使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穿新鞋走老路。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的形成

新课程教学理念包括三大课堂教学理念,其中“发展性”是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

卢芙霞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新理念》中指出:教师要从根本上改造和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要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进行教学设计;教师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没有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的学习过程,常常是无意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活动”构成过程要素,学生的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提出“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发展”的口号。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说起来,动起来。因此,我的语文课堂提倡学生畅所欲言,在黑板的两侧,我用彩色粉笔书写着:“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发言也精彩。”

二、课堂实施过程

(一)在学生扫除生字障碍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年级不同方式就不一样)

1.粗读:生自由读课文,可以默读,可以朗读,也可以同桌互读。

2.范读。目的:正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二)考虑自己想要交流的内容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这段时间可以查阅资料,小组之间可以商量,并把考虑好的内容用铅笔做好记号。

(三)给学生搭建充分交流的平台

这一环节,是我的语文课堂最热闹的时候,学生经过充分思考开始畅所欲言。我告诉学生:不必拘泥形式,只要你想说站起来就说。说多说少没关系,就是说错了也没关系。下面以《孔子拜师》为例:有的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的理解,小到一个生字的写法,一个词语的解释,大到疑难句子的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都有涉及。张安妮说:“‘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去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从这句话我知道了孔子是个很好学的人。”

有的学生以提问的形式,把自己想到的内容概括成一道问答题来问别人。张一说:“从第二自然段的哪些词语你知道了孔子拜师路上的艰辛?从这些词语你又读懂了什么?我把这个问题提给张子怡。”张子怡如果会,就回答。如果不会,她就可以说“这个问题我不会,我想请温闪帮助我。”温闪如果会,站起来说:“我来帮你。”如果不会,就说:“对不起,这个问题我也不会。”这时,老师就可以引导,或者让其他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谁愿意帮助他俩解决难题?”……这种形式是孩子们最愿意采用的。都争相提问,因为提问的同时,他们好像找到了当老师的感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目的就是让学生都动起来挖掘课文,理解课文。而且这样还可以顾及每一位学生,难一点的问题由好学生来回答,非常简单的,就由学困生来解决。

三、可以把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有时候,任凭老师绞尽脑汁,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却是云里雾里,一脸的茫然,再看学生的作文还是流水账随处可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完全可以把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知道入选的每篇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精美文章呢。记得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我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对,我们不应该只是教给学生教材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这一环节我放在学完课文之后,也就是学生对课文已经没有任何异议的时候。

首先,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找出里面的好词佳句,并试说这样写的好处。然后,把这些词句积累在摘抄本上。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是如何也写不出东西来的。

第二,以课文为范文,学习写法。

以《赵州桥》一课为例。之所以选择这一篇,是因为此篇结构很简单,学生容易明白。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名字及建造者。

第二自然段开头一句“赵州桥非常雄伟。”让学生比较一下这一句和下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学生发现这一句概括了下面的内容。我告诉学生:这样的句子叫段首概括句。有这样的句子,这段的内容就会一目了然。比方说:要写一个人,以小弟弟为例。仿照这一课,第一自然段就可以介绍弟弟的外貌,第二自然段开头就可以用段首概括句:“我的弟弟可听话了。”“我的弟弟可调皮了。”“我的弟弟非常可爱。”“我的弟弟是我们家的开心果。”……下面就要选择具体事例来说明这句话。

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让学生再看这句话和上下文有什么关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发现这句话的“这座桥不但坚固”是承接上文的,“而且美观”是引出下文的。我告诉学生:这样的句子叫过渡句,它的作用是承上启下。那么用在自己的作文中怎么说呢?我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例子来说。学生仿写:“我的弟弟不但听话,而且聪明。”下文就应该用具体事例来说明弟弟如何聪明。“我的弟弟虽然调皮,但他是个热心肠。”“我的弟弟不但可爱,还很爱学习。”……这样写人物的特点就会一下子跃然纸上。

学生知道了中间段的写法,我又引导他们学习最后一段的写法。结尾短小精悍,而且概括性强,初学作文者应该好掌握。

经过几次这样的讲解、练习,学生的流水账已基本不见了。看来“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对。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地位

卢芙霞老师说: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而不是学生的“主宰”和“领导”;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学术平等”是实施“新课程”的前提,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畅所欲言。并不是说老师就可以袖手旁观,可以不备课了。相反,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更应该充分备课,先吃透教材。因为,让学生放开了说,他们的思想开始信马由缰,说不定会提出什么问题,有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老师挖得还深,有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不会有多么深刻,甚至有些偏颇。有的学生知道意思,支支吾吾就是说不好……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解惑、引导、启发……直到学生把课文全部弄懂为止。

四、与传统的老师提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具备的特点

1.要求老师必须充分备课,而且有随机应变驾驭课堂的能力。

2.课时数不好掌握。遇到好理解的课文学生会滔滔不绝,到下课了,他们还是意犹未尽,下节课只好让他们接着说。

3.这种课堂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大部分时候还要耽误教学进度,但我觉得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我们学语文干什么?我认为:归根结底就是一要读懂、理解别人的文章,也就是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理解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二要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写出自己的文章。这种教学模式就是在为这两方面做准备,而且,经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已经看到了成效。我班的语文成绩总是在全区遥遥领先。不管怎样,只要是对孩子们的发展有好处,这条路就是对的,我就会一直坚持走下去,洒一路阳光,育一路鲜花,行走在阳光与鲜花之中是何等的惬意!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